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林场治沙人跪地求水,到底是什么操作?
近日,一段视频在网上疯传,看过的人都无比气愤。
煤矿截断万亩林场水源,林场主人崩溃跪地求供水。
2003年他承包了当地万余亩的沙地,植树治沙已有20年。
其间,当地的双马煤矿破坏了他这处林场的水源,后双方达成协议,煤矿将在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向林场供水,但近10年来未能有效地解决林场缺水问题。
孙先生表示,当前,林场植树治沙最大的困难是水源不足,无奈近几年只能种植一些耐旱的灌木,“尝试过在周边买水浇树,但也是杯水车薪。”
起初,网上将治沙人奉为“英雄模范”,辛辛苦苦治沙20年,却因为浇水的问题被影响。
大家群情激愤,要求严惩断水的部门。
但反转也很快出现——
以下内容来源微博兔头学姐张铁根的质疑:
1.孙国友从未获得过“感动中国”称号,自2003年起至2022年每年央视新闻评选10位人物,孙国友从未获奖。
2.孙国友在沙漠植树,此消息为假,孙国友经营的林场在宁夏灵武市马家滩,此地属于戈壁滩不属于沙漠,且附近拥有水源,交通便利,没有沙漠化,其不远20公里处有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良好。
3.孙国友在毛乌素沙漠治沙,此消息为假,孙国友所在马家滩地图上直线距离毛乌素为50公里,实际交通距离为70多公里。
4.孙国友种植树木没有赚一分钱,还得到当地的打压,这消息完全错误,早在2022年,孙国友就已经成为抖音网红,以打赏种树挂牌子的方式进行盈利性活动。
而且在直播中宣称村民偷牧场东西,树死了是因为村民偷盗导致等情况,当时已经造成过不少的影响,当地政府专门开会并彻查此事。
而且对于孙国友承包林场的一些法律遗留的历史问题,提供了法律援助和修改意见,帮助其更好的管理林场。
5.孙国友种树没有赚一分钱,这个也是错误的信息。
首先孙国友通过抖音直播打赏的方式给种的树挂网友的名进行间接赚钱,其二林场内主要是畜牧养殖,而且他本人也在抖音带货,出售自家林场饲养的牛肉等产品,并且成立自己的电子商务公司,开始网红带货。
具体的股份构成和数据图
孙国友承包土地一万亩,被双马矿低价征收并且掐断供水,此消息也是错的。
孙国有承包的土地是村集体所有,双马矿征地补偿时将补偿款统一给了孙国友,但实际村民收到的补偿款与估值不符,其中孙国有还额外获得90多万补偿款,煤矿说给了孙国友,村民说没收到钱,那么钱去哪里了?
但是网友显然并不买账,在微博下留言评论:
“煤炭可以开采,树不能种?”
通篇看下来只有一个感受:
治沙这件事儿为什么这么难?
之前,国际顶级期刊《Nature》杂志官网,布了一篇文章,头版头条批评中国政府这么多年的治沙努力,报道称中国西北荒漠绿化可能导致水资源枯竭——
“China's tree-planting drive could falter in a warming world”
副标题是:
“Researchers warn that the country's push to hold back its deserts could strain water resources.”
原文在这里: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9-02789-w?sf219917843=1
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读一下原文
从瑞典罢课少女在联合国让发展中国家实现“零排放”,到今天世界顶级期刊质疑中国治沙政策,中国在环保问题上似乎连多呼吸一口氧气都是罪过。
值得注意的是,这篇饱受争议的文章并不是经过层层审查、同行评议的学术论文,只是一篇综合性新闻报道。
既不专业也无法令人信服,而撰写这篇文章的记者也被质疑仅是一名写手,并不是生物或者环境相关专业人士,作者Mark Zastrow,韩国裔。
紧接着,nature杂志又在第二天发表了一篇关于中国植树的文章——《中国一种树,世界就变暖》,真的妥妥的被“针对”了。
想都不用想,中国的环保政策再一次成为西方媒体的“众矢之的”(详情请见第四个标题)。
发布在nature的这篇报道究竟讲了什么?
