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迷流失,缺少爆款,韩国电影正在走向消亡?电影2023-05-04 00:05“未来究竟还会不会有韩影上映呢?这是非常黑暗冷清的状况。”前段时间,韩国导演尹济均在采访时指出了疫情之后投资者离去的韩影现实,他对2024年下半年的韩影本土市场持悲观态度。与之对照的是,网飞近期宣布,今后四年投资25亿美元(约172亿人民币)给韩国项目。这次危机论是否将深刻地颠覆韩国电影?影迷减少,没有爆款投资者离开POST WAVE FILM 据KBS报道,去年韩影的销售额在整个韩国电影市场占比只有19.5%,是二十年来的最低。2019年,韩国电影票房前30名,有19部是韩国本土电影,其中14部盈利;2020年进入前30名的达到了21部,但只有10部盈利;到了2021年,只有11部韩国电影进入前30名,更可怕的是,只有3部韩国电影实现了盈利。2022年,韩国本土电影在全年票房排名前30中的数量上升到17部,但也只有8部过损,《犯罪都市2》观影人次过千万断层第一。去年下半年的《夜猫子》之后,目前为止,还没有实现盈利的韩影。相比之下,外片在韩国市场却依然风光。今年2月,《灌篮高手》《蚁人与黄蜂女:量子狂潮》等进口片势头强劲,分列票房榜第一二名。2月进口片的销售额为556亿韩元,韩国本土电影的销售额为134亿韩元,仅为2019年2月的9.2%。日本动漫《铃芽之旅》于3月8日在韩国上映,连续五周登顶票房榜冠军。截至4月27日,进入2023年韩国电影票房榜前十的本土电影只有4部,而这4部韩国电影加起来的总票房也不如一部《灌篮高手》。 根据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发布的2023年2月韩国电影产业结算报告,2月影院总销售额为691亿韩元,仅为新冠大流行之前的2019年2月的36.3%。2月观影人次为642万人次,仅为2019年2月的28.8%。除了票房惨淡之外,韩影更是囤积了大量受疫情影响未能及时上片的旧作,薛景求与都暻秀主演的《月球》、宋仲基主演的《波哥大》、汤唯主演的《梦境》等都未定档。一些业内人士透露,这些电影指向了100万观影人次,但如今影市惨淡,他们也在考虑直接上流媒体。尹济均曾执导《海云台》《国际市场》,在采访时,他指出了疫情后投资者离去的韩影现实,其本人也对2024年下半年的韩影本土市场持悲观态度:“每个月会上映几部韩影呢?未来究竟还会不会有韩影上映呢?这是非常黑暗冷清的状况。现在几乎没有新拿到投资的电影,因为无法卖座,所以无法得到投资。” 资金,人才涌向流媒体产业POST WAVE FILM院线电影无人投资,那么,原先的资金去了哪里呢?过去韩国电影投资的大部分来自金融资本,其余则来自CJ娱乐和乐天文化这两家韩国电影的巨头。然而,随着韩国电影市场的低迷,金融资本开始脱离韩国本土电影产业,涌向了流媒体产业。以网飞为代表的流媒体市场,每部电影投资数百亿,并带走了知名导演和演员。网飞的非英语项目前十中,有四部是韩剧,第一《鱿鱼游戏》,第四《僵尸校园》,第五是《黑暗荣耀》,第七是《非常律师禹英禑》。 《鱿鱼游戏》不仅让李政宰拿下多个奖项,演艺事业再上台阶,还打造出了郑浩妍这样的社交媒体2000万粉丝的超级网生代演员。裴斗娜、全智贤的《王国》,新一代主演的《僵尸校园》在全球掀起韩式丧尸片风潮,宋慧乔主演的《黑暗荣耀》也让她捧回了百想艺术大赏的最佳女主角。近期网飞还推出了《格杀福顺》,主角是电影大咖薛景求与全度妍,这样的阵容是当下的韩影院线很难看到和消化的。 而一些还在院线耕耘的导演和演员,却很难在韩国本土市场得到比较好的反响。《分手的决心》横扫国内外奖项,但在韩国本土上映时,它经历了十五天,才达到过百万的观影人次。而在流媒体的挤压下,院线的自救显得如此无力,甚至会进入一种恶性循环。