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让孩子住校,是我做过最后悔的决定”:一位妈妈的反思,住校伤害真的大

“让孩子住校,是我做过最后悔的决定”:一位妈妈的反思,住校伤害真的大

公众号新闻

文 | 尹建莉
来源 | 尹建莉父母学堂(ID:yinjianlifumuxuetang)


有一次,我到某电视台录制节目,话题是孩子上寄宿制幼儿园好不好。


现场请了另外两位年轻母亲,她们分别代表赞成派和反对派。赞成“寄宿制”的,认为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集体意识;

反对的认为幼儿园缺少家庭的温暖,家长和孩子交流的时间太少,不利于孩子的情感培养及智力发展。两位母亲的观点很有代表性,我的观点很明确,反对寄宿制。


“培养自理能力和集体意识”——且不说这样的目标本身很自私很伪善,推论也很浅薄——把孩子和父母隔绝开来,就可以锻炼出很强的自理能力;


把孩子早早送入集体生活中,他就可以有很好的集体意识、善于和人合作——按照这样的逻辑,孤儿院的孩子受到的早期教育应该是最好的。


事实当然不是这样。


孤儿院的孩子从小过着集体生活,儿童期的自理能力可能确实比一般孩子强,但大多数人成年后并不出色。


事实是在孤儿院长大的孩子大部分有较重的心理问题,自我意识和合作意识往往停留在较低水平层面——这样说不是贬低这些孩子,只是陈述一种客观事实——不是他们天赋不好,也不是保育员的工作不尽责,是命运不公,剥夺了他们早年正常的家庭生活和父母之爱。


他们从小缺少家庭气氛滋养,缺少和亲人的情感及语言交流,生命起始阶段性出现畸形,以至于成年后在心理及能力方面表现出永久的缺陷。


图片来源:电视剧《不求上进的玉子》


罗马尼亚曾在这方面犯过一个致命错误。


二次世界大战后,罗马尼亚陷入经济困顿、人口锐减的状态。政府鼓励生育,规定每个育龄妇女至少要生4个孩子,如果家庭无力承担这么多孩子的抚养责任,可以送孩子到政府出资的国家教养院,由工作人员进行集体抚养。


该政策出台后,先后有6万多名婴儿一出生就被送进教养院,进行批量抚养。这些孩子后来几乎都出现行为异常,大多数人智力低下,情感发育不良。


他们不会和人交流,无法形成对视和对话,独自坐在角落,不停地前后摇晃或不断重复某种刻板行为,对陌生人没有恐惧感,也没有沟通能力——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称之为“孤儿院现象”


后来有一部分孩子被送到美国底特律儿童医院做大脑断层扫描,结果发现他们大脑的海马回和杏仁核等多部位都不正常。


脑神经科学已证实,早期情感发育不良,会直接损害大脑的正常发育,使其结构异常,造成无法逆转的病理性改变。


早年情感滋润对一个有思维的生命到底有多重要,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曾用猕猴做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