这篇文章的大标题翻译过来是《全球变暖或将削弱中国的植树动机》,紧接着副标题说《中国治沙行动可能导致水资源不堪重负》。
我们长久以来接受的观念都是,西北沙漠治沙效果显著,退耕还林,绿水青山,沙尘暴明显减少。
但是这篇文章中,作者却暗示是中国的植树造林导致了干旱和沙漠化。
有专业人士指出,这其实是在学术界老生常谈的问题,在水循环的作用下,植物蒸腾作用会造成水分流失,植物灌溉也十分消耗水资源。
文章主要批判的是中国“种树”治沙,但是作者却不清楚究竟什么是“树”,错误的把“草方格”当作了“树”。
文章中有一个配图,作者标注为“中国种树来阻止沙漠扩张”,但是细心的人会发现,这根本不是树,而是西北地区的“草方格”。
中国治沙工程已经近60年,乔木造林消耗水资源这没有错误,也是中外林业人士的共识,但是中国人早就想出了解决方案。
这张配图就是最好的证明,灌木加草方格的形式不需要大面积的灌溉,而且耗费水资源极少。
2013年《爸爸去哪儿了》节目组就曾经来过西北部,见识过那里的草方格,居住在沙漠边缘地区的中国居民,都知道草方格的厉害。
这篇文章的另一个问题在于,分别讲述了两个事实,但是两个事实却毫无关系。第一,是在说中国“种树”,绿化面积提高了;第二,是说中国比以前更干旱了。
但是,作者并没有解释两个事实之间的关系,是由于“种树”导致“干旱”的吗?
而中国近年来的干旱原因,是受洋流/季风影响,作者引述的文献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但他却故意忽略这个结论。
其次,文章中很大篇幅在说中国的黄土高原(可能觉得有代表性吧),但黄土高原却并不能代表整个中国的治沙,因为每个地区都有每个地区的特点。
文章中说:“大量非原生植物被种植在了黄土高原,这类植物需水量巨大。”
但他所选择的文献却是在说中国四川中南部(乐山-眉山)一带,这一地区降雨量丰富,本身并不存在水资源匮乏问题。
所以,这篇文章的作者并没有来过中国的黄土高原,也没有找到相关文献表明中国黄土高原在种植了一些需水量极大的植物,如今的黄土高原都是以低矮的灌木为主。
可以看出,文章作者费心的查找了很多文献,但却忽略了文献中的核心结论,东拼西凑出了一条看似完备的“证据链”。
其实,网路上很多人对这篇文章存有争议,看到nature就觉得他们一定是客观的报道,但是有些时候只需要一小部分的事实,就可以达到扭曲的目的。
这篇文章发布的时机也很有意思,正好是最近瑞典少女在联合国发表完气候变化的演讲后,nature连发两篇关于中国气候的文章。
看似不经意的举动,却能传递出西方对于中国环保界的争议。
西方国家的工业革命比中国早了一百年,当初的环境污染是有目共赌,伦敦的雾霾程度远远高过了今天的北京,但是中国不想走西方的老路。
在气候和环保问题上慎之又慎,生怕又被别人拿过来做文章。
而西方贬损中国的一点就在于,为什么中国可以依靠国家力量这么快的就将沙漠治理的这么好,这不明显是冲击了西方的普世价值吗?
而那些不熟悉的科学家和研究者看到关于中国环保的片面报道后,自然也加深了刻板印象,中国以后在想要在国际上发表环保想法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做得好也要被质疑,做得不好更要挨骂。
2020年2月,NASA公布了一项最新研究,20年来全球的绿化面积增加了5%,相当于多出了一个亚马孙热带雨林的面积。
地球表面共新增超过200万平方英里的植被面积。
最令人感到震惊的是,中国和印度是对世界绿化贡献最大的两个国家。
(世界各国绿化面积的改变
图源:NASA Earth Observatory)
将这两篇报道放在一起比较,真的不知道中国在环保上面究竟是好是坏?
环境保护说到底,就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生态问题,而是一个国家发展权利的政治问题。
对于环保话题,争议不断,我们不应该被情绪绑架,重要的是看到现象背后的实质。
孙国友治沙人,需要一个真相。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