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后一艘濒海战斗舰刚下水就撞上拖船,特殊下水方式是主因
来源:蒋蒋的兵工厂
美国海军最后一艘自由级濒海战斗舰克利夫兰号(LCS31)于4月15日在威斯康星州的芬坎蒂尼集团马里内特造船厂命名并下水。芬坎蒂尼、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总承包商)或NAVSEA都发布了关于该项目里程碑事件的新闻稿。克利夫兰号是第16艘也是最后一艘自由级濒海战斗舰,也是第四艘以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命名的战舰。然而在大约3000人参与的下水仪式上,克利夫兰号(LCS-31)被WilliamC.Gaynor拖船用船首缆绳拖入梅诺米尼河,结果濒海战斗舰撞中了拖船受损,好在没有人员伤亡,克利夫兰号受损区域远高于水线,没有发生泄露,但仍需要修理,真是出了个大洋相。事故的原因除了拖船违规靠近军舰,其舷侧下水方式也是问题较大。
马里内特造船厂于2019年1月15日收到LCS31建造合同,于2021年6月16日铺设龙骨。克利夫兰号(LCS31)排水量3500吨,尺寸为115.0x17.5x3.9米。采用CODOG推进系统中,包括两台功率为36兆瓦的罗尔斯·罗伊斯MT30燃气轮机和功率为6.8兆瓦的柯尔特-皮尔斯蒂克16PA6B柴油发动机,配合集体减速箱驱动四台罗尔斯·罗伊斯轴流Mk1喷水推进器(包括两台可控推进器)。最高航速47节,克利夫兰号安装有G波段(4-6GHz)亨索尔特TRS-4DRotator三坐标雷达。武器包括BAE系统公司(Bofors)制造的57毫米Mk110舰炮和雷神Mk49拉姆防空导弹系统、康斯伯格RGM-184A型NSM反舰导弹(2x4)或AGM-114L导弹(1x24)。船尾有机库和直升机甲板,用于MH-60R/S和两个MQ-8B/C无人机,在直升机甲板下方有一个任务甲板,可供两艘11米和12米长的半刚性艇使用。舰员50人,如果安装了额外的设备,可以增加到65人。克利夫兰号服役后,将隶属于濒海战斗舰第二中队,永久驻扎在佛罗里达州梅波特海军陆战队基地。
然而克利夫兰号濒海战斗舰的下水,并不能改变美国海军对于这级战舰的嫌弃,自由级一直受到因为存在设计缺陷导致故障百出的CODOG推进系统的困扰,可能会失去燃气轮机的动力,只能依靠柴油发动机运行。濒海战斗舰的最高航速不能超过40节,仅靠柴油发动机只能以10到12节的速度航行。海军在2021年承认,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对其现役船只实施关键修复,导致去年5月,自由级苏城号才头一回部署到欧洲和中东水域。而且濒海战斗舰操作和维护起来非常昂贵,一艘濒海战斗舰每年的运行成本约为7000万美元,而一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运行成本约为8100万美元。濒海战斗舰的实际作战能力也相继缩减,3500吨级的战舰最初计划拥有三个不同的专业模块化任务包,然后就没了下文,以至于这船跟我们056的武器没啥大差别。再加上随着濒海战斗思想的过时,濒海战斗舰的地位非常尴尬。
美国海军在2021年将“自由”号退役后,其他9艘现役自由级濒海战斗舰都在2015年至2020年之间交付,还非常年轻,结果美国海军去年宣布计划退役9艘仍然非常年轻的自由级舰船,尽管根据众议院拨款委员会最近发布的支出法案草案,这一数字可能会减少到4艘,海军也曾提出将船只出售给选定盟友的建议。最近发布的远程造船计划提到,作为退役计划的一部分,两艘独立型濒海战斗舰现在将被标记为对外军售。
目前世界上常用的船舶下水方式有四种,包括重力式下水、漂浮式下水、机械式下水、气囊式下水。重力式下水又分纵向涂油滑道下水、纵向钢珠滑道下水和横向涂油滑道下水三种。漂浮式下水包括造船坞下水和修船坞下水。机械式下水种类很多,包括纵向船排滑道、两支点纵向滑道、楔形下水车、变坡度横移区纵向滑道、高低轨横向滑道、梳式滑道、升船机下水、纵移式与横移式浮船坞下水。气囊式下水则主要是中小型船舶。而自由级濒海战斗舰采用的就是横向涂油滑道下水。
横向涂油滑道下水指船舶下水按船宽方向滑移,船舶的一舷首先入水。这种下水方式又分为浮起式和坠落式,浮起式的船舶沿一直延伸入水的滑道滑移下水,而坠落式就是自由级濒海战斗舰采取的方式,下水时船舶连同下水架、滑板一起堕入水中,下水船舶横摇剧烈,船舶受力大,对船舶横向强度和稳性要求较高,对电子设备等有较大影响,对船舶吨位也有限制。因此我国军舰一般都不会采用这种方式,吨位小的会选择纵向滑道下水,更多的则是采用浮船坞下水和船坞漂浮式下水。而美国自由级全都采用横向涂油滑道下水,需要舰首与舰尾两艘拖船进行侧向拉拽下水,即使舰体横摇严重也不会出问题,但本次仅用了一艘WilliamC.Gaynor拖船在中部拖拽,缆绳又太短,结果就撞上了,说来说去还是违规操作的锅。好在自由级已经建造结束了,这也是马里内特造船厂最后一次横向涂油滑道下水,后续沙特皇家海军的MMSC护卫舰(自由级改进型)、美国海军的星座级护卫舰计划使用新的同步升降机下水了。
没给你砸沉就不错了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欢迎转发分享到群聊或朋友圈让更多的人看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