他把一些幼小的猕猴和母亲隔离开来,在小猴子的笼子里安装了两个“假妈妈”。


其中一个妈妈用硬邦邦的钢丝做成,但胸口上有奶瓶,另一个妈妈用绵软的绒布包裹,但没有奶水。按照人们“有奶就是娘”的常理推断,小猴子应该和有奶的“钢丝妈妈”更亲近。


事实则不然,小猴子只是在饿了的时候才靠近钢丝做的妈妈,一吃完奶,就回到了绒布妈妈这里。


这个细节,可以让我们看到婴幼儿内心本能的向往和恐惧,他们对温暖的依恋和需求甚至超越了食物。


图片来源:电视剧《不求上进的玉子》


这个实验到这里还没有完结,到这些猕猴成年后,基本上都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


实验人员把它们和另外一些吃母乳、在母亲怀抱正常长大的猕猴放在一起后,这些从小没得到正常母爱的猕猴不能正常融入集体生活中,大多数性情冷漠,不会交配或拒绝交配。


扫描它们的大脑发现,其皮质神经元连接稀疏,不但心理方面问题严重,走路也蹒跚不稳,甚至连叫声都不正常,永远处在猴子社会阶层的最下端。


实验人员通过人工办法让这些有心理创伤的母猴怀孕,待小猕猴出生后,这些母猴对小猴冷漠而无情,残忍地虐待小猕猴,有的甚至咬死了自己的孩子。


猕猴和人的基因有94%是相似的,它们身上反映的正是人类最初始的情感状态,所以“孤儿院现象”在它们身上也会发生。


这个实验说明,温暖的怀抱、慈爱的眼神、温柔的话语、肌肤相亲,是一个有智力的生命能正常成长的不可或缺的东西。


孩子刚出生时只是个“小动物”,是个纯粹的自然人。要成长为一个社会人,必须依循成长秩序渐次展开。孩子首先要获得温饱、安全感、爱和亲情等这些自然需求,然后才能发展出更高一级的自律、合作、利他等意识和能力。


家庭的温暖,尤其母爱,是一个儿童成长必不可少的心理营养品。



寄宿制下长大的孩子
是半个孤儿院儿童



我在一个周末聚餐中遇到一对父母,他们的儿子当时5岁。两年前,即孩子3周岁时被送进北京市非常有名的一家幼儿园。


那家幼儿园软硬件都很好,收的大多是国家机关或演艺界明星的孩子,一般人很难把孩子送进去。


这对父母都很能干,中年得子,两人工作都比较忙,就给孩子办了全托,一周接一次或两周接一次。


他们看起来对幼儿园非常满意,说孩子住在幼儿园比住在家里强,孩子自己会洗袜子内裤、睡觉起床都很自觉等。


孩子看起来很聪慧、非常乖,坐在妈妈旁边默默地吃着饭。妈妈不时地往他碗里夹菜。正当大家杯觚交错,酒酣耳热之际,小男孩突然哇一声大哭起来。


众人忙问怎么了,妈妈也是一脸莫名其妙,赶快抱住孩子问出了什么事。男孩子哭得说不出话来,十分伤心的样子。妈妈哄了几句,看孩子哭得停不下来,就带着孩子走出包间,爸爸也跟着出去。


过了一会儿,听到孩子哭声平息,爸爸进来,有些内疚地笑着解释说没什么事,是孩子一直想吃腰果炒虾仁中的腰果,而妈妈每次在盘子转过来时,总是给他夹个虾仁,他认为妈妈故意不让他吃腰果,就大哭起来。


众人听了,松口气笑了,觉得小家伙太矫情。待妈妈领着男孩回到包间后,大家赶快安慰男孩,让他在叔叔阿姨面前不要拘束,想吃什么自己去取。


妈妈也一再地说,你想吃什么跟妈妈说啊,你不说妈妈怎么知道呢,或者你自己去夹,没关系,这些叔叔阿姨都是妈妈爸爸的好朋友,你不用害怕。


众人的话似乎对男孩子没什么用,男孩还是沉默不语,轻轻抽咽着,不动筷子,眼睛里充满委屈与忧伤。


那天一起吃饭的还另有两个小朋友,都是五六岁的样子,这两个小朋友一会儿就混熟了,只在饭桌上吃了一小会儿,就跑到旁边的沙发上玩去了。


这位家长建议儿子也去和小朋友玩,但小男孩表示出拒绝,就那样一脸不快地坐了一会儿后,爬到妈妈怀里,搂着妈妈的脖子和妈妈缠绵,过一会儿爬到爸爸怀里和爸爸缠绵,看起来十分忧郁又烦躁,没再吃饭,不说话,也始终不肯下地和小朋友去玩。


看得出,孩子内心有强烈的委屈感和不安全感。


图片来源:电影《西小河的夏天》


儿童和父母感情的建立,仅有血缘还不够,必须要有相处时间的长度和频次,孩子越小,对父母之爱的要求越多,对相处时间和频次也就要求越多,这是儿童获取安全感的必需。


长期寄宿的孩子,潜意识中既害怕被父母抛弃,又对父母有怨恨,所以经常会表现出委屈、拒绝、过度缠绵和不可理喻。


事实上,寄宿制造成的情感疏离,不仅仅发生在孩子心里,也发生在父母心里。缺少相处的长度和频次,彼此间的情感联结就会比较稀疏,爱的浓度和质量就不会高。


虽然这个孩子是你在世界上最爱的孩子,但并不意味着你们的沟通和了解是最好的。许多父母不能够很好地理解孩子,不能很好地与孩子沟通,这与他们在孩子小时候和孩子相处机会少,建立的感情联结比较稀疏有关。


