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患者过亿,基层就医难,“云南耳鼻喉专科联盟”如何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从慢性鼻窦炎的患者数据,我们可以一瞥耳鼻喉疾患现状——
据《中国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我国患有慢性鼻窦炎的患者超过1亿人,亟需手术治疗的重度患者有700万人,需要医疗干预的中度患者有3000多万人。但是,即便是在2021年,实际进行手术干预的患者数量仍不到1/3,耳鼻喉及头颈外科的手术量预计约为200万例。
一方面,是耳鼻喉疾患患者患病率高,人口基数庞大,但多以不危及生命的炎症类为主,例如鼻窦炎、中耳炎、扁桃体炎等;另一方面,如果展开手术,耳鼻喉科的微创手术往往需在内镜或手术显微镜下操作,由于设备本身可及性问题以及本专业医生培养时间长等问题,也制约着手术的开展。
庞大患者需求背后,呈现的则是另一番面貌:专业、优质的耳鼻喉科医生仍旧匮乏。尤其是基层医生,由于多重因素影响,缺少专业交流,限制了能力提高,与省市级医生医疗服务能力、医技水平往往有着较大差距。但是,当前,我国大量患者生活在基层,如何更好地实现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成为了摆在大家面前的问题。
而这正是云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科联盟(以下简称为“云南耳鼻喉专科联盟”)发力的方向。
区别于“松散”连接,云南耳鼻喉专科联盟全方位助力基层
为了更好地提升整个医疗服务体系的能力,这些年国家相继出台了各项政策进行推动。
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创新医疗服务供给模式,其中一项内容便是“完善医疗联合体、医院集团等多种分工协作模式,提高服务体系整体绩效。”
2017年,《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各地要根据本地区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考虑医疗机构地域分布、功能定位、服务能力、业务关系、合作意愿等因素,充分发挥中央、地方、军队、社会各类医疗资源作用,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探索分区域、分层次组建多种形式的医联体,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和边远贫困地区流动。根据社会办医疗机构意愿,可将其纳入医联体。”
“医疗联合体”等的建设进一步推动了不同医疗机构间医疗能力的提升,提升着基层医疗服务的能力。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部分医疗机构往往是基于政策与基层医疗机构达成合作,在随后的合作过程中,往往合作形式较为松散,难以紧密切实地助力基层医疗机构科室的建设。
“以往部分医联体、医共体有着较为浓厚的行政色彩,导致医疗机构间的合作流于形式。很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形是,开始时头部医院、基层医院的专家积极参与双方年会等活动,紧接着头部医院逐步减少下到基层的频次。背后原因之一也是头部医院本身就有着大量的患者需要医生提供服务。”云南耳鼻喉专科联盟执行秘书长陈涛也补充到,“而诸如专家工作站等合作形式,往往在基层出现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时,专家会下到基层为患者进行手术。但是在手术结束后,专家会回到其所在医院,通常在教学查房、学术开展、培养带教等方面往往难以展开。”
为了解决这种局面,不单单停留在对基层医疗机构单次的服务、而是全面提升基层科室的能力建设,云南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科联盟发起成立。与通常由医院间自发组织形成的“专科联盟”有些不同,云南省耳鼻喉专科联盟更像是自负盈亏的医生集团。
据陈涛介绍,云南省耳鼻喉专科联盟,是西南地区四个耳鼻喉专科联盟之一。其余三个耳鼻喉专科联盟分别位于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省耳鼻喉专科联盟由云南省医学会耳鼻喉头颈外科专委会几个前任主委以及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云南省人民医院、云南省中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联勤保障部队920医院、云南省妇幼保健院、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昆明同仁医院等省市级医院的众多专家发起成立,有30余位正高级专家加入到了团队中。目前,其有着包括耳科、鼻科、咽喉科、头颈外科、中医耳鼻喉科、小儿耳鼻喉科、护理学组、学科建设组等8个学组。
