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905nm激光雷达是「过渡产品」?这家头部公司不服气

905nm激光雷达是「过渡产品」?这家头部公司不服气

汽车



“这是行业转折性的里程碑。”4月14日,禾赛科技在上海车展前夕举办新产品媒体沟通会,新产品ET25的测距能力达到250米公司CEO李一帆向高工智能汽车确认,该参数为10%反射率下测距能力)。


250米,事实上是905nm与1550nm激光雷达路线之争中的一个关键数字。


据高工智能汽车此前调研中获取的信息,当前905nm路线的玩家,前向主雷达10%标准反射率下探测距离,基本为150-200米,1550nm路线的玩家,基本可达250米。围绕以10%标准反射率下的探测距离250米为界限,要性能还是要成本,玩家们分为两派。


有多名905nm激光雷达厂商人士在沟通中表示,相对于车规和成本,其实目前主机厂对于性能没有非常敏感,标准反射率下,100多米的探测距离已经够用。


1550nm部分玩家持明确反对意见,认为对车辆安全而言,前向主激光雷达的探测距离达到250米是“及格线”,低于250米看不到小的物体,非常危险。


“这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像ET25这样的激光雷达可以做到250米,也就是说所有大家讨论的关于(905nm)测距不行的这个话题,在今天理论上就结束了,有点像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以后就不要再谈里程焦虑了,那今天就是一个转折点。”李一帆称。


除关于测距能力外,此次沟通会上,李一帆主要围绕ET25如何实现“舱内激光雷达”(安装位置为舱内挡风玻璃后)展开介绍,并就激光雷达国内第二波上车热潮时间点、当下激光雷达的竞争焦点、激光雷达与毫米波雷达的关系等,发表其自身思考。


激光雷达“入舱”


安装位置,一直是激光雷达具体上车时被关注的焦点。


高工智能汽车注意到,从截至目前的主流方案来看,车载激光雷达大多被装在车顶或前保险杠的位置。这些位置,在整车动力学(风阻)、车身设计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争议。


2022年4月,关于激光雷达的安装位置,还曾发生数名车企管理层下场“辩论”。整体说来,安装于车顶的方案被认为视野更好,在行人碰撞、维修成本、震动控制(链接主车体)方面有优势,但造型被吐槽“太像机动战士-高达”。


禾赛科技尝试给出解决方案。


沟通会上,在阐明了车型外观的重要性后,李一帆介绍, ET25提供“舱内安装新方案”,置于挡风玻璃后侧。关键参数上,ET25在无挡风玻璃10%反射率下测距能力为250米,挡风玻璃后10%反射率测距能力为225米,最小角分辨率为0.05°×0.05°,点频超过300万点/秒(作为对比,当下禾赛的主激光雷达性能旗舰AT128,10%反射率测距200米,角分辨率0.1°×0.2°)。



此次得以进入座舱,ET25另三个指标被反复强调:高度、功耗、噪声。


逐一来看,该激光雷达尺寸高度为25毫米,是禾赛目前混合固态产品AT128高度的约二分之一,后者尺寸高度为48毫米,可被安装在车顶位置。据李一帆介绍,公司的激光雷达一直以最重要的技术指标命名,ET25即以高度命名。据介绍,之所以做的超薄,是为有效降低对驾驶员视野的影响。


另,ET25的功耗降至12W(作为对比,AT128为18W),以避免安装在舱内空气不易流通、且经阳光暴晒等情况下的散热问题;噪声小于25分贝,以满足安装在舱内的高安静需求,作为对比,“乡间宁静的夜晚”为20分贝,安静的图书馆为30分贝,ET25即处于其间。


那么,为何能较AT128实现功耗大幅降低,且性能明显拉升?


对此,禾赛科技的解释为,其自研新一代收发芯片,更先进的收发模块使接收芯片灵敏度有数倍的提升。沟通会上,李一帆再次强调其观点:激光雷达短期竞争壁垒在制造,中长期竞争壁垒在芯片,并就芯片的迭代周期给出时间线



具体来看,2017-2020年为V1.0时代,对应XT产品;2018-2022年为V2.0时代,对应AT128产品;2019-2023年为V3.0时代,对应纯固态产品FT120;2020-2026年为V4.0时代,对应禾赛的下一代产品。


根据介绍,V4.0做极致化的垂直整合,“绝大多数需要外采的东西我们都找到了内部提升、成本降低的方法,不仅做成这样,还要垂直整合到几颗芯片上”,这一代产品对应的时间周期为2025-2026年,不过一些技术提前下放到部分产品,ET即为其中之一。


对于舱内场景的ET25与舱外AT128的关系,李一帆解释称,ET为新的产品品类,做到极致超薄以围绕舱内安装场景,与AT128并非替代关系,后者是针对舱外的性能旗舰产品,下一代的性能大概率会拉升,“(AT)也不需要做特别小,它会性能更好”。


对于量产时间和定点情况,李一帆表示,目前ET25尚无官宣客户,量产时间需要根据客户的生产节奏确定,“可以肯定2025-2026年是ET25上车的主要年份,但不代表2024没有机会”。对于ET25的扫描方式等技术实现,禾赛科技暂未透露更多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至于舱内挡风玻璃后,为避免玻璃对激光的耗损,技术上采取了对安装位置前方的对应位置,做玻璃镀膜处理,由福耀玻璃进行开发。沟通会上,禾赛科技正式宣布与福耀集团达成战略合作,以共同推进 ET25 前装量产方案的落地应用。


何时迎第二波上车潮?


