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你最呆萌有人懂你最坚强,张掖兔狲又临一难
最近微信机制有变,请将国家地理中文网公众号设为“星标”方可收到正常推送
物种|阅读6分钟
说起甘肃张掖,许多人会想起茫茫大漠。
张掖北边被巴丹吉林沙漠和内蒙古高原围绕,南被青藏高原阻挡,水汽难以抵达,最为干旱的川区年降水量只有105.4~127毫米,是全国最干燥的地区之一。
从汉代开始有记载以来,到1995年,这里记录了96次大旱灾。
荒漠环境
荒漠里的工作人员
暴晒和苦寒交替地统治着这片土地,这里太阳辐射的量仅次于西藏和柴达木盆地,一月的平均最低气温是-16℃~-18℃。
荒漠、半荒漠的植被上,零星生长着骆驼蓬、针茅等坚韧耐旱的植物。
沙漠里生长的植物
在这风刀霜剑的荒漠上,却有一位毛茸茸圆滚滚的居民,以其可爱的外表成为万人宠爱的网红——兔狲。
兔狲广泛分布于亚欧大陆的高海拔地区,与它蠢萌讨喜的外表不符,兔狲是强悍的生存者,偏好怪石嶙峋、土质坚硬的高山草甸和沙漠草原环境。让它格外“萌”的特征,是它在荒瘠的环境里生存的保障。
兔狲之所以蓬松滚圆,是因为它的绒毛极为厚密(每平方厘米9000根),这是它的保暖法宝。
俄罗斯境内生活的兔狲,要承受-53℃的严寒。兔狲肚子和尾巴上的毛格外长,这样它肚皮贴雪地行走的时候,就不会被冻坏了。
兔狲的耳朵不是像其他猫科动物一样竖起,而是平平地长在脑袋两边,这使它的长相更加滑稽。小耳朵一方面能减少散热,另一方面减少了突出的轮廓,可以更好地隐蔽自己。
此外,兔狲冬季的毛更偏银灰色,夏季更偏褐色,与周围石头土块的颜色保持一致,遇到危险时,往地上一趴,就能冒充石头土块。
兔狲腿短,行动不快。实际上在以敏捷著称的猫科动物里,它可能是唯一跑不过普通人类的……
但它是善于伏击的猎手,兔狲喜爱在起伏不平,岩石嶙峋的环境中捕猎,小短腿和与石头相似的外表,让它可以隐身于乱石之中匍匐前进,杀它个措手不及。
兔狲最喜欢的食物是鼠兔和小型鼠类,也吃鸟类、野兔、昆虫等。
它有三种捕食策略:第一种是压低身体,潜行接近猎物,也就是普通的猫捉耗子的办法。第二种是在草丛灌木里蹿跳的小动物轰出来,类似小朋友逮蚂蚱的方法。第三种是守在老鼠或鼠兔洞口等猎物出来。
虽然外表蠢萌,但是——我必须又一次说——兔狲是强悍的生存者,而且相当。
在内蒙古,曾经有几个观鸟者开车遇到兔狲,这可能是一只正在繁殖的母兔狲,为了保护幼崽,攻击性极强。
它主动冲到车下撞击“钢铁怪物”,好奇的人们打开车门,却遭到兔狲疯狂的咬腿攻击。为了人猫双方不受伤害,观鸟者只好用衣服裹住它,把这个愤怒的毛球丢出车外。
在张掖河西走廊的荒漠里,兔狲倔强地适应着荒瘠的环境,生活了千百万年。
但如今新的挑战出现了。
中国西北地区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新能源开发,具体地说,就是荒漠里会建立起许多的风力发电厂、太阳能发电厂。
新能源减少了碳排放,对环境更友好,而且荒漠看上去只有黄沙和石头,在里面放几个发电厂,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实际并非如此。
2022年,中国猫科动物保护联盟、中科院动物研究所与一些志愿者合作,在张掖安设自动红外相机,拍摄荒漠里的动物。
在镜头前,许许多多的兔狲露出了大脸,但想要数清这里有多少兔狲,还是让研究人员绞尽脑汁。
因为毛太厚,又沾满沙尘,要认清这些面孔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费尽千辛万苦,我们终于知道了,张掖荒漠的兔狲密度是18.3±7.0只/100km²,在世界范围内,这也是一个相当高的密度。
除了兔狲,这里还有虎鼬、岩羊、大耳猬、三趾心颅跳鼠、毛腿沙鸡、棕尾鵟,当然还有坚强的植物们……
而我们对它们的生活基本是一无所知。
三趾跳鼠
毛腿沙鸡
棕尾鵟
鹅喉羚
耸立的巨大风力发电机,成了动物的新邻居。除了风力发电厂,更多的工程也在筹备之中:
太阳能发电厂(光伏发电板铺满了地面,环境影响比风力发电的风车更大),锰铁矿、煤矿、铁路,引水工程,“只有黄沙和石头”的荒漠,将被各式各样的工程和机械分割、吞噬。
为了建设,修路也是必不可少的,于是崎岖小道被拓宽成平整大道,曾经平静的荒漠车来车往,动物的栖息地被切割得七零八落。
道路也让当地居民可以进入荒漠腹地,进行采集、放牧等活动,给脆弱的生态环境增加压力。
为了“治理荒漠化”,近几年荒漠里又开展了灭鼠活动,投放大量毒饵,而荒漠里的鼠类是兔狲等捕食者的主要食物来源,当然,还有许多捕食者吃了中毒老鼠而“中招”死亡。
在全球尺度上有利于环保的新能源,在更小的尺度上,却可能对一地生态系统产生不可挽回的伤害。
此时研究动物有救火般的意义,要评估这片荒漠的生态价值,提出充分的证据来证实“荒漠不荒”,呼吁在开发的同时,更注重对生态的保护。
兔狲是顽强的,红外相机拍到了许多它们和风力发电机同框的照片,它们似乎适应了在风车底下,做一个安然的桑丘,而不是惊诧“巨人”的堂吉诃德。
但谁也不知道人类的活动走到哪一步的时候,这些顽强的矮猫的生活会被彻底结束。
作者:红色皇后|
图片来源:中国猫科动物保护联盟/青峰
编辑:框舅|版式设计:杨晔璇
鸣谢:中国猫科动物保护联盟提供资料
本人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国家地理中文网立场
伸出小手
点赞和“在看”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