有些家长说,我知道上寄宿制幼儿园对孩子不好,但工作实在忙,没办法,只能全托。


忙是个事实,孩子幼小的时候,往往正是父母开始打拼的时候,但这不应该成为天天不见孩子的理由。年轻时,谁不忙呢?“想做一件事总有理由,不想做一件事总有借口”


图片来源:电影《西小河的夏天》


1、再忙也要回家吧,哪怕每天只有半个小时和孩子相处,或者几分钟,它都是有意义的。


只要父子间常听到对方的声音,母子间常闻到彼此的气味,家中就会形成甜蜜的气场,这种气场包围着孩子,让他内心安全而滋润。时间是最有弹性的东西,挤一挤就出来了。


可加可不加的班,那就不加;新上映的大片,不看;朋友邀约吃饭,尽量少去;屋子很乱,让它乱去吧……


也就几年的时间,孩子越大越好带。这几年的“损失”,会在以后的日子中以某种方式加倍地补偿回来。


我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段话,说得非常好:孩子过早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会对其心灵造成一生难以弥补的创伤。这创伤程度,等同于成年人失去亲人时所经历的哀痛。


事实上,全托的唯一好处是解脱父母,不必承担每天照顾孩子的辛劳。全托不是基于孩子的需要,而是满足家长的需要,是把家长的利益置于孩子的利益之上,是一种极端自私的选择。


这些家长,他们没有一个是真正蹲下身,从孩子的视角看这个问题。这段话对一些父母有严厉的批评,但我认为它说得非常中肯,是一剂苦口良药,令人警醒。


寄宿制幼儿园非但不能让孩子更好地学会和他人相处,学会自立,反而更削弱了孩子在这些方面的潜能。


当一个孩子在亲情体验方面非常欠缺时,他只能出于紧张更多地索取爱,而不是学会施爱与他人;当他在幼儿园或学校统一管理下只知道服从时,他只能学会自我压抑,失去个性,而不能学会合作与体谅。


图片来源:电影《梁一的儿童节》


2、我知道现在还有一种情况是,一些年轻家长,他们自身有良好的教育理念,但由于工作忙,没有太多的时间和孩子相处,孩子交给老人带,老人们又过度包办或娇纵,使孩子出现很多问题。


这种情况下,有的家长会把孩子送幼儿园全托,以减少在教育观念上和老人的冲突。


这种情况下当然是可以选择全托的。两害相权取其轻,华山一条道,只能这样走了。但说到底,这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只要有办法不这样选,就还是不选吧。


当家庭生活中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时,不能以牺牲儿童利益为代价;而且,指望借助一个客观外力来成全教育结果,是下下策。


改变一个成年人,尤其是老人错误的做法,确实比多交点钱送孩子上全托难得多。这只能是家长自己慢慢想办法解决,努力协调和老人的关系,慢慢用科学教育思想去影响老人,或想别的办法。


不论想什么办法,有一个基本原则,不把难题交给孩子去扛,他们实在太弱小了。



不上寄宿制幼儿园
到了上小学是否就可以寄宿呢?



我认为孩子在读大学前都不应该寄宿。当然,这种否定程度是随年龄增长而递减的。


幼儿园和小学最不该寄宿,初中也不该,孩子到了高中阶段,寄宿制对他的负面影响会小很多,要不要寄宿,需综合各种条件来考虑,但仍然建议最好住在家里。


我女儿上初中时就读的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当时选择这所学校,一方面是客观条件下的无奈,更主要的是我们自己作为家长对住宿存在的问题认识不清。把一个年仅10岁的孩子抛到学校,一周才回一次家,现在想来真是后悔。


它的不良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尽管我女儿是个可以主动化解问题的孩子,可那三年是我在教育上感觉最力不从心、自己做得最糟糕且我女儿状态最不佳的三年。


