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避免“毕业即失业”,BOSS们的第一份工作,了解一下丨2022应届生就业锦囊

避免“毕业即失业”,BOSS们的第一份工作,了解一下丨2022应届生就业锦囊

财经


人生第一份工作“就业指南”。


又是一年毕业季,今年高校毕业生首次超过1000万人。而6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相较4月,5月的16岁-24岁的青年人口失业率上升了0.2%。通过这组数据的对比,足可以感受到这届毕业生承受着多大的就业压力。

事实上,对于应届生来说,就业的机会还有很多,关键在于如何选择。如果已经拿到一份还不错的offer,自然是再好不过了。但如果现在找到的工作并不是最理想的,也别气馁,任何岗位都有成长的空间,更重要的是为自己选择一个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并为此不断努力。

这次,我们特地邀请来自创业邦学园不同领域的优秀创业前辈,请他们分享自己初入职场的经验,为应届生提供#人生第一份工作就业锦囊,以期帮助职场新人快速转换角色、转变心态,从容进入人生新篇章,建立对未来的信心。

以下是他们的分享(排名不分先后,按姓氏首字母拼音排序):


用好“初生牛犊”形象,主动成长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西门子,这是一家经营了175年的跨国企业,具有全球视野,我个人非常喜欢这家公司的工匠精神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之所以离职,是因为决定与合伙人创立和气聚力。

以过来人的身份,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务必思考规划清楚之后再行动,无论做什么工作都一样。这也是我在职场早期积累下来的经验,至今仍然非常受用。

应届毕业生的可塑性、年轻活力和创造力都是我们招聘时比较看重的。如果一个应届毕业生能够展示出较强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虚心好学求知欲强并具备基本的岗位胜任技能要素,就有机会获得offer。

现在我们公司员工平均年龄27岁,90后及00后占员工总数70%以上。他们普遍具有创新热情、创新动力、有责任、有担当。这也是我认为年轻人初入职场时应该注意的,不要计较一事一物的得失、成败和短期回报,更重视主动接受任务和主动成长。

最后,还想对应届毕业生说的一点是,建议大家用好“初生牛犊”的形象,坦承、虚心,无须掩饰,充满能量,自然会迅速和新公司同事们打成一片。


正确看待外部环境,正确看待自己


我研究生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IBM,一共待了7年左右。从技术服务工程师起步,到区域销售代表、解决方案销售代表、产品线管理经理等多个职位都做过。

IBM的工作经验让我养成了很多良好的工作习惯,其中有两点让我受益至今,我也想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第一,“事必过三”。就是在做任何输出工作之前,都要自己先练习三遍,准备充分是对对方和事情本身的尊重,同时也会给予自我强大的心理暗示,以足够的自信更好地发挥,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科学的思维方法,即讲事实而不是讲感受。用客观事实判断人和事务,跳出思维惯性。

不过,我毕业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现在的年轻人更加自信、有更多新奇有趣的想法,更会平衡工作与生活,或者说更认真地工作,更热烈地生活。

我看到的90后、00后员工最大的特点是无论选择一家公司或决定一件事,主观情绪占比很多。

但我想对应届生说的是“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选择永远比努力更重要,永远也不要为任何时候所做的选择而后悔!”

选择一方面是要正确地看待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则是要正确地看待自己。

对外是指对外部形势有清晰的认知,譬如说在不同时代的大环境之下,个人所设定的目标一定是跟时代有相关性的。

所谓正确看待自己一是指对自身能力有清晰的认知,另一方面是对自己的目标有清晰的认知。

我们每年也会组织校招,在选应届生时,我们第一看重的是个人品行,正直一定是第一位的,表里一致,能够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所想,不掩饰、不躲藏。

第二点比较看重的是逻辑性和持续学习、创新的能力。我们提倡在面对任何事情时都不能仅凭经验草率而为,而要基于洞察本质、总结规律后形成相应行之有效的方法。

应届生进入职场,肯定是不存在经验一说的,但拥有底层逻辑的思维习惯,拥有强大的持续学习能力,并能不断挑战与突破自我,可以让你们更快掌握工作方法,并更快地完成和胜任工作。

最后还有一点小建议想送给应届生们,初入职场时可以切合自身特点,积极发挥人格魅力,在日常工作对接中积极主动一些,相信大家都会快速融入团队的,加油!


热爱是最强动力


我很幸运,第一份工作就是我实习的工作单位,在印刷包装行业垂直影响力很深的国家级研究院所。得益于产业咨询、行业媒体方面的工作内容,品鉴行业精品,从事技术专家和企业大咖,为我搭建了快速学习和成长的平台。

这些过往从事咨询和媒体的工作经验,塑造了我的思考方式,对现在的创业有很大的帮助。换位思考,让我遇事能站到消费者、品牌商、供应商、产业层面、社会层面等视角做出理性决策。而全局意识,则让我始终知道自己处在整体链条的哪一环节,才能不迷失。

可能应届生们会比较迷茫的是不知道公司看重哪方面的素质吧。以我们公司为例,我们面向应届生设置了管培生项目,主要是为公司做人才储备,所以我们更倾向于学习能力较强、有领导力的学生。

对于职场新人,包括我们自己招聘的应届生,我都会建议大家保持空杯心态,要主动沟通,主动参与。在对接工作的过程中,多学、多问,还要带着自己的思考,不要怕付出,尽己所能多做一步,这样会进步得更快。

最后,给新人们一个小锦囊,“热爱是最强动力”。无论是即将走入职场的应届生也好,还是仍在迷茫中的职场新人,如果大家能遵循内心的热爱,再加上脚踏实地的努力,一定会在职场中有所收获!祝福大家!


