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如何应对项目投后的棘手问题

如何应对项目投后的棘手问题

公众号新闻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溯元育新

作者:溯元育新

New Enterprise Associate(NEA)是1977年创立的美国老牌风投机构,资产管理规模达240亿美元。NEA曾投中团购网站鼻祖Groupon和企服巨头Salesforce,也在中国投资了字节跳动和中信医药。

 

而在发展过程中,NEA也逐渐遇到了两个方向的问题。首先是不少投资关键人员流失,无法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投后和退出服务;其次是被投企业数量增多后,大部分资源倾注至头部企业,而同样能为基金带来收益的肩部企业则被忽视。企业家动摇对NEA的信任,令后者进一步扩大规模受阻。

 

2018年,NEA合伙人Ravi Viswanathan通过精巧设计,将30多家企业从NEA的几期基金中转移出来,成立了新的NewView Capital。不到两年多时间内,新基金就已实现2个10亿美元级别的退出,NEA也减轻了管理负担。相信在今天,这个案例依然对国内VC有所借鉴。


 投后问题,有四种棘手情况


NEA拥有42年的历史,管理着240亿美元规模的庞大资产。到这个体量,稳定保持基金的IRR同时,更重要的是系统管理董事会席位的分布,以及团队在投后和融资服务的支持能力。然而,接近100人的投资团队肩负着近400家公司的投资管理并不轻松。


通常VC投完项目后通常会遇到几种情况:


(1)企业增长、退出前景,以及和投资管理人关系都很好——这种情况是求之不得的。


(2)企业既不具备增长前景,也没有退出机会,此时直接放弃就好。


(3)项目保持稳步成长,但退出前景不大明朗;或因为各种原因,基金需要规划提早退出。这里的原因相对多样: 可能是估值过高,投资者认为企业商业模式不合理,或者认为在这时退出更合适。


(4)项目成长前景都不错,但因企业和基金方关系不亲密,导致基金可能在退出时因为种种原因占据不利地位,包括在条款上退出顺序靠后,在有新的融资机会时不被企业家邀请加仓。如此一来,基金无法实现最多红利。


大部分基金 50-80%回报来自明星退出。余下的50%甚至更多,则来自对日常各种情形的退出规划。因此,基金管理人常常忙于应对上述第三和第四这两种情况,但处理起来并不容易。主要困难有三:


第一,基金内部缺乏专业人士,无法应付投后和退出。这批专业人士很特别,和普通财务顾问不一样。他们要么是在外资投行的M&A部门积累了丰富的长周期交易经验,要么是曾经担任公司CFO,陪伴公司走过早期到上市退出的过程,对后期投资人需求理解、对企业融资情景有亲身体会;抑或是在PE基金经历过几期基金退出的考验,明白如何管理从投资期到退出期LP的预期、协调交易对手方和企业家的利益。


第二,通常而言,一位基金管理人投资水平越高,便会承担更多的投后管理职能,但投得越好,投资人也越容易被看见,另谋高就。如此一来,原本他负责的项目在基金内部便被悬空了,这样的矛盾也是整个基金行业的悖论。


基金和企业创始人的良好关系,来自开始投资时的接触和投后管理的一路跟进。这个过程短则2-3年,长则5-8年。此时旧人跳槽换新人加入,亲密度始终比不上前者。企业和基金间的信任问题,不是技术途径可弥补的。


第三个就是NEA遇到的情况。老牌基金经历代际变迁时,前后两代投资者的管理和投资方法论可能不同。基金的主要管理人的代际变迁造成管理和投资的方法论不一样。往期基金的遗留问题,新一期基金的投资募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也涉及思路转化,这时候做退出,压力非常大。


站在十字路口上的老牌基金NEA


NEA是只有一位管理合伙人的金字塔型VC,他们从2010年就开始考虑团队更替,2016年Scott Sandell上任后,既要和创始人搞好关系,又要精简臃肿的被投公司列表,解脱公司在400多家企业上耗神的困境。由于过去的十年中有很多高级合伙人离开基金,让NEA走到了十字路口。


首先,NEA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组织,而且基金本身在创立的时候就是专家联盟,成员在任何地方都是炙手可热的:和好酒一样,越老越吃香。之后他们必然会逐渐淡出NEA的日常管理,机构的声望也会随之下降。当一个基金以精品的形式出现时,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影响力过大;但人员更换后,平衡就很难保持。


其次,很多企业后期的成长变化,已不是投资时曾经设想的样子。这时候企业家相对股东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掌握得更大,而类似扎克伯格这样的企业家更精于和股东打交道,在融资中主动配置自己的投资人。投资者加入时只是一个小股东,企业家在下一轮融资时便希望对自己没有帮助的股权可以离开,所投资的项目就无法带来理想的回报。


