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末位淘汰要用在中基层,绝不能用在高层?公众号新闻2023-03-23 04:03撰文 | 苗兆光来源 | 华夏基石e洞察高管任用的低水平怪圈现实中,很多企业的高管建设容易陷入一个怪圈:长期在低水平上循环。企业发展早期,企业体量逐步增长的过程中,老板会感到力不从心,需要帮手,也想成立高管团队,但通常会发现周围无人可用。能够追随、完成一项具体任务的执行型人才多,能够跟企业家一起形成决策、能够找到对的事情去做、去发起任务的人很少。老板没有办法,干脆到外面找人,充满期待找来很多简历光鲜的人,付出了颇高的薪水。结果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倍受挫折:这些高管的基本素质确实比自己原有的干部强,但是这些人折腾起来可能让公司付出的代价远远高于薪水,却没有带来相应的业绩,最后好不容易找来的人一番折腾后又离开了。到了这一步,企业家会感觉用外来的人不是最佳选择,回过来勉为其难用自己的人,从“瘸子里拔将军”,拔完又极度不满意。一些企业家经常批评高管这不好那不好,反正都是跟自己很久的人怎么骂也骂不跑。但是不管怎么骂这些高管水平也不见提升,过了几年企业仍然处于无人可用的状态。我描述的这些现象,不代表着我的立场,或者是我对现象的判断。这只是企业真实的困扰,所以企业需要跳出这种怪圈,需要去思考到底是无人可用,还是不会用?从外面找的人是不是没用对?高管迟迟不见长进,到底是什么原因?要想解决“高管从哪里来”的问题,我们首先要清晰在什么时间和空间上讨论这一问题。现实中,很多管理者缺乏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我们讨论一个问题,一定要清楚这是一个多长时间内可以解决的问题,比如说:高管能力不行,你在短期内就很难解决,能力的提升至少需要以三年为周期;如果说基本素质不行,则需要有更长时间内的打算;如果仅仅是认知问题,那就是个短期问题。还要有空间的概念,你必须考虑有多大的自由度来做这件事,可能公司的资源所限、能力所限,你根本找不来合适的人,你只能使用勉强可以使用的人。最后我们还要清楚,时间和空间是可以转换的:你可以用更长的时间,换取更大的做事空间。在管理中,经常会出现此类谬误:当讨论短期问题时,给的是长期的办法;当讨论长期的问题时,却用短期的思维来给答案。我们讨论高管从哪里来的问题,一定要把它放在时间轴上。在这里,我们分别讨论:短期从哪里来,中期从哪里来,长期从哪里来。短期从哪里来:开放用人浪淘沙高管短期从哪里来?现实当中讨论的时候,很多人滔滔不绝告诉你华为的体系是什么样的,阿里的体系是什么样,美的的体系是什么样。这是典型的答非所问。大公司干部管理是个完善的体系,讲究的是层层培养和选拔,人才长成高管需要若干年,实际上是个长期问题。你要解决短期问题,根本没有那么大的选择空间,必须用现在这点水和现在这点泥,那就得接受现实,在现有的资源状态下去寻找高管。中期从哪里来?以三年为周期,我们可以借助一些项目,起码去解决高层下面一级的人才不足问题,比如从部门里去选,如果部门级的人能行,在三年的周期上就可以把中层支棱起来,再从中层里选拔高管,这比短期的空间就大多了。长期的空间会更大。五年,人都可以换一茬。所以在时间轴的每个点上,解决问题的空间大小不同,解决措施和原则也不一样。短期内企业无法改变自身的资源禀赋,无法让现实中的人一下子把能力提上来。这时候就要开放用人,必须扩大来源,用开放的态度容纳更多的人,要忍耐你用的人不是那么完美。人有潜质,不是你用什么识别手段就能够看得清楚,正所谓“大浪淘沙”,所以要在用当中筛选和调整。1. 短期用人的基本矛盾:一方面无人可用,另一方面又急需用人(1)无人可用现实第一,生存压力逼迫企业去关注短期。几乎所有的企业在发展历史上,都存在着人力资源欠账。按道理一个企业必须自己产生人才,但是众所周知,企业创业时活下去都很困难,而且企业家不一定创业之初就抱有远大理想,奉行长期主义,更多是为了赚到钱,谋生手段而已。很多企业家会说赚到了多少钱,其实他赚的钱不是真正的利润,而是把应当面向未来的投资,放到现在产生的利润里了。