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夫妻将一家粮食店做上市了
港交所IPO挤爆了。
作者 | 周佳丽
报道 | 天天IPO
(ID:pedailyIPO)
每天吃的大米也要IPO了。
投资界—天天IPO获悉,十月稻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十月稻田)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和中信建投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这意味着,港交所很快将迎来一个大米IPO。
十月稻田的掌门人是一对东北夫妻——王兵和妻子赵文君,辽宁人,其家族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做起了稻米、杂粮加工生意。2005年,他和妻子也进入主食食品行业打拼,并从东北来到了北京。在中国电商拔地而起的年代里,夫妻二人的业务越做越大,2011年起先后注册了“十月稻田”、“柴火大院”和“福享人家”主食食品品牌,在全渠道卖得十分火热——2022年营收超45亿元,净赚3个亿。
民以食为天,十月稻田单枪匹马跑了十几年,直至2020年才首次引入VC/PE,身后聚集了包括启承资本、红杉中国、云锋基金、CMC资本、策然投资等知名机构,而最后一轮融资里中东的财团穆巴达拉也出手了。很快,东北那块广阔的黑土地上,即将跑出一个IPO。
你可能不知道,十月稻田最起初还是一家不起眼的粮食夫妻店。
现年47岁,王兵是一名土生土长的辽宁人。这里是我国大粮仓,盛产的大米是被全国各地千万家庭认证的“好米饭”,甚至出口到了世界各地。
早从80年代起,王兵的家族就已经投身于粮食行业,从事稻米、杂粮的加工,他也耳濡目染地踏进了这片肥沃的黑土地中。每年金秋十月,年轻的王兵便穿梭在稻谷田地与村落间,收割、晾晒、去壳加工、批发售卖,尽管当时还是小作坊生意,但他依旧乐此不疲。
渐渐地,王兵在经营中逐渐意识到一个深刻问题——小作坊生产的大米没有品牌价值,在市场上缺乏竞价话语权,销售渠道也偏窄。于是在2005年,几近而立之年的王兵和妻子赵文君商量着筹资建厂、引进新设备,以改变作坊式生产方式,成立了沈阳信昌粮食贸易有限公司(简称:沈阳信昌),由此正式启动了原粮贸易业务。
为了扩大业务,夫妻二人去到了北京,最早在北京的农贸市场开了家小摊店,从事大米批发,将沈阳信昌加工的粮食运到北京做批发和销售,这也是十月稻田最初的运营雏形。
后来的日常是,王兵和赵文君夫妇每天在自己店面口等着批发商、渠道商,也有小超市的零售商们来进货,然后再将大米等产品送到相应的仓储或超市等渠道点。日复一日,虽然生意不断,但在王兵看来这样零散且传统的模式低效且被动。
转机发生在2010年,电商开始兴起,夫妻二人嗅到了商机。如王兵所言,在大众认知中,大米、杂粮很难出品牌,当时也鲜少有粮食企业在互联网上花心思。于是在京东首次扩大商品类目时,王兵第一时间就写了申请、交材料,与京东达成了合作,并在2011年创立了专注于满足大众市场客户需求的多品类厨房主食食品品牌“十月稻田”,以及主打高端市场的“柴火大院”。
就这样,王兵夫妇迈出了从产品经销向品牌化转变的关键一步,线上生意做得如火如荼。后来随着中国线上线下零售江湖的演变,十月稻田拓展了商超、社区团购等线下渠道。
但根据招股书,线上平台依然是公司最为主要的销售渠道,截至2022年十月稻田仍有近六成的营收来自线上的电商平台和自营店,是中国大米、杂粮、豆类行业综合性电商平台最大的公司,2022年市场份额为14.2%,是第二大公司的2.7倍。
时至今日,十月稻田已经形成了以十月稻田、柴火大院以及旨在为中国家庭提供优质大米产品的“福享人家”为矩阵的多元化产品组合,主要提供:稻香米、长粒香大米等为主力的大米产品;糙米、黄小米、红小豆、芝麻等杂粮、豆类及其他产品;以及,木耳、莲子等豆类与其他副产品。
这促成了今天十月稻田的营收表——招股书显示,2019-2022年,十月稻田连续四年成为中国预包装东北大米零售市场收入最大的公司,后三年的营收分别为23.27亿元、35.98亿元和45.3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9.6%。同期,十月稻田的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2.21亿元、2.59亿元和3.64亿元。
小小大米孕育出一门大生意。这家来自东北的企业终于来到了港交所IPO的大门前,40多岁的王兵夫妇即将迎来人生里的第一个IPO。
创业十年,王兵夫妇一直默默无闻地做着自己的事业,直到2020年才被VC/PE圈注意到。
这年5月,十月稻田完成了成立近十年以来的首笔融资——来自启承资本独家投资的3亿元A轮融资。这年年初正值疫情期间,启承资本团队敏锐地在京东渠道观察到十月稻田大米的凶猛增长,于是创始合伙人常斌立即率队远赴东北,深入产业考察。