关于激光雷达的市场演进和节奏,李一帆给出自己的判断。


从行业背景上看,高工智能汽车注意到,2022年开始激光雷达开启第一波量产热潮,定点时间较多为2021年年中至年底,当时车企掀起智能驾驶硬件的军备竞赛,激光雷达上车是竞争的焦点。由此,激光雷达由拼技术参数,进入拼工程化落地、拼价格的阶段。


但在近期高工智能汽车的调研过程中,有厂商人士反馈称,截至目前上车的激光雷达并没有非常好地用起来。


此外,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从2022年9月至今,中国市场乘用车月度前装标配搭载激光雷达一直保持在1.5万台以上,其中,去年12月更是单月冲破3万台大关。


而终端车市行情以及车型配置率仍是主要影响因素。2023年1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搭载激光雷达交付2.11万台,环比下降31.94%。


此次沟通会上,李一帆表示,中国迎接第二波激光雷达上车热潮的关键因素,为2022-2024年上车的激光雷达,“软件系统能不能跟得上,消费者买完以后觉得这个东西到底厉不厉害”,伴随这一问题解决,预计2024年底至2026年初,国内会迎来第二波激光雷达上车热潮。


“去年是硬件之战,今年是功能之战”,李一帆称。对于除国内之外的国际市场,其预计2025年有可能会迎来第一波上车,普遍比国内主机厂的上车时间晚2-3年,其中日韩市场的玩家动作相对更慢。


对于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的关系,李一帆认为,相对于摄像头在光线变化、夜晚等场景的缺点,以及相对于毫米波雷达低分辨率的缺点,激光雷达可以提供密集、均匀的点云,与视觉有效互补。“(判断)传感器好不好,你就看那个图能不能开车吧”。


在李一帆看来,长期来看,激光雷达是支撑L3、L4智驾功能的标配传感器。其中,可以赋能更安全舒适的高速辅助驾驶,为实现城市辅助驾驶的重要条件。


“大概率每家(激光雷达厂商)都会自建工厂,在我看来迟早的事”,李一帆称,自建工厂是激光雷达玩家在当前阶段的唯一出路。


核心原因在于,对于成熟产业,制造和研发有更明确的分工,代工厂、研发设计厂商各司其职;对于新兴产业,制造应是研发的一部分,使研发、制造可以快速相互反馈迭代。过早引入代工厂,会导致最终无法达到车规级质量。


据介绍,禾赛科技采用以资本加速制造的早期迭代,做了部分设备购买方面的投资,“花钱买时间”以更快进入量产。根据对外释放的信息,禾赛科技花费1.64亿美元自建的麦克斯韦智造中心,2023年将会全面投产,工厂设计之初即考虑研发和制造一体。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激光雷达还会上更多车,与马斯克的想法背道而驰激光雷达价格战,没有赢家CVPR 2023 | 南大王利民团队提出LinK:用线性核实现3D激光雷达感知任务中的large kernel照坏了手机的激光雷达,会照瞎你吗?村中,镇上,城里同比增长超8倍!1-4月搭载量赶超去年全年,激光雷达赛道持续升温激光雷达,不该因降本而减配鸢尾花,骄傲姿态「宇称电子」获长城资本战略融资,希望以集成芯片方式降低激光雷达成本|36氪首发做人只有付出善的成本,才能获得丰厚的快乐利润 By ChatGPTCVPR 2023 | 多车协作让纯视觉3D目标探测媲美激光雷达自动驾驶落地如何降本?这家头部公司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从斯坦福到投出中国激光雷达第一股:人生是旷野激光雷达迈向规模量产期:如何看待3类玩家的竞争格局?净亏3亿/毛利率骤降,激光雷达上市新贵的首份年度成绩单德国每个人都享受全民医疗保险激光雷达“进阶战”:谁在引领新风向?30岁-35岁:一生中最容易有“失败感”的5年|什么是「成年过渡期」?FMCW激光雷达,未来已来国内激光雷达产业链公司梳理激光雷达「逆势而上」,70%理想新车主的选择就是最佳答案机构"走出去"加速!这家头部公募落子新加坡,基金"出海"版图不断扩容激光雷达市场内热外冷,哪个才是“真相”?激光雷达的前装「烦恼」情人节正副餐不再比拼激光雷达数量,华为、理想等回归「冷静」ChatGPT联网和插件来了,许家印首次成被执行人,激光雷达制造商收购福布斯,B站无法在网页编辑视频投稿,这就是今天的其他大新闻为什么你总觉得「过不上想要的生活」?这是我听过最客观的答案激光雷达的饭碗要被端了?「微报告」激光雷达前装“成色”承担行业重要课题研究并获评“优秀”,这家头部公建物企“有名堂”研究框架:激光雷达一张图硬件还不够!激光雷达「开卷」感知算法+数据闭环央企主题ETF来了!9家头部公募集体上报,跟踪三大央企指数,还能上车吗?如果我国军备芯片只有14nm,美国则是5nm,战场上差距在哪里呢?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