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雪如山》由七个雪山下的故事组成,七位女性主人公的名字都叫“lili”,她们有长有少,来自不同的阶层,经历各异,共同拼贴出了当代女性生存境遇的真相:在《春之盐》中,俪俪正在经历产后抑郁;《地上的血》刻画了女孩粒粒与母亲的疏远和离散;《纪念日》讲述了青年设计师栗栗婚姻围城中的精神困境;《泳客》的主人公是沥沥,她和另一位女孩遭到骚扰后勇敢地为自己发声;在同样与骚扰有关的《我只想坐下》里,立立做出了与沥沥不一样的选择;《雪山》描绘了中年失独妇女丽丽的悲惨晚年;《拜年》里的莉莉藏着一个秘密:她并非对外宣称的那样无儿无女,而是儿子犯事进了监狱,最近才刚出来。为什么所有主人公都叫同一个名字?作者张天翼在后记中解释道,“所有女人身上都暗藏一块相同的拼图,她们都是lili,也是我。”本书原名叫《雪山》,张天翼表示加了两个“如”字,意为“多了两个女,两个口,女人们想要开口讲话”。因而这部小说集不只是女性生活的文学记录,更是她们的大声呼喊。
菲尔与乔治是相依为命的两兄弟,他们共同经营着一片牧场,身家丰厚。菲尔是标准的牛仔,高大、强壮、傲慢;乔治与他截然相反,矮小、肥胖、温柔。在乔治与寡妇露丝秘密结婚后,一直以来扮演父亲角色照顾着弟弟的菲尔认为自己遭到了背叛,一口咬定露丝是看上了他们的家产。不久后,露丝与前夫的儿子彼得也来到了牧场,他是菲尔最讨厌的那种男人:瘦弱、寡言、“娘们唧唧”。菲尔决定利用彼得开展他的报复计划,他假意亲近彼得,实则是想羞辱露丝,随着二人的关系越来越亲密,菲尔却发现自己似乎也陷入了一个难以逃脱的漩涡。作者托马斯·萨维奇是美国作家,和书中主角类似,他也成长于一个牧场家庭。本书出版于1967年,曾五次售出电影改编权,均未成功,直到2021年才被简·坎皮恩搬上银幕,她也凭此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她认为这部小说“将孤独与耐心、怀念与背叛等主题融入细腻的人物情节,张力绝妙,结尾出人意料又令人满意”。
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太平洋海域发生了里氏震级9.0级大地震。约50分钟后,地震引发的海啸席卷福岛第一核电站,核电站陷入全厂停电,水泵停止工作,核燃料产生的巨大热量无法冷却,最终导致堆芯熔毁,释放出大量氢气,产生氢气爆炸,泄漏出大量的放射性物质。此次核电事故被认为是“日本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最大级别的灾难”。《堆芯熔毁》详细阐述了这场灾难的经过,作者大鹿靖明是日本知名调查记者,但他想写的不是灾难本身,而是“一群蠢人的故事”。他在后记中写道,“发生堆芯熔毁的并不仅仅是核电站反应堆的堆芯,还有问题企业东电的管理层、责任部门经产省的官员们、不顾空前的国难仍埋头于疯狂政治斗争的政治家们……他们全都陷入了‘堆芯熔毁’的状况,我要尽可能地记录下这些所谓的精英、高管和杰出人士的无能与保身、推诿责任,以及精神萎靡。”
早在1930年,经济学家凯恩斯就预言称,由于科技的发展,到20世纪末,我们每周的工作时长会缩短至15小时。时间来到2022年,凯恩斯的预言只对了一半,科技的确在不断发展,但我们的工作时间却未因此减少,为什么?在2013年的文章《“狗屁工作”现象》中,已故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指出,正是技术在“变着法儿地使我们所有人更忙碌”,而为了实现这一点,“各种各样事实上毫无意义的工作应运而生。”他提出了扎心一问:“每周五天早起去做一项内心知道没必要做的工作,还有比这更让人沮丧和泄气的事吗?”“狗屁工作”理论激起了广泛的讨论,在本书中,格雷伯做出了进一步的解释和延伸,他认为“狗屁工作是一扇窗,我们有机会看到更深层的社会问题”,“我们让工作本身成为了我们的目标和一切意义所在……不努力工作的人就是糟糕的人。我们意识到自己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做着毫无意义甚至是有害的工作……对没有这种遭遇的的人耿耿于怀。因此社会充盈着憎恨、怨愤和怀疑。这是一场灾难,我希望这一切不要再继续下去了。”
