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没等到降薪落地,竟然先等到了银行的“反向讨薪”……

“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没等到降薪落地,竟然先等到了银行的“反向讨薪”……

财经
点击关注毯叔,看更多好文


毯叔说:

公众号变了新规则,很多朋友容易错过文章,大家记得一定星标新号,这样我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里。

认识这么久,我可不想丢掉你,千万别忘记 添加星标噢!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这些年,听说过员工向公司追讨薪酬,但你听说过公司向员工追讨薪酬的么?


最近,我在多家银行工作的朋友就和我说,发现他们银行在“反向讨薪”。吃进碗里的肉也让你吐出来。


啥叫反向讨薪?用专业的话术说,就是银行实施了绩效薪酬追索扣回制度。


当然,银行肯定不是拿着大喇叭大声告诉员工的,他们也是从最近刚刚披露的各家上市银行的2022年度报告里发现的。


比如招商银行,就首次在年报中披露,2022年度全行2876名员工被追索扣回绩效薪酬总金额5824万元,相当于人均退薪退了2.03万元。以该行去年员工总人数11.3万人计算,被追回薪酬的员工数量占比为2.55%。


渤海银行的年报显示,2022年追索扣回370人绩效薪酬1760万元。以此计算,相当于人均被追回4.76万元



图源:网络


江西银行更是直接,在年报中透露了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的具体事由,主要针对的是对不良资产形成负有责任的人员,按不良责任本金大小进行认定,并追索扣回相应绩效薪酬。


中信银行也在2022年年报中明确说了,公司监事会提名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听取了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管理办法的汇报。依据国家政策,建立了绩效薪酬追索扣回制度,对出现违规违纪、履职不力等情形的员工,根据问责处理决定,扣减其相应的绩效薪酬。


这阵仗,可真不小啊!


不过我问了问周围我那些在银行工作的朋友,他们本人确实都没有被追讨薪水。


这很可能说明,他们并不在这波讨薪的适用对象范围内。




那这波反向讨薪都适用于谁呢?


我们就要先来看看绩效薪酬追索扣回制度到底是什么了。


它是指金融企业的高管和对风险有直接或重要影响岗位的员工,在自身职责内未能勤勉尽责,发生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或造成重大风险损失的,金融企业不仅可以止付未支付的部分或全部薪酬,并且可以对已经发放的绩效薪酬予以追回。


从这里不难看出,绩效薪酬追索扣回主要是为了将员工薪酬与风险相挂钩,从而约束金融企业高管和员工从事高风险的投机行为。


这种做法其实也能够理解,毕竟这几年金融行业风险事件频发,各种暴雷层出不穷,而很多风险事件的发生,都是因为员工缺乏风险意识,唯业绩论所导致的。


不做点什么彻底让员工提高对风险的重视,万事总让公司背锅,也确实不是那么一回事。


其实早在2021年,监管机构就下发了《关于建立完善银行保险机构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机制的指导意见》,来健全绩效薪酬激励约束机制,发挥绩效薪酬在银行保险机构经营管理中的导向作用。


去年8月,财政部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通知》,再次强调金融企业应当制定绩效薪酬追索扣回制度,并明确适用于离职和退休人员。


这么看来,范围扩大了,连离职和退休,也不能犯错。



图源:网络


今年3月24日,银保监会又发文透露相关制度的实施情况称,截至目前,95%以上银保机构已制定并实施了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制度。“特别是在一些高风险机构,相关制度为追究违规高管责任、挽回资产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


至于这项制度会不会常态化,我认为大概率会的。


君不见这些年金融监管越来越严,金融行业如履薄冰,站在商业银行的角度看,反向讨薪的常态化有其必要性。不仅可以弥补部分银行损失,更重要的是,有利于银行的风险控制和持续健康发展。


而对咱们金融民工来说,这也未尝不是一个好事,这是给咱们提了个醒,千万不要迫于业绩考核的压力和高绩效的奖金,而去盲目追求短期回报,导致违规违纪。


后续一旦造成重大风险事件,钱都要吐出来,名声也彻底没了,对整个金融市场的秩序更会造成恶劣影响。


当然了,仅仅靠着一个制度你就指望将一切彻底改变,可能也有点过于天真,还是得多项激励制度并重。




其实这些年,为了规范金融圈的薪酬,监管部门开发了不少大招。


除了今年的绩效薪酬追索扣回制度第一次被大家所知,金融圈独特的薪酬延期支付制度也人尽皆知。


其实这个制度在我们证券行业,早就是大家抱怨归抱怨,却也必须接受的事实。


一般年终奖,当年发放的金额只有60%——70%左右,剩下的30%甚至更多,都要延期支付,延期支付的时间一般不少于三年,当然了,中高级管理人员的奖金延期支付比例更高。所以大家一般都戏称它为“金手铐”。