最后,LP在看财报的时候就会疑惑,为什么这个项目这么好,却退出了?在LP看来,好的项目退得早,不好的项目退不掉,对基金信任也会下降。


400个项目,1只新基金20个新LP


这时候,有一位叫Ravi的少壮派投资人站出来提出了解决方案。曾是化学博士的Ravi读完MBA后,在麦肯锡工作了两年,90年代末加入高盛的PE部门管理软件和科技类投资,2004年加入NEA后,从基金中层开始干,由于出色的业绩和不俗的管理水平,从基层管理人员一路做到了COO。Ravi对被投企业的融资、法务,以及基金本身的募资和退出做了大量工作,但他的事业心不止于此,面临NEA的几期基金即将到期,他想了一个新办法:


NEA在2006至2015年间募集的第12到第15支基金,旗下企业并不弱,不乏滴滴、23andme、Udemy、Duolingo、Evernote这样的优质资产。他们重新估值和定价了全部项目中的32个,再打包成资产包,与现有LP在二手份额层面进行沟通,同时引入新的LP,将4支旧基金中的被投公司股权平移到一家名叫NewView的新基金实体。这一操作有三大破局点。


一:400个项目中,选哪几个项目组成新基金?


Ravi 在挑选企业时,新选出来的公司具有一个特点:这些都是还需几轮融资、更多成长才能退出的企业,后续的战线较长,继续持有相比在当前的存续期内清算拥有更大的利益。这也意味着从企业角度来看,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需要Growth Capital支持,现有股东应该继续持有寻求增长型收益,而非基金到期,触发强制回购权。


比如滴滴,Duolingo,23andme, Udemy和Evernote,它们在进一步融资后还能继续成长。而NEA出身的Ravi为企业打造了一支特别懂融资和产品的团队,继续提供服务。虽然置换的过程并不简单,但长期而言比“老合伙人走了,随便派个VP接着”对企业更有帮助,NEA也避免了过早被企业主动要求退出的风险。


NEA的合伙人们希望把最顶尖的multi-billion dollar项目留下,同时这400个项目之中也不乏一些回报率是2-6倍而非10倍以上的项目,这些项目需要VC花更多时间帮他们搞定融资、迭代产品、铺开渠道。把这32个顶尖的项目留在NEA中,再装到新基金内,总共作价10亿美元。


NEA成功实现“半退出”,不再对企业具备主导权,但仍是NewView基金的Co-GP和小LP,可以收取NewView基金的部分管理费和carry回报。


二:新老LP的交接,资产包的定价与交易结构设计如何处理?


新基金为老LP提供了两个选择:将自己的权益按照资产包的估值转移到新基金,或者把自己的权益卖给新LP套现。


高盛和Hamilton Lane都是NEA的老LP,也都是拥有丰富经验的机构LP。他们都认为,如果钱只是平均分布在NEA的4支vintage不同的旧基金里面,回报肯定不如添钱支持一个由专门团队管理、项目品质优秀且透明的新基金来得高。新LP以一个打折的价格购入资产包后,可以立刻实现增值。那么如何吸引新LP参与项目呢?高盛、Hamilton Lane也很有经验:他们自身作为老LP anchor了这支新基金,NEA作为Co-GP也向新基金注资,很快就吸引了20个新LP接手。


这一机制对于新老LP来说都是绝佳机会。老LP可以重新配置资产、体面退出,新LP也能享受打折优惠。


但定价也是艺术:折扣太低没有人愿意进场,折扣太高所有的老LP都不答应,所以需要谈判和博弈,曾帮助华平处置价值12亿美元亚洲基金资产的投行Lazard正擅长这一点,被聘用作为财务顾问,操刀架构设计和估值谈判。


这个过程分三步走:


首先,新LP参照上一轮的估值、或者是由第三方估值机构确定的估值(如果这家公司过去2年没融资)对整个资产包的Net Asset Value进行一次评估。


然后,新LP与现有LP进入谈判环节,确定一个折扣比例。


最后,再把股权平移到新基金公司中,按照商讨好的总资产包价格配置到不同的公司股权上。


三:新老LP的交接,资产包的定价与交易结构设计如何处理?


事实上,新基金日常运营虽由Ravi负责,但在外人看来他仍是NEA的一份子,加之NEA仍是新基金的小合伙人,不会给企业家GP变LP,从此撒手不管的感觉。New View专门组建的强力投后团队,在帮助NEA省去大量处理琐碎投后业务时间的同时,新基金还能继续借助NEA的人脉和品牌资源达成双赢。


Ravi的新基金还为被选中的企业提供了流动性。按照投资条款,企业让老LP退出时,需要缴付投资款的利息,最起码归还所投资本。


但新方案下,所投资本由New View接手,相当于在利息不变的前提下延长了对企业的贷款期限,大多企业都不会拒绝这样的契机。


NEA的前方,岔开三条路。


New View基金投入运作后,Ravi随即招募了自己的班底。他找到前基金的两位CFO,又找到一位曾经自主做产品创业、后来将公司出售的企业家作为运营合伙人,自己稳坐唯一的老大地位,带领三位合伙人帮助企业融资、提供数据、设计产品。