人在工作当中,除了干具体的活,还要完成对未来的再生产,你在人力资源方面没有投资,你的人员在学习上、在事业上没有投入,最终就会导致人力资源欠账。第二,创业者本身不成熟。很多创业者不是带着完整的思想去创业的,他对企业当中的很多问题,既不知道,也不理解,即便认识到长期问题,也没有去重视。我们欣喜地看到,现在有很多成熟创业者,经历过大企业,干到一定的职位以后再出来创业,他的企业会重视人力资源问题。第三,在人力资源方面投入少。我在一些企业参与讨论,发现他们总说高管不能用,其实细想一下,这都是历史欠账的结果。为什么市场上就有人?为什么别家企业里人才就能长出来?为什么在你这儿不行?因为你的环境造成了这个结果。这些人如果找不到工作,应该算“工伤”才对。(2)急需用人的发展要求企业达到了一定规模,又出现了急需用人的状态。企业在起步的时候,只能干细分领域的事情,专注某一个细分领域,这时候的任务是简单的。在体量增长的过程当中,随着机会窗的打开,能力的积累,品牌的积累,市场的影响力在增加,有了更多的选择权,战略自由度提高了,企业总会进入一些新兴的领域,业务的复杂度高,发现能力跟不上,也需要建能力。同时,在任务多元化和平台多元化的时候,老板在处理这些任务上精力不够了,他就会急剧产生对“守土一方的干部”的需求。一方面无人可用,一方面用人需求增加,这时候企业的干部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管理问题,其实是一个经营问题。你能不能打开,能不能去整合更多的资源?如果你做不到,一定解决不了这个矛盾。当你的资源跟机会不匹配的时候,尤其在面对难以获得的资源时,你必须开放。所以只有一条路——不拘一格用人。所谓不拘一格,无非就是既内部打开,又外部打开。内部打开,你目力所及无人可用,面临这样的资源禀赋只有改变你自己,改变用人标准。2. 短期内部提拔的原则:不寄希望找完美的人,而是找过得去的人要优先内部提拔。结合自己在一些企业的体验,和对大企业创业经历的研究,提炼了以下原则:第一,小步快跑,不虚位以待。很多企业觉得无人可用,找不到部门经理,就提名某某任副经理,括号主持工作。这不仅在民营企业常见,在央企也常见。但这并不是最佳做法。你认为他能力不够,却让他主持工作、承担责任,又不给他足够的权威,打击他的信心。而华为在早期就有一个基本原则:不虚位以待。只要位置需要人,就安排一个人,他可以去适应岗位,正所谓草台班子也要搭。第二,用人以宽。事实上不只小企业,大企业也找不到合适的人。德鲁克认为,人不是为工作而长的,工作是为业务而生的,人是为了自由而生的,一个职位不可能跟一个人完美匹配,所以做人事决策,不是要做完美的决策,而是要找到过得去的决策。在几个方案当中他更优就可以了。换言之,不是找完美的人,而是找过得去的人来用。第三,用信得过的人。何享健曾经在美的讲过,人看七成就要用。你不要看得特别准才用,因为你也看不准。为什么要用信得过的人?培养人总要付出代价,用在你信得过的人身上才值得。如果你用了一个能力有偏差又信不过的人,他在岗位上犯的所有错误都是你培养的代价。如果自己的人老板看不上,就会从外部找人试错,结果这个人试错之后一屁股烂账走了,你培养的目的没达到。其实你的手下很多人,是在千军万马当中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走出来的,是你用很大代价培养出来的,所以信得过。什么人才能信得过?有几个标准,包括经历过事件检验,人品可靠,归属感强。比如,经历过关键事件的检验。有个企业的高管,确实视野不怎么开阔,但是老板讲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曾经在企业生死存亡的时候,现金流都快断了,融不到资,那些高管就把自己的房子抵押出去给公司贷款过了难关。就算能力不足,视野不开阔,但这些信得过的人,还是要培养,否则将来还是解决不了高管的问题。第四,学习能力强。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有个原理——你用的人往往不能跟职位匹配,但是人有一个优势,他能依据工作的要求,通过学习能力获得相应的能力。人的能力弱没有关系,只要学习能力强,就有潜能可以挖掘。如果这人的学习力不强,油盐不进,提拔上来肯定会有问题。第五,基本思路清晰。