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这些你吃过无数的海鲜,却从来不明白吃的究竟是啥

这些你吃过无数的海鲜,却从来不明白吃的究竟是啥

公众号新闻

以下文章来源于博物,作者尉鹏

天气逐渐暖和,菜市场里的品类跟着热闹起来,尤其是海鲜档口。我最爱吃的海鲜是各种“贝类”,不像吃鱼要择鱼刺,还煮熟开了壳等着我吃(拉踩虾)。


哈啤酒,吃嘎啦!

图源:纪录片《大海小鲜》


但菜市场里,水产贝类摊档就像珠宝店一样琳琅满目,蛤蜊、蚶子、蚬子什么的不止自己认不清,问来自全国各地的摊主还很可能给你不同的答案。在分类学上,我们吃的贝都来源于软体动物门下、腹足纲和双壳纲两大类群的物种:前者单个壳,后者两扇壳。单壳贝常被称为“螺”,双壳贝却没有一个统一的俗称。


双壳纲下万余物种,经过人类多年筛选,如今常登餐桌的,也就二三十种。根据特征,可以将它们清晰地分成几大类——让我们来进修一下双壳贝的“市场分类学”吧。





市场上最常见的双壳贝,就是以花蛤、文蛤为首的各种“蛤”了。它们大多呈卵圆形或近三角形,瓶盖大小,壳面光滑。它们被养在清水里,走过路过,就能看到壳里探出长长的“水管”,不时滋水——它们原本都在近海的泥沙下生活,凭借“斧足”潜行泥中,吃饭就靠两根管子,一吸水、一吐水,滤食水中的浮游生物。


或许因为“能闭合”是双壳纲的基本特征,科学家命名时,相当钟爱“蛤”这个字。双壳纲各大分支内,几乎都有叫“某某蛤”的物种。而水产市场上的各种“蛤”,多半属于帘蛤目下的帘蛤科与蛤蜊科。“蛤蜊”的标准读音是“gé lí”,不过北方口语中,这个词会被读成“gǎ la”,是“市场蛤类”的泛称。


你吃的都是什么蛤?

花蛤(花甲、蛤蜊、蚬子)

中文正式名:菲律宾蛤仔

就是锡纸花甲粉那个花甲!贝壳上花纹丰富,是最为人熟知、最“便宜大碗”的双壳贝,也曾是北方和内陆居民最容易买到的海鲜,是很多人的“鲜味”启蒙。

文蛤

中文正式名:文蛤、短文蛤、丽文蛤、斧文蛤、琴文蛤

市场上的文蛤包含了文蛤属下的五个物种。它们鲜味浓郁,又比花蛤少些腥气,适合蒸蛋或煮汤。贝壳也比花蛤厚,有细腻如玉的质感。其中“正牌”文蛤贝壳尤其厚重,花纹少,甚至全白;短文蛤(左)体型较扁,花纹有点像闪电;琴文蛤(右)又称“海白”,贝壳上有琴弦一样的肋纹。

白蛤(白蚬子)

中文正式名:四角蛤蜊

个头较小,只比1元硬币略大,但贝壳壳顶高隆,整个儿看起来比花蛤圆润许多,侧视则像个四角小粽子,正式名就由此而来。不过它味道一般,多用来干制或给汤提味。

黄蛤(青柳蛤、黄蚬子)

中文正式名:中国蛤蜊

我国长江以北海域的特产,丹东等地的尤其肥美,东北人叫“黄蚬子”。块头比花蛤略大,贝壳圆三角形、淡黄褐色,贝肉也是黄的,鲜美“档次”比花蛤高不少。

油蛤(芒果螺)

中文正式名:波纹巴非蛤

长得有点像拉长的花蛤,但肉质比花蛤更饱满肥嫩,鲜味也略胜一筹。壳的底色橘黄略带紫。南方人觉得其形状、色泽都像芒果,便叫它“芒果螺”(南方螺贝不分,腹足类和双壳类都可以叫螺)。

滑动查看五种“蛤”