[美]罗友枝/[美]黎安友/[美]姜士彬 主编 赵世玲 译 赵世瑜 审校
按照传统,西方年鉴学派史学家主要研究经济、社会和变化,采取社会科学的历史观。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史学的研究取向产生了变化,年鉴学派史学家向人类学家学习,把研究重点转向了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社会底层以及边缘人群体等以前不被关注的方面。到了80年代,他们将个人作为研究主体,开始探索以政治、饮食、服装、日常语言、身体等为研究主题的新文化史,本书就是此次史学研究转向影响下诞生的作品。
三位作者对中国文化均不陌生,罗友枝是匹兹堡大学历史系教授,常年研究近代东亚和中国近代史;黎安友担任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主要研究中国政治与外交政策、比较政治;姜士彬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中国研究中心任教,关注明清大众文化研究。他们认为,“尽管中国各地的文化传统千差万别,但在帝制晚期呈现出一种高度整合的样态,这个高度是早期现代的欧洲未能达到的,从而构成中国与欧洲历史发展特征的巨大差异。”
1885年11月3日,华盛顿领地,塔科马市,300位华人移民走在马路的中央。大雨滂沱,他们一行人弓着背,一群扛着棍棒、枪支的白人层层围在他们的前后,围观的人群异口同声地喊道:“所有中国人!必须走!每个人!”这是本书引言中描绘的场景,而类似的驱逐华人居民事件,在1885-1886年间,至少发生过168次,驱逐过程常常伴随着暴力。针对美国种族主义的研究层出不穷,但很少有人提到19世纪美国西部华人遭遇到的种族暴力。作者贝丝·廖-威廉姆斯是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她在书中回顾了这段常常被忽视的历史。在她看来,反华运动并非其他地区种族暴力的拙劣模仿,而是一个必须就事论事来重新考量的独特现象,反华暴力的目的在于“排斥”,拒绝中国居民“进入”和“占据”白人居民自认为有独享权的场地和职位,时至今日,这段暴力过往依然影响着美国的华人移民。
金哲为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2-6
乌台诗案后,丧气的苏东坡如何走出自闭?赵孟頫又是如何不顾身旁人的阻力坚守初心的?元四家之一高士的唯一画像《倪瓒像》内屏风上的山水画居然有真实地点?正如副标题“中国画的隐秘记忆”所示,通过解读、串联与之相关的画作,本书还原了古画背后的历史情境和人物遭遇,沉浸式地讲述画家和文人背后的“意难平”。之所以选择通过绘画来讲故事,作者金哲为的说法是给“绘画晦涩曲折的表达方式,带来了一种窥探、解密的乐趣”。他用100幅画讲述了22段隐秘的往事,通过放大画作局部,援引其他史料的方式,将读者带回到那尘封已久的历史现场。
沈燕 著
漓江出版社 2022-4
你刷到过做法驱逐新冠疫情的短视频吗?这种做法当然没有科学依据,尽管现代医学已经十分发达,但在一些地方,当个人和家庭偶遇灾祸时,依然有很多人选择向超自然力量求助,请来“神灵”驱逐“邪病”和“恶灵”。
作者沈燕回到家乡湖州,用善意平等的眼光去观察和思考九里村村民的疾病观念和生活逻辑,在书中呈现了一整套有关疾病和死亡危机体验的地方民俗知识,展现了碰撞融合中的村落疾病观,让读者能够用更宽容及开放的心态去看待自己与他人,理解民俗文化。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撰文:叶青,编辑:林子人、徐鲁青,未经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