所谓思路清晰,就是脑瓜不糊涂。举例来说,我们看小学生,一年级二年级学习都很好,大家都考90分、100分,当知识不复杂的时候,谁有潜质,谁没潜质,靠分数的差距是看不出来的。有些人脑袋里逻辑不清楚,只背标准答案,早期功课不多的时候,他也能学。但是逻辑混乱、概念不清的人,学习力弱,没有培养前途。我们在内部提拔人的时候,如果这人能力不强,但有脑子清楚、思路清晰、对概念理解到位这些特质,就值得把他找出来,提拔起来。3. 短期外部招聘的原则:立足于要搞定的事,来了就能上手的人在人才断档的时候,尤其是企业进入新行业、新领域,内部没有积累这些知识,现有的人才视野比较窄,内部提拔往往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你必须从外部找人。一些长期坚持的原则在短期内就要变通。《基业长青》《追求卓越》这些管理学的经典书籍里有很多宝典式的原则(比如伟大的企业经理人都是自家培养的),在这个时候是不成立的。在短期需要用人时,你得去找人。有可能你找来的人是淘出来的宝贝,也可能外部的人不忠诚于公司,用不长久。即使他们离开了,这些人也可以激活现有的人,因为外部的人带来了知识,带来了外部企业的成功经验,会冲击和激活我们现有的人。正所谓鲶鱼效应,一些有活力的、有破坏性的鱼放进鱼塘,一池塘的鱼都能活得更健康。阿里从外面找来的大量职业经理人,就把“十八罗汉”激活了。没有这些职业经理人的冲击,十八罗汉也未必能起来。企业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一定要获得知识。获得知识有多种方式,包括参访别的企业,请咨询,自学等。从外部招人,就是企业获得知识的方式之一。从外面招聘的时候,要遵循几个原则:第一,立足实际,不要有不切实际的期待。很多企业家总觉得高手在外边,请过来就能点石成金。以某个企业为例,它缺乏高管的时候,我们设计了一些机制,比如把业务分拆为几个事业部,在事业部层面去锻炼人。当时的设计逻辑是,如果一个人不能领导一个事业部,他就不可能领导一个公司。组织切分成几个事业部,在这个层面撑开干部的用人界面,总有一天会有人脱颖而出。这就是高管的来源,甚至老板的接班人就从这里产生。本来机制设计得挺好,坚持几年,干部就出来了。但是老板一直有个情怀,他相信高手能够靠缘分获得,所以不断从外边找人。来一个就把原来的体系打破,把事业部逻辑弄乱,用失败了又去找新的“缘分高手”,导致其人才体系一直被迫断流,从开始下决心规划人才队伍,到现在20年都没出来效果。即便在200亿的公司当过VP,当过副职,但是再大的副职跟正职都是两码事,请进来做总经理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报以正常的期待。点石成金的都是神话故事,不切实际的期待,会导致要么找不到人,要么会把人用死。尤其中国的职业市场是不成熟的,没有可靠的评估机制和可靠的第三方平台,这里面的人你很难识别,所以要实事求是。高手不会在市场上流浪,再糊涂的老板也不会把显而易见有才华的人放走。第二,寻找文化共鸣者。我们知道,好的企业都很重视企业文化传承。我们企业为什么要自己培养人,就是强调文化的传承。阿里是从外部招人比较多的,它不像华为,自产的干部多。阿里的张勇有一个观点,就是文化不一定非得传承,很多时候是看有没有共鸣。如果在外部能找到文化共鸣的人,也可以用。第三,找做事公道的人。从外部找职业经理人的时候,一定要找做事公道的人。什么叫公道?我给大家举一个真实的例子。一家20多亿的企业,从一个1000亿的公司挖了一名职业经理人,并且在这家企业干得不错,现在企业已经200亿了。这位职业经理人在1000亿的公司任职时,拿到了上千万的薪酬。当他到了20亿的公司,要多少薪酬?当时职业经理人就讲,如果要1000万薪酬,一个20亿体量的公司是不可能付出的,你再厉害,企业的成本也支撑不了,所以他就理解公司,把薪酬主动降低了。但是也不一定牺牲,他的即时薪酬降低,然后要了一个长期内的递延支付。当我把企业给你做起来,你要把我的损失补上。既尊重市场价值,又尊重现实的支付能力,这就是公道。这一点对于很多民营企业特别重要,你不能用不能承受的代价去获得人。企业成本上一旦扛不住,就会对人才制造焦虑,会急于让他创造业绩。