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7日,马克龙高调访华,从联合公报中可以看出,双方达成的合作非常广泛,从政治到经济、从航空到核电。尽管有冯德莱恩这个不速之客,但本次访问依然称得上是相谈甚欢。(马克龙在中山大学)看起来,这就是一次普通的国事访问,实则不然,这是中国对欧盟打交道新策略的牛刀小试。过去我们与欧盟打交道的方式,更倾向于与“欧盟”进行整体交往,2020年,双方签署的《中欧投资协定》和《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是这种交往方式达到高潮的体现。但随着拜登上台,重新祭出“大西洋主义”的大旗进行拉拢,俄乌战争的爆发更是让美国得以对欧盟进行强制捆绑。过去一年的事实证明,欧盟的独立性非常差,面对美国的渗透无能为力,但必须强调,“欧盟”的独立性差,是就“欧盟”这个组织而言的,并不是每一个欧盟国家,欧盟组织和欧盟成员国是两码事。客观地说,每一个组织都有自身的利益,欧盟也不例外。欧盟组织的利益,就是要让欧盟这个组织继续存在下去,那要怎样才能做到呢?答案是不断传播欧盟价值观,信这一套的欧洲人越多,欧盟就越稳,鉴于欧盟内部有着完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如果鼓励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欧盟会有解体的风险,因此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天然被欧盟所敌视。而白左价值观能人忘掉自己的民族和国家属性,逐步消解国家和民族,达到温水煮青蛙的效果,非常适合作为欧盟的官方价值观,所以欧盟一直魔怔不是因为它笨,是不得不这样。而且欧盟的集权程度过低,仅限于国家层面,只是将某些原属于成员国的权力收归了欧盟所有,比如货币发行权,被统一归入欧洲央行。但对于成员国的基层,不管是州级还是县市,欧盟都无法触及,这就形成了一种尴尬的状态:皇权不下州。越是欧洲国家上层,越赞同欧盟那一套,更多把自己看作欧洲人而不是本国人,而越往基层,本土派势力越大。对于基层的反对,欧盟没有太多办法,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加强白左价值观的传播,达到让反对者“社死”的效果。这两个先天性问题使得欧盟的组织属性天然就是白左,不仅不会抵抗美国民主党的渗透,反而会主动配合。所以我们在俄乌战争爆发后,逐渐转变了与欧盟的交往方式,更强调对具体成员国的交往。成员国的利益与欧盟利益有很大差异,欧盟不用管经济民生,可以高高在上,但成员国不行,作为真正的当家人,他们懂得柴米贵,更能坚持务实。务实合作建立在现实的严峻之上,而现实无疑是严峻的,俄乌战争对欧盟的影响很大,我们从贸易数据上就可以看出。德国拥有强大的、享誉全球的制造业,是长期的贸易顺差大国,在2010年-2020年这段时间里,德国的贸易顺差和中国相当,有些年份比中国还多,常年处于顺差世界前二的水平,金额通常在2000亿欧元以上。2021年,德国的贸易顺差虽有所下降,但依然达到1729亿欧元,巨额顺差下,德国人的日子自然过得相当滋润。不过这一切,随着俄乌战争的爆发,被彻底改变了,战争直接带来了高企的能源价格,德国作为能源进口国,不得不花更多的钱进口能源。能源涨价,又带动上下游产品涨价,导致客户减少,出口也相对减少。体现在全年的数字上就是,2022年德国的顺差仅为797亿欧元,大幅缩水上千亿,是新世纪以来的最低水平,其中5月份甚至出现了10亿欧元的逆差,是30年来的第一次。而法国,2021年贸易逆差850亿欧元,2022年逆差飙升到1636亿欧元,几乎翻了一倍,意大利2021年顺差599亿欧元,2022年则是逆差310亿欧元。如果把范围扩大到整个欧盟,2021年欧盟的整体贸易顺差是2160亿欧元,2022年则是逆差4320亿欧元,一来一回,差额就是6480亿欧元,等于几万亿人民币,能不肉疼吗?(图源:央视新闻)俄乌战争这一年,令整个欧盟的制造业状况空前恶化,“去工业化”不是开玩笑的,欧洲已经受不了了。美国出现逆差乃至巨额逆差是正常的,反正它已经高度金融化,但欧盟不同,经济结构还是以实体经济为主,是很需要顺差的,这也是德法意需要加强和中国合作的原因。无论是采购空客,还是让中国新能源企业进入欧洲设厂,都能一定程度上为欧洲制造业输血。当然,产业互补不是双方合作唯一的原因,就当今的局势而言,硅谷银行破产后,大家都意识到了金融危机即将爆发。面对金融危机,最好的办法是找一个避风港,避风港需要有三个基本条件:市场足够大、相对开放、有一定的增长性。符合条件一,当今世界就是三个经济体:欧盟、中国和美国,经济规模分列世界前三。