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怎么有脸批判孔乙己的?
我前几天写了一篇文章《孔乙己文学爆火后,我才读懂了这个可怜人》,从纯文学的角度解读了《孔乙己》。虽然阅读量惨淡,但是敝帚自珍,还是想隆重推荐给大家。
我以为前途渺茫的年轻人自嘲几句,哀叹几句,这股风潮就会过去。可万万没想到,前两天央视竟然亲自下场谈起了孔乙己。
而且视角极为独特:
孔乙己之所以陷入生活的困境,不是因为读过书,而是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不愿意靠劳动改变自身的处境。
小时候我们被告知,孔乙己之所以这么悲惨,都是万恶的封建制度 ,尤其是科举制度摧残的结果;
但现在长大了,人民网却告诉我,孔乙己之所以陷入困境,都是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不愿意靠劳动改变自身的处境。
好家伙,原来孔乙己是咎由自取啊。
孔乙己的悲剧,“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的丁举人不用负责,哪里痛就往哪里挖苦的酒客和掌柜不用负责,万恶的封建制度更不用负责,需要负责的只有孔乙己本人。
所有凶手尽神隐,罪人只有你自己。
照人民网的思路,那祥林嫂之所以这么凄惨,是因为她心态不好,不能勇敢走出自怨自艾的心境。
阿Q之所以这么可悲,是因为他没能信奉长期主义,不能把一份工作持之以恒做下去。
闰土之所以这么失败,是因为他性格过于内向,导致他不敢大胆出去闯荡,而且还不擅长经营人脉。
要是鲁迅知道他最喜欢的作品,被自己国家最高级别的媒体这样评价,不知道他内心作何感想。
鲁迅的学生孙伏园曾问鲁迅先生,他最喜欢自己的哪一篇小说,鲁迅的答案是《孔乙己》,而且给了理由,孙伏园记录了下来:
“《孔乙己》作者的主要用意,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
是的,在鲁迅看来,他笔下的孔乙己就是一个“苦人”,他的悲剧从来不是他个人的责任,而要归因于“一般社会”对他的“凉薄”。
可到了人民网这里,“一般社会”的事实问题,被轻飘飘地转换成了个人的心态问题。
这和鲁迅一贯的创作思路完全背道而驰。要知道,鲁迅在创作《孔乙己》的时候,从来没想过要讽刺、挖苦、谴责孔乙己,一点都没有。
鲁迅写过很多“苦人”,也批评他们的麻木,但从来没把人民的麻木归罪于他们本身,更没有想要把他们拉到被告席上,逼他们忏悔。
因为,真正的文学从不站在政治和道德高度去审判,而是站在人和人性的角度去理解。
中学历史课本告诉我们,孔乙己生活的晚清,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也逐步和世界接轨,开办新学,开设工厂,置办洋务,实务救国。
但,科举制度作为封建社会基础性制度的一部分,仍然顽强地存在着。当世界都已经进入现代社会了,那些在科举制度体系下挣扎的孔乙己们,即使知道回字的四种写法,也没办法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
鲁迅是带着同情去理解孔乙己的。孔乙己虽然迂腐,但他的可悲是时代性的,时势使然,已非人力可为。孔乙己虽然偷书,不是很光彩,但他几乎从不拖欠酒钱,尽力维持着自己的体面;把自己的茴香豆分给邻居孩子,他有他的善良。
这就是文学的魅力,文学的姿态很低,它低下头,俯下身,去看卑微如尘埃的人。文学是一束光,关照每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点亮每一个卑微的个体。
而正是这种对人和人性的理解,才让如今的年轻人,在100多年前的一个虚构人物身上找到了共鸣。
我记得前几年,提到《孔乙己》,大家都是嘲笑他对“回字四种写法”的执着,玩“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的梗;今年再提,已经是“孔乙己竟是我自己”,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
这意味着,现在大学生找工作时面对的困境,已经不是个人能力的问题,也不是“专业不对口”的问题;它的本质是学校教育体制和实际工作状况的严重错位,而这,和孔乙己的悲剧一样,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制度性问题,甚至是时代的问题。
而在这种困境里,现代年轻人的学历和孔乙己的长衫,不是心头枷锁。当“丁举人”式的人生遥不可及,当毕业后光鲜亮丽的生活和自己无关,长衫和学历,就是他们最后仅存的体面和自尊。
这时候,我们的官媒不但不理解年轻人的困境,发声呼吁去解决问题,反而用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横加指责,企图从他们的脸上撕下最后可怜的伪装面皮,真是残忍至极。
文章写尽太平事,不肯俯首见苍生。
可,如果孔乙己是被困在了长衫里,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不愿意靠劳动改变自身的处境。
那,骆驼祥子倒是放下了架子,想要靠劳动改变自身的处境了,他的悲剧,难道是因为他被困在黄包车里,不愿意去读书吗?
那又是另一个残酷的话题了。
-The End-
我的个人微信,防失联,就加一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