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结束后,第二场“部长通道”开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罗文接受采访。
值得一提的是,应急管理部是2018年机构改革后设立的新部门,部长王祥喜此次是首次走上“部长通道”。他将回应哪些社会关注的问题,现场记者们充满期待。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我们感到,这是对公共安全治理模式的整体性重构,应急管理部考虑从哪些方面推进?”《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争取到了宝贵的提问机会并向部长提问。
王祥喜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公共安全的治理模式向事前转型,这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部署,就是要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关口前移。在防范上宁可“十防九空”,也不可“万一失防”。
住建部部长:对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充满信心
总台央视记者向倪虹部长提问,今年初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房地产市场的企稳回升有信心。现在两个月过去,您的信心有变化吗?倪虹部长说,我现在对房地产市场的企稳回升充满信心,主要原因在于三个方面。第一,从市场供给和需求看,新冠疫情防控取得了决定性胜利,防控政策也做了优化调整,这对房地产供需两端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从供给方面来看,施工人员、施工材料都可以顺利进场,很多住房项目复工率都大大提高;从需求方面来看,现在各房地产项目的售楼处看房量也在大幅提升,成交量也明显改善。第二,从市场预期看,今年1、2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结束了13个月的负增长,虽然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有涨有跌,但总体来看价格平稳。同时,保交楼的工作也在扎实推进,切实保障了购房人的合法权益,房企合理性融资也得到了改善。应该说,市场主体信心正在恢复。第三,从政策落实情况看,我们对于首套住房大力支持、对于二套住房合理支持的政策都已经出台,正在落实见效。同时,关于不让投机炒房者重新入市、原则上不支持三套以上购房的要求,各地也在认真落实。基于这三点考虑,我对房地产市场的企稳回升充满信心。但我也要强调,我们希望的企稳回升应该是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的企稳回升,是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需求的企稳回升,是防止市场大起大落的企稳回升,是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企稳回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表示,关于房地产有一个“456”的概括,就是房地产的相关贷款占银行信贷的40%,房地产的相关收入占地方综合财力的50%,居民财富60%都在住房上。可以说房地产牵一发动全身,要稳住房地产,就要坚持精准施策,一城一策,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的住房需求,提振信心,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供给和长租房的建设,重点解决好青年人新市民的住房困难问题,让他们能放开手脚,为幸福生活去奋斗。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就要以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为目标,从好房子到好小区,从好小区到好社区,从好社区到好城区,进而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的生活空间。同时还要大力整顿房地产市场,营造诚实守信、风清气正的市场氛围,让人民群众放心地购房,放心地住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表示,要防范化解房地产会形成的风险,避免金融风险和地方债风险,如何防范这个风险?我们可以“抓两头带中间”,以“精准拆弹”的方式来化解风险。一头就是对优质房企一视同仁,支持优质国有房企和优质的民营房企,改善他们的资产负债状况,满足他们合理的融资需求;另一头就是要抓出现问题的房企,一方面帮助他们自救,另外一方面严格依法依规处置,绝不让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蒙混过关,让他们付出应有的代价。住建部部长:今年计划改造5万个以上老旧小区,为它们加装电梯、充电桩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表示,今年的城市更新要做好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楼道更新,消除安全隐患、有条件的要加装电梯;实施环境更新,要加装充电桩、进行适老化改造等;实施管理更新,用党建引领物业服务提升。“近5年,全国改造了16.7万个老旧小区,惠及2900多万户8000多万居民。今年计划再开工改造5万个以上老旧小区,让2000万以上居民获益。”要推进城市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让5G、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进家庭、进楼宇、进社区,共同建设数字家庭、智慧城市,让城市更“聪明”。首次走上部长通道,应急管理部部长:
对安全工程要舍得花钱,舍得下功夫
公共安全关乎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和共同富裕的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在3月7日的第二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中,《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向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提问:如何推进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对此王祥喜作出了详细解答。王祥喜表示,首先是源头防控。任何事故都可以溯源,抓源头是最根本、最有效的,也是管长远的。“去年我们组织开展了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下一步将充分运用好普查成果,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服务重大工程建设,服务各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比如我们可以引导城镇人口、基础设施、主导产业向一些比较安全的地方进行布局。项目建设、设施建设要从源头上把好安全准入关。”王祥喜说。其次是常态管控。王祥喜回答记者提问时进一步指出,坚持不懈,常抓不懈,严格监督,严格管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同时对自然灾害及时组织会商、研判,根据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特点动态研判,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第三是监测预警。