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银行急了公众号新闻2023-04-29 23:04文/子木4月以来,全国中小银行突然开始大幅下调存款利率,你降20个基点,我降40基点,呈现出一边倒的溃败趋势。储户不得其解,暗暗抱怨,钱没赚多少,利息倒是降了不少。遥想当年,4%以上的大额存单遍地都是,人们都嫌少,而短短几年的现在,人们只能在2%-3%的利息存款中,寻求安慰。1年定存利率更是进入“1字头”,基本解释了什么叫做“打发人”。为什么中小银行会在4月集中下调存款利率,未来利率趋势如何,人们在这场降息风暴中又该如何规避风险?希望下面的文字,能帮大家看清真相。如果关注存款利率,应该会发现,去年银行有两轮比较强烈的降息潮,一轮是4月,另一轮在9月。这两轮降息潮,战略企图很明显——释放流动性,刺激消费。大银行基本都响应了号召,参与降息,中小银行却都藏的挺深,一个没“跟”。这是因为中小银行相比大银行的竞争优势本就不明显,全靠高利息吸储,发点儿礼品,整点儿优惠,老头老太太,乐在其中。可一旦利息降下来,甭管平时感情多好,存款会毫不犹豫跑到大银行里去,严重影响中小银行的生存策略。但为什么中小银行会在4月跟进?其实银行业一直都有个规矩——每年的1-3月份是“开门红”,是拉存款的旺季,一年存款能拿到多少,全靠第一季度的努力,毕竟存款才是立行之本。进入4月份,所有银行都能预估年内的任务是否能完成,这时候紧要关头是如何做贷款,推销产品等等。1-3月拉存款,4月定策略,这都是水到渠成的表面规则。但深层次,今年跟过去,大有不同。一位资深银行朋友跟我说,今年吸储吸储,越吸越不对劲……甚至有些害怕——存款的人实在太多太多了,很快超额完成目标。数据上也有显示,截至2023年3月末,住户人民币存款余额130.23万亿元,比上月末增加2.91万亿元,比年初增加9.9万亿元,基本又创下历史新高。但贷款呢?遥遥无期。企业不贷款不扩张,人们不买房不买车,银行跪着都做不了多少单子。这很危险,银行盈利,来源于吸储放贷之间的利差。行业内有一个标准,1.8%,是银行维持合理利润情况下的净息差参考线。而现在大多数银行都低于这个值,2022年29家上市银行,有8家净息差低于1.8%,占比接近3成。存款是银行最大的负债,如果贷款需求长期羸弱,将会放大负债效应,甚至会引发系统性风险。所以还没到4月,中小银行其实基本达成了共识,降低存款利率,谁不降,谁这一年就是二杆子干活 ———傻干。整体来说,今年这波中小银行降息,并不是开启新一轮降息潮,而是对去年2轮降息的跟进,也叫做“补充”。但却对未来十年,却又是一次新的开始。长期来讲,利率只能越来越低,形势很难扭转。这是因为金融机构必须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职能,而银行,也一定要服务于经济运转。现在的经济复苏缓慢,唯一且有用的方法只能是继续针对实体经济降准降息,尽可能地释放流动性。贷款利率长期下行,为了平衡净息差,银行只能被迫继续下调存款利率。其次,短期内人们专注于存款的心态很难改变。经过大疫三年,市面上出现了一批坚定不移拿现金的人,他们拒绝大宗消费,死守着现金。无论降不降利息,这批人会一直储蓄,甚至0息,他们都会义无反顾继续把钱存在银行。一个连续在楼市、股市栽了跟头的朋友跟我讲:到头来明白了,通胀就像是生命的衰老,是正常的自然现象,但炼丹、打激素想要逆行改命,很容易活不久。大多数人没死于通胀,而是死在了抗通胀的路上。如果想让人们不存款,唯一的方法就是房价大面积地上涨,点燃人们的追逐财富的欲望,逼出消费。但现在来看,这种引导很难形成。无论是贷款利率下行,还是民众存款意识难以扭转,两者均形成了强大的成本压力,迫使银行从追逐利润转变为“活下来”。一旦预期形成,银行就会想尽办法博弈政策。比如最近很多城市的房贷利率出现了反弹,石家庄、长春、福州、哈尔滨等17个城市,首套房贷利率回调至4字头。即使政策端再想通过下调利率,刺激楼市,但银行却用自己的力量支持利率反弹。道理很简单。当做生意无法通过“薄利多销”取得进步时,只能选择“有一单吃一单”的方法,提高利润空间。接下来的房贷利率优惠的额度,大概率要用完了。不仅如此,长期的大额存单、货币基金、国债等低风险稳健理财产品等等低风险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未来只能越来越低。而政策端也乐见其成,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从银行把钱逼出来,用于消费。利率是资金的价格,最终这种局势只能形成两个结果。第一种,像日本前几年一样,银行存款接近零息,人们宁愿把钱兑换成钞票,放在榻榻米下面,彻底进入低欲望社会。第二种,积累到一定程度遇到奇点,出现迅速反弹的趋势,紧接着全社会迎来一波大通胀周期,所有资产价格飙涨。至于哪种结果,要看接下来经济怎么运行了,但现在几乎所有力量都在迫使趋势向第二种结果进行。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