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不平的年轻人,发现精神离职法并不好用
“精神离职”早不是新鲜词汇了。
但每次看到这几个字,仍有宛如初见的戚戚然。
是那种不论第几次看到,依然有种又被共情到了的感动。
这四个字最早出现在2020年疫情爆发后。打工人一边承受着死亡焦虑,一边被迫接手身边离职或生病的同事丢下的烂摊子,一边又不得不为碎银几两默默忍受。
实在受不了的,桌子一拍,辞了;
受不了又不敢跑的,总要寻找一些新的适配角度,于是在困境中摸索出了能屈能伸的新姿态:
精神离职(Quiet Quitting):肉身逃不了,就让灵魂逃脱。
随着“精神离职”没有意外地入选2022年《柯林斯词典》年度十大热词,其存在感实在到了让人无法忽视的程度。
但,它真有这么灵吗?
你是精神离职者吗?
根据麦肯锡2022年10月发布的调查报告(Quiet Quitting and Performance Management),其对精神离职的定义为:
人在工位,但精神或情绪上缺席(not showing up mentally or emotionally)。
具体表现为:
1.上班能见到人,下班闪退。基本能保持物理在场状态,但17:30准时弹离座位。
2.从此“积极进取是路人”,分内事拒绝,分外事应付。
3.绝不为工作付出任何情绪成本,设立任何期望值。
而根据盖洛普(Gallup)2022年员工参与度调查结果,50%的美国劳动力属于精神离职者,他们就是那些“只完成最低要求的工作,从心理上完全脱离工作的人。”
这个数据在近期领英职场联合《时尚健康》发起的问券调查结果中得到进一步验证,共有383位读者参与了调查。
46.21%的读者表示一直处于精神离职状态,49.35%的读者表示偶尔会参与其中,只有4.44%的读者表示从未在上班时间精神出逃过。
四舍五入就是全体都有。
有约一半读者表示近一周内曾出现过3次以上冲动辞职的念头。
剩下的朋友也没好到哪去,35%表示偶尔一次。
但由于题目问的是一周内,随机抽出一周就有超过1次辞职念头,也称得上是人均高频了。
我们再换个角度来审视精神离职究竟是个什么状态。
其实精神离职和另一个词组“设立边界感”在表现形式上有诸多重合,但感情色彩上有天壤之别:前者是负面的,而后者是中性甚至积极的。
同样是只做份内事,前者连自己岗位的工作都多半是敷衍的,后者大多是认真的;
同样是将工作与生活划清界限,但精神离职者像机器人一样到点罢工,对工作毫无情感和期待;
而“设立边界感”的人却可以做到貌离神合,内心深处做好了在某些时刻为达成工作精进而灵活调整的准备。
再说直白点,如果“设立边界感”的初衷是为了更好提升工作表现,那“精神离职”的初衷就是没有初衷,摆烂罢了。
被逼得喘不过气的打工人被迫走上这条“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路,自毁前程,自降节操,自我堕落。
是什么逼我们走上精神离职之路?
所以究竟是什么在逼迫我们走极端呢?
我认为是支撑大多数人以豁达心态面对工作的心气儿没了,对工作的容忍度进一步降低了。
本来,这种心气儿一部分源自相信未来可期。即,我知道痛苦是有尽头的,未来是可期待的。
现在苦,但不会一直苦,甚至还会越来越甜,那我就可以先熬着;
而另一部分豁达则源自对“工作本来就是吃苦”的基本认知。基于这种预期,大家即使不快乐地工作着,也默默遵循游戏规则,互相凑合。
然而近年来的整体生存环境,多少变得有些不讲武德:
未来不再可期,大体感觉以后只会比现在更苦。
拿我自己来说,虽然以前也觉得上班很烦躁,但总体对生活越来越好的预期没动摇过,这种预期多少能提供一些支撑让我去克服工作中的障碍。
但近两年,这种心气儿被消磨光了,原因有很多。
说个最直观的,就是物质条件威胁生存,不敢再期许生活了。
前些年高息贷款买房,精打细算还房贷,是基于“满足刚需+房产在远期升值的空间一定会大于期间支付给银行的资金成本”的预期。
但现在,除非提前还贷,否则不亏本就是奇迹了。
但这么大笔钱,从哪来?
