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暴她,你们就解气了吗
自杀事件,每每令人痛心惋惜。
然而,现实中却有一些旁观者「怂恿别人自杀」。
挑战着人们的道德底线。
比如,去年的罗小猫猫子事件。
罗小猫猫子被直播间的观众不断怂恿。
最终,喝下农药。
还有几个月前的一个案件。
一位女大学生在一天之内发送数千条短信。
通过贬低、嘲笑的语言反复教唆男友自杀。
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最近,一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美剧同样聚焦这个话题。
讲述了一个被媒体称为「美国年度最大恶人」的女孩,怂恿男友自杀的故事。
而真相却并没有想象中简单。
究竟发生了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它——
《来自普莱恩维尔的女孩》
The Girl From Plainville
这部剧的主演是有「小仙女」之称的艾丽·范宁。
曾出演过《沉睡魔咒》系列。
在这部剧中,她几乎百分百还原了主人公的妆造。
看来是用心了。
左为剧中造型,右为现实人物
故事一开始就很邪门。
在一天深夜中,17岁的女孩米歇尔得知男友正打算自杀。
可并没有像旁人一样惊慌失措。
而是镇定自若地和男友告别。
还和男友商量自杀细节,鼓励他自杀。
在男友临阵退缩的时候,她还不断打电话敦促男友回到自杀场地,静待男友的死亡。
令人毛骨悚然。
而随着调查的深入,更细思恐极的内情浮出水面。
一方面,米歇尔把男友的自杀当成丰富自己人生故事的工具。
她和大多数女孩一样,喜欢追星看剧。
但不同的是,米歇尔过于沉溺在喜欢的电视剧中。
她很幸运追了一对戏里戏外都是情侣的真·明星cp。
但比塌房更扎心的是,喜欢的cp最后BE了。
不管是剧中,还是现实中,这对cp的结局都是男方惨死。
而米歇尔沉浸在这段求不得的悲惨爱情故事中。
甚至将自己代入到了女主的视角。
对女主的台词倒背如流。
经常对着镜子表演剧里的桥段。
在跟朋友介绍男友的时候,还引用了女主的原话。
「他是白马王子。我过每一天都觉得世上就属我最幸运。」
她沉浸在这种虚幻的情绪里,甚至产生了一丝向往。
于是,向男友暗示他们可以像这对cp一样上演现实版BE美学。
另一方面,米歇尔又利用男友的不幸来博取同情和关爱。
在之前的生活中,她和周围同学的关系并不亲密,但又十分渴望能融入同学中间。
她为此也苦恼过。
直到这次,从男友的不幸中看到了「机会」。
在男友自杀之前,她就谎称男友失踪,不断发消息给周围的朋友。
这看似是表达对男友的关心,但实际上是男友根本没有失踪,只是她用来获得关注的手段。
这次自杀之后,她也利用了这场悲剧。
在社交媒体上,不断发送悼念男友的信息,博取同情。
还找来了朋友倾诉。
还有一次,她举办了一场悼念男友的活动。
但这本质依然是为了成为社交活动的焦点所设计的。
她发表讲话,邀请朋友,占据合照的c位。
一直表现得很开心,丝毫不见悲痛的情绪。
更为关键的是,她没有把场地选择在男友居住,生长的故乡。
而是设置在离男友家几十公里外的自己家附近。
导致男友的许多亲朋好友都没能参加。
让整场活动变了味。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都已经理解美国媒体为何称米歇尔为「年度恶人」。
从受害者的视角来看,她无疑是充满恶意的,甚至可以说是间接的杀人凶手。
但,这部剧给出了另一个视角。
从米歇尔的视角回顾,便会发现,她并非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
她有着濒临崩溃的B面。
米歇尔和男友的关系并非是纯粹的利用。
也有爱。
他们就如同热恋的情侣,无所不谈,互说情话,发了上万条的短信。
也一起畅想过未来。
而且这段关系是由男友主导的。
在初次见面后,米歇尔就收到了男友的短信和约会邀请。
这对于渴求亲密关系的她是天降之喜。
于是,两人开始了恋爱。
而之后的相处方式是男友倾诉自己的苦恼。
米歇尔只是在一旁附和。
那么,是从什么时候发生变化的?
