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民工”到《中国诗词大会》亚军:他靠什么火遍全网?
近日,50岁的农民工朱彦军再次登上央视,出现在科教频道中的《人物·故事》纪录片里。
熟悉朱彦军的人都知道,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登上央视了。
在2023年的《中国诗词大会》上,他一路过关斩将,脱颖而出,获得了亚军。
“我回去以后,一定好好听话,好好读诗,好好挣钱,好好爱你。”
在发表获奖感言时,他向妻子的这段深情告白赢得了所有人的掌声。
也让无数人都认识了这位烟火里谋生,诗词中谋爱的农民工。
有人问:“一个年过半百的农民工,为何对古诗词如此热爱?”
也有人问:“他是如何在生活的重重碾压下,仍然坚守心中的梦?”
从农民工到诗词大会亚军,朱彦军用三十载的坚守,给出一份完美的答案:
有梦想才有前行的力量,不是每个出发都有答案,但每走一步都是积累和沉淀。
“最喜欢在放羊时,看着夕阳西下,我坐在山坡上读诗歌,美得很!”
1973年的朱彦军,出生在甘肃平凉的一个小山村。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高低错落的旱作梯田、成群结队的牛羊,勾勒出朱彦军的童年画卷。
和其他山村的孩子一样,小时候的朱彦军放学后就要去后山放羊,到庄稼地里干农活。
但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是,从小他就酷爱古诗词。
上小学一年级时,他学到的第一首古诗就是《锄禾》。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打动他的,不仅仅是朗朗上口的韵律,还有课本上那幅生动的插图。
头戴草帽、手持锄头、顶着烈日在田间挥汗如雨的老农形象,就像这黄土山坡上的祖祖辈辈,让他倍感亲切。
老师当天才讲完,他就已经将这首诗背得滚瓜烂熟了。
与诗结缘后,朱彦军便常在课余时间找诗来读,没有诗可读,就会找一些儿歌来背。
新学期每次领到课本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翻阅课本所有的古诗词,遇到生僻字就查字典,然后像加班一样熬夜读完。
接下来就会在教室早读的时候,用最短的时间背完所有的古诗词。
不仅在教室里,山坡上、农田中,只要一有空,他就会跑去吟唱背诵。
空旷的山野上回荡着意境悠远的诗音,让年少的朱彦军仿佛遗世而独立,沉浸于自己的诗词世界。
父亲朱德功平日里也喜欢看诗词,发现儿子有这个爱好后,他非常支持。
在乡政府上班的他,每个月仅有30元的微薄薪水,但还是经常会给朱彦军买一些报刊、杂志。
在父亲的藏书中,朱彦军最喜欢两本与诗词相关的,分别是《毛泽东诗词鉴赏》和《唐诗三百首》。
至今,他还保留着这两本旧书,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注满了他儿时歪歪扭扭的拼音。
初中毕业后,因为家庭条件太差,再加上当时村子里“打工风”盛行,朱彦军无奈还是选择了辍学打工。
临走的时候,他什么都没有带,唯独带走了父亲所有与诗词相关的书。
朱彦军说:“我喜欢读诗背诗,这是最好的放松方式,对我来说是一种快乐而不是一种负担。”
对年少的他而言,诗词不再是束之高阁的书卷,而是温润己身的甘露。
这些五言七言的诗词韵律,逐渐在他的内心建造了一方净土。
而在那方净土里,埋下了一颗叫做“梦想”的种子。
他以诗为春风,以词为雨露,不慌不忙地浇灌着,等待某一天破土而出。
离开家乡和校园的朱彦军,并没有因此放下对诗词的痴迷。
1992年起,朱彦军先后辗转多个城市,西安、厦门、无锡、呼和浩特、西宁……
哪个工地需要人,他就去哪个地方顶上。
边做边和身边的老师傅们学习,从一开始的一窍不通到熟能生巧。
泥瓦工、电焊工、搬运工、油漆工、水暖工……他也记不清自己做过多少工种了,唯一能确定的是,慢慢从同事口中的“小朱”变成了“老朱”。
外出打工,朱彦军不畏艰难,也从不怕苦,最怕的就是没活儿干。
经常是干完这个活,就空闲好几天,不仅一分钱挣不到,还经常自己掏钱吃饭住宿。
朱彦军说,最窘迫的那几年,甚至还给人蹬过三轮车。
但无论跑到哪里,干什么活,他都会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和一本翻烂了的新华字典。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这是朱彦军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诗。
不管再苦再累,每当躲进那个诗词为他构建的“避风港”时,所有的疲惫都会烟消云散。
每到一个新的城市,朱彦军首先就会去找当地的新华书店,或者是旧书摊。
不舍得花钱买书,他就想了一个笨办法:带着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去书店抄诗词。
一抄就是一整天,每次抄完的诗词就够他背一个月,背完后再去接着抄。
有时候碰见工作人员,他也会难为情,很多诗词就抄写的匆忙简单,后来有了老年机,他就用拍照功能拍下来,回去再做整理。
十几年的时间里,朱彦军抄写的诗词,记满了整整七个笔记本,分门别类地记录着诗词原文、字词翻译和典故。
他将这些笔记本视若珍宝,一有时间就会拿出来翻阅。
白天干活,夜里读诗。
朱彦军的生活方式让他在打工人群中显得颇为另类,工友们得了空后,经常会打牌喝酒消磨时间,只有他一个人默默坐在床边看书。
总是有人嘲笑他,“你一个打工的,天天读书有啥用?”