基金成立不到2年,就完成了三次现象级别的退出:金融支付API开发公司Plaid以53亿美元的价格被Visa收购,软件开发公司Acquia被Vista Equity以10亿美元收购,企业服务公司Scout以5.4亿美元的价格被WorkDay收购。这些公司都是再融资,稍做投资者关系就能退出的,Ravi促成了这件事,老股东NEA也获得收益。


稍做总结。此时Ravi管理的NewView 业绩极佳,成立3年DPI便达到1.3-1.4,还完成了三个完美的退出,交易完成后各方满意度颇高。与此同时,Ravi手中还掌握充分的资金。这一具有创新性的secondary基金操作被收入哈佛大学商学院案例库,而在案例研究的最后也向读者提出一个问题:Ravi接下来可以做什么?案例中提供三个选项:


(1)成立第二期基金,收集市场上原始合伙人离开的项目股权,帮他们融资和运营。他可以直接和合伙人的东家沟通,接手那些不得青睐的项目。作为一名硅谷圈内人,Ravi能察觉到哪些项目无人打理,有数百家公司可供选择;


(2)全面接管其他风投机构表现欠佳的基金,帮助机构解套。Ravi可以点对点找到前期辉煌但目前处于颓势的基金,协助其重新发掘价值点。如此一来,风投机构的业绩有所改善,投资者找回了募集下期基金的信心,被投公司的项目有了着落,Ravi自己也能赚钱。这一方案相当于为其他机构重新上演一次 "NEA方案”。与前一种方向做20笔单独交易不同,这一路径需要处理一笔交易内的20笔资产,难度相当,但策略不同。


(3) 因为自身业绩优秀,Ravi可以成立一个成长期基金,亲自做直投。Ravi在NEA时就投了5个SaaS项目,既有上市也有退出。他现在处于非常舒服的点上,一方面可以轻车熟路接别人的盘;另一方面因为自己业绩很好,也可以转做直投。


风投是现代的史诗。我们记录风投历史上星辰的起落,记载那些有纪律,有决心的基金获取的丰厚回报,也让大家看到那些管不好人、管不住钱的基金的黯然离场。

相关阅读

纽约风投撼动硅谷
科技泡沫破灭拖垮硅谷银行
僵尸vc基金来袭
最大金融科技独角兽Stripe估值砍半 再融40亿美元
外资逃离印度风投
【免责声明】
海投全球及旗下各自媒体账号对所分享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且无投资指导意义。本声明适用于海投全球全部原创与转载文章,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归海投全球所有。谢谢!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研究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西方艺术大师 代表作品集合三晒小姑子做的小年饭“互联网之父”警告:不要盲目投资ChatGPT喜讯:100天获批工卡!EB-5新法案下,两位Falcon公寓项目投资人工卡已获批61年来首次!我们如何应对人口负增长?73.33亿!平安人寿再投四大产业园项目,持续推进不动产项目投资有何逻辑?近期中国企业陆续启动越南项目投资,比亚迪汽车,京东方,泓禧科技,嘉益股份等项目陆续推进债务上限问题棘手 麦卡锡拜登将会面磋商1981年,廖承志伸手问邓公要烟,邓公笑着调侃道他:经常偷我香烟新学期如何应对阅读和写作?丨欢迎预约!股权投资如何获得超额回报?关键在于投后管理和退出时机《风险投资入门》公开课第六节-投后 火热预约中美国裁员潮到来, 最佳策略讲座教你如何应对2023 H-1B抽签61年来首次!中国如何应对人口负增长时代?迫切需要的调查与迫切需要的学科自动驾驶寒冬回暖?传文远知行完成新一轮融资,投后估值超50亿美元|甲子光年教育需回归本质|如何应对“学历贬值”?210亿元战投落地,中粮福临门投后估值近950亿元;A股迎来2023年首家上市券商信达证券丨投融资周报(01.28-02.03)这个冬天,有基础疾病的人,如何应对新冠感染?|肿瘤篇清科联合高瓴出了一份制造业投后服务实录中国信通院金融数字化探索: 用技术搞定中小企业融资、绿色双碳、流量反欺诈等棘手问题7万硕士在送外卖,“学历贬值”的时代,我们应如何应对?新冠将成“年度流感”?一年接种一次疫苗,我们如何应对?最新!北交所IPO直联机制审核政策动态!鼓励推荐最近一年3000万净利润或最后一轮投后估值15亿以上的企业企业如何应对长期新冠带来的影响?股权投资的投后管理、投后赋能、退出路径全流程解析生命所在,灌水有感之二中国如何应对美西方精心策划的这场综合战争?美国联合日本荷兰打压中国芯,中国如何应对这场关乎未来之争?股权投资失败,关键在于投后管理与退出时机重磅:资管实务操作宝典(项目承揽/产品发行/投后管理等)迎来人口负增长时代!如何应对中国人口历史性拐点来临?如何应对「青春期」的亲子冲突?做到这1点就够了美国医生职业倦怠在大流行期间持续增加群狼绞杀!中国如何应对这场美西方精心策划的综合战争?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