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不如罗马会“远征”?
来源:平原公子
最近看到了一个奇葩问题,说你看人家古罗马远征军多厉害,能打到两河流域;反观中国古代的东晋,过个黄河都费劲......是不是证明中国古代缺乏远征能力?
首先,你给我翻译翻译什么叫做“远征”?
其次,你再给我解释解释,为什么用罗马最强盛的时代来对比东晋?为什么不比西汉,为什么不比盛唐?
罗马进军两河就叫“远征”?你以为罗马帝国离两河很远吗?从今天的土耳其叙利亚边境,打到伊拉克巴格达附近,几百公里的距离,很远吗?
你再看看西汉霍去病漠北之战走了多远?长安到狼居胥山的直线距离是1600多公里,霍去病参与的漠北之战最远到达了瀚海,也就是今俄罗斯的贝加尔湖,长安到贝尔加湖直线距离近2000公里,而且战争中军队走的不是直线,所以行军距离远超2000公里。
你再看看唐朝灭东突厥之战,兵分六路,59岁的老同志李靖率领步骑3000,从马邑突袭定襄,一昼夜奔袭100里路程,翻过山地和丘陵,直扑定襄,吓跑颉利,一路穷追猛打,从白道打到铁山,中间又玩了一次百里奔袭,大败突厥,斩首上万,再从铁山打到碛口,俘虏五万多人,东突厥被一战灭国,颉利几乎只身而逃,李靖班师回朝。
当然颉利这家伙体能也不差,他在全军覆没之后往西狂奔1500里,一直跑到今天宁夏灵武附近,然后才被抓了送回长安去审判。李靖老同志这次出征的直线距离,也达到了上千公里,其中有两次上百里的“闪击战”......
当然,李靖64岁的时候,干了件更夸张的事情,3000里追击土谷浑。
贞观八年十二月,64岁已经退休的李靖,担任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统辖侯君集、李道宗、李大亮、李道彦、高甑生、契苾何力各部进击吐谷浑。次年四月,唐军在青海湖击败土谷浑,土谷浑伏允逃入戈壁。李靖分兵两道追歼,亲率李大亮等部由北道切断其通往祁连山的退路,并迂回至其首府伏俟城(今青海湖西),派侯君集、李道宗等部由南道追截南逃的吐谷浑军。大小数战,斩杀数万,缴获牛羊无数,从吐谷浑东部一直追到其疆域的最西端的且末,也就是从青海东部一路追击到新疆的西部,逼得伏允众叛亲离,被部将所杀,儿子降唐,土谷浑灭亡......李靖追击敌军3000多里,唐军大部分时间穿越的都是荒漠、高原、戈壁,是真正的“深入不毛”。
而高仙芝灭小勃律之战,更是传奇,747年,高仙芝任安西都知兵马使,领安西兵马约一万人、翻越葱岭,讨伐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吉尔吉特),葱岭,就是今天的帕米尔高原,平均海拔五、六千米,即便由山谷隘口通行,也有三、四千米高度,而且气候条件十分恶劣。
高仙芝率部从安西出发,经过二十余日艰苦行军后,抵达葱岭守捉(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之后向西,沿兴都库什山北簏西行,又经二十余日抵达播密川。在此分为三军:使疏勒守捉使赵崇玭统三千骑趣吐蕃连云堡,自北谷入;使拨换守捉使贾崇瓘自赤佛堂路入;仙芝与中使边令诚自护密国入,约七月十三日辰时会于吐蕃连云堡。
然后就是连云堡之战,连云堡位置高险,唐军只能攀援仰攻,但李嗣业神勇无敌,陌刀开路,亲冒矢石,陷阵先登,唐军“ 从辰至巳,大破之。至夜奔逐,杀五千人,生擒千人,馀并走散。得马千馀匹,军资器械不可胜数。”唐军大胜,全歼吐蕃军夺取了连云堡......“连云堡”这个地方,位于阿富汗境内。
高仙芝继续前进,疾过坦驹岭,翻越冰川,通过兴都库什山山口,然后逼降阿弩越城。最后,唐军直达娑夷水(印度河支流,今巴基斯坦境内),神兵天降于小勃律的首府孽多城,俘虏并逼降了当地不少酋长。小勃律王和王后(吐蕃公主)见势不妙,躲入了山上的石窟,等待吐蕃援军到来。高仙芝料到小勃律王的打算,直接断掉了娑夷水上的藤桥,使得吐蕃无法救援......小勃律王只能出降,被高仙芝带到长安国际法庭受审,,“拂菻、大食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附”。
从高仙芝出发的龟兹,到小勃律国的都城,直线距离也超过了3000里,再加上他路上的各种迂回、包抄,翻山越岭,走了多少路,其实已经算不清了。唐军行军路线主要经过东帕米尔,也是帕米尔高原海拔最高的部分,此处海拔平均超过了5000米,所经过的青岭(慕士塔格山)更是海拔7546米......今天你很难想象,在生产力落后的封建时代,他是怎么让一万人长途奔袭,翻过高原和冰山,然后还能保证灭国的战斗力的?
更重要的是——陆上远征,毫无水运之便利,这更体现了将领的军事天才和帝国的动员能力。
中国古代的远征能力行不行,我也不清楚,只从行军距离、地形条件、运输补给方面看,比罗马难多了,但在汉唐时代,依然打出过无比精彩的远征奔袭战。
在远离自己本国都城数千公里之外的地方作战,这已经是封建时代逆天的奇迹了。
当年的罗马做不到,今天的“新罗马”也几乎每次都失败了。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欢迎转发分享到群聊或朋友圈让更多的人看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