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的反思,不要抱怨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Web3.0,与中国无关,很多人转。可能大部分人是为了其中的一句话,我就不转了,也不评论。当前形势敏感,我只想聊聊Web3该怎么认识,该怎么做。
这其实也是一个敏感话题,大家看看我之前介绍NFT的文章的评论,就会有感触。极端化的情绪非常严重,要么就是割韭菜、骗局,要么就是多么先进,错失和美帝竞争的机会。
这些其实都不利于事情的发展。而且我也深刻知道,不仅仅是我们的读者中两极分化严重,更广泛的都是如此。这是监管必要性的心理基础。
我赞同这篇文章的1/2的内容,对于当前大家对于Web3的理解、国外市场热闹,都是客观的表述,甚至我了解到的国外的市场更加百花齐放,原来属于Web2的红利,都转移到了Web3。
其余的部分,不能赞同。我想说几点
中国的区块链技术没有先进过 一味抱怨,激化矛盾只会适得其反 国外的项目不要盲目崇拜,区分创新和割韭菜,创新是少数的 Web3不会只是区块链+数字货币
总之,Web3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更不是抱怨出来的。技术创新从来没有被禁止。
很多圈内老人会讲,中国之前的区块链多么的热闹,可是大家真的有去研究热闹的根源么?如果没有btc的造富效应、如果没有ICO的疯狂、如果没有Defi Summer热浪,会有这些人的激情澎湃么?
过去的“狂欢”,并不是因为我们的技术有多强,我们真的解决了多少技术的问题?我并不是单指某一个人,而是针对大部分土生土长的中国区块链团队,他们的技术大都是在国外技术上的“微创新”。这是好听的说法。
不好听的说法,就是抄袭,美其名曰fork。很残酷,即使不监管,我们有几个醉心技术创新的,过去两年公链蓬勃发展,top的公链有几个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没有!
要知道,技术没有被禁止,技术本身也不会被禁止。
当然,有值得欣慰的,一些top公链的背后有华人的论文。聊以慰藉。
(还有,比特币挖矿耗电这件事情,根本不值一提。国外的研究者都开始广泛的研究新的共识算法的时候,你仍在说耗电是应该的,能推动科技的进步。这到底是谁被骗了,还是想去骗谁?)
如果禁止人民买卖数字货币,就等于禁止了技术的研究。那责任是不是双方都有呢?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自己的起心动念是不是出了问题。
鉴于我们国民素质的发展阶段,对于数字货币交易的监管是有利无害的。我们的制度体系、民众的素质,不足以支撑我们像美国那样的体系,盲目的学习只会增加不稳定的因素。因为稳定,我们才有今天的发展。
在张嘴抱怨之前,想一想你是对谁负责。你是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家人负责,还是对14亿中国老百姓负责?
也许我们有能力判断,有能力承担风险,但是更多的老百姓呢?我们当然希望大家能够提升这些能力,但提升需要一个过程。
我们有多少人分得清,哪个是传销币、哪个是山寨币、哪个是正儿八经的在做项目的?并不是老外都是在做创新的,传销的项目少么?数字货币的天然属性,让大家都有追逐暴利的心思。别忘了传销的祖师爷都是在国外的。老伙计们,还记得“稳定币”EOS么。
我每周要看很多国外的区块链项目,大部分其实也没有什么创新。应用还远远不够,基础设施还不全,还有很大的机会。同时,那些人向往的国外,也一样很多项目圈钱割韭菜的。
但这些项目也能估值几千万美金,融资几百万。其实一个侧面说明钱没地方去了,大家在赌这个赛道。目前这个赛道几万亿美金的市值。如果这个赛道可以对标Web2,成为Web3的全部,那确实还早,但没人知道。拼命得尝试呗。这样符合技术发展的规律,也许那个项目都蹦出来一个技术,引领了一个时代。
往往也是这个阶段,项目的质量尤其参差不齐。对研究者的要求很高,放开了买卖,结果不敢想象。
美国不是自由,相反,美国的监管非常完善、非常的强,对投资人的保护机制健全。并不是个别人想象的样子——自由。现在区块链的热土,已经不是美国了。抛弃陈旧的思想吧。
我们要做的不是突出矛盾,我们要做的是多去研究,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突出矛盾只会让进步发生得更慢。
监管也不会一成不变。做好技术创新,等待时机,韬光养晦,厉兵秣马。在未来的某一个时候,我们能拿出像样的武器。
Web3的技术不只是区块链,一切对数字化有帮助的技术,都会在Web3中有一席之地,都值得我们有自主的知识产权。
万一你无法按捺住挥舞镰刀的心,请向外挥舞。别盯着自己的同胞。
被隔离两个月,戾气重了,罪过!阿弥陀佛!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