各种“蛤”最好吃的都是斧足部分,肌肉发达,口感Q弹。甚至有的蛤专吃斧足——那就是“北极贝”!它其实是蛤蜊科的萨哈林蛤蜊,本名“北寄贝”,是从日文音译而来,又因生活在北海道以北的冰冷海域,才改叫“北极贝”。这种蛤蜊很大,壳长能超过10厘米,专取斧足部分做的刺身,往往都有五六厘米长。


永远吃不爽的一小片本体原来那么大

下图源:sumeshiya.com


好多人吃不了生鱼片但能吃北极贝,因为你吃到的已经不是生的啦!新鲜的北极贝斧足呈紫灰色,为冷冻运输常被提前焯熟,这才变成鲜红色。国内市场上,有时会拿帘蛤科的“短沟仙女蛤”冒充——其斧足新鲜时就是红的,焯熟后也不变色。比较而言,正宗的北极贝肉质更厚、口感更脆,品质比“冒牌者”高。


xiǎn




北方人习惯把很多种蛤蜊叫作“蚬子”,但在南方,蚬子另有其物,指的是一些更袖珍的双壳贝:帘蛤目蚬科的成员。它们只有两三厘米长,生活在河湖底部或江河入海口的淤泥中,贝壳表面有一层褐色角质,称为“壳皮”。壳顶处由于经常摩擦,壳皮往往被磨损,露出贝壳真正的颜色:白色或淡紫。


那菜市场有什么蚬子?

沙蚬(沙喇、黄沙蚬

中文正式名:河蚬

个小肉少,鲜味却极其突出。南方有些地方会清煮一大碗,用作下酒菜,跟煮毛豆似的一个个嗦着吃。韩国的大酱汤、日本的味增汤里,也常用它做汤底,增鲜提味。


chēng




还有个常吃的帘蛤目双壳贝就是“蛏子”。一类长条形的贝:贝壳近似长方形,壳质薄脆能轻易掰断,两壳抱合时就像一节竹管,里头塞着肥厚的贝肉。人们常把这样的贝统统叫作“蛏(chēng)子”。分类学上,它们则囊括了好几个名字里带“蛏”字的科。


北方叫辣炒蚬蛏,大概北方人只觉得蚬这字顺口


蛏类大都生活在潮间带,在泥沙间挖出垂直地道,过着穴居生活。这些地道能有三四十厘米深,蛏子凭借强有力的斧足上下移动如电梯。它们也跟前文各种“蛤”一样,靠两根水管滤食,所以路过卖活蛏的摊位,也有可能被滋一身水。


“蛏子”不止有“蛏子”

蛏子

中文正式名:缢蛏

最常见的蛏,贝壳浅黄,长7~9厘米,壳中间有一条横向凹沟(摸起来很明显),像被绳子勒了一下,因此得名“缢”。南方常见菜谱是“插蛏”:把它们水管朝下、斧足朝上,一个个竖着插在炖盅里,浇上老酒隔水炖熟,鲜香肥美。有时形容公交车上人挤人,也会说“跟插蛏似的”。

竹蛏

中文正式名:大竹蛏、长竹蛏等

竹蛏科下的多个种类,市场上都叫“竹蛏”。它们贝壳细长方直,造型特别像竹管。常见的有三种。大竹蛏:稍显短胖,壳长为宽的四五倍;长竹蛏:更细长,壳长是宽的五六倍;紫斑竹蛏:壳上布满紫色斑点。


滑动查看两种“蛏”

用一种食物形容挤地铁:插蛏


hān




还有一种贝和蛤看着差不多,但壳不光滑而是有一条条楞的、边缘锯齿状的,有的还有毛,它们就是蚶。但分类学上,它们是蚶目、蚶科的成员。蚶类也栖息在软泥里,但没有蛤蜊、蛏子那样的水管结构,所以不能埋太深,只能待在泥表层。它们生活在河口附近,容易被水污染影响,上海地区就曾因生吃蚶子,导致甲肝大流行。


生吃有风险,煮熟蘸点儿料就很好吃


蚶给人印象最深的,恐怕是掰开贝壳之后的“血腥”场面——大多数贝类血液中都是血蓝蛋白,蚶的血液中却富含血红蛋白,因此像人血一样鲜红。其实正是这鲜红的血液,赋予蚶更强的血氧结合能力,让它们在缺氧环境下也能生活。