我们知道一旦出现这样的心理,这些经理人很难创造业绩。如果是一个公道的人,有长期导向的人,他不会漫天要价。对企业来讲,一定要慎用那些需要以不能承受代价获得的人。我们做咨询跟企业交流也是如此,有一种流派是漫天要价,其实要跟企业做长久,一定需要公道。公道才能持久。第四,有创业心态。企业规模不大的时候,本身处于一个不稳定的状态。很多人在几百亿体量的公司里做事得心应手,到了小企业反而不行,因为小企业在成长当中,达不到大企业的条件,他每天都在走以前没有走过的路。所以任何一个职业经理人,到了企业高位一定要有创业心态。创业心态是对高管的一个基本要求。第五,以任务用人。为什么叫“以任务用人”?从外部找人不要有培养的心态,但是要有长期关系的心态。外部来的人,价值关系是很难衡量的,能衡量的就是他的能力。你缺的是搭市场营销体系的人,找来一个能力跟你所需匹配,能迅速建功立业者最佳。能力匹配最优先,以任务所需具备的能力优先,这样对企业来讲见效快。这是很重要的。用外部的人就奉行以任务用人,没有哪个小企业会给一个看不准的人足够的时间空间。高层空降,如果你还只是衡量其基本素质,这是不行的。第六,未来的眼光。我们希望职业经理人经历过的事情,也是企业未来面临的事情,所以要尽量从那些规模比自己大一级的企业里找人。4. “三分在选,七分在用”这是短期用人的原则,长期看并不一定成立。既然我们开放用人,关键在于人怎么用,能不能用对。比如在华为,任总讲:人才是选拔出来的,我们一定要贯彻选拔制,而不是培养制。我想讲的是,因为在短期内你没有足够的空间去选拔,没有足够的资源去选拔,所以找的不一定都是合适的人,有很多凑合的成分在。任何测评机制都不能准确地选拔人。虽然选对人的可能性不够大,如果能用对了也挺好,当你找的人不能满足要求,就要在“用”上下功夫,弥补选拔时的错位或是不到位。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展开来讲,有这几层意思。第一,用人者要心态开放。我们的企业家要心态开放,不苛责,不急于求成。你找的人,从内部选拔出来的人,都是以前没有经过培养历练的人,他从来没有思考过宏观问题,上位以后一定是没有经验的,肯定有做得不完美的地方,肯定要有试错的过程。但是我们的老板也好,企业家也好,都是经过长时间的试错,才具备了现在的能力,所以不能急于拿自己的尺子去卡这些人。有一位我长期服务的企业家就说过:不管我有再多的缺点,但我只要用人开放,这一点就能够弥补一切,我能够找到人来帮我。第二,允许试错。所谓的试错,就是给空间、给时间,在使用当中观察。对高管来讲,他的绩效周期也好,能力调整也好,都需要时间,而且他没办法去复制企业家,他必须在试错当中形成自己的事业理论,形成自己的工作方式。第三,增加学习的投资。我们知道,企业用的人早期的能力并不是那么完美,对企业来讲,早期省下的钱你现在得补回来。如果你不在学习上投资,不在培养人方面投资,那么你凭什么让人成长?你不投资怎么能成长?个人要想成长,一定是花时间,想在哪方面提高能力,就一定把时间花在哪方面。企业需要成长,要考虑的是,计划向哪些人投资,让哪方面能力提高,就往这儿砸资金。如果高管团队不称职,你想让他达到称职,就要增加在学习方面的投资。这才是组织做事的方式。我们后面专门有一讲是企业高管团队如何集体学习。比如高管团队可以请一个靠得住的高管教练,以便能够跳脱出来,能够给团队提醒乐观的方向。第四,不断提高要求。公司不断在成长,对人的要求一直在提高,所以我们对高管的要求是在成长当中看的,不是静态的标准。企业早期对高管提的要求如果太高,他会扛不住。但是在他成长的时候,企业必须把要求抬高,否则高管就形成了静态的能力。这是很多企业高管板结的一个原因。第五,相对稳定中止损。用干部,既要给时间,也要给空间。能力的提升基本是以三年为周期的,太急躁是看不到效果的。如果时间、空间不稳定,干部的能力就难以成长。有企业老板总觉得干部成长慢,但他说的所缺乏的能力是一个月前刚刚说的,一个月的时间干部能从项目里获得能力吗?干部的认知能力差、概念能力差,不能从一个具体问题提炼成抽象的问题,没有宏观思维,诸如此类的不足,都需要给他时间去提升。能力的提高得用年来衡量,所以要有任期制,在一定聘任周期里衡量有没有达到标准。