孩子成长中会发生许多大大小小的事情,如果他天天能见到父母,那么他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想法,就可以及时被父母察觉,能和父母沟通,至少能在情感上得到及时的修复。


不要指望孩子能把一个问题放一个星期,然后周末给你带回来,对一些具体的事他们往往过后就忘了。事情虽然忘了,但由事情引起的思想问题却会积攒起来,积攒得太多了,就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图片来源:电影《子供食堂》


女儿初中三年的寄宿生活,至今仍给她留下一些负面的东西,这些负面的东西很隐蔽,很多家长可能意识不到,但我能看到,它影响很久,“排毒”需要很多年。


每次聊起来那三年的生活,我都内疚万分。所幸她高中没再寄宿,状态一天比一天好,寄宿的负面影响才逐渐淡化。


所以,遇到有家长问我是否应该为了择“重点校”而让孩子去寄宿,我总是回答,哪怕上一个条件差些的学校,一定要让孩子天天回家。


为择“重点校”而去寄宿,是非常不合算的一件事,表面上暂时能获得一些东西,但从长远看,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好的寄宿学校也不能代替母亲。”


不过,这个观点在当下还是不能为大多数家长接受,甚至有时也不能被孩子接受。


现在,成人世界的价值取向已深刻地影响了孩子,甚至改变了儿童的天性。


我见过一个孩子,在小学阶段因故和妈妈分开几年,不在一个城市生活,到上初中时,本来有条件和妈妈一起生活,但为了上一所省级重点校,孩子再次选择寄宿。


当我看着小小的他和妈妈在一起时的缠绵,以及眼神中时时流露的忧郁和紧张时,对这孩子说,还是选择一所在妈妈身边的普通学校吧,能天天见到妈妈比上重点校重要。


孩子很不满意我这样说,坚定地摇摇头,不,上重点校重要!这真是令人无言。


不仅是观念,当下政策造成的“寄宿制”问题也非常严重。


我国从2001年开始,为消除“教育不公平”,投入巨资在农村搞“撤点并校”工程,即把一些散落在各自然村或乡镇的中小学校,甚至幼儿园合并到一些规模较大的乡镇学校中。


不知此项决策是如何出台的,经过了怎样的论证。其做法上的简单粗暴,和当年罗马尼亚盖教养院的做法有一拼。


结果是,十多年间,几百万农村儿童早早开始过上寄宿制生活,乡村学校数目锐减一半。


虽然最初目的是让农村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但它并未像设想的那样成功,除了家庭经济成本增加,乡村自然文化被进一步破坏,最严重的是许多儿童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厌学、辍学情况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多。


一个孩子,他住在只有十几户人家的一个村子,学校没有操场和电脑室,为了让他能获得“公平的教育”,就把他简陋的学校取缔,把他和同学们转移到很远处的另一所小学上学,一周或一个月才见父母一次。


新学校为孩子提供了操场、篮球架、电脑等种种可见的硬件,却夺走了他享爱母爱和家庭生活的基本需求。这样对“公平”的追求,是不是制造了更大的不公平?


孩子不是无知无觉、没有感情的土豆,可以随意集中,装筐装袋地归类存放。保障儿童和父母在一起,应成为一项基本国策。一切涉及儿童利益的社会问题都应在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前提下去解决。


图片来源:电影《生日》


曾有人拿出著名的英国伊顿公学来证明寄宿制是好制。


实际情况是这样的:


第一,伊顿公学是一所男校,不招太小的孩子,一般学生年龄在13-18岁,已相对成熟;

第二,学校的办学思想比较先进,教师素质比较高;

第三,学校在录取方面有较高的条件,进入这样的学校学生本身素质就比较好,并且学校也能给学生带来极大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正是这种种条件,才成全了它的美名。但它在英国也是不可复制的,正如一顶王冠,搜罗了全国的顶级珍珠宝石做成,不具有复制性。所以它只能当一个特例来看,没有代表性。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反对让孩子上寄宿制学校,他认为孩子长时间和父母分离会使家庭伦常和家庭幸福遭到最根本的破坏。


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弥补寄宿制生活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他说,家庭教育是自然之神设置的,完整的家庭教育才是培养智慧的途径。