泥蚶打开,不用怕,就是血


包饺子的是什么蚶子

毛蚶

中文正式名:毛蚶

曾是江浙沪地区除了大闸蟹外最受欢迎的水产,开水烫熟吃,鲜掉舌头。名字源于贝壳上的一层深褐色绒毛。白菜蚶子馅的饺子就是用它。

大毛蚶、赤贝

中文正式名:魁蚶

贝壳上也有毛,整个儿就像大号毛蚶,能长到拳头大。如今也有尺寸和毛蚶差不多的小魁蚶售卖,不过毛蚶的放射肋相对稀疏,魁蚶更密集,可以区分。魁蚶肉细嫩微甜,斧足部分又很脆弹,日料店里的“赤贝刺身”用的就是它。

血蚶

中文正式名:泥蚶

血红蛋白含量很高,白灼后掰开双壳仍是红艳艳的。它比毛蚶略小,壳表面更干净一些,放射肋稀疏、粗壮且疙疙瘩瘩的(放射肋就是壳上放射状排布、凸起的一道道楞)。

滑动查看仨种“蚶”

认了一遍蛤、蚬、蛏、蚶,你是不是已经凌乱了,又还有很多问题,比如海蛎子是什么、海瓜子是什么、瑶柱是什么做的、蒜蓉扇贝用什么扇贝做好吃……不急,大家喜欢看的话,市场贝类图鉴下集正在来的路上!


eatwithchina视频号本周推荐,更多精彩视频,关注获取(2003年华语乐坛疯狂到什么程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怪奇物语:看着像水泥的虾,你吃过吗?因朋友的私事去了法庭尝试过无数兴趣班,孩子却被它改变……山东海域现不明飞行物准备击落;女犯被判十年半却从未入狱;姐弟俩仿冒论文期刊牟利1800多万......|酷玩日爆她拍过无数香艳片,却是口碑最好的一个汪曾祺:多数知青从“好日子”里被甩出来,明白许多他们原来不明白的事6个幸福的小习惯,胜过无数大道理澳洲放生大批龙虾, 竟是让它们去吃别的海鲜!? 顶级美食泛滥成灾铺满海底, 伸手就能抓嘴巴里抠出来又臭又硬的黄色石子,究竟是啥???你吃的平菇,吃的是鲜美的线虫被击落的中国飞艇,究竟是啥东西?换过无数次手机,依旧舍不得删它法国人为什么这么爱吃奶酪?你吃过哪种宝藏奶酪?【美食】法国人为什么这么爱吃奶酪?你吃过哪种宝藏奶酪?不用剥壳的糖炒栗子,你吃过吗?从御赐皇封到享誉全球,这种「东方液体黄金」,你吃过吗?这些你吃过无数的海鲜,却从来不明白吃的啥澳洲华人超爱吃的海鲜价格暴跌!接近半价,原因是这...普京与孙权 信仰的颠覆(七十四)终于曝光了!你走过无数次的CBD这条街地下,藏着墨尔本百年大金库8个停产的Tim Hortons美食 你吃过哪几个?“靴子”迟迟不落,葡萄牙黄金签证的究竟怎么了?这9种小众水果,看你吃过几种,全吃过的绝对是顶级吃货南卡之旅: 南玉兰种植园 (Magnolia plantation)大温宝藏海鲜店推荐 实拍隐藏在温哥华闹市角落的海鲜店中午截团!这款安利过无数次的“英语阅读神器”,给孩子“踮踮脚”能够到的难度独家|官宣周杰伦、TVC刷屏,蕉下力推的“轻量化户外”究竟是啥?只要你吃过洛杉矶这家小馆子,你会再一次爱上成都春天猛长期,光补钙没用!这3种营养帮娃多蹿5厘米,你却从来不知道王后的英文--Queen Consort了不起的亚裔明星杨紫琼+文城奥斯卡影评空姐曝惊天内幕: 飞机上最脏的竟是这里, 从来不清洁! 每个人都会接触这9种小众水果,看你吃过几种?全吃过的绝对是顶级吃货!【旅行】6月17日确定发团!小镇玫瑰节!观海景,吃海鲜,赏玫瑰!35€/人起!突然火了!ChatGPT究竟是啥?哪些行业“慌”了?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