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失能老人背后的医养困境

失能老人背后的医养困境

社会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当现有的医疗和养老体系,无法为失能老人提供一个综合的解决方案时,许多人选择长期住在医院病房,但“平均住院日”和“床位周转率”又与绩效挂钩。两者的矛盾背后,是失能老人难以得到满足的养老需求。



记者|李秀莉

编辑|王珊

紧张的床位需求

孙黎是在十年前开始进入养老领域的。他原在一家计算机公司工作,辞职创业后为一线城市2000家传统家政门店提供软件系统服务。他发现家政公司约10%的订单是40-50岁的子女为70岁+长辈预约居家或医院照护。当时,孙黎觉得这是一个进入养老产业的契机:医院照护资源紧张,家庭成员一方面工作忙,一方面没有处理经验;而且当时国务院刚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这依照的数据是:2012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2025年将突破3亿。

2014年,孙黎开始在回龙观社区做养老创业,希望通过社区医疗资源,为属地老人提供可持续的上门健康管理。这在欧美国家已经是相对成熟的模式——社区医生的护理电话24小时开通,一旦病人有需要,医务人员可以随时上门进行评估,之后再对接专科医生,专科医生反过来还会培训社区医生,包括患者回家以后如何帮助其换药等。但在中国,紧缺的医疗资源无法为这些老人提供长期的照护。

《往生刑》剧照

孙黎希望能够参照这种模式。回龙观是全亚洲第二大的社区,当时一共6万个老人,其中55000人是北京本地老人。在回龙观周围,有13家带有社区属性的医院。孙黎去拜访这些院长,希望获得社区医疗支持。他跟其中一位院长聊天,对方给他举例,整个社区患脑卒中的老人大概有1000人,但很少有人能够得到医院的照护管理。孙黎说,在北京、上海这种城市,一线三甲医院的平均病床周转时间在9.5天左右,要留给更急性严重的患者。因此类似于脑卒中这样不太重的疾病,医生只能根据到院体征数据和过往病例给出康复建议,但老年患者转入居家或社区康复训练后,往往会因为子女和家政护理人员无法严格按照时间和标准操作,造成实际康复效果打折。

孙黎告诉本刊,中国人的养老按照年龄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50岁到60岁之间,相继退休,这个阶段的老人“不想老”且有大把时间,他们养老的目标是寻找快乐,如参加老年大学、游学旅居等文娱活动;在60-68岁阶段,老人的目标则开始变化,目标是不想病,他们会做许多提高生活质量的事情,来规避身体机能衰退;过了68岁,一切又不同了。68岁以后,老人原有的常见慢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可能带来并发症,会引起重疾增加,老人的身心状态也不好。这个阶段老人的需求是“不想死”,“在这个阶段,老人们开始需要长期系统性的关注和个性化的治疗服务。”

这样的需求也很难在综合医院得到满足。医院有着明确的住院时间限制,国内某三甲医院肝移植专家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感触颇多,“管理部门考核的是医院的‘平均住院日’和‘床位周转率’,目的是考核医院的资源使用效率,和绩效挂钩,医院自然会分解摊派到各专业科室来完成。”这意味着,许多有被照看需求的老年病人可能会被拒在外面。

《穿过寒冬拥抱你》剧照

匮乏的医疗照护

1999年,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到总人口的10%,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已进入老龄化阶段。这之后,老年化程度愈发加快。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3.5%。为了应对,2005年上海市首次提出9073模式,即90%居家养老、7%是社区养老,3%是机构养老。之后该模式被推向全国。不过,这样的结构,最难以顾及到的是失能失智老人的养老。

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公布的数据,2020年我国60岁以上失能老人超过4200万人,约占60岁以上老年人总人口的16.6%。这意味着,每6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当中,大约有1位生活无法自理,需要长期照护服务。北京市普仁医院老年科主任邢玉静告诉本刊记者,失能失智老人大多伴随着基础疾病。这些老人的身体情况复杂多变,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医疗资源的依赖度也更高。“比如,有些老人因为脑梗塞卧床多年,最后出现压疮感染,一感染就不吃饭了,其他身体器官也开始衰弱,需要插胃管、尿管,打鼻饲,家属不一定专业,可能一个不注意,就引起误吸和二次感染,此时又要把老人往急诊室里送,一个病来回折腾好几年。”

