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只要森林增加,我们的生态系统就会变得更好吗?

只要森林增加,我们的生态系统就会变得更好吗?

公众号新闻

保护和修复森林,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图源:Photo by Johannes Plenio,pexels.com


导读:
       森林,是最为我们熟知和认可的、帮助人类应对环境危机的“守护神”。然而保护和修复森林以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许多。在这篇文章中,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总结了关于森林的几个常见疑问,以帮助关心环境的读者,深入思考植树造林这件事。
SAIXIANSHENG
被更多的“绿色”覆盖,地球会变得更“健康”吗?

近十年来,全球的平均森林净损失率有所减缓,由每年减少784万公顷(1990-2000年)到每年减少474万公顷(2010-2020年),但是森林生态系统恶化的趋势,并没有得到遏制。

保护和修复森林,是公认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阻止和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手段。“波恩挑战”和《纽约森林宣言》都呼吁“到2030年在全球范围内恢复3.5亿公顷的退化林地”。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在减缓森林净损失率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但是,只要森林的面积增加,我们的生态系统就会变得更好吗?

现实可能并没有那么简单。对快速恢复森林面积的需求导致了人们对种植单一树种人工林的偏好。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全球大约45%的人工林是人工种植林,即集约经营的森林,主要由一种或两种树龄相当的树种组成”。

简单的林分结构(林分结构:林分特征的重要内容,主要以树种组成、年龄、直径、树高、形数、林层、密度和蓄积等指标描述)意味着它们无法形成完整而富有活力的生态系统。随之而来的是与森林互相依存的动植物、昆虫、真菌和微生物缺乏,土壤健康度低、地表植被覆盖不足,水土流失率较高,环境较为干燥,易形成火灾;同时,由于这类人工林物种组成单一,在面对病虫害等自然干扰时,缺乏缓冲和韧性,更易造成大面积破坏。

SAIXIANSHENG
更多树木,一定能涵养更多水源吗?

地球上的每一种生态系统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忽视当地的客观自然条件对原生环境进行改造,不仅不能让生态系统发挥原本的功能,甚至可能带来新的破坏。

水源涵养是森林生态系统一项重要的生态功能。森林高大的冠层可以降低近地面的风速,对雨水有截留作用,能减小雨水对地面的冲击力。另外,枯枝落叶在地面上形成的腐殖层,具有吸水、延缓径流、削弱洪峰的功能。从这些角度来说,植树造林确实有利于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

但是,你知道吗?植树造林同时也会增加地表的蒸散发。森林虽然将水“保持”住了,但这些水渗入土壤中后,会被植物根系吸收,通过蒸腾作用返回到大气中。森林蒸腾所消耗的水分远远高于草地和农田。所以,在不适合的地方种植人工林,就像是给土地安装了一台“水泵”,源源不断地抽取土壤中的水分。

让我们把目光转向湿地。虽然湿地只占地球陆地表面积的6%左右,但它对人类、其他生态系统以及气候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防洪和水净化等水文调节服务。同时,40%的植物和动物物种在湿地生活或繁殖,很多水禽的繁殖和迁徙离不开湿地。如果忽视原生自然条件,盲目地把湿地转换为林地,反而会破坏湿地的生态功能,也会让诸多物种失去重要的栖息地。

SAIXIANSHENG
植树造林,可以让温室气体排放变“少”吗?

森林的生长和恢复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对缓解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但是种更多的树,并不是解决问题的万能药。“开源”与“节流”需要同时配合,否则,“修复森林”可能会成为企业逃避直接减排责任的借口。

随着国际和国内对气候变化议题关注的提升,“植树造林可以固碳”的观念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然而,在人类社会排放的海量温室气体面前,森林虽然具有固碳的能力和潜力,但是仍无法在减排方面扮演“主角”。

首先,自然生态系统对碳的储存并不具有永久性,并且容易受到灾害和未来开发利用的影响,再次形成碳源。一场森林大火、干旱或者虫害都可能导致核算时储存在树林、土壤等其他自然系统中的碳排放重新释放出来。

其次,通过自然生态系统从大气中吸收和固定碳不是一蹴而就的。树木的长成需要时间,并不能立即达到预期的固碳效果,很难用“种一棵树等于减少多少碳排放”的简单公式来换算。森林并不是解决问题的万能药,在积极进行森林修复的同时,调整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仍然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首要任务。

SAIXIANSHENG
个别物种数量变多了,森林质量就提高了吗?