在疫情期间,韩国三大院线还曾经提高电影票价,提高票价之后,观影人次应声下降,影院更加举步维艰。然而,把票价降回来,绝对不是将观众拉回影院的方法。根本的方法,是让韩国电影人回到影院,但从当下的阶段来看,流媒体已经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三次危机之后韩国电影将去向何方POST WAVE FILM从1997年经历金融危机绝境重生以来,韩国电影经历了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其间涌现三次危机。第一次危机是1996年-1999年期间的“光头运动”。1996年6月,在金大中总统访美一个月前,包括林权泽、姜帝圭在内的百位电影人在首尔的中心广场削发明志,表明“文化例外于经济谈判”,反对压缩韩国本土电影的银幕配额,坚持一年中必须有146天放映韩国本土片的底线。 这场“光头运动”最终赢得胜利,韩国政府放弃了以电影为砝码推动与美国进行WTO贸易谈判的想法。光头运动之后,韩国电影倾注了更广泛更强大的民族情感,进入年度票房前十位的本土片从1999年的25%跃升为2001年的72.3%。2000年,朴赞郁的《共同警备区》、金知云的《茅趸王》、李沧东的《薄荷糖》与观众见面。第二次危机是2006年到2011年期间。在经历了民族品牌的崛起之后,韩国电影进入大片时代,2003年,韩国本土电影市场占有率首次突破50%,平均制作费已经高达3300万人民币,但飙升的制作费带来的结果是2006年上映的108部电影中,90部均没有达到收益线。另一方面,此前遭到电影人抵制的缩减电影配额,仍然到来了。2006年,韩国国务会议通过了缩减电影配额制的试行令改进案,所有电影院必须每年放映146天国产电影的“银幕配额制”被削半,改为每年至少放映73天国产电影。这一举动引来电影界强烈不满,张东健等演员走上首尔街头举牌示威,崔岷植退还政府发放的奖状、奖牌。 过度地生产同质化的大片,加上韩美贸易谈判对电影的牺牲,让韩国电影出现了第二次危机。针对产业泡沫,韩国电影人开始推广“电影瘦身运动”,他们有的自降身价,有的用片酬投资电影,有的干脆零片酬出演电影。经过三年的自救,2011年,韩国本土电影市场占有率回升至52%。第三次危机发生在近十年以内。2014年10月,釜山国际电影节因不顾政客劝阻上映调查世越号沉没真相的纪录片《潜水钟》而遭政府“彻查”,“不合作”的电影节重要人物纷纷以各种理由被辞退。釜山电影节成为朴槿惠政权主导,遭到电影人集体抵制。 2015年,韩国政府曾向文化体育观光部发出一份演艺圈黑名单,估计共有9473名演艺人士遭到封杀。直到2017年,朴槿惠时期的文化体育观光部就黑名单公开道歉,韩国亲信门独立检察组逮捕并起诉涉嫌下令并主持制定“文艺界黑名单”的前幕僚长金淇春和前文体部长赵允旋,该案以7人被诉告结。461名文艺界人士正式对朴槿惠与两名官员提告。可以看出,韩国电影两次危机的根源都在于本土市场的狭小。但随着流媒体的崛起,韩国电影不再受限于本土市场,而是拿国际的资金,在国际平台上架。《寄生虫》之后,在字幕的加持之下,人们开始突破语言的障碍,直接在流媒体接收不同国家的文化。流媒体解决了韩国电影长期以来的困境,但客观上,敲响了传统院线的丧钟。也许这并非整个韩国电影业的危机,他们只是等来了一次深刻的转型。 作者丨李慧慧正在吃补剂编辑丨 李慧慧 排版丨石页「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好 课 & 好 物电影好物 | 原创徽章重磅上新更 多 课 程 介 绍 | 专 业 干 货 分 享⬆️ 关 注 【 后 浪 电 影 学 堂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