还有的老人虽然在医院得到了及时救治,但后续的照看护理问题很凸显。“比如有的老人因为糖尿病引起脚趾头坏死,被截肢后,病情转入稳定,就可以出院了。但出院后,谁来给老人每天换药?再加上三天两头回到医院里复查或取药,儿女很难有精力和时间来回跑。老人就长期待在医院。每次去跟家属谈出院的事,家属就给你买一瓶水,哭诉他的一大堆困难,谈多了,就说你态度不好,我们也劝不走。邢玉静说。

《酒神小姐》剧照

从医院的运转来说,是不愿意看到这种状态的。刘寅曾是北京一家公立医院的老年科医生,退休后又在北京一家民营医院的安宁病房里工作多年。她告诉本刊记者,来治疗的老人一旦病情稳定后,就只需要维持基本治疗,不再需要输液、打针、做核磁做CT,如果长期住院,只有床位费、护理费和所谓的医生服务费,这些根本包不住医疗单元的基本支出,医院的营收面临压力。所以一个长期住在医院的老人能给医院带来的营收是有限的。

一个悖论是,这些照护也很难在养老院得到满足。孙黎说,目前全国范围内,有医疗提供能力的养老机构是比较有限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带有较好的医疗资源的高端自付型养老机构品牌,占1%左右,但这类养老机构对支付能力有极高的要求,对应的是20-200万元的会员费或保费门槛,入住后是约6000-10000元的月费,若有医疗和护理需求则费用另付,普通人难以承受。还有一类政府托底的的普惠性养老机构,主要为3000-5000元月费的“公建民营”机构,虽然有基本的医疗保障,但往往地理位置偏僻,在非主城区,一般为多人间,入住条件相对较差,且数量有限,不好申请。

“这意味着两种形态均只能解决‘一头一尾’的少量需求,大部分普通家庭只能面对‘没钱去好的,不想去差的’局面。” 因此,大部分老人只能选择居家养老。一个奇怪的现象就出现了。这些年,养老机构的总床位数,是在按照每年老龄人口的3%去增加。根据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司数据,截至2022年末,全国养老服务床位822.3万张,但与此同时,近5年内,全国的养老机构平均入住率不足50%,且没有变化。

《桃姐》剧照

医养结合的困境

北京市隆福医院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尝试开展医养结合服务的——寻找一种方式,老人既能看病又能养老。

隆福医院是一家公立二甲医院。2000年之前,隆福医院是一家综合性医院。他们是2008年开始筹划建构包括健康管理、慢病管理、中长期照护等在内的“六位一体“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几年后他们又在区卫健系统与民政系统的支持下,开始与一家民营养老机构尝试医养融合模式的探索。两个机构独立运营,又密切合作。一层是门诊,四层是病房,二、三层是养老院的床位。养老机构主要负责老人的生活照料,医院则负责老人的医疗、康复与护理。

北京市隆福医院老年病科主任王红说,合作的这家老年机构接收的全是失能、半失能老人,总床位数在120人左右。根据报道,每天,隆福医院的医护人员为入住在合作养老公寓的老人提供巡诊服务,进行胃管、尿管、膀胱冲洗、静脉抽血、肌肉注射、血糖监测、健康咨询、慢病管理等服务。老人出现任何不适,需要住院治疗时,可以转至病房进行系统检查和治疗,病情稳定后转回公寓。

《桃姐》剧照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曾在2021年接受采访时提到,老人对于医养结合的需求在“六七年前”就开始凸显出来。从政策上来说,政府也鼓励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的合作,根据2019年制定的《关于做好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国家支持养老机构设立医疗机构、支持医疗机构设立养老机构。“所谓医养结合的机构,有的是在医疗机构里举办养老机构,也就是“医办养”;有的是在养老机构里举办医疗机构,也就是“养办医”;有的是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合作,由医疗机构为养老机构提供医疗服务等等。”李红兵说。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民营医院也开始参与医养结合业务,并打通医保。

