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暴雷,局面开始控制不住了
我是老徐。
周五下午,我写了文章《突然炸了几个大雷!》提到说美国硅谷银行的雷可能会爆。
没想到周六我一觉醒来,硅谷银行已经宣布倒闭了....
这个银行可不是什么小银行,成立40多年,目前在全美排名第16名,巅峰时间一年存款从600亿美元上升至1200亿美元,增速吊打摩根。
结果,一夜之间说没就没了。
目前,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已经接管了硅谷银行,彻底宣布该银行进入破产清算环节。
当时我在文中提醒到,要警惕会不会是下一个雷曼兄弟,毕竟08年金融危机一切还历历在目。
但我没想到的是,余震比我想象中快了很多。
周五那波暴跌除了硅谷银行,另外一个主角就是美国第一共和国银行,因为他们有些情况很像。
果不其然。
据美国媒体报道,第一共和国银行门口也挤满了取钱的民众,因为数量实在太多,该银行已经停止了电汇交易。
与此同时,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已经入驻第一共和国银行,他们担心会成为下一个硅谷银行。
银行这种公司其实啥资产都没,就是赚一个利差的生意,而全世界所有的银行,无论是公家的还是私营都害怕一件事:挤兑。
只要发生提款挤兑的事情,基本上都得宣布倒闭。
此外,稍微对金融行业熟悉的人都知道,银行最重要的不是存款有多少,而是信誉。
一旦用户对其没有信心,那这个银行也可以卷铺盖走人了。
现在美国的中小银行都面临同样的难题:一边是用户没有了信心,一边是拼命在挤兑。
用不了多久,可能都要暴雷!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挽救储户对他们的信任,而硅谷银行就是个突破口。
剩下的时间,只有不到24小时了。
我发现很多人写这个话题,但都忽略了这点,现在是周末时间,银行不开门用户取钱不了,但明天一大早亚洲开盘,来自全球的的压力就会涌入美国。
那些像硅谷银行一样的非超大型银行就会收到瀑布般的提现订单。
这是非常恐怖的。
因为硅谷银行并不是个别案例!
就在2月14日,该银行还登上了《福布斯》杂志“2023美国百大银行”榜单,成为美国最佳银行之一。
与此同时。
根据媒体统计,全美108家银行中有102家银行去年第四季度净息差扩大,剩下的10家银行在过去一年净息差收窄、或扩大幅度最小。
硅谷银行排在第11位。
也就是说前面还有10家银行情况比硅谷银行还差,一旦发生挤兑几乎都只有破产的剧本。
一个硅谷银行不可能成为下一个雷曼兄弟,但10个硅谷银行呢?这谁又能打包票。
目前华尔街著名基金大佬发文号召,说美国政府应该为银行提供100%的担保。
而且时间紧迫,只有剩下不到一天的时间。
这里给大家科普下,中国和美国在银行上还是有很多差别,最直观的就是我们在面对这种金融性风险的行业是国企居多。
假设硅谷银行的事情发生在国内,只要是国企基本上像暴雷的机会都没,因为背靠的是整个国家的金融系统。
但美国不一样。
若像这个大佬所言美国去100%兜底,那美国一直自豪的市场原则将不复存在;而若不兜底,那引发的效应会不会再来一次金融危机,这点谁也不敢打包票。
最重要的是,硅谷银行的破产有他本身自己作,但别忘了罪魁祸首可是美联储。
因为美联储暴力加息,把全球其他国家都收割了一遍,本以为自己就高枕无忧,结果连累了本国的银行。
那这时候美联储是该承认错误兜底,还是继续视而不见暴力加息呢?到时候连锁反应后,美国的信誉还值钱吗?
美国人在拼命加息利用美元霸权作恶的时候,大概也没有想到自己也有被反吞噬的一天吧!
现在比较担心的是,若美国真的没有决心要救硅谷银行,那引发的除了银行的暴雷,到底还有什么?
据悉,包括国内一些科创公司在内,不少科技公司的钱都存在硅谷银行中,尽管他们现在都在极力证明损失很小。
可蔓延开来后,其他银行呢?
而眼下股市融资如此困难,这些企业又要面临现金流的突然截流,像某些美国公司大量用于发工资的现金都存在硅谷银行中。
发不出工资后,是否还会引发罢工失业潮。
按照老美的尿性,他们绝不会让自己来成熟后果,届时一定是拉着全世界人民一起为他们买单。
那对我们的影响,又有几何呢?
关于这个事情,我会持续跟进,并将一些重要的节点和信息第一时间分享在星球,欢迎有兴趣的可以一起加入我们。
时间差就是金钱这件事,在硅谷银行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个世界,真的是太疯狂了。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