如果不达标,企业要果断地止损,不能让这些高管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简言之,短期用人、选人的余地往往不大,需要在用的方面去弥补选的不足。中期从哪里来:夯实底座事上练中期是以三年为周期,当然,三年你也很难打通人力资源体系,顶多把高管之下一层,也就是中层看清楚。这一层级,我称之为部门和业务级的一号位。我们很难对高管做长期的规划,在三年之内如果能够把中层做强,高管的选拔就有了底座。底座强,一方面增加了高管的储备,能从中补人;另一方面对现有高管构成了压力,倒逼现有的高管提高学习力。1. 高管建设的瓶颈在储备不足很多时候这些高管并不能满足要求,但你基于需要把他提上来,这里会存在一个误区:你以为是给他学习的机会,但是他以为这是个荣誉,是肯定,而不是机会,认为进到高位就说明自己的能力是合格的,所以他就不学习了。我曾经在一些企业发现过这种现象。老板对提上来的高管不满意,但给他提出要求的时候他仍然不学习。有些人说我们用考核的手段,来督促他。其实你有经验的话,立马就会感到,即便考核不合格,你换不换他取决于有没有人可用。在高管团队建设的时候,要想有效管理,条件是要有储备,很多企业高管建设的瓶颈在储备不足。没储备,没有“多个买方、多个卖方”,市场机制起不来,管理就会无效,没办法促进他成长。市场机制起来了,你才能够把市场的力量用上去。对于储备不足的问题,要关注以下几点。第一,以底座促高管。夯实底座是对现在高管的一个约束。第二,企业成长的决定性力量在部门一号位。一个企业的战略任务要想成功,比如要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或是开发一个技术平台等,有三个条件:一是老板想透;二是负责的人要能够理解老板的意图,又能直接深入业务;第三,下面有一群兵强马壮的人。这三个因素缺一个都成功不了。有些老板不服,觉得我只要想明白了,直接一竿子插到底,业务就能做起来。我在很多企业观察过,老板只要亲自抓的业务,通常搞不成。老板在创业的时候,亲力亲为,能把事干成,一上规模就不行,为什么?因为他没办法在一件事情上连续投入,精力和时间都不允许,没办法一竿子插到底。他不能越过中间层,所以中间层的人,即部门的一号位要强:一是执行力强,二是他能领会老板的意图,使其达成。当业务体量大的时候,必须在业务上有强人,这些人通常是职能部门、业务部门的一号位,是带兵打仗的力量。组织治理在这个环节,要注意虚实问题。其实大部分的高管,往宏观想了,往务虚的方向走了,所以必须要有务实的人来承接。第三,防止部门一号位能力断档。部门一号位的能力成长如果断档了,对企业来讲风险很大。他们的能力主要体现在视野和系统思考的能力,这个位置是承上启下的,虽然是领导一个部门,但视野应该放到全公司。定目标,定策略,一定是向上看齐,向上兼容;具体执行,一定是向下兼容。这是干部很重要的一个能力。具体而言,视野和系统能力就是站在上级的责任边界下看问题,理解能力、执行能力都要持续历练。2. 部门一号位建设的五个途径部门一号位的建设,需要做哪些工作?第一,老板亲自抓。高管建设是老板的责任。虽然我们刚批评完老板亲自抓,不该他抓的他抓不成,但高管建设是他一定要抓的。怎么抓?具体体现为两件事。第一件事,缩短这些一线部门与老板之间的沟通线路。哪怕有高管在分管,老板也要跟这些人沟通。如果这些人离老板太远,心理上会跟公司有距离。第二件事,在业务当中观察人和事。老板评价这些高管,通常靠听汇报,听PPT,听思路。大家都知道PPT是对工作的美化,能展现逻辑,但很多时候是想象而不是实际,不能作为评价干部的依据。老板亲自抓,指的是要深入到业务实际当中。比如,看市场,老板去看市场不是为了拿单,而是在市场当中获得他需要的决策信息,同时在现实当中评估干部。第二,经理总监化。很多公司的部门一号位叫经理,也有的叫总监。有些公司部门既有经理又有总监。二者只是名称的变化吗?其实经理是执行,是干活的;总监则侧重于抓策略、政策、目标。经理总监化,就是指公司一定要把部门的一号位,从经理的定位提升到总监的定位。第三,提高站位。很多互联网公司的副总实际上是部门的一号位。在一些公司,老板会觉得这样的副总比那些脱离业务的副总更牛,对事情更有鲜活的质感。第四,广泛招纳贤才。我一直主张企业在部门级别应该多引进人,为什么?部门是干实事的,容易检验人,他只要能力匹配就能干。