每当听到这些话,他都会置之不理,转头又接着看书。
有一次,他和工人们都在无锡打工,正值端午节放假,他们相约出去玩。
工友们大多数都是西北人,很多人没见过江南民居,一个工友特别惊讶地问道:“这地方的人咋都住在河边呢?”
朱彦军看到眼前的景象,立即想到了唐朝杜荀鹤的《送人游吴》,于是脱口而出:“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故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一旁的工友听到后顿时刮目相看,连连称赞。
朱彦军说:“读书和不读书,我从这里边就能感觉到不一样。”
法国小说家加缪曾说过:“真正的救赎,是能在苦难之中找到生的力量和心的安宁。”
平凡的烟火里,是诗词一次一次点燃了朱彦军内心的希望,给了他生活的力量。
都说上帝不会辜负任何一个勇于做梦并勤于付出的人。
而朱彦军的人生逆袭之路,也才刚刚开始。
2016年,中央电视台开播了第一季的《中国诗词大会》。
坐在电视机前的朱彦军,激动地一晚上都没睡着。
他的内心,是渴望登上这个梦想的舞台。可他知道,自己离这个舞台还很远。
但自从有这个想法之后,他便更加努力地增加自己的诗词量。
不管是从手机上还是从书上看到的诗词,他都会立马拿出纸和笔记下来,然后每天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一天一首或者两天一首。
白天干活的时候好好干,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就努力去背去记。
一天24小时,除了吃饭睡觉干活,只要稍一有空闲,朱彦军就背诵诗词。
不疯魔,不成活。
经过几年的努力,朱彦军熟记的诗词量基本稳定在1000首左右。
2019年,朱彦军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名了第五季《中国诗词大会》,没想到顺利过了海选。
然而那段时间,他才刚刚找到一份活路,才干了不到4个月,并没有挣多少钱。
再加上家里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家里花销大,收入少,如果朱彦军再去参加诗词大会,难免会捉襟见肘。
于是和妻子商量了之后,朱彦军最终放弃了参加比赛的机会。
虽然错过了这次的诗词大会,但朱彦军并没有减少对诗词的热爱。
他的内心深处,始终有一颗等待着发芽的梦想种子——无论如何,都要去参加一次。
2022年底,朱彦军又报名了第八季的《中国诗词大会》,经过层层选拔再一次被选中。
他的儿子朱保行说:“这次,我爸前前后后打了好几通电话和我商量,虽然出发前疫情形势严峻,但我知道,这次,我们谁也拦不住他。”
朱彦军告诉记者,这两年疫情反复,和妻子一直在老家建筑工地做水暖工,工作时间长,背诗词的时间就少了,记住的诗词数量已不如当年。
但他借用了李白的一首诗表达了自己的心境:“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此番赴会,就算没有拿到名次,能和全国的诗词爱好者面对面的交流,也不枉此行。
然而幸运之神始终眷顾着这位衣着朴素的农民工。
朱彦军凭借着扎实的诗词基础和平稳的心态,一路过关斩将,冲进了决赛。
最终获得了亚军奖杯,与第一名的成绩仅相差1分。
一时间,这位来自甘肃农村的农民工,成为了各大媒体的焦点,“朱彦军”三个字不断出现在社交平台上。
至今回忆起那场改变自己命运的比赛,朱彦军都还觉得自己像做梦一样。
但他很快也就恢复了内心的平静,他想起苏轼的一句词:“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今年3月份,朱彦军所在的静宁县,聘请他成为了县文化馆的正式工作人员。
从此,朱彦军又有了新的使命。
朱彦军用30多年的寒窗苦读,成为了因诗词而发光的平凡英雄。
有人说:“拥有梦想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为了梦想全力以赴,更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
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只要坚定每一个步伐,不放弃不停滞,就算是平凡人,也终将会迎来高光时刻。
从农民工到诗词大会全国亚军,50岁的朱彦军终于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但这束“高光”的背后,是我们想象不到的付出和汗水。
曾经在《十宗罪》里面看到这样一句话:
“有些事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看到了希望。”
这世上,从来没有突如其来的成功,都是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猛烈爆发。
希望一直奔跑的你,在追梦的路上,一定不要泄气。
总有一天你会发现,梦想就在不远方等着你。
作者 | 墨临,用文字记录人生。
主播 | 云湾,暖心宝哥,每晚用声音伴你入眠。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生活或许平淡,
但是总会有许多温暖,治愈着我们的内心。
午睡醒来阳光正好撒在身上,
买到了想吃很久的黄桃罐头,
打开电视刚好在播想看的节目……
无数件小事带来的满足感让我如此热爱生活。
欢迎点击文末链接,
一起记录让你感到满足的小事,
保持对生活的热爱,让平淡的日子永远闪耀
▼最近微信改版
经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推送星标“十点读书”
及时接收每晚新鲜出炉的推文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