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又被骗了?
德国《世界报》网站4月8日刊登题为《对乌克兰的又一个欺骗性承诺》的文章,全文摘编如下:
他们的谈判持续了数小时,再次无果而终。尽管所有人都知道时间紧迫。上周三,欧盟各国代表在布鲁塞尔讨论了可能决定乌克兰成败的问题:承诺给乌克兰的弹药能多快到位?它们从哪里来?承诺到底有没有可能兑现?目前情况看起来并不乐观。
17个欧盟国家和挪威希望在未来12个月内向乌克兰提供100万枚155毫米口径炮弹。布鲁塞尔两周前宣布了这一计划,但迄今为止几乎没有进展。
根据计划,欧洲各国军队将首先交出各自的库存炮弹,并得到欧盟的补偿金。将有10亿欧元用于此目的。欧盟还计划再用10亿欧元联合采购新弹药。
但内部人士怀疑该计划能否行得通。欧盟的军事人士认为很难收集到100万枚炮弹,至少在1年内很难。
一些国家希望通过欧洲防务局订购炮弹,而另一些国家则不愿意。该机构本身期望扮演重要角色——征询报价、谈判合同、完成采购,尽管它在这方面几乎没有经验。
但最棘手的问题是,要在欧洲之外采购炮弹吗?法国尤其希望从该国的军工企业订购,因此表示反对。希腊和塞浦路斯也在犹豫,因为它们担心订单会流向土耳其军火商。包括德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则认为,在欧洲以外订购是明智的——例如在目前生产能力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日本。
当各国政府为细枝末节争论不休时,乌克兰已经没有时间了。乌军需要来自欧盟的弹药补给,否则他们很快就将无法抵抗俄罗斯的火力。
而缺乏炮弹并不是唯一的问题。奥地利上校马库斯·赖斯纳对《星期日世界报》说:“同样重要的是,西方要提供足够多的新炮管。”他解释说,因为炮管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磨损,导致精度下降,出现误差。
但到目前为止,欧盟尚未讨论过交付炮管的问题。因此,欧盟的弹药承诺似乎并不成熟,更像是一场公关活动。
到目前为止,欧洲大陆每年生产约30万枚炮弹,由来自11个国家的15家制造商生产,其中包括德国的莱茵金属、法国的内克斯特和瑞典的萨博。近年来,这些公司削减了产量。
据赖斯纳介绍,像斯洛伐克、捷克或奥地利这样的中等国家,其155毫米口径炮弹的库存量在1万到2万枚之间。具体数字是保密的。德国联邦国防军的官员表示,在战争情况下,德国的炮弹库存量可维持2天到4天。英国的库存量或许能维持一周。这是一个不利的组合:成员国的弹药库几乎是空的,制造商又缺乏生产能力。而且这种情况不会在一夜之间改变。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