从外部找的人,放在高层不容易检验,常有白搭车的现象。在部门当中,我们还可以较长的时间来检验他的长期归属感。所谓以时间换空间。第五,年轻化。一些专家认为,企业一定要让高管团队年轻化。我的意见是,高管要长期的稳定,心智成熟也重要,不一定要年轻化,但是高管队伍的底座要年轻化,这个底座就是部门的一号位,如果底座不年轻化就没有人才池。华为人45岁退休的规定,不是让高管退休,实际上是让中间层退休。高管对企业的忠诚还是很重要的。如果你让高管45岁退休,谁给你做长期规划?高管跟企业结成的是长期关系,所以末位淘汰可以在中基层里展开,绝不能在高层里展开。3. 做强部门一号位的三个原则(1)以机会和业务牵引人才人才一定是被机会和业务牵引出来的。把人放在机会上,能打出来的叫人才,不放在机会上,人才也检验不出来。吸引人才,不是承诺多少钱,而是承诺给他机会,他自己去创造价值。在部门级别一定是围绕着业务和机会来检验人,出来的人才是真人才。第一,在新机会和新业务中大胆启用干部。我们要把干部往机会和业务上推。第二,新老结合,熟手+学生兵。在老干部里面加一些学生兵,这样业务发展过程里,既有老的人带,又有学生平台。第三,内外结合,从外部找明白人,在内部找聪明人。这样能够去锻炼部门级的团队。我自己有过这种经历。某企业的成熟业务发展得很好了,在一个新业务上反复用人,但一直起不来,体系搭不起来。后来企业花了巨大的代价,从外边找来一个成熟的经理人,又配了内部的很多明白人,把业务搭起来了。这熟手干着干着,觉得自己有另外的事业空间,因为跟企业没有长期关系,就走了。之后业务呼呼地起来了。我们分析成功的原因,发现用特别年轻的有活力的人,他面临一个新业务时没经验,怎么搭体系特别困扰他;找一个熟手把体系搭起来,但他做得也不理想,因为他活力不够,投入度不够。当熟手把体系搭出来之后,年轻人一看有方法可循,这时候拼的是投入度,于是业务就起来了。(2)以组织驱动人才美的有句话说,干部是拆出来的。这是美的长期发展历史上形成的一个经验。一旦它业务复杂了,就拆各种组织单元,最有名的是事业部。当组织单元由一个部拆成三个部的时候,首先缺的是干部,所以一拆分就大量提拔干部。干部提上来了,有机会在新的责任上练事、练人,风险在哪里?会有怎么都扶不上墙的干部,但不可能每个领域的干部都不行。组织一定是要让人才去承担责任的,所以组织不驱动、不撑开,人才就打不开,上不来。华为的提法是,炸开顶层金字塔,这其实也是撑开,是以组织驱动人才。(3)以机制筛选人企业用机会牵引人,用业务牵引人,用组织把人的通路打开,放上去练,这时候就要用机制来筛选。自然科学领域和社会科学领域共同遵守的一个法则是市场进化法则。优胜劣汰,适者生存。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市场选择。做企业要遵循这种规律,组织撑开了以后,必须要残酷地练,要反复过筛子,不行就换人。人才一定不是哄出来的。有些企业缺人才,老板找一个名校的毕业生来小心翼翼哄着,不敢使用,怕他走了。哄出来的人是打不了硬仗的,所以一定要有筛选的机制,实现优胜劣汰。比如美的,何享健的观点是人看七分我就用,用了以后只给你三年时间,要么做成行业前三,要么盈利,做不出来连锅端。有了这种机制,人一定在事上练,能练得起来。过几年再把组织单元分开,拆成五个业务单元,谁脱颖而出,就让他去吃掉那些不行的。在这个过程中选拔优秀的干部,业务就冒出来了。互联网企业仍然是这样,很多平行的业务,业务做起来的时候一号位直接晋升为高管。业务没做起来,你的人就被拆光了,结局就是逐步消失。在中期内只能做这些,中期做到了,高管仍然有缺陷。因为中层的素质也是有局限的,尤其我们的企业从零长上来,机会没那么好,势能没那么好,找的人基础素质、技术素质都不一定行。可见选拔高管,还是有天花板的。长期内从哪里来:战略层面做规划在长期内,我们一定要把高管人才的继任计划列入战略规划。1. 高管团队继任计划是公司的一级战略去年春节我讲的课程提到了一个概念:高管是公司的异质资源。什么叫异质资源?每个公司的高管都具有其独特品质,这一人力资源,不同于别的企业资源,在别的市场上难以获得,培养周期又长,所以属于核心竞争力之一。战略理论里面讲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指公司拥有的对战略有用的,对成功有用的,难以获得的,很难复制的资源。