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看点:
社交,是中学生的半条命。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当下孩子的真实写照。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心理困扰,其实根源都在社交,就算是学霸也难逃其扰。美国心理学家会员、北京知名中学心理课程老师丁丁就说道,还没有注意到这点的家长,如果还在研究孩子怎么好好“学”,恐怕只会雪上加霜。
本文转载自: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
一直以来,我们听到的都是,“孩子在校的第一任务是学习”,认为“交朋友会占用很多学习时间”。可果真如此吗?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曾在一项研究中长期跟踪了四个州的753名学生,从幼儿园时期到25岁。他们发现,如果一个孩子具有较高的社交能力,例如与同龄人合作或理解他人的感受 ,TA更有可能完成大学学业,并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有心理咨询师根据自己过往咨询经验,甚至直言,“社交,就是中学生的半条命”。因为,中学生一半左右的问题,例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考试心态不好、沉迷游戏等,背后都有同伴交往的压力和影响。更别谈,还有日益严重的校园攀比、校园霸凌等问题,都成了孩子在校每一天里,要面临的实实在在的挑战和冲击。但是,校园墙内墙外,仿佛两个世界。当孩子正在被同伴交往、校园人际关系所困扰时,家长的关心点还只在表面的分数和排名。同伴交往究竟有多重要?对于孩子来说,一段良好的友谊,究竟意味着什么?外滩君采访了北京知名中学心理课程老师丁丁。丁丁,作家、剑桥大学硕士、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大学理事会(CB)认证心理学教师。深耕心理健康、人才培养和创新教育十余年。著有获奖育儿图书《我不要巧克力味儿的苹果:剑桥妈妈的有机养育手记》在担任心理学大学先修课程导师之前,她曾在一家创新教育高中担任《自我认知和心理学》导师,并策划运营面向社会的家长课堂。在丁丁老师的课堂上,她用浅显易懂的方式给中学生,及他们的家长普及心理学知识,包括人际关系管理、情商、逆商及幸福感的提升,教学生如何带着同理心去面对自己和他人。“社交,就是中学生的半条命?”在丁丁看来,这句看似夸张的说法其实并非耸人听闻。因为,同伴交往,不仅需要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关乎学生的自我存在感、群体价值认同、人生意义的探索,是人生这门学问中最重要的一节课。且青少年的自我价值认同感的来源,和儿童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来说,儿童更多是根据父母和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来衡量自身的价值;而青春期孩子也开始极其看重对来自同龄人的评价——“只是父母说我好还不够,我更希望得到来自身边同龄人的认可和接纳。”因此,孩子到了中学阶段,会更在意自己给同伴留下的印象。来自同学或朋友一个轻蔑的表情、一句抱怨的话,就会让他们变得心神不宁、情绪低落。更有一些孩子为了获得同伴的认可,会选择牺牲自己的利益。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校园心理咨询师会发现,中学生的同伴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居然成了隐藏在学业和表现背后的深层次动力。比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可能脑子里还在思考刚才自己说错了什么话、做错了什么事,担心自己在同学面前表现不够好;考试心态不好?因为担心考不好,被实力不如自己的同伴超越,进而丧失社交地位;沉迷游戏?身边关系好的同学和朋友都在玩,为了显得合群,甘愿冒着成绩下滑的风险,也要加入进去......而父母作为成年人,看到的往往是孩子的表面问题,而忽视了背后一些更为隐形的原因,比如同伴关系的影响。今天,随着社会大环境持续内卷,学业压力激增,亲子关系也日益紧张,同伴关系的意义也更加凸显。在孩子的同伴交往上,有些家长可能不明白,为什么孩子喜欢和一些在自己看来并不优秀、甚至有点坏毛病的孩子做朋友,而且为了和他们交朋友,不惜和父母撕破脸。殊不知,对于青春期孩子而言,同伴的一句理解和共鸣,无比珍贵,甚至成为救命稻草。外滩君曾看到一位高中女生的案例。她因为学业压力、以及和父母的冲突而心生郁闷,甚至想到过自残。偶然间,她和同伴倾诉了内心的痛苦,同伴回了一句“亲爱的,别难受,父母就是这样,总觉得自己是对的。”听到这句话,这位女生内心的孤独感一下子就冲淡了很多,她感到自己被理解,痛苦被同伴的一句宽慰,接住了。此外,丁丁提醒,形单影只、缺乏同伴交往的孩子,还有一个潜在的风险,那就是相比较其他孩子而言,更容易成为被孤立甚至霸凌的对象。从国内外很多案例来看,校园霸凌的对象,往往是一个集体中的“小透明”,他们没有牢固、强大的同伴关系网可以提供援助,刚开始也许只是被排挤、捉弄,最终上升为言语和肢体的霸凌。每年,我们都会看到一些极端的新闻报道。一些孩子因为在校园里没有要好的朋友,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无论是学业压力,还是紧张的亲子关系,都会成为生命中的不可承受之重。无处排解的他们,轻则闷闷不乐,重则变得抑郁,甚至走上不归路。友谊如此重要,可是,经营同伴关系的挑战并不亚于学业。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学生之间的隐形冲突,无处不在。
《中学问题》(middle
