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力倍增器,新航母唿唤隐身舰载战斗机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王若鸿
今天上午,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下水命名仪式举行。
据央视新闻报道,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福建舰”,舷号为“18”。福建舰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我国第三艘航母下水后,将按计划开展系泊试验和航行试验。
伴随着中国航母“第三胎”的讨论热潮,作为新型航母,其搭载何种舰载机也成为热议话题。随着隐身舰载机的出现,美国现役航母和新一代航母开始搭载隐身舰载机,进一步提升航母的攻防作战能力。中国已经成功研制了歼-20隐身战斗机,FC-31隐身战斗机早已完成首飞,大众也一直期待中国的隐身舰载战斗机出现在国产航母上。
美国海军F-35C已经随航母开始正式部署。
在现代以及未来海战高强度对抗背景下,隐身舰载战斗机是海军强国航母舰载航空兵部队的必然选择。
世界舰载防空系统的快速发展,使得航母舰载航空兵部队夺取海上制空权的难度越来越大。以美国“宙斯盾”系统、俄罗斯“涂金胶料-棱堡”系统以及中国“海之星”系统为代表的新一代舰载综合区域防空系统,都采用了高性能的四面阵相控阵雷达配置,以高度信息化、自动化的火控系统和数据链系统为核心,将单舰乃至整个舰队的防空反导武器有机组合成一个完整的防空反导体系,对空中来袭战机的拦截效能得到了成倍提高。
此外,新一代中远程舰空导弹系统的全面服役也对舰载战斗机提出新的挑战。包括美国“标准”-6、中国“红旗”-9B在内的新型中远程舰空导弹在最大射程上普遍超过了150千米,甚至超过200千米,而且都采用了主动雷达导引头,实现了自主化的末制导模式,对付多目标能力更强,拦截概率也更高。
在这种情况下,类似F/A-18E/F“超级大黄蜂”、“阵风”M以及苏-33等非隐身舰载战斗机的战场生存能力下降不少。那么,也只有具备完全隐身能力的新一代隐身舰载战斗机才可以大幅压缩舰载防空系统的探测距离和反应时间,同时也能够更有效地应对各型舰空导弹的拦截威胁。
对于航母舰载航空兵部队来说,还有一部分非常重要的作战空域位于陆上。按照全域作战要求,航母也要派出舰载战斗机部队深入敌方内陆腹地,打击敌方重要的设施和目标,支援友军作战。在必要时,航母舰载航空兵部队还必须与敌方空军的陆基战斗机争夺制空权。因此,在敌方拥有强大的陆基防空体系,甚至有可能装备陆基隐身战斗机的情况下,我方的航母舰载航空兵部队也要批量装备隐身舰载战斗机,才有可能与之对抗。
军事强国纷纷研制隐身舰载机
随着隐身技术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海军开始谋划下一代舰载战斗机的发展。其中,美国海军计划研发采购一款重型舰载战斗机和一款重型舰载攻击机,分别替换接近服役期的F-14“雄猫”和A-6“入侵者”。美国海军除了要求这两型舰载战斗机应当具备更为出色的作战性能外,尤其强调其必须拥有完全的隐身设计。这样,在预想的与苏联海军甚至苏联空军的对抗中,美国海军将具备更为明显的技术代差优势。
由此,美国海军的隐身舰载战斗机发展之路开始起步。1988年,新一代重型隐身舰载攻击机首先立项研发,因为美国海军对于A-6“入侵者”的更新换代需求更为迫切。在通用动力和麦道公司两大航空巨头的合力下,曾经在全世界惊艳一时的A-12“复仇者”Ⅱ重型隐身舰载攻击机就此诞生。该机采用双座双发设计,机身外形为完全的大三角飞翼布局,无垂尾,梯形进气道位于座舱两侧,隐身效果非常好。
之后,在美国空军ATF项目确定了洛克希德公司团队的YF-22获胜后,美国海军也计划在其基础上研发自己的新一代海军先进战术战斗机(NATF)。不过,按照美国海军的要求,NATF隐身舰载战斗机应当采用与F-14“雄猫”相同的变后掠翼和串列双座设计。
A-12攻击机项目最终胎死腹中。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海军“尼米兹”级超级航母甲板上出现的将是NATF-22重型隐身舰载战斗机与A-12“复仇者”Ⅱ重型隐身舰载攻击机搭档的全隐身组合,美国海军舰载航空兵部队也将提前进入到隐身时代。但是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国海军在大洋上再无强敌,自然也失去了换装性能强悍但是也极其昂贵的隐身舰载战斗机的必要性,1991年之后美国海军相继取消了这两个计划。后来,当1995年美国国防部正式立项研发JSF项目后,美国海军才算是跟着美国空军以及海军陆战队一起搭车,再次研发隐身舰载战斗机。
如今,世界上正式批量服役的隐身舰载战斗机是美国F-35B和F-35C。其中,F-35B除了装备美国海军陆战队,还有英国、日本、意大利、韩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批量采购,而采购F-35C的用户目前只有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
事实上,这两款隐身舰载战斗机都属于在技术和设计上做出很多妥协的产物,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固有的缺陷。比如,F-35B作为世界上第一种超音速隐身垂直/短距起降舰载战斗机,其座舱后部设置的巨大的升力风扇只有在起飞和降落时才能发挥其作用,在其他飞行状态下就是死重。而且,升力风扇本身也占用了F-35B本来就非常有限的机身空间,使得该机在很多重要技术指标上都不如A和C。为了能够承受该机垂直降落时主喷管向下喷出的高温高速气流,航母以及两栖攻击舰也要设置专门的耐高温降落区,对于飞行员的操作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垂直降落中的F-35B舰载机。
对于F-35C来说,其固有缺陷就更为明显,那就是由于机身长度太短,而且采用了单发设计,使得该机的尾钩安装位置很不理想。这就导致了F-35C在着舰时,尾钩挂住拦阻索的失败概率非常高,到目前为止洛·马公司也没有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所以,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何F-35C是三个型号中最后一个服役。
除了美国,目前世界上还有至少两个国家计划研发隐身舰载战斗机,这就是法国和俄罗斯。这两个国家都在筹划建造新一艘大型航空母舰,而且法国的PA-NG航母已经在2021年正式开工。那么,作为新一代航母的标准配置,法国和俄罗斯也都准备为其配套研制隐身舰载战斗机。由于两国所需的隐身舰载战斗机数量并不多,不值得专门研发,所以都采取了“一机两型”的办法,也就是在陆基隐身战斗机的基础上,发展出隐身舰载战斗机。
其中,法国计划以欧洲三国联合研发的FCAS第六代战斗机为模板,研制名为SCAF的全新隐身舰载战斗机,预计将在2038年投入服役。而俄罗斯原本计划在苏-57第五代战斗机的基础上研发舰载型,代替相对落后的苏-33,与米格-29K一起作为新一代大型航母的主力舰载机。不过,鉴于俄罗斯造船工业的现状,在公开展出了众多想象图和模型后,不仅无法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开工之日也是遥遥无期。再加上俄罗斯对于苏-57的总体性能并不满意,每年的订单只有个位数,所以俄罗斯未来隐身舰载战斗机的发展前景很不明朗。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