王祥喜表示,要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建立健全灾害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全国自然灾害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同时对矿山、危化品这些高危行业要建立风险监测“一张网”,对人员密集场所推广,运用智慧消防等,要做到风险早识别、早研判,提高预报、预警的能力。“对安全工程要舍得花钱,舍得下功夫!”王祥喜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强调,工程建设可以加强备灾防灾能力和安全能力。对一些重要的设施、重要的工程,要提升安全等级、安全标准。比如一些重要的工程,可以按五十年一遇、甚至百年一遇的设防标准来建设。“对自然灾害的防范,国家有九项重点工程,要加快推进。推广一批安防工程,还要推动智慧矿山建设,推动老旧危化品设备设施、城市老旧管网改造升级等,通过技改或者工程建设来提升安全水平。”王祥喜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今年1月16日,王祥喜主持召开部党委会时提出,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他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有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更好服务群众、保障安全,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作出积极贡献。在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王祥喜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着力完善体系、预防为主、专项整治、提升能力,突出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深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创造良好安全环境。根据应急管理部公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生产安全事故、较大事故、重特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三个双下降”,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7.0%、23.6%。全国自然灾害受灾人次、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倒塌房屋数量和直接经济损失与近5年均值相比分别下降15.0%、30.8%、63.3%、25.3%,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创1949年以来年度最低。有记者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罗文提问,当前企业对公平竞争环境非常关注,请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促进公平竞争、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方面有什么措施?
罗文说,近年来,我国公平竞争制度不断完善、公平竞争氛围持续不断向好,公平竞争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的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实现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转变,对公平竞争的要求更加迫切。
今年,我们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持续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一,要筑牢公平竞争法治基础。去年,我们已经修改了《反垄断法》,目前我们正在推进《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修改工作,同时也在完善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等有关法规和指南,力求让监管规则更加明确、执法程序更加清晰,让各类企业在公平竞争的赛道上你追我赶、共同提高。二,要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三,要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四,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市场监管总局局长表态:今年将采取有力措施支持“人间烟火气”
有记者提问,个体工商户在稳经济促就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何促进它们的发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罗文介绍,一提到个体工商户,我们就会想到“人间烟火气”。全国个体工商户数量从2012年底的4059万户,增长到现在的1.15亿,充分展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与韧性。去年10月,国务院出台了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个体工商户蓬勃发展,从2012年年底的4059万户增长到现在的1.15亿户,充分展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与韧性。今年,我们将重点开展三个方面的工作,大力促进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一是分型分类帮扶;二是充分发挥个体工商户公共服务平台作用;三是继续办好“全国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活动。千方百计帮助个体工商户发挥优势、融入市场,让个体工商户这个“小块头”迸发出“大能量”,助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市场监管总局局长:将采取这些措施,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市场监管总局局长罗文说,食品安全是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保证人民群众一日三餐的食品安全是部门的重要职责,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的重要要求,压紧压实各方责任,严格监管执法,着力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今年要采取以下三个方面有力举措,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二是严格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的企业主体责任。三是督促落实末端发力终端见效的属地管理责任,严格按照食品安全的属地管理要求,建立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的机制,明确责任清单、任务清单、督查清单以及责任任务承诺书,照着这套管控制度去做,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确保能够找得到人,查得清事,落得了责任。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央视新闻、每经app(记者:张怀水、张蕊)、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