但医养结合的过程并不是那样顺利:大部分养老机构自建医疗体系成本过高,这类机构很难有较好的医疗资源。王红告诉本刊,许多养老机构只有简单的医务室,这对于医护人员的继续教育、晋升路径和职业生涯等没有完善健全的体系规划,很难留住年轻和有经验的医护人员,也就无力组建稳定的医护团队,医疗服务能力也就越来越弱,另一方面,养老院因为害怕担责,当老人出现问题时,大多时候还是要求家属将其接到医院急诊。

《母亲的肖像》剧照

而在这个合作的过程中,孙黎也看到,有些民营医院直接将医院病房改造成养老院,他们承载的只是最基本照护服务,做到60分,但很难让老人的状态变得更好;还有的养老院会与旁边的康复医院合作或自建康复医院,主要目的是为了赚钱,“前11个月,老人住在养老机构里,费用并不高,另外一个月,将其安排到康复医院,进行健康管理,收取各种费用,许多项目是用医保支付的。这种操作方式,综合下来对民营医院来说也是不错的收入,能在养老院经营的基础上,使得单个老人的增收,平均在5%-10%之间。”还有的医院,通过“全面体检免费”的噱头,吸引社区属地的老人,白天来医院检查,刷医保卡,晚上回家睡觉,实现老人健康和医院增收。“这样的操作下来,看病拿药有医保,还方便、有专业护工照顾,比在家省钱省事,老人们也愿意去民营医院,本质上还是养老需求需要满足。”孙黎分析。

(实习记者郭佳琦、乔雨萌对本文亦有贡献,感谢微信公众号“黎阿姨聊养老”对本文的支持。)






 排版:飞飞 /审核:然宁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



大家都在看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下单本期新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华人背LV包抢救济!领完免费食品转头摆摊卖!张玉芳:发挥前海人寿医养保融合发展优势 提供不一样的服务和价值基辅, 我的心心念念美国MBA对申请人背景的偏好分析:你的背景适合申请哪个MBA?由一张90年前的家照想起ZT: 糖基化终产物(AGEs)当你老了 。。。。。。从泰康加码脑科建设,窥见长寿时代医养融合未来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超4000万,如何铺顺“居家养老照护”路?助浴师:维护失能老人最后的体面男乘客遇气流紧张颤抖 空姐跪地半小时安抚;787被拖车撞伤停飞!一飞行员空中失能!珠峰救人背后:8000米以上获救,是一次「偶然」逾4000万老人失能「上门帮人洗澡」行业爆火华人背LV包抢救济!领完免费食品转头摆摊卖!美国人炮轰中国人爱占便宜,不要脸!“健身房丑闻”事件被曝光,扯下了无数成年人背后的丑恶嘴脸CBA事件:背后的商业困境抢成龙饭碗,被香港保险业拉黑,摘得奥斯卡影后的“东方女侠”,背后的故事让人心疼下一轮裁员会有谁?可能老板得听AI机器人发话长峰医院火灾背后:失能老人的困与救73岁老人,从事色情业被抓,她的羞耻背后,藏着789万老人的无可奈何……大佬精力过人背后的秘密……举债度日!加拿大人背债$2.32万亿创历史新高!更糟的还在后头...夫妇好心收养6岁女孩,发现竟是20岁侏儒假扮,还试图杀死他们?!这个纪录片令人背后发寒…如何照护失能老人?“护理门诊”是什么?记者探访医养深度融合之路如何走?这家企业要以互联网医院及认知障碍早期筛查为突破口在发霉的冰箱里,能看到一代老人的困境洛杉矶华人背LV包抢救济,领完免费食品转头摆摊卖!发霉的冰箱里,藏着一代中国老人的困境终于明白年轻人为什么如此热爱中医养生了[预约] 歧视风波的背后,国泰航空的困境男人背后的女人苏州“上门女婿”被妻子毒害,藏尸冰柜15个月:案发后的一个细节,让人背脊发凉…天门山自杀青年背后的精神困境深入探索ChatGPT机器人背后的模型机制小别胜新婚英语,等等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