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自如再被传IPO,长租行业能否迎来新的估值逻辑

自如再被传IPO,长租行业能否迎来新的估值逻辑

财经


2023以来,资本市场开始活跃起来。除了港股、中概股上市喜讯频传之外,一些此前曾被传出有上市计划的企业再被传出IPO的消息。自如便是其中一家。

尽管自如官方对这一消息给出“不予置评”的回应,但客观而言,自如再传IPO为长租行业带来了更多期待,整体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自如一路走来已有十余年光景,如今已成为拥有百万间的国内最大的长租机构,即便放在全球范围这一量级也是世界TOP级的。

加之自如开始转型做“增益租”新模式,摆脱“二房东”形象,以及布局家服、家装等更加细分的领域,这些都在重塑了市场对于自如、甚至是整个长租行业的价值判断。

无论在哪个赛道之中,只有坐在“头把交椅”位置上的企业率先实现上市,才能更好地定义这一赛道最新的估值逻辑。

另一种则体现在时代机遇层面。如果能够借以2023年开年资本市场热火重燃之机实现上市,对于企业和行业而言,其实也算是恰逢其时。

2019年10月自如CEO熊林在回应当时的上市传言时曾说,“IPO就像把自己的成果拿出来,让更多人的去评判,未来这些人要和你共享利益同时也要共担风险。因此只有自如的各项指标表现得更好、只有自如的品质与服务更好,才会去考虑IPO。”

那么三年多后,经历了疫情及多家同行暴雷后,自如是否已经变得更好。

毕竟一家企业IPO后,未来并不会因此而轻松下来,站在一个新的起跑线上,企业和所处行业除了要接受消费市场的体验反馈,还要接受资本市场严苛的经营考量。

自2019年起,行业上就有关于自如将要启动IPO的传闻,坦白讲,任何一家企业都不会拒绝在合适的时机完成上市这样一个跃迁。毕竟,“商业是最大的慈善”,有钱、有资源才能推动自身能力的进化,才能引领行业创造出更大的想象空间和社会价值。

过去几年,自如对自身最大的“进化“无疑是2021年1月推出的“增益租”新模式。

生存场内,不进则退。保持现状无异于“坐吃山空”,但战略转型也并非没有种种风险。相较于之前的“省心租”模式,“增益租”的核心则在于“产品化+管理服务的房屋资产管理”——

在这个模式下,自如扮演了一个资产管理的角色,业主需要为自己的房屋改造升级承担费用,全程参与其房产改造、验收等环节之中。

与此同时,房产改造验收成功后,自如不再赚房租差价,不管是否有租客入住,自如都会向业主支付至少80%保底收益,超过部分再以资产管理者的身份参与收益分成。

这个模式在刚推出的时候震惊了行业,要让业主自己掏钱为出租的房屋做升级改造,难度相当大。

即使在自如内部也遇到不小的阻力,过去与业主只需要谈好一个收房价格即可,而新模式下需要业主同时认可“装修”和“委托出租”两个方案,前者需要比传统装修公司更具竞争力,后者需要满足业主对稳健收益的期待。

熊林在去年年底接受媒体采访时也直言,当时遭遇的挑战超过了他的预期,现在回想起来有点“向死而生”的感觉。

但这一模式转变的成功,为自如度过疫情三年,持续提升运营的房屋资产价值创造了条件,也帮助自如完成了专业资产管理模式的升级。

目前自如新收的房源已经全部采用增益租模式了,截至2022年底,增益租2022年全年委托量同比增长50%。

暂且抛开自如IPO传闻真假不谈,就企业“底色”这一角度来看,应该如何更清晰地辨识出一家企业具有多少“含金量”和投资价值呢?大致有以下几个通用型的“方法论”。

其一,是否能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一家企业之所以长盛不衰,背后原因指向于是否能为社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纵观现代商业发展史,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企业只有锚定及深耕某一用户群体,持续获取用户更深层次需求,或是潜移默化的需求跃迁,才有可能持续创新和创造价值。

从10年前的粗放模式到今天逐步专业化、机构化,相比于其他产业,租房市场这10余年来有了突破性的进步。不可否认,自如作为专业化租赁企业龙头,一直试图在用商业之力做出创新应对,多次率先于行业提出新模式,为业主和租客在解决资产和住房问题上穿针引线。

特别是,前期背靠链家内部创业而没有过度依靠资本拔苗助长也取得了足够大的规模,后期也在锤炼自己经营水平,站在资本大门的门口,相比行业内外众多“流血上市”的企业而言,财务健康稳健、造血能力也可的自如,显然更值得被期待。

其二,是否已具备规模优势。

互联网企业的经营逻辑主要就是“规模效应”,如果一家企业不具备一定规模的客户数量、业务/服务覆盖等这些基础指标,那所谓发展就是“无本之源”。

自如目前的房源规模已近100万间,这个体量不仅是国内最大的长租机构,在国际上同样也排在世界级序列的第一阵营。规模之下,能够将非标的房子通过标准化打造成产品。仅“规模”+“标准化”两大能力就已经能讲出不错的故事。