云南省耳鼻喉专科联盟的建设,有别于“松散”连接,可以更好地帮助基层培养医疗中坚力量,降低医疗断层的风险,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质量。
与蒙自市人民医院达成合作,快速提升基层医疗实力
云南耳鼻喉专科联盟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帮扶并不单单限于通常的医技帮扶、学术交流,也包括对基层医院门诊住院诊疗路径的规范化等等。
“我们的专科联盟想要改变医联体的行政连接属性,进一步提升我们工作站的科室帮扶能力。对于我们帮扶的医院,我们会派遣临床经验比较丰富的专科医生,在基层医疗机构驻扎3个月,全天候协助科室医生沟通如何接诊患者并做一些住院患者诊疗的支撑。当出现部分难度较大的手术时也可以作为择期手术,由前往基层的专家帮助开展手术。我们的护士也会前往基层与医院原有护士进行交流互动,帮助基层护士更好地配合医生开展工作。”
陈涛补充到,“我们也会派遣专业的运营人员,协助科室进行品牌宣传和建设,协助科室打造医生个人IP等。甚至帮助医院搭建对外融媒体平台以及进行部分公益性的科普患教。”
借由云南耳鼻喉专科联盟,他们帮助基层实现着从患者诊疗、年轻医生培训带教、学科建设等全方位的加强。或许我们可以借由云南耳鼻喉专科联盟与云南蒙自市人民医院的合作来进行恰当的说明。
在双方进行合作前,云南耳鼻喉专科联盟对云南蒙自市人民医院进行了全方位的调研,包括医院院内学科建设进展、医生主动性情况、当地医疗环境的竞争情况等——
彼时,蒙自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病区有着40张床位。开展三四级手术项目相对较少。而在云南耳鼻喉专科联盟介入一年半后,科室床位数量增加到了52张。住院患者的数量也位居红河州前列。在专科联盟的帮扶下,其开展的手术新技术、新项目也已多达10余项,截至到发文,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在其科主任孙则武医生的带领下已经能够独立开展,而年度手术量方面也实现了30%的增长。而在科室建设方面,也从最初的耳鼻咽喉科,开始了科内分组,由科内不同医生带头,成立耳科组、鼻科组、咽喉组、头颈外科组以及小儿耳鼻喉科。目前,其也在开展中医耳鼻喉诊疗项目的建设。
成果是显而易见的。而无论是蒙自市人民医院还是云南省耳鼻喉专科联盟,都希望通过帮扶,共同协作将蒙自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建设成为云南省级重点学科。
实际上,除了日常临床帮扶外,云南耳鼻喉专科联盟也十分强调对临床经验的总结与归纳,帮助基层医生更好地辨别相关疾病。此外,其也在通过学术会议等方式加强基层医生的沟通交流。
在科室建设方面,云南耳鼻喉专科联盟通过学组带头人帮助蒙自市人民医院完成了学科分组。2022年10月,由何晓光主任牵头,专科联盟众多专家及蒙自市人民医院以院长李夏煌、科主任孙则武为首的医生等参与,更是出版了《耳鼻喉头颈外科临床典型病例剖析》,其中收录了专科联盟专家们在日常诊疗工作中遇到的典型病例及诊治总结,用图文的形式为更多基层医生作出指导,使其进一步积淀相关诊疗经验。
据悉,目前有意向与云南耳鼻喉专科联盟合作的公立医院数量已经达到10家左右。预期在2023年其帮扶医院数量可能超过5家。让多家医院选择与其达成合作,也与云南耳鼻喉专科联盟的基本立场有关。事实上,他们奉行的标准之一便是“在不影响科室原有工作节奏基础上,协助科内提高专业诊疗管理流程”,实现科内各项考评指标的有序达成。
提升基层医疗水平,
探索全新发展模式
实际上,对云南耳鼻喉专科联盟来说,在提升基层医疗水平后,如何实现专科联盟后续更好的发展目前正是他们思考的问题之一。
据陈涛介绍,云南耳鼻喉专科联盟对自身发展有着清晰的规划:首先,是通过云南耳鼻喉专科联盟帮助省内基层医疗机构培养更多合适的医生。与此同时,针对目前部分医生存在临床能力太差的情形,云南耳鼻喉专科联盟也在通过安排实习医生跟随专科联盟医生前往不同医院轮转,更好地认清医生这个职业,并获得个人职业技能的提升。借此,云南耳鼻喉专科联盟也实现了基层医院年轻医生的培养,避免了基层医疗断层现象的发生。其次,在提升基层医疗医生水平能力的同时,云南耳鼻喉专科联盟也不排除后续去进一步开设专科门诊,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
据悉,当前云南省正在重点推动优质医疗服务沉淀到基层,部分地区甚至出台相关政策用于引进医疗人才。而云南耳鼻喉专科联盟专注提升基层医疗人才的能力水平,恰恰暗合了政府的趋势导向。
“我们知道,目前我们仍旧面临重重的困难。但是我们相信,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将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从事医疗行业的骄傲。而更多人也将看到我们的专科联盟带来的社会效益。”陈涛如此表示。
*封面图片来源:123rf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