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穷困潦倒是因为不努力吗?
谁能想到,在新时代的今天,孔乙己的长衫竟然成了大家热议的对象。
近日,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将自己比作孔乙己,认为那件代表读书人身份的长衫,是束缚自己的枷锁。
“如果没有上大学,我可以开开心心进厂拧螺丝。”
“如果没有上大学,我可以毫无负担地摆地摊。”
“学历不但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
这句话引来大量年轻人的共情。他们说:少年不懂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
从小镇做题家到孔乙己,不变的是焦虑。
“如果我没读过书,我可以找别的活做,可我偏偏读过书”的感慨恰好迎合了当下就业难的大环境,由此催生了红极一时的“孔乙己文学”,还引起了官媒的注意。
面对年轻人如此消极的人生态度,官媒自然要亲自下场“正本清源”。
官媒说:孔乙己之所以陷入困顿,不是因为读过书,而是因为放不下读书的架子,不愿意劳动改变自身处境。
看到没有,这是在暗戳戳地指责年轻人懒,放不下架子去干低级的活。
言外之意是:“你活得惨跟社会没有任何关系,是你不够自轻自贱,不愿向下兼容。”
孔乙己原本是年轻人用来自嘲的,没想到却被高高在上的官媒却用来真批。
我估计他们是看到了很多高学历的人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就把孔乙己挖出来鞭尸。借鞭尸孔乙己,达到教化当代大学生的目的。
孔乙己招谁惹谁了。
孔乙己本来一个落后社会的受害者,在他们眼里变成了不愿劳动的懒汉。
当年鲁迅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时候,可不是对着孔乙己去的,他对孔乙己的态度是悲悯,不是嘲讽,更不是怒批。
鲁迅写孔乙己的目标是揭露塑造孔乙己的社会和制度,是希望能够将那种变态的制度纠正过来。
官媒是懂修正的,竟把受害者当成靶子,这转移矛盾的手法真是炉火纯青、信手拈来。
画大饼的时候说读书能拥有一切,兑现不了的时候让我们忘记寒窗苦读十余载,脱下好不容易穿上的长衫,放下读书人的自尊。横竖都是你有理,留下我们在脱不掉长衫的泥潭里痛苦挣扎。
说到底难道不是社会分配制度的问题吗?
好吧,就算年轻人愿意脱下“孔乙己的长衫”,变成变成你们希望的骆驼祥子,他们就有出路吗?别的不说,单就那高到令人发指的房价,就能让绝大部分年轻人绝望。
房子就是祥子那辆永远攒不够的黄包车。
官媒你倒是说说,骆驼祥子到死都认为他过不上好日子,是因为他拉车不够努力吗?
骆驼祥子和孔乙己可以说是两个典型代表,在缺乏公平的社会环境下,努力和躺平,差别能有多大?
我觉得官媒在批评年轻人的时候,更应该想一想,你们为年轻人做了什么?
不求你们能做多少,哪怕是把劳动法落实一下,年轻人也会感谢你八辈祖宗。
媒体要做的不是PUA年轻人,而是要为年轻人争取更多的权益,工厂把五险一金落实了,工价提到合理的水平,还是有年轻人还是愿意去。
不要简单粗暴地认为年轻人,不,是孔乙己穷困潦倒的原因归咎于他不努力,不愿意脱下长衫,连chatgpt老师都知道真实的原因是什么。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