不过也要看到,前端的“100万间”数字背后,还需要平台方拥有强大的运营能力、管理工具等多种支撑,才能将业主和租客两端的需求、矛盾快速匹配或化解。

其三,是否存在持续成长的空间。

中国2.6亿租房人群和偌大的房产存量市场,决定了长租行业的天花板可能非常高,这就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长租是专业化住房租赁模式”能否成为社会共识,市场空间有多大?二是企业依靠“价值创造+商业健康”的双轮驱动还有哪些持续成长的机会。

长租不是中国独有的产物,数据表明,目前国际上专业租赁机构化率平均为30%左右,其中美国机构化率为50%、日本机构化率为80%。而我国机构化长租房占比较仅约5%。与发达国家对比有着极大的差距。

差距则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空间,这也表明自如这类头部长租机构在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上还远不到天花板。随着近两年政策对长租房发展的鼓励和倾斜,长租仍有极大的市场空间。

横向来看,则是企业的品类拓展,反映在自如身上,从创立时开创“品质生活”租住产品品类;到2021年力推“增益租”;再到基于“租住”,向家服、家装等产业链上下游更细分的领域渗透......坚持多元化业务并进,自如已成为国人租房及生活服务的首选平台。

回溯过去十年,自如能够成功避开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坑”,仔细想来绝非偶然,商业世界中似乎并不存在偶然,种种偶然与运气的背后,无不是一家企业对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的深刻洞察,以及在此基础上做出战略转型的决心。

值得一提的是,市场对于自如IPO一事关注度的背后,不乏是对其未来发展的一种祝福,同时也是对在其带动下整条租房服务链蓄势待发的一种期待。

在中国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这些年中,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人们一直更倾心于那些激进的互联网公司,在线教育、新消费等“风口”赛道也涌现出不少明星公司。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少资本泡发的产物却因缺乏对经济周期的理解和经历,惨遭淘汰。

创业不易、守业更难。从长红企业的成功案例来看,不争朝夕、锚定长期,或另一种更值得被提倡的成长策略。



THE  END
欢迎【星标】华商韬略

出品人:毕亚军

主编:陈斯文  责编周怡

美编刘彦潮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图虫创意、东方IC,未能核实版权归属的,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华商韬略旗下公众号,欢迎关注


投稿、约稿、商务合作及建议
敬请联系:010-65580525

[email protected]  周总监

◆◆◆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特色成长计划】
签约账号【华商韬略】原创内容
◆◆◆

点赞”是喜欢,“在看分享”是真爱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无信用记录买车,借到20%的高利贷!?美国用车,应该如何选择短租,长租,贷款还是现金呢?摩根大通内部疯传的估值建模课程,留学生限时免费领!张颂文的戏假如再多一点,《不止不休》会怎样?央国企指数大起底:构建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OPPO芯片业务终止,推特将迎来新CEO,高德涉嫌违规从事网约车,奇瑞召回超1.6万辆汽车,这就是今天的其他大新闻!如何认识不同行业的估值逻辑与成长空间? |【亿万本周动态】巴菲特的估值逻辑T.O.P 正式宣布退出 BIGBANG!连发新闻报导「团名全划掉」:从去年开始就已经迎来新的篇章!新能源是否迎来了逆势布局机会?深度:2023,手机行业能否走出溃败川普称:如再当总统,将终止这些人获得公民身份港股IPO|租房平台自如,拟香港IPO上市,或募资10亿美元露营经济大火,中国皮卡市场能否迎来“第二春”?川普: 如再当选 必将调查"迫害保守派人士"的检察官十月的微旅行, 秋阳秋雨之Porto阿里“一拆六”彻底改变估值逻辑?摩根大通甚至喊“翻倍”闲说跨年在墨西哥城 (6a) -人类学博物馆 1-5 展厅减脂午餐泡泡玛特持续发力高端市场,能否迎来“第二春”?因长相被群嘲的她,能否迎来反转?无信用记录,借到20%的高利贷!?美国用车,应该短租,长租,贷款还是全款呢?加拿大坐拥"金山",能否迎来新一波的淘金潮?华尔街:分拆改变估值逻辑,阿里股价可能翻倍从 polyrepo 到 monorepo,前端代码仓库改造工程实践新东方在线,脆弱的估值奇迹投资热点说|走出谷底后,医药板块能否迎来“戴维斯双击”?特斯拉:天天在进步的企业,发展势头挡不住乱语比亚迪要去越南造车;Sea扭亏为盈,宣布加薪5%;菜鸟再被传上市丨Going Global川普称:如再当总统 将终止这些人获得公民身份美国硅谷银行破产,库克连任苹果CEO,长城汽车1000万清理水军,带屏HomePod或明年推出,这就是今天的其它大新闻!Joshua Bassett 身材又变好了,应该提升他的估值!美国无信用记录,借到20%的高利贷!?美国用车,应该短租,长租,贷款还是全款呢?基于脆弱性的估值体系四张“王牌”启发,这家企业能否搅动智能座舱格局?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