找到学习的榜样,跟对人非常重要


我研究生毕业就直接加入了强生,任职9年整,从强生离开后就去创业了,一直到现在。所以强生是我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打工的工作。

我最喜欢强生的就是她的价值观,以及可以同非常优秀的同事一起工作。其实找工作跟谈恋爱很像,不同公司有不同的吸引力,价值观一致,是走到一起的底层基础,而能够跟优秀的同事一起愉快地工作,是非常幸福的体验。

我自己本身的发展和成长就非常得益于毕业第一家加入的公司。所以现在我自己创业,非常希望能够打造更理想的组织形式,并助力到更多的应届生同学,也成为同学们职场生涯起步的首选。

长期理想和底层价值观,专业知识的熟练掌握,持续学习的能力,以及活力和可塑性,这些也是我们自己在招聘应届生时最看重的能力。

从我自己的经验来看,在职业生涯早期,非常重要的是培养一流的执行力——当日事、当日毕,严守deadline,同时要尽快学习并极致地掌握各种工作所需的职场技能,比如,较为基础的Excel、PPT,或是较为复杂的Python编程。总之,无论未来你要往哪个方向发展,有执行力,才会有落地能力。

当然,持续学习的好习惯会帮你一路打开发展的天花板。

同时,找到学习的榜样,跟对人非常重要!这个人可以是你的直属上级,也可以是在公司里工作多年,态度积极向上,工作表现优秀,也愿意帮助新同事的人。比较便捷的方式是,可以请教HR和你的直属上级,看他们觉得你应该找谁当榜样来学习,也拜托他们帮你们建立联系,主动出击拜师。

不过,现在很多刚毕业的年轻人都非常优秀,无论是能力还是眼界,优秀的同学太多了。

最后,我还想再给应届生们两个特别具体的小建议:一,主动结识更多的同事和朋友;二,积极展示自己,主动承担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让大家多多了解你。希望我的分享可以帮更多应届生尽快适应职场节奏。


关于创业邦学园

创业邦学园是创业邦于2015年推出的创业者一站式加速成长平台。针对不同成长阶段的创业者,通过在线知识产品矩阵结合线下细分赛道定向孵化、定制化产业培训等服务,为创业者打造一个集创新教育、资本对接、媒体服务、资源整合等全方位生态创业服务平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还在做MBTI吗?MBTI的祖师爷了解一下又是母親忌日网红消毒小家电如何避免“昙花一现”有关非小细胞肺癌的这些问题,病友需要了解一下20-23届海归极限捡漏! 至今零offer的、第一份工作选错的, 这些岗位不输秋招!聚焦丨“多措并举促进大学生就业”研讨会成功举行德国留学回国竞争力如何?《2022应届留学生就业竞争力洞察报告》出炉!暑假玩点啥,尝试点新乐趣?家庭桌游了解一下新加坡新开楼盘引发“高温”,宏茂桥旁学区房看房人潮了解一下神爱世人,送比特币到凡间养老财务规划:如何避免“人活着,钱没了”?一线|毕业即失业的青年影视创作者,出路到底在哪?​在 2022 年找工作,毕业生们的 “最后一课”悉尼巴士出事故!实习司机转向失败,巴士撞上街角酒吧!碎片散落一地!网友调侃:就业即失业助力毕业生就业|中传毕业生方婷:用文档记录投递的每一份工作最难毕业季到底多难?我调查了30个金融应届生的毕业去向,最后发现……美联储重磅加息,能否避免“大通胀”?杜月笙的管家萬墨林停机坪机务“大白”中暑进ICU,疫情防控避免“一刀切”为何这么难漫谈中西方的科学思维美国大厂也裁员,5月“毕业”人数创2020年以来最多理想汽车解约背后,2022年应届生的“春招修罗场”校园告密风影响就业,无法做背调的应届生正在被职场拒绝从“白人优先通行证”看亚裔的困境:如何才能避免“双重歧视”?应届生已达1000万,找到工作的只有一半,就业难怎么破?丨王煜全2022,被“毁约”裹挟的应届生就业难?这年头能找到一份工作就不错了?有企业感慨“高薪给不出去”?2022年应届生同比增加167万,为何多家企业仍称招人难?助力毕业生就业|无惧“最难”就业季 高校“拓岗”进行时“政府出钱、私人运营”——美国特许学校(Charter School)了解一下?河流直播预告 | 你还停留在“毕业即失业”的观念?人文社科的反击已经开始!如何避免“扇贝跑了”闹剧再现?《沪深300公司治理排行榜》重磅发布应届生首超1000万,如何避坑内卷焦虑?英国毕业生签证误区答疑应届留学生就业报告出炉!留学生还吃香吗?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