是从米歇尔发现男友的不对劲开始的。
一直以来,她都清楚男友有自杀倾向,并且不断梦到自杀。
而在男友自杀之前的几个月里,又不断收到男友自杀计划的短信。
她惶恐不安过。
也尝试救助,疯狂发短信请求男友不要死。
而每一次的结果只是男友的虚晃一枪,根本没有自杀,只是睡了一觉。
她被这种情况搞得心力交瘁,觉得自己像是一个小丑。
同时,还被男友威胁不能告诉别人,否则绝交。
压力无处倾诉释放。
再加上,米歇尔本身就患有抑郁症,正接受治疗。
而长期服精神类药物就会导致非自愿性醉态。
即人们不能控制自己的思想、行为和认知能力。
这些在米歇尔的身上,产生了恐怖的效应。
她被男友的自杀倾向影响,顺从男友的思路。
认为自杀是一件好事,可以获得解脱。
最终,开始怂恿男友自杀。
一遍又一遍的跟男友确认什么时候自杀,该怎么动手。
而直到男友自杀之后,她才真正从这种状态脱离出来。
意识到自己在男友犹豫到男友犹豫不决的时候。
她本该阻止,却弄巧成拙,导致男友真的死去。
视角的变化,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
直到现在,虽然米歇尔已经被判刑,但大家的观点也针锋相对。
有人认为她不该为男友的死负责。
也有人对她恨之入骨,不仅发起网络暴力,甚至在大街上冲她大喊「快点自杀」。
而在这种情况之下,不能将男友的自杀悲剧全部归咎到米歇尔身上。
还有更多的因素。
首先是家庭。
男友已经18岁了,但依然生活在父母的控制之中。
他在爱与背叛中不断挣扎。
比如,关于未来的选择。
他有自己的规划,当一个船长。
但这些愿望没有得到父母的尊重和支持。
同时,他又害怕让父母失望,所以只能迎合父母的期望,做不喜欢的事。
上高中,考大学,拿奖学金。
同时,还遭到了父亲的家暴。
一次,他没有如约去父亲那里工作,而是找人代班,然后跑回家打了会儿游戏。
这恰好被回家的父亲撞见。
两人一言不合,就吵了起来。
最后,他被父亲打了一拳。
其次是社交。
在18岁前的一段时间里,男友都和爸爸在船上工作。
如今,突然改变环境,回到高中。
他很不适应,不知道该怎么和同龄人交往。
甚至出现了社交焦虑。
他努力让自己保持兴奋,成为社交的焦点。
但每一次都不能如愿。
这之间的落差摧毁了他的自信。
最后是网络的迷惑性。
网络迷惑了人们的判断力。
这体现在男友和米歇尔的关系中。
因为相隔较远,两人在大部分的时间里都是在网上交流。
而他们都迷失在了网络世界里,对彼此出现了认知上的偏差。
在米歇尔的甜言蜜之中,男友认为她是一个可以抓住的救命稻草。
但却忽略了米歇尔也饱受精神折磨,处于崩溃的边缘。
并不是一个理想的求助对象。
因此,他犯下了致命的错误。
在自杀当晚,犹豫不决的时候。
他没有向离案发地点5分钟距离的警察局或是家里的父母求助。
反而选择了遥远的米歇尔。
而米歇尔也仅仅通过男友的只言片语就判定男友想要自杀。
却并不了解男友的求生欲望。
除此之外,网络还迷惑了人们的感官,产生一种不真实感。
正如一位专家所评价的那样。
「以讯息沟通时,会发生怪事。对方感觉起来未必像另一个人。看不到形象,听不见声音,肢体语言也见不着。就人类感官而言,仿佛来自脑内,几乎像内在幻觉。大家不会明确意识到讯息是另一个人发出的。」
而在和男友沟通中,米歇尔逐渐模糊了虚拟和现实的界限。
没有意识到聊天界面的另一头,是男友真实的生活。
她的言语真的会导致一个人自杀。
这种不真实感延宕了许久。
直到男友自杀之后,米歇尔都没能认清现实。
还一直跟男友手机发送信息确认。
而这也与之前的罗小猫猫子的事件类似。
网络带来的虚幻感和惯性思维,会让许多旁观者自以为是地把这场直播当成作秀。
当屏幕上的女孩发出消极信号时,这些网友非但没有及时警觉,反而将其认定是炒作。
他们忽视了对方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忽视了自己敲敲键盘也可能会给对方带来真实的伤害。
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而怂恿自杀,只是该现象的一种极端情况。
越来越频发的网络暴力事件,同样与这种认知的误区有关。
如今,社交网络似乎成为了情感宣泄的垃圾桶。
大家的观点针锋相对,也会因为愤怒在网上发表不理智的观点和声音。
但也应该时时提醒自己,网络的那一端连接的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赞」和「在看」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