每个企业的高管都是异质资源,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强将手下无弱兵,高管队伍不行,带出来的人也强不到哪去。高管团队的质量决定了企业的张力,在公司的地位仅次于企业家精神。既然是资源,我们就有办法不断地改善它。最近理论界讨论比较多的,是各种政策都指向企业家被激活,可见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性。因为企业家是增长的直接载体,企业家没有信心干事,再多再好的机制也没有用。历史上发现企业家精神的人是经济学家萨伊,其《政治经济学概论》在经济学领域第一次提出来冒险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包含有两个部分:一是企业家的创新整合资源的能力,二是管理能力。所以早期的企业家精神既包含了现在讲的企业家精神,也包含了高管管理的才华才能。直到科学管理的年代,出现了熊彼特、德鲁克等人,又把企业家精神和管理区分开。高管解决的是公司高层的事情,有一些高管本身就成为企业家,有些CEO虽然是职业经理人,但同时也是企业家。高管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因此要纳入到战略管理。企业要像管理战略一样去管理高管团队的继任计划,需要分析其未来,分析高管的建设和策略,纳入规划投入资源,一层层地做晋升做培养。2. 人才战略管理的几个关键(1)以终为始做投放我们一定要预测未来高管团队的素质是什么,需要用什么样的素质,现有的高管什么时间会退出。人都有生理的限制,总有一天会退出。未来对高管的要求也会更高,所以这叫“终”,即目标。由此“终”倒推过来,反向设计怎么在长期上获得这些人。有些人才,如果他身上的有些特质是没办法在企业内通过培养得来的,就必须投放。举个例子。我在一家餐饮企业做顾问,他们当时觉得店长属于战略性人才,做了培养店长的规划:三年要开500家店,需要500个店长,这些店长从服务员里来。企业研究了现在的店长,发现多数都是服务员干出来的。他们跟着企业一路走来,早期服务员干得好,被提拔成前厅经理,再干得好,被提拔成店长助理,最后成为店长。于是企业按这个路径,列了职业生涯通道,服务员—前厅经理—店长助理—店长,做了规划,然后素质模型中间也列了培养计划、轮岗计划,但是几年之后,出不来人!原因何在?很多服务员虽然工作做得优秀,但是他身上没有经营的素质,没有领导力的素质。虽然业绩干得好,提上店长的时候,并不能满足店长的要求,做服务员特别能干,做店长就云里雾里。这时候你要用高层的人,先把有些潜质的人投放下去,在这里面去筛选。人才需要投放。因为有一些难以获得的禀赋,一些专属的知识,底层的素质,只有一部分人具备。如果高管队伍的底座多是低教育履历的人,将来你的高管视野不会开阔到哪去。对高管的特殊要求,比如归属于企业,高学习力,高领导力,复合能力,过硬的心理素质等,这些既需要投放,又需要在管理中让他建立这种能力。投放的一个方式,是要把公司可能的业务范畴内的相关专业高素质的人往下投,一定是在高层的视野下投,并形成基层和总部的人才对流。京东会先投放到总部,在总部建立了宏观视野之后再进到微观,所以他在微观层面行事的时候,就具备整体的视野,很容易把一个局部工作做得有高度有意义。也有的企业先投放到基层,建立业务的质感,再到总部来历练。总而言之,我们要在高层的视野之下投,给人才提供机会,而且要注意高比例投放。(2)选拔与培养相结合 任正非讲过,干部是选拔出来的,培养是赋能。其实培养跟选拔是二合一的。选拔,有一些原则:一定要在硬仗中选,哪些任务打得艰苦,这些任务打赢了,其中的干部我们要去选拔;看不同环境下的历练,检验一个干部有恶劣的环境,有顺利的环境,一定要在不同环境下看其适配能力;高层需要复合能力,不同性质的工作也可以用来检验。德鲁克讲过,美国总统的选拔机制有严重问题,使得美国的总统太容易在参议院里产生。因为众议院人多,四五百人,每个众议员出头露面的机会就比较低,参议员只有一百个,经常被媒体曝光,所以知名度高,容易当选。他认为这对美国风险太大了,因为参议院的人都是在辩论当中脱颖而出的,很能滔滔不绝,很容易获得民众的好感。