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玉米出了轨,还是鲜花劈了腿?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尹哥聊基因”
最近微信改版,容易找不到尹哥的文章,大家记得把尹哥设为星标⭐️ 哦~
夏天来了,又到了吃玉米的季节。
喜欢去菜市场溜达的朋友不难发现,现在玉米不黄了,红的、黑的、紫的都有。喜欢刷小红书的朋友偶尔还会刷到同时拥有好几种颜色的“迷幻”玉米,简直彩到离谱!
一时不知道到底是玉米出了轨?还是鲜花劈了腿?
这种玉米也有非常时尚的名称——玻璃宝石玉米。它在阳光下呈现半透明状态,像极了彩色玻璃,又似各种珍贵宝石。
五彩斑斓的玉米在吸引目光的同时,也受到不少质疑。
这个是转基因吧?!
打的色素吗?
吃了会不会躺板板?
……
看来,要想放心地吃口彩色玉米,我们需要了解玉米色彩形成的原理。
01
玉米颜色是如何形成的?
玉米有彩色是因为它们带有不同的花青素。
花青素是一类天然的色素,常常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它们能够吸收太阳光里的能量,在植物体内起到保护和产生色彩的作用。那么花青素又存在于玉米粒的哪个部位呢?
玉米粒从外到内依次是种皮、糊粉层、胚乳和胚。玉米粒的颜色由糊粉层和胚乳的颜色决定。当玉米的外层糊粉层没有花青素,糊粉层就是透明的,这样就会表现出里层的胚乳黄色。
而有些玉米,比如紫色玉米,糊粉层中含有紫色的花青素,就挡住了胚乳的黄色,我们就只能看到糊粉层的紫色。
02
玉米的颜色是什么决定的?
生物很多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玉米粒颜色就由多个基因来决定。
但有些朋友会很疑惑:为什么同一根玉米棒上的玉米粒会有多种颜色?
△来源:小红书
这是因为即使是在同一个玉米棒上,每颗玉米粒都是一个单独的、遗传上不同的胚胎。因此,每颗玉米粒都可以松散地被认为是玉米棒上其他玉米粒的“兄弟”。在这种情况下,同一根玉米棒上就会有不同颜色的玉米粒了。
谈及玉米色素基因的表达,我们还不得不提遗传学上一个伟大的发现——转座子。
在20世纪40年代之前,遗传学界有一个共识,那就是生物的DNA序列是恒定的。简单来说就是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一成不变的。
但是1932年,一位名叫芭芭拉·麦克林托克(Barbara McClintock)的女科学家在玉米的遗传实验中发现了一种特殊现象:在杂交实验中,有一些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会发生改变,就像是基因在染色体上跳来跳去一样,这就是跳跃基因(也被称为转座子)。
△麦克林托克在实验室工作(来源:wikipedia)
麦克林托克在研究玉米色素基因调控机制时发现,花青素基因是由转座子调控的,转座子可以使色素基因表达或停止表达,表现出来就是颜色的有无。
由于转座子在玉米中的跳跃非常活跃,花青素的表达时而开始时而停止,最后不同籽粒中花青素的表达量会有不同,表现的颜色就有深有浅。不仅如此,转座子是否会发生跳跃还会受到其他基因的控制。
转座子的发现颠覆了当时人类对于基因的传统认知,与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一并被公认为20世纪遗传学史上两项最重要的发现。麦克林托克被尊称为“玉米夫人”,也因此获得了1983年的诺贝尔奖,是历史上第一位独享生理或医学奖的女科学家。
△麦克林托克的研究对象——彩色玉米(尹哥拍摄)
03
玉米的彩色是因为转基因吗?
不管玉米粒的颜色多么花里胡哨,食品的安全性仍是消费者最关心的。彩色玉米是如何被培育出来的呢?这其中真的涉及转基因技术吗?
答案是没有,彩色玉米是通过杂交得来的。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授粉的植物,主要通过风将雄花花粉传播到雌花上,完成授粉。
在“媒婆”风的牵引下,不同颜色的玉米品种经异花授粉“杂交”后,一个玉米棒上长出多个“同母异父的兄弟”,它们无序排列,彩色玉米便形成了。
△来源:小红书
看到这儿有的朋友更加疑惑了,那彩色玉米粒颜色不同究竟是因为转座子还是因为多父本授粉?
综合以上两个影响因素可知:同一个玉米棒上,基因型不同的玉米粒颜色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父本不同;基因型相同的玉米粒颜色差异则是因为转座子“跳跃”导致基因表达差异所致。
除了好看,不同颜色的玉米粒由于花青素不同,可以提供更丰富的营养。
所以看完本文的科普,朋友们可以放心大口地啃彩色玉米啦~
参考资料:
1. 世界上最伟大的玉米是哪个?https://mp.weixin.qq.com/s/jbX9IuLsNuwIpt5oVHJo8w
2. 彩色玉米是怎么形成的http://www.q2d.com/life/71301.html
3. 玉米从彩色果粒中捕捉跳跃基因https://www.fx361.com/page/2021/1015/8967279.shtml
— END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