在银行,虽然没有券商那么明显,延期支付也已经广泛实行了。不同银行的延期支付比例不同,但一般延期的都是绩效奖金。


这样一来,一方面能禁锢住你,离职前要好好想想自己的损失,另一方面,也平衡了当期薪酬与长期薪酬的关系。



图源:网络


但总体来看,这样的强监管,再叠加上去年的风波和今年国家的几记重拳,都让金融行业的高薪,摇摇欲坠了。


比如刚刚发布的2022年报就显示,虽然银行员工的平均薪酬和2021没差多少,但多家股份制银行的高管薪酬都从2021年高于400万元,降到了2022年200万元以下,收入彻底“腰斩”。


至于接下来降薪的具体措施,不要再报不切实际的幻想,就等看靴子何时落地了……




分析解读了这么多,说来说去,还是一句话:


在金融行业混,确实肉眼可见地越来越难了。


它要求你更加敬畏市场,更能严控风险,更加谨言慎行,也更加量入为出。


当然,这些要求本来也没错,只是人啊,从来都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所以,我真的建议,过惯了宽松日子的“金融精英们”,尽早向其他行业的朋友取取经,该如何屏息凝神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远的不说,就问问教培和地产的朋友,相信大家总能感同身受,报团取暖。



图源:网络


不过,也不用过分悲观,任何行业都不可能永远顺周期一路前行。


咱们身处金融圈,不是也经常互相调侃么:


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聊人生;


没经历过几个经济周期的人,不配在金融圈混。


困难即机会,问题即业务。


任何时候,适者生存,都是自我拯救的王道。



图源:网络

*全文完,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微信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你还想看到我的文章,请一定给本文“点赞”、“在看”、“分享” 三连,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微信里
*「毯叔盘钱」所有内容系个人观点,仅以交流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读者结合个人财务状况,独立决策。
你也许还想看:

金融圈降薪还没落地,听说,金融街的学区房已经开始遇冷了……

假如金融人今天都说真话……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AI眼中的金融人长啥样?我用最近爆火的Midjourney画了画

点击关注毯叔

回复“盘钱”领30本财商好书


向毯叔咨询金融求职相关问题

请添加毯叔微信 uncletan2019
预约1V1付费咨询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金融圈“降薪”后再曝猛料:今年不发校招offer?!美国大峡谷,自然奇迹快速"拿"身份疯传!大批华人“主动降薪”,干两天就举报同胞疯传!快速"拿"身份! 大批华人“主动降薪”,干两天就举报同胞网传“曹德旺炮轰特斯拉涨薪”、“宁愿捐款也不涨薪” ,最新回应→张柏芝18岁与王菲18岁,看完照片,网友:谢霆锋才是人生赢家早鸟报|爱奇艺新专利可在弹幕中展示广告;科大讯飞回应“变相降薪”;小米回应被华为起诉专利侵权...美国快速”拿”身份疯传!大批华人“主动降薪”,干两天就举报同胞"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招商银行追薪5824万,银行开始“反向讨薪”多家银行向员工“追薪”!有银行人均追回近5万元离奇! 加国女子丢了银行卡钱被盗,但因为这被银行追讨这笔钱...离职后被前东家 “反向讨薪”71万,银行薪酬追索机制正在完善刘亦菲豁出去了,就靠一块“三角布“遮羞,分手了“玉女“形象资讯|招行追回5824万,银行开始“反向讨薪”?“香港没奶茶吗?”“一杯奶茶代购费10元”…香港“反向代购”大火,这些东西都从内地买!“8万月薪”炫富风波后的顶级投行,人均降薪20万性生活时间是越长越好?关于“时长”,女生有话要说什么情况?这家银行起诉原支行行长,"反向讨薪"71万,法院判了报告 | 麦肯锡:一切都发生了改变,除了银行的低估值女子吃了个白馒头,竟吐出一整碗鲜血!啥情况?所有人都可能遇到,医生提醒…抓紧囤货!华人最爱的电压力锅要破产了 华人申请信用卡 卡没等到却等来巨额账单金融圈降薪还没落地,听说,金融街的学区房已经开始遇冷了……可恨|又出“坑同胞”陷阱!为快速"拿"身份,大批华人“主动降薪”,干两天就举报离谱!大批华人为快速“拿身份”“主动降薪”,干两天就举报同胞大幅降薪?遭集体讨薪?浦发银行最新回应来了一个幸福家庭是怎样破碎的大幅降薪?集体讨薪?浦F银行员工罢工事件,真相比你想的更棘手……美国快速"拿"身份疯传!大批华人“主动降薪”,转身就举报同胞!深夜炸雷!美国万亿级银行股价暴跌超60%,机构高喊“把你们的钱取出来”!整个银行板块也被带崩京东集团CEO徐雷退休;浦发银行回应员工“降薪”;理想CFO李铁年薪过亿;科大讯飞否认套壳ChatGPT...二手房成交量见涨,中介却为何自愿“降薪”太奇葩!离职行长突遭银行“讨薪”71万,法院判了到手的钱不一定是自己的!银行向员工"反向讨薪",这家银行追回近6000万,咋回事?又挖到降温神仙饮!花与茶的美妙结合,一口就找到了夏天的快乐有一种公交停运,叫作“讨薪”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