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理解年轻人与孔乙己共情,但关键还是要打破社会板结
这几天,这句“失意书生”的独白独白登上热搜了:
学历不但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
很多说:少年不懂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
眼下的就业艰难和生活困顿,让年轻人现在特别能与孔乙己共情,在鲁迅不受待见的年代,也算是生活上了生动的一课。
年轻人感叹,自己有学历身份,但在现实理想被现在击碎,但又脱不下身上那件无形的“孔乙己长衫”,现实处境也像孔乙己那样尴尬。
“孔乙己文学”爆火,也就是年轻人活得很“丧”,在排解苦闷。
对此,当然不必拿着道德大棒对他们上纲上线,而要正视内卷年代那些忧伤的年轻人命运遭际。
我认为,我们现在很多年轻人,就是困在板结社会中,处于极度迷茫状态。
就业就是击伤年轻人的最重要的社会问题,现在很急迫了。
这两年,为解决就业难,各种药方都在开,但是,市场不景气,很多产业面临困难,社会就业整体出现困难,各方压力都很大。
而且,过去开的那个“创业”的猛药,现在也在很大程度上失灵了。有人说,2023年排在可能造成破产第一位的,就是创业。
有一段时间,我经常被请去做创业导师,那时的年轻人似乎都到了不创业不足以谈青春的地步了。各种扶持政策,甚至让大学生学去创业,没毕业先创业,以创业实现提前就业。
我见过大量的年轻人,那时都在做马云梦。然而,现在,却在考虑要不要做孔乙己了。
事实证明,年轻人一窝峰选择去摆摊贴膜卖煎饼卖小面,轻易就往商海深处游上一番,是容易被淹个半死的。
我一直认为,不论就业怎么难,盲目荒废青春和学业的创业人生,都是不值得过的。
青春是学习的大好时光,对年轻人来说,关键学到真东西。
很多年轻人创业失败,就是最现实的命运警示课。
不论是就业难还是与创业难,我个人认为,背后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板结现象太严重了。
社会板结的意思,从字面就能想像得出,也就是社会不流动了。类似这样的概念也有很多,比如阶层固化。
最直观的现象就是人一旦被贴上身份标签,就往往难以改变其中赋予的身份价值。比如,“农二代”“富二代”“官二代”,显然,这些群体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固化的。
不得不说,这几年,很多社会阶层的不流动状态较为严重,即使有流动,很多也都是在特定阶层群体内部流动。
其中,我最难过的一个身份概念特别令人揪心,那就是“蚁族”——大学毕业后因低收入处于聚居状态的群体。
这个称谓真的很形象:一只蚂蚁穷尽力气的一番爬行,也抵不过一头大象随便迈出的一步。
这就是板结社会的特点,个体失去发展空间,背后就是权力、市场、社会这三种力量失去了应有平衡。
当权力与市场形成联姻,疯狂挤占社会空间,那些没有权力和资本依靠的年轻人,当然就很难成为人生赢家。
对年轻人,当然要改变他们意识,在思想上不要再穿着孔乙己那件“脱不下的长衫”。
不过,只要读懂鲁迅的深刻,也就知道孔乙己命运背后,也存在着特定社会问题。
同样,在今天,重建社会就业体系秩序,以公平与正义为每个人迎得机会公平,才是第一要务。
当然,我也不认为,因为社会了出现板结现象,年轻人就可以把一切都推给大环境,甚至盲目抱怨中丧失个体奋斗的动力。
不得不说,很多“孔乙己文学”的主体,自身也缺乏足够的公共意识和公民精神,也没有有真正的精神自由和独立判断。
说难听点,很多人就是活在集体盲从中,有的人宁愿“死在编制里”,这种失去自我的样子,实现上是在主动选择“孔乙己式”人和。
是的,现在年轻人确实不是“垮掉的一代”,但是,缺乏理想和激情,目标过度矮化和功利,恰恰是他们失去活力和竞争力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除了考公之类,除了进事业单位,很多开放、平等、包容的数字平台,正在为年轻人提供无数选择的机会。
现实世界和虚拟空间都在为年轻人提供了足够的学习机会,很多僵立在板结社会中的年轻人之所以没走出来,还是由于自身性格缺陷和精神萎靡,缺乏交流与沟通,不愿融入与改变。
国家与市场之间,有一个大社会。社会有活力,个人实现的机会才会更多。
年轻人是社会活力最大的源头活水,如果年轻人不愿昂首阔步,不能主动拥有更加宽容开放的环境,甚至活在忙着告密老师讲课不“理性”,就只会进一入使社会思维陷入僵化。
化解社会板结,需要更加公平正义的制度环境,也需要年轻人进行自我救赎。
所以,面对社会板结,年轻人不应再成为迷茫的个体,而是需要及时的精神觉醒。
“站着喝酒的孔乙己,像极了写字楼里的年轻人”,这是一个巨大的时代隐喻。
年轻人要真正脱下身上的“孔乙己长衫”,还是要先成长为一个拥抱文明和追求自由的现代公民。
只有这样,才能打破社会板结,在自由流动中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推荐阅读(已做超链接,点击以下绿体字即可阅读):
今天终于历尽劫波回来了,我仍贪恋这一世的人间烟火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