如果不能提前还,那每月四位数的收入,在明知会亏本的前提下仍要硬着头皮取一半还房贷,在成为冤种的路上义无反顾。
可我没得选啊。时代的一粒沙,落在我头上的确是泥石流。
在这样的负循环里,人是高兴不起来的,整天像挨了锤的牛,所以也无法对本就不开心的工作继续表达宽容了。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种苦,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但大致的逻辑差不多——生活其他方面对情绪和精力的消耗增加,对工作的容忍度就进一步降低了。
疫情3年看似弹指一挥间,但多少人的人生转折点和机遇却是永远错过。
时代背景下,所有苦都被叠加了系数。
原本苦难搅拌着期许没那么难下咽。但如今做梦的资格都被剥夺了,就只剩下吃苦的预期了。
我注意到,在问到导致精神离职的原因是,大家的回复是这样的:
的确是非常立体的苦逼打工人形象:人际关系内斗、工作内容无意义且内卷、求而不得、性价比太低……
可我又能隐约感受到,在文字能够刻画和量化的痛苦之外,还有更大的阴影笼罩着,这才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精神离职的根本原因。
工作中的负面情绪,本就需要被排解,但此刻我们的出路却越发闭塞了。挥之不去的负面情绪调转个头又弹回到无法抛弃的工作中,精神离职就出现了。
“精神离职”是慢性毒药,别用太久
在这样无奈的大背景下,当我们注意到越来越多人开始选择“精神离职”,很容易产生一种群体狂欢的自洽:既然大家不约而同选择了这条路,说明它的存在总是合理的。
但我还是想冒死说一句:其实尝试下来,这条路并非那么好走。
原因是,“躺不平”。
我曾经以为只是个体自我道德约束感太强,后来读了陈嘉映的《何为良好生活》才知道,其实“躺不平”是共性本能。
首先,要一个人坦然接受自己的工作毫无意义,是逆人性的,这种想法本身就会造成内耗。
陈嘉映写道:
陀思妥耶夫斯基回忆在沙俄劳动营里,他们这些牢犯被命令挖坑挖沟,挖好以后,又被命令把他们填平。这对牢犯们是最残酷的折磨,意志稍脆弱的牢犯因此而崩溃。
这不正是被迫精神离职的我们吗?接受自己的工作毫无意义,假装若无其事地重复,这多崩溃啊。
因此要假装洒脱摆出这种扭曲的姿势,根本就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你看坐在办公室天天敲打键盘写一堆根本没人看的材料的文员,在工作的价值和成就感方面,可能远不如城市保洁人员。
至少后者的工作,在任何角度来说都产生了价值,而前者的价值却很隐晦。
期待自己做的事多少能有一些价值,才是人的本能。而在“精神离职”的状态下,这种期待长时间得不到满足,人也是会枯萎的。
另一方面,与常常挂在嘴边的“混吃等死”相悖,实际上人类在不同程度上都希望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做好。
而精神离职的要义之一,却是糊弄和敷衍,又与之相冲突。
这一点我特别感同身受。因为即使是十分嫌弃的工作,我也会一边恶心,一边下功夫。
明知道这个ppt毫无意义,但临近交货时仍然会介意某一页面的动画特效有没有恰到好处地飞出。
书中有个例子更形象:作家莱维描述他在法西斯集中营中目睹的苦难时说,“做好工作的雄心壮志如此深深地根植于我们的内心,从而迫使我们甚至要把敌人的工作‘做好’”。
你别说,你还真别说。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