而第二个条件,相对开放,符合的经济体很少,只有欧盟和中国比较符合。美国虽然市场够大,但已经不再开放,变得日益“美国优先”,去年八月,美国通过了《通胀削减法案》,削减通胀是假,贸易保护是真,这部法案就是挖欧盟制造业墙角的,试图通过巨额补贴,吸引欧盟制造业搬家到美国。德国和法国对这部法案十分不满,先后当面找拜登谈过,梅洛尼同样公开批评这部法案,但都无法改变,这背后反映的本质,是美欧在制造业上,竞争大于合作。而中国和欧盟在制造业上互补性要强不少,即使中国新能源汽车不断发展,但短期内被取代的也会是日系,一时半会还威胁不了宝马奔驰。(环球时报百家号)至于印度,增长性确实不错,但市场规模暂时还不大,而且开放性实在太差,比如说,去年小米被印度冻结了6亿美元存款,又罚了5亿人民币。小米已经算是投资印度的典范了,要工厂给工厂,要供应链给供应链,听话得很,但即使这样,也难逃挨整,要知道,小米这么多年在印度总计都没有赚到5亿。2022年10月,谷歌在一周内,连续被印度政府反垄断处罚两次,合计处罚金额21.6亿人民币。具体来说,谷歌在安卓系统内预装了一大堆APP,尤其是支付系统,令印度本土支付系统公司难以发展,印度政府一看,这还得了?罚,同时命令谷歌必须允许使用第三方支付程序,其实就是印度本土的支付APP。当年谷歌在中国闹得那么大动静,也没被罚一毛钱,人家就敢一周内连罚两次,用某位大V的话来说,印度向来擅长暴打国际资本。欧盟的经济规模和市场开放性倒是不错,问题是增长性太差,2008年欧盟GDP为16.3万亿美元,2020年反而只有15.37万亿。要知道,欧元的汇率是长期高于美元的,因此货币因素影响较小,单纯就是经济增长太少。这么一对比,反而中国三项条件都符合,市场规模大,开放性良好,至少不会明着歧视,甚至对外企多有优待,增长性也不错,当然,这不是说我们多么优秀,我们的不足多得数不清,郭德纲有句名言,“不是我很优秀,全靠同行衬托”。面对即将到来的大萧条,中国已经是相对最合适的抱团取暖对象了,而我们也很需要缓和与欧盟的关系。德国总理舒尔茨已经在去年年底访华了,马克龙最近也来了,意大利总理梅洛尼也大概率会在上半年访华,当德、法、意都能和中国展开合作时,那中欧脱钩的风险,暂时就没有了。“北溪-2”被炸,德国不敢吭声,法国也好不到哪里去,九百亿澳元的潜艇合同被美国抢走,马克龙也没什么强力回应。前番舒尔茨访华,只待了一天便匆匆离开。本次马克龙访华,虽然待了三天,比舒尔茨要多不少,却带着冯德莱恩,别看冯德莱恩是自己吵着要来的,但从名义上是马克龙邀请的,如果马克龙不发出邀请,她就来不了。可马克龙最终还是邀请了,可能是有小心思,也可能是需要给拜登一个交代。不管真相如何,都能看出中欧关系的天花板就摆在这里,双方脱钩很难,但也无法再往上太多了。不过对中国来说,只要德法能定下“不脱钩”的主基调,就这已经够了,我们从来都很清楚,欧洲是西方阵营的一员,试图将其拉拢过来是不现实的。但通过经贸往来,让欧洲挣扎摇摆,以牵制美国的精力和资源,让欧洲不会完全为美国所用,是可以做到的。冷战已经结束了,我们确实不能继续停留在冷战思维了。但不搞冷战思维,并不是解除对美国的防备,反对冷战思维、不搞阵营对抗的核心意思是,要杜绝阵营两极分化。毕竟现在全世界美国还是老大。如果真的搞绝对的非黑即白。绝对的两极分化、泾渭分明。在我们自己国际体系还没有建立成功的时候,完全搞成世界两极分化,那全世界只能去被迫用美国体系了。因为美国体系现在虽然烂,但的确是唯一可以运转的成熟国际体系,体系本身就是一种产品,我们目前还没有能取而代之的产品。有句话说得好,关键不仅仅是你有没有能力砸烂旧世界,你还得有能力去创造新世界。所以我们需要给我们自己的国际体系争取时间,努力地去挖美国墙角,避免全球两极分化战队。很多国家并不是心甘情愿支持美国,他们只是没得选而已。欧盟里面的法国和德国,你指望他们反美肯定是没戏的事,但这不代表他们不想自成一派,当个诸侯。以后全世界的趋势一定是多极化的,这是每个地方的地区大国发展起来以后,带动周围的小国辐射发展。对于这些地区大国,我们就算不能争取他们倒向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想,哪怕这些人就是骑墙捞好处,维持偏向中立就行了。朱元璋成功之前,谋士朱升对他说,我们要“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而拉拢德法,让中欧维持不脱钩的状态,就是这个战略必要的组成部分。
华山穹剑——时政分析、军情解读、国际纵横、历史回眸,国人关注的微信大号,每日将提供您喜爱的精品荟萃。
【敬请关注公众号:华山穹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