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她自曝,揭穿「矫情货」最扎心的真相其他2022-05-01 03:05 来访者海带豆腐汤 | 作者Lilith | 编辑星星 | 责编你身边,有高敏感的朋友吗?或者其实你自己,就属于高敏感。 有没有发现,这个特质经常被忽视、被误解,而且总是被混淆为矫情、玻璃心、有缺陷等等带有负面性的词汇。 也因此,在饱受高敏感特质折磨的同时,还要被周围人、被社会的偏见包裹,从而陷入自我否定、自我厌弃的死循环。 其实,高敏感从来都不是一种心理问题,也不是一种疾病。 今天,我就要作为一个高敏感人来自述,我是如何明白自己的敏感特质有多珍贵,并从此与高敏感共存,从而过上更舒展的生活。 玻璃心、矫情、钻牛角尖?高敏感人群被误解的一生 我是一个高敏感的人。 高敏感意味着,我会胡思乱想,每时每刻都在转动脑袋,还有数不尽的小烦恼。 除此之外,我还会错误地解读外界的信号。 比如,有人和我讲话的时候不耐烦,我就会想她是不是讨厌我。 再比如,座位对面的两个女生在窃窃私语,有个中途还看了我一眼,我就在想她们一定是在议论我。 除此之外,高敏感群体还会以下的特征: •不想给人添麻烦 •需要独处 •容易有罪恶感 •曾为他人眼中的小事深受打击 •面对大量信息时容易焦虑 •讨厌到人多的地方 •觉得自己做不好事情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没有意识到这是高敏感造成的,我只是觉得生活乌云密布,每天都在经历情绪内耗。 当我意识到,是高敏感带给我这么多痛苦之后,我开始讨厌我的敏感。当周围的人,包括父母,也认为我是矫情的、玻璃心的、有问题的,我很难不和他们一样,也痛恨这个敏感的自己。 摆脱敏感的欲望,如同想要剪掉分叉的头发那样强烈。我开始求助各种资料,网络、书籍,迫切寻求其他有同样问题的群体。 最终,在网上看到了一个同样受高敏感困扰的博主,分享自己每周一次的心理咨询时,我动心了。 老实讲,以前我对心理咨询是有刻板印象在的。在我的成长环境中,周遭充斥着对心理咨询的偏见—— “只有心理有问题的人才去学心理!”“原本没病,学了之后可能就得病了,天天碰到精神病。” 以至于,我也曾经把它当成洪水猛兽。 但是,当越来越多群体都在寻求心理咨询,并记录自己被疗愈的过程时,我慢慢对这件事改变了观念。甚至觉得,人难受了去做心理咨询,就像感冒了去医院看医生一样,非常正常。 所以,在一次情绪导火线之后,我鼓起了勇气,去预约心理咨询。 第一次咨询的体验其实并不好,但我没有放弃,换了别的咨询师。 从此,改变了我对自己的认识。自我认知改变后,高敏感似乎也不再是一个问题。 原来高敏感不是问题我不懂我自己,才是问题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咨询,起源于一件很小的事情:我常常在白天也把窗帘拉上,妈妈经常说我是一个古怪的、不正常的人。 也许你会觉得,这不就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那些普通人感到的不适,被我的高敏感放大了许多倍。 也许你也觉得,白天拉窗帘确实看起来比较古怪,好像这个人很自闭,很忧郁甚至有点阴暗。 但其实我内心并不是这样的,我只是不希望别人能通过窗户看到我在做什么,即使别人可能只是随意一瞥,即使我当时可能只是在看电视,这种窥视也会让我非常不安。 我真的是个古怪的人吗?我陷入无限自我怀疑。 当时,我想过找朋友诉苦。但我想起,我的很多苦恼对朋友来说其实很难理解,因为他们并不是高敏感人群,不能理解我的脑子居然能想得那么多,想得那么偏。 所以,我选择了向咨询师寻求答案。 咨询师并没有直接回答我,而是跟我聊了我从小到大的人际关系、家庭情况、内心想法。 她认真听我讲我的感受,并且引导我说出更多。也是那种安静但认真的倾听,让我说出了很多我不曾开口给家人解释的话。 后来,咨询师带我慢慢了解行为背后的动机,并告诉我,从她跟我的沟通来看,我拉窗帘这个行为只是因为我注重保护隐私。 我并不古怪,假如别人认为我古怪,那是别人的课题,而我不需要对别人的课题负责。 