近年来,在一系列严格的保护措施之下,一些野生动物的数量得以回升。但全球范围内高质量的天然林面积减少和破碎化,依然威胁着濒危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

在中国,得益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和近20年来不断加强的反盗猎执法,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些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得以回升和增长。然而,由于人类经济发展和野生动物保护这对矛盾长期存在,野生动物仍然面临栖息地破碎化的威胁,由此造成的种群分散增加了物种灭绝风险。

必要的基因交流是保持野生动物种群健康的重要因素。历史上,野生动物们曾经在连片的森林中不受阻碍地自由行动以寻找合适的栖息地,并与远方的种群进行基因交流。高度的基因多样性帮助它们在面对各种环境危机时——比如干旱和疾病——有更多样的适应能力。

但在世界各地,随着人类发展进程中对森林的占用,连接野生动物栖息地之间的森林廊道常常遭到破坏,城市发展、道路交通建设等使野生动物的移动受到阻碍,个体扩散受到限制,大种群被隔离成多个局域种群,长远来看,这样的孤立小种群将面临更高的灭绝风险。

SAIXIANSHENG
结语

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是能够自我维持、自我调节且自我修复的。修复森林,并不只是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那么简单;更多的“绿色”,也不是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的万能药。遵循自然规律、坚持保护优先、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才能更好地实现森林在生态、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多重效益。
本文获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绿色和平行动派”(ID:greenpeaceinchina)。
参考资料:
[1] “Global Forest Resources Assessment 2020.”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18 November 2020, https://doi.org/10.4060/ca9825en.
[2] “About The Challenge | Bonchallenge.” The Bonn Challenge, https://www.bonnchallenge.org/about.
[3] “植树造林,并非“多多益善”-中国气象局政府门户网站.” 气象科普, 4 March 2020, http://www.qxkp.net/hd/zjhd/202103/t20210301_2784076.html.
[4] 世界湿地日|联合国,https://www.un.org/zh/observances/world-wetlands-day.
[5] Nature 574, 612-616 (2019),https://doi.org/10.1038/d41586-019-03267-z.
[6] 大熊猫小种群面临灭绝风险,栖息地破碎化现状亟待改善, 24 September 2021, https://www.shobserver.com/wx/detail.do?id=408287.

欢迎关注我们,投稿、授权等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有时候低估自己,反而会让你变得更好“创新平台”→“创新生态系统”,吸引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领军企业等各类主体集聚,今天的发布会聚焦“大零号湾”升级建设最新丨新冠阳性人数呈上升趋势;近1周在院感染者波动增加,在院重症患者有所增加,4月27日为19例重症——中疾控发布全国疫情情况孕妇常见的40种疾病与并发症离婚率持续上升,为什么心理学家还是认为「婚姻变得更好了」?没有科技与狠活,美国的中餐馆如何变得更好?用左手刷牙人会变得更聪明?科学研究发现,大脑神经元会再次生长当樱桃遇上稀土,它会变得更好吃吗?苹果战略的本质:“产品主义”叠加“革命性生态系统”黑灰白的头发深度 | TikTok让我们变得更好了还是更糟了?英国橙汁3个月涨价一倍!英国经济学家:是的,我们变得更穷了。风控系统就该这么设计(万能通用),稳的一批!2023年就业形势会变好吗?伊拉克战争20周年|伊拉克人的生活如何变得更好,或更糟?加拿大人出售第二套房要交巨额税款?省税有这三种方法!加国买房报价系统将变得更透明自从选对了这件单品,我所有衣服都变得更好看了芝加哥会变得更安全还是更暴力?9个新市长候选人的安全计划,你支持哪个?开源分布式任务调度系统就选它!长城谣公考招录人数大幅增加,是利好吗?任务调度系统就该这么设计(万能通用),稳的一批!清华教授彭凯平:那些创伤,只会让我们变得更强大Stadia云游戏关停之后,Google Cloud公布云游戏生态系统战略甲流、诺如也有“新冠后遗症”?会变得更可怕吗?洛杉矶租房|让家变得更好的秘密行书宋人《无题》洒金扇面网关系统就该这么设计,万能通用,稳的一批!重视!加拿大将拨款350万维护荷顿区的生态系统!森林湿地小溪全部囊括只要经过120多度的高温,食物就会变毒,那危害大吗?范冰冰没复出的这5年,世界并没有变得更好。遭遇「爆破」的网课时代过去了,师生关系会变得更好吗?医院就诊遭“反向抹零”,院方:系统就这样设置的张颂文当上顶流以后,世界会变得更好吗?How ideologically similar are Russia and China?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