但是当了总统以后,真正考验他的不是平时的大量的决策,关键是考验其在紧急关头做出的决定。就像飞行员在平飞的时候很少出事,而在起飞降落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容易出事。这种能力如果没在硬仗当中,没有在不同环境当中去历练,是出不来的。对高管来讲,关键是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他是在复杂当中去决策的,还要在关键事件当中去检验,要在高绩效团队里去选拔,要在战略的关键成败领域里面去选拔。这些选拔领域,也是培养领域,我们必须把那些有潜质的人放在这些环境去历练。人才的培养不是给每个人都提供轮岗的机会。对大多数没有晋升可能的人,没有承担更高责任潜质的人,是要强调其钉子精神,干一行爱一行,要钻研下去,要把它做深。所以选拔与培养跟投放是匹配的。当然还有一个矛盾。人的成长有自己的路线图,你把他投放下去培养,或许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突然有一天他的追求变了,他的规划变了,他重新发现了自己,就不一定按照你的规划走。规划只是一种假设,现实适配过程当中人是流动的,另一方面战略和业务也是流动的,你规划的战略、规划的业务也会跟环境适配,随着环境的动态变化做出调整。(3)在盘点中优化上述的变化有可能会使你的人才培养继任计划不匹配了,不能正常履行了,这时候就需要人才盘点,盘点人的进展情况,盘点在每个层面储备的人够不够。同时我们也要评估战略的变化,把二者匹配,在盘点中再调试、优化路线。(4)创造人成长的环境有了人,有了投放,有了选拔和培养,有了盘点,还要有环境。所谓的种豆得豆,种瓜得瓜。我们种下了一个有生长力的豆子,要想长好,必须有水分,有阳光。对一个企业而言,要创造人才成长的环境,因为人有成长的动力,只要我们的技术措施到位。什么样的环境有利于人的成长,有利于文化场形成?任正非讲得非常有穿透力,要让人才脱颖而出。企业里如果一个干部不行,肯定是人的问题;如果是一群干部不行,一定是环境出了问题。环境怎么建?我总结为三点:第一,基于市场的分配机制。环境里面一定是讲贡献的,离开贡献一切为虚,这是个基本的原则。前几天我在一个企业参加讨论,有人提出业务要跟别人合作,要委托外部,马上有人反对,现在我们有人在干这事,为什么招外面的人,用我们的人不就完了吗?我说这是错的。什么时候内部的人要保留?就是你做出了超越行业的标准,你有真贡献。你不能做出真贡献,我凭什么不去招别人?在企业内部,衡量所有人的最终标杆就是贡献。业绩是现实贡献,能力是中期贡献,态度是长期贡献。有好的态度你就会去学习,就能获得能力、创造绩效,你的能力是给未来创造绩效积攒的条件。绩效是现实的,所以一定要在企业内部创建以贡献为基础的规则和文化。第二,基于职业化的人际关系。本质上你再怎么走,企业内部也是讲互补、讲贡献的市场机制。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本质上还是职场关系。职场关系的实质,还是相互做贡献。行为规则是职业化。第三,基于制度化的治理环境。要让员工职业化,企业首先要制度化。企业中上下级之间也是分授权关系,也要按照规则来运行的治理环境,分授权本质是契约关系,有了契约,人才才有稳定的成长环境。我们把高管从哪里来分到了三个时间段来讲,在短期、中期、长期上,所使用的策略空间、选拔空间是不一样的,我们只能在现有空间下制定适合的选拔方案。这其中也需要考虑平衡问题。对一个企业来讲,最重要的是处理长期、中期、短期之间的矛盾。想把高管做得有力,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是要在短期和中期见利见效,在长期有战略意义。当然这是一个复杂工程,需要企业家们在现实当中体会,并建立起手感。从敏捷战略到高效执行OKR目标管理法 实践落地工作坊长按下图▼立即报名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课程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