要培养一个出色的孩子,父母必须有这样的意识和自信:父母是最好的老师,亲情是最好的营养品,餐桌是最好的课桌,家是最出色的学校


一个孩子真正属于父母的时间只有十几年,到孩子18岁,成人了,他不仅从心理上要自立,从空间上也要和父母分开了。


如果不珍惜早期和孩子相处的时间长度,其实就是错过了生命中许多最美妙的时刻。


图片来源:电影《昨天》


现在还有一种“小留学生现象”,它是“寄宿制”的变种。家长把刚上初中、甚至刚上小学的孩子送出国去学习,孩子的监护人由父母变成亲戚或朋友。


固然监护人基本上都是值得信赖的人,会用心照顾孩子。但在未来,在孩子和父母共同的回忆中,到底缺失了多少东西呢?就孩子整个生命的成长来说,这样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一只母鸡不会把小鸡托付给别的母鸡照料,一头母猪也不会把任何一头小猪托付给别的母猪。动物都知道这一点,人却经常在这个问题上犯糊涂。


作为现代人,在儿童养育问题上应该时时回归自然,在任何一个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刻,想想自然告诉了我们什么,答案也许就出来了。

“您的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来源简介:作者尹建莉,中国图书市场畅销奇迹《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硕士,中国家庭教育领域标志性人物。《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中国家庭教育领域里程碑式的作品,呈现了最完美的中西合璧的教育理念。影响1000万中国家庭。公众号:尹建莉父母学堂(yinjianlifumuxuetang),转载本文请在公众号发送“转载”。




学习资源|精选文章|共同成长

来关注<爸妈亲子课堂>👇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收到一位妈妈的留言,看得我恨不得马上冲过去抱住她甲方爸爸让我做PPT,啥要求也没有,于是我做成了这样……“放弃国企法务,是我做过最正确的事”新泽西州雕塑公园(Grounds for scuplture),园内景色深度 | 加拿大东部为什么燃烧?烟雾何时停止,危害真的大吗?赌王最后悔的大概就是没给何超云安排好后路吧放弃留学前的那段实习,是我做过最后悔的事和流感很像,但必须紧急送医!这位妈妈的真实遭遇,给所有家长提了个醒“妈妈,我想再玩5分钟”:妈妈的两种回答,让孩子过上两种人生英国女王最大污点?一场毁灭性的灾难,一个终身后悔的决定......赌王最后悔的大概就是没给她安排好后路吧律师解读高校食堂吃出疑似鼠头:调查结果应“让人信”,而非“让人服”张颂文:演《狂飙》是我最后悔的事墨大女神学姐:从澳洲跑路,是我做过最正确的决定凯特发声:与梅根强装和睦,是我这辈子做过最憋屈的事...体育总局局长说足球:一直在反思|加油反思!高考在即,一位妈妈的亲笔信火了:这4句话,请务必说给孩子听(附焦虑缓解方法)一位妈妈的深度反思:毁掉一个孩子的内驱力,到底有多简单?一位妈妈关于幼升小的反思:孩子学会好好生活,未来才能从容不迫1.8万人大裁员两个月后,这家巨头宣布:再裁9000人!CEO:“这是最好的决定”澳洲法律学姐:选择离澳,是我做过最后悔的决定怎么开始学佛(九)从我做起“我后悔!我后悔!我后悔!我后悔!我后悔!我后悔!”《卖给洋人》《卖博士》小数据一位母亲的反思:孩子要经历什么,才能懂得学业的重要、父母的不易?(推荐)百年名校,全国双创:价值的反思与要素高考在即,一位妈妈的亲笔信火了:这4句话,请务必说给孩子听(附焦虑缓解方法) | 伴读“让美国再次伟大”≈“让美国再次捐款”?如何培养出被加州理工学院青睐的孩子?这位妈妈的做法值得借鉴!又捡了一条老命错把强力胶当眼药水用,而这位妈妈的经历,还不是最离谱的..邓晓芒答“知青下乡”:宣扬“青春无悔”,既缺乏反思,也很自私孩子幼升小,我最后悔的是这2件事!不是没上衔接班,也不是没提前认字同意女儿放弃学琴,是我做过最明智的决定早睡早起和我的肉肉们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