两会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韩杰才:瞄准科研链条“起始端”,把基础研究“冷板凳”坐热
基础研究处于从研究到应用、再到生产的科研链条起始端。当前,基础研究转化周期明显缩短,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韩杰才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重任在肩。应当始终坚持“四个面向”,在国家统筹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中找准角色定位、发挥特色优势,进一步明确“主力军”作用发挥的行动路径,以过硬担当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贡献。
韩杰才告诉记者,多年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刻把握国家重大急需,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聚焦科研链条“起始端”系统谋划、破立并举,以重大工程实践为基本依托,以基础学科建设为源头活水,以人才多元评价为重要保障的基础研究布局,持续贯通从基础研究到重器打造链条,为发挥好航天第一校“尖兵”作用持续夯基垒台、积厚成势。
比如,学校鼓励支持自由探索,重点面向40岁以下青年教师实施“0-1原创探索计划”,前瞻布局引领未来的主要学科领域方向;优化队伍组织模式,围绕业绩突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学者布局建设青年科学家工作室,给予长期稳定的支持和充分的自主权;增强重大科研平台支撑,围绕航天等领域基础前沿问题,从“十二五”就开始谋划建设的我国航天领域首个、东北地区首个国家大科学工程已进入试运行阶段,为解决重大基础研究问题提供有力支撑。
“现在很多年轻人很容易把引用字数多、出文章快的热点问题当作基础研究问题,但两者并不一致。研究和攻关搞突击,实际上相应的基础研究还没突破,出来的结果只能是照葫芦画瓢。”在韩杰才看来,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特别是基础研究转化周期明显缩短、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更需不断改革创新,为国家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此,他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要强问题牵引。高校科研工作者要始终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把需求和基础研究结合起来,同时认识清楚什么是基础研究,什么才是基础研究的真问题。要统筹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提出的前沿问题和重大应用研究中抽象出的理论问题,着力完善从重大工程实践中凝练科学问题的工作机制,全面加强从源头和底层把握科学机理、解决“卡脖子”问题的能力。
二是要强攻关定力。基础研究成果的取得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坐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冷板凳”。要弘扬哈工大人敢于斗争、“十年磨一剑”的优良传统,引领激励青年科技工作者持之以恒坐稳“冷板凳”、心无旁骛打好“持久战”,一门心思、一鼓作气将攻坚克难进行到底。
三是要强条件支撑。升级实施“0-1原创探索计划”,加大原创前沿探索基金支持力度,完善基础研究人才差异化评价和长周期支持机制,建强以大科学工程为代表的重大基础科研平台,全方位发力把“冷板凳”坐热。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