那次的咨询打开了我的心,我不会再轻易地因为一些事情,而开始整体否定我的为人。我也了解到很多困扰着我的小问题,背后只是指向同一种个人特质罢了。 比如注重隐私,导致我喜欢白天拉窗帘,快递盒子上的信息会被我划掉,与陌生人交往时不会透露太多信息。前者时是我的个人特质,后面几个例子是我注重隐私的表现。 如果我不知道我有“注重隐私的习惯”,那我的“白天拉窗帘”、“划掉身份信息”等行为,很有可能在被人抨击“有毛病”时,会转化为一种自我攻击——认为自己是问题的所在。 但咨询师带我觉察到这些时,我终于明白,这些行为没有错,我也没有错。 同时,我需要做的,是轻轻拍拍自己的背,不管身体还是心灵,把注意力收回到自己身上,看见自己的价值。永远为自己选择一个充满支持的环境,让自己对气氛的敏锐力成为一种工作或生活的动力。 不再自我厌弃反而更能利用自己的特质 在我慢慢接纳自己的高敏感的过程中,我变得没那么讨厌自己。 我不再把关注点放到“我为什么有那么多想法”,我会让那些想法溜出来见世,我不再关着它们。 而现在呢,我不敢说我完全接纳了我的高敏感,但我不会再为此而整天烦恼。 正是因为高敏感,我拥有与人建立深入关系的能力。因为在一段关系中,高敏感让我可以比别人察觉到更多的信息,拥有更强的共情力。 正是因为高敏感,我更能从事具有创造性的、表达性的工作。高敏感人格拥有更发达的神经系统,往往也拥有更广袤的想象力与精神世界,也许广度不如别人,却可以深耕质量。 我也会常常展开天马行空的幻想,有时候,将它们写下来,有时候,将它们画下来。创作的过程自由而畅快。有相同经历的人会觉得我写得好,然而也有人会觉得我写的东西是无病呻吟。 不过这很正常。因为不管你做什么,不管你怎么做,总会有人批评你的。所以就做你想做的事,请做你自己吧。生活不会因为一场心理咨询而掀起巨大改变,但会带来许多看似微不足道,但却非常实用的小改变。 就像是通过现象看到本质,通过问题找到根源,从认知模式开始改变,从而带动思维与行动的改变。 心理咨询,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一遍,并找到了生而为人的主体性。 编辑的话心理治疗,与在痛苦时寻求亲朋好友开导,有很大的区别。 在一种强势的东亚社会结构中,大家对什么是正常,什么是异常的文化规定早已俯首称臣。 所以敏感常常被认为是“不够正常”,“矫情、脆弱”,在长期的环境浸淫中,不仅是其他人,连我们自己,也在某种程度上将它内化成某种金科玉律,从而进行严苛乃至残酷的自我审判。 痛苦、无力感、自我贬低——它往往是许多人经历过长期的被评判之后,不自觉内化的体验。 心理咨询的作用,就是针对每一个我们不同的个人经历,帮助你了解自己是怎么成为了现在的自己,又是怎么建构出现在的生活。 来访者与咨询师一起工作,可以帮助我们将隐藏在过去中的,你以为是“正常”的生活经历放置到咨询室里,并重新得以审查,发现对大众对主流文化的拥护是如何作用在我们身上并成为一种伤害的。 如果你也因为自己不符合主流的标准,而有相同的困扰,不妨尝试心理咨询。明白自己身上究竟发生了一场怎样的战争,然后为自己而战。不知道要如何选择咨询师的话,今天为你介绍一位擅长情绪困扰、自我价值感、个人成长、儿童青少年咨询的咨询师王海民王海民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硕士,从业达15年,提供心理辅导2000+小时,擅长心理动力学疗法、自体心理学、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取向、客体关系取向等,处理情绪困扰、自我价值感、个人成长等议题。如果你也有同样的困扰,不妨和咨询师聊聊。为了帮助更多人走出困局,王海民老师特地开通5个半价咨询,原价600/次的视频咨询,现价仅300元/次。名额有限,先到先得!扫码即可预约或了解老师详细资料↓来访者评价:↓也可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老师的详细资料。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