聚焦基础民生的刚需品类,常斌看到了十月稻田高效的供应链能力,同时公司协同京东等高势能新兴渠道发力,以年轻化和互联网化的组织形态在互联网渠道实现了对传统品牌的超越,恰好应证了了启承资本“超级供应链+超级渠道”催生超级品牌的投资逻辑,于是很快向十月稻田伸出了橄榄枝。
后来,启承资本还曾连续两轮持续加注十月稻田,常斌担任十月稻田董事。招股书显示,IPO前,作为最早投资方的启承资本持有12.49%的股份,为最大外部机构投资方。
紧接着2021年上半年,十月稻田宣布完成14.5亿元B轮融资,由红杉中国和云锋基金联合领投,CMC资本、泰合资本跟投,老股东启承资本继续超额跟投,创造了国内近五年基础食材领域融资金额的最高纪录。
彼时,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表示:“大行业有大机会,农业的现代化与品牌化需要有信念感的企业家。红杉中国看好十月稻田在全产业链的积淀,期待和十月稻田团队一道,用新渠道与新品牌赋能新农业,为农民增收致富创造真价值。”
透过招股书,我们还看到了十月稻田不曾官宣的一轮融资——2022年10月,MIC Capital分別以人民币1.2亿元和人民币2.5亿元等值美元向十月稻田及启承资本处收购0.96%及2%的股权,至此成为十月稻田的股东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MIC Capital正是中东主权财富基金穆巴达拉投资公司PJSC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其最终实益拥有人为阿布扎比政府。也就是说,来自中东的土豪财团也投了十月稻田。
根据招股书,IPO前,红杉中国、PJSC、云锋基金、CMC资本以及策然投资分别持有十月稻田5.66%、4.90%、3.40%、1.81%以及0.45%的股份。
在投资人看来,大米作为基础必需消费品的典型赛道,用户需求稳定,品牌忠诚度高,消费习惯迁徙门槛高。粮、油、水、奶等基础民生品类均诞生了数千亿市值的巨头,8000亿市场规模的大米、杂粮赛道是隐形巨头发展的肥沃土壤。
赶在一季度末尾,港交所开始热闹起来。
新股上市端,一季度港股IPO行业以消费品市场和工业市场为主,新股上市数量超15家,如美丽田园、乐华娱乐、百果园、粉笔、达美乐中国等等,合计募资额超60亿元。其中,港股一季度募资额排名前十的企业中,亿华通、九方财富均募超10亿港元。十余支新股上市首日涨跌参半,其中美丽田园等均有不错的涨幅。
赴港IPO队伍也愈发活跃。3月末,京东在港交所公告称,拟议分拆京东产发、京东工业于港交所主板独立上市并提交了上市申请书。一个京东系IPO天团即将赶来。在这两天前,估值超100亿美元的货拉拉也向港交所递交了IPO招股书。
通过IPO聆讯的企业仍在等待着具体时间表——冲击港股“白酒第一股”的珍酒李渡通过了港交所聆讯;经纬创投、顺为资本、源码资本等VC/PE支持的易点云通过港交所聆讯;启明创投、腾讯参投的梅斯健康也通过了港交所上市聆讯等等,还有KEEP、Soul、途虎养车等新经济公司进一步更新招股书。
再来看看A股IPO市场。截至3月31日收盘,一季度A股共诞生68家新股上市,募资总额约650.5亿元,有18支新股跌破发行价。整体上,A股市场虽然较2022年同期也有所放缓,但仍继续领跑于全球其他市场。毕马威数据统计,一季度A股证券交易所募集资金占全球IPO的50%左右,上市宗数占全球IPO的30%左右。
赴美IPO似乎也有了破冰迹象。今年伊始,这里的队伍罕见多了起来。先是启牛学堂母公司、成人在线学习服务提供商——量子之歌成功在纳斯达克IPO敲钟。2月,三位85后也率领禾赛科技登上了纳斯达克的IPO舞台,缔造了中国激光雷达第一股。期间,宠物独角兽新瑞鹏、独角兽震坤行纷纷递交了赴美IPO申请书。继禾赛科技后,大家都在等待下一下来自中国的超级美股IPO。
“尽管一季度美股IPO市场持续低迷,但通胀、利率、估值和市场波动等领域已经出现一些早期积极态势,这可能为其IPO市场的复苏奠定一定的基础。”安永在最新全球IPO报告中总结表示,而A股和港股资本市场均迎来重大变革,随着中国经济复苏,叠加政策支持,预计2023年A股IPO活动将维持高位,而港股IPO市场有望逐步回暖。
转眼间,2023过去了四分之一。
“我们今年火力全开,市场上好项目还是很多的,现在团队属于报复性出差看项目的阶段,”一位活跃在长三角的VC机构创始合伙人干劲十足。据他透露,一季度该机构投资打款井喷,过会项目就有六七个,几乎是去年一整年近50%的节奏。
如他所言,一二级市场正在回暖,国际外部环境的影响减缓,接下来投融资活动和IPO将会更加频繁,久违的IPO钟声开始密集回荡在创投圈。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天天IPO授权野性消费吧转载,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野性消费吧立场。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