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如何成长好和学习好?让资深临床心理学家的这套书来帮你
有个很流行的说法,说是女孩子相对文静专注,男孩子聪明好动。所以在小学阶段,女孩子成绩好,但是到了初中、高中,学业压力上来了,男生就能一举反超。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嘛?
2021年全国的教育统计数据里有几个很特别的数据——义务教育阶段,女生占比仅有46.63%;而高中阶段教育中,女生占比上升到48.35%;到了大学(高等教育阶段),女生占比达到了50.23%,反超男生。
说的简单直白点,如果把应试教育视为一场长跑比赛,女孩子以更少的人数,贡献了更多的“领先者”。比起男孩子,女生在这场比赛中,似乎更得心应手。
而另一个事实是,这场长跑,是孩子人生前半段中,最重要的筛选仪式。
现在,再回去看开头那个说法,实打实的数据衬托下,其显得是如此得一厢情愿。但这个说法也指向了男孩女孩学业差距的根源——男孩女孩是不一样的,包括学习方式、交友方式、寻求地位的方式以及抒发情感的方式,种种不同决定了,要用不同的方式来对其进行引导。
那么,男孩子的家长们,究竟要做些什么,来让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好好成长,在这场人生长跑中成为一个领先者呢?
这套“自驱型男孩”或许可以帮你解答这个疑惑,套装共两本,分别是《男孩的自驱型成长》和《男孩的自驱型学习》。
作者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亚当·普莱斯,专注儿童学习和发展20多年,帮家长重新认识男孩,甚至是颠覆以往对自己孩子的一些看法。
整套书均为16开软壳平装,内页采用80g胶版纸,纸质柔韧,油墨清晰。
__
颠覆养娃认知,重新认识孩子
说来有趣,虽然中美的教育环境,筛选机制大相径庭,但是家长和孩子相处时的心理困境却出奇地一致,尤其是涉及到学习时。
亚当·普莱斯在书中提到,经常有家长带着孩子走进他的心理诊所,跟他说:“这孩子没完全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有没有一种强烈的既视感,换个中文语境,变成家长和老师诉苦:“这孩子很聪明的,就是没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这样就熟悉多了吧?
没错,不论哪种表达,其实潜台词都在向孩子传达同一个意思——你现在不够优秀,只是因为你不够努力,不够专注。
这种话的可怕之处在于,家长会错把这种话当作一种对孩子的鼓励,觉得自己肯定了孩子的聪慧和潜能。
但在孩子会把重心放在后半段。他会开始焦虑,开始恐惧失败,害怕自己即便努力了也达不到家长的期待,害怕自己并不如父母说的那样“聪明”。
更甚者会直接摆烂,不去尝试和努力,这样就可以安慰自己:不是做不到,只是没去做。
“尽管从表面看,他们对学业压力满不在乎,但实际上他们的行为直接反映了他们内心的煎熬。与表面上看起来不同,这些孩子并非单纯的懒惰,他们其实是害怕自己达不到要求,所以在面对自认为无法克服的困难时,他们干脆选择放弃。”
这就是亚当·普莱斯这套“自驱型男孩”的厉害之处,仅仅从日常生活中的一句话,一件事,就可以发散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论点。
而且这个论点往往可以颠覆你对孩子认知的常识,那些你以为的对孩子好的行为,可能在伤害孩子。
在《男孩的自驱型成长》一书中,作者把整本书分成了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他会引领你重新认识你的孩子,帮助你理解发生在他身上的巨变。
这种变化既有身体层面的,也有心智层面的。往往我们会注意到前者的变化,却忽视了后者。而后者在亲子相处和沟通中,却是更重要的那个。
这种忽视带来的常见恶果就是,某一天,或者某一个时刻,你突然感觉自己的孩子很陌生,曾经那个乖巧懂事的小孩好像瞬间消失,一下子变得叛逆。但其实,这种叛逆早已酝酿许久,只是一直被你无视,或者没有被你正确对待。
在第二部分,亚当·普莱斯将会教你在理解孩子后,如何去与孩子相处,其中包含了大量缓和亲子冲突的方式。
比起“鸡娃”式的揠苗助长,作者更建议家长能解除和孩子的“敌我对抗”状态,学会用成长型思维看待孩子,做孩子的“脚手架”,适时扶持,适时放手。
不用担心亚当·普莱斯讲的太理论化,事实上,本书相当简单实用。除了大量真实案例帮助你理解带入之外,还有切实可行的执行方法。
比如第十章“停止拯救,支持自主”中,作者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去排查认知误区,如何范式转移孩子的不良情绪,如何应对最坏情形,甚至还有和青少年的沟通技巧传授。
__
自驱型学习,减少亲子内耗
好了,假设你现在读完了《男孩的自驱型成长》,理解了自己孩子,掌握了正确的教育沟通方式,准备开始实操,然后突然发现,孩子完全不配合,这该怎么办?
这时候就需要《男孩的自驱型学习》出场了,这是亚当·普莱斯专门面向青少年创作的书,当然家长也应该一起读一读。
甚至为了配合具体的阅读人群,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还特意调大了这本书的字体大小,以减少孩子阅读时的视觉疲劳。
真诚是这本《男孩的自驱型学习》的必杀技,在开篇,亚当·普莱斯就如此说道:
“我自知不可能说服你相信上学是有趣的,我也不准备浪费口舌。”
比起讲些大道理,作者更愿意花时间陪读者去搞清楚,在他心中,阻挡了他去努力学习的真正原因。
为此,亚当·普莱斯有一套很缜密的逻辑,他会先从同龄人的故事开始讲述,唤起孩子的代入感和同理心。然后他会指出“你”——也就是读者,和这些同龄人的共同点,再告诉你,为什么我们不得不去学习。
只有把努力的动机从外部驱动变成内驱型,孩子才能自助地去实现目标。
考虑到读者的年龄和接受能力,亚当·普莱斯在书中设计了更便于操作、更贴近生活的问卷、清单、表格和沟通语言。
像是第八章“如果我扛不住学习压力怎么办?”,里面作者先是给孩子解释了压力来自于焦虑,而焦虑并不完全是坏事,然后就通过“做作业的心理历程”表格分析焦虑来自何处,再慢慢教授孩子走出舒适区的办法。
一环接一环,耐心且有逻辑,孩子可以很流畅地读下来并跟着操作,不会有障碍。
虽说整套书冠以“男孩”的名义,但书中提到的很多青少年心理问题和困境并不局限于男孩,所以女孩家长也可以买来读一读,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