school Matters)一书的作者Phyllis Fagell,每年都会到访数十所美国学校,他在调查中发现“孩子们的交友挑战比想象中要大”。比如,到了六年级,只有三分之一孩子的友谊能持续到整个学年;如果让中学生说出一个最好的朋友,只有一半的孩子得到了“好友”同样的回应; 到了12年级,只有1%的孩子拥有一段完好的友谊......另一方面,青春期孩子的大脑发育还未完全成熟,他们会做出一些冲动的决定,荷尔蒙的变化也会放大他们的情绪。比起成年人的理智和稳重,中学生在处理社交问题上,的确显得更稚嫩。这让Phyllis
Fagell意识到,青春期孩子的友谊,是多么脆弱和不稳定。而不可避免的社交冲突,正在影响孩子们的学业和整体幸福感。他呼吁,就像面对学业一样,孩子们同样需要学习基本的社交技能,这也是一项关键的社会能力。如何提升孩子的社交技能?丁丁表示,我们首先应该看到,一个孩子在遭遇社交挑战背后,更深刻的内在原因。她曾经和一些陷入强烈孤独感的学生聊天,聊到最后会发现,这些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自我认同感低,对自我价值存在怀疑。“如果一个孩子缺乏底层的自我认同,会直接导致他在同学面前缺乏自信,不敢发表意见,也不懂拒绝,而是以一种妥协和让步的姿态和他人相处。这样的孩子,经常是缺乏社交魅力的。即使看起来人缘不错,内心其实并不快乐。”丁丁发现,那些在社交上游刃有余、能够享受到亲密同伴关系的孩子,往往是在智力、社交能力、情绪发展、以及道德感上能全面发展。丁丁特别想纠正家长的一个认识误区——如果我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好,或是在某个领域有自己的特长,成为所谓的“优等生”,就不会有太多交朋友方面的烦恼。“其实并非如此。即使是学霸,同样会面临同伴交往的压力和困惑。”她提醒,可能有些家长并没有意识到,那些天赋异禀、智力超群的所谓天才儿童,因为和同龄人之间缺少共同语言,更难以和同龄人建立同伴关系,甚至被同龄人孤立。因此出现人际关系风险,也远远高于普通儿童。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学霸是通过鸡娃培养出来的,他们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花了太多时间和精力在刷题上。过度开发的结果就是,本该用于发展情绪管理能力、锻炼社交能力、以及培养自我认知的时间,都被用来刷题了。这也是为什么,生活中那些被过度鸡娃长大的孩子,不仅表现为后劲不足,通常也呈现出情商能力的不足。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不了解自己的情绪,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也不能识别他人的情绪。这样的孩子,即使成绩非常闪耀,在和同伴交往上,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哈佛大学一项长达75年的追踪研究表明,友情是人生幸福的一个秘诀。当孩子在校园里有了朋友,会比学习本身,更让他对上学充满期待。
眼下,一种“成功至上”的价值观,正在从社会席卷校园。丁丁提醒,对同伴竞争过度推崇,其实非常不利于建立一种友好互助、合作共赢的同伴关系。“如果每个孩子的自我价值感,都来自于赢过自己的同学,来自于分数、排名这样的外部激励,这将催生一种非常脆弱和虚幻的自我认同。”外滩君联想到,每年高考,我们都会看到很多学校的誓师大会、动员横幅上,充斥着一种“赢”的狂热,“多考一分,卷死别人”。在这样的校园氛围里,孩子的头脑中时刻有一个“假想敌”,从课堂表现、到课外活动、再到考试成绩,都为了超越别人而暗暗较劲,却无法为他人的成功鼓掌喝彩。不过,丁丁认为,这并不意味着校园环境里,不应该有竞争。关键是,它是否是一种良性的竞争。什么是良性竞争?它会激发一个孩子的潜力,让人不断努力向上、追求自我完善;既为别人所取得的成绩发自内心地祝贺,也能客观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比如,越来越多的小组性合作、项目式学习,就是在给学生提供这样一种良性竞争的场景,组员之间形成分工与合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不同小组之间竞争,往往也是一种“百花齐放”式的展示。同样,课堂上的讨论性学习,也可以让学生站在不同角度,思考他人想法的合理性,努力用别人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锻炼孩子深层次的合作能力。“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在团队中的价值,反而更贴近真实的社会环境——通过合作,赢得竞争。”丁丁强调,为了让学生有更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不仅需要学校在学习任务设计上下功夫,作为老师也应该规范自己言行举止。老师的当众评价和反馈,影响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自我评价,还有同学彼此之间的看法,这一点非常微妙。比如,有老师可能会在课堂内外不自觉地流露出,对某些孩子的赞赏和关照,对某些孩子的批评和失望,甚至可能会有意无意给学生贴上某个“标签”……这些都会形成同伴交往的压力。如果老师当众表扬一个孩子聪明,可能会让其他孩子感到自卑;对被表扬的孩子而言,也不一定是好事,这可能会夸大他的个人能力,让他产生傲慢的心,不利于与其他孩子的协作。因此,在现代教育环境中,老师在因材施教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如何维护好整个集体的融合感。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作为成年人,在面对未成年人时,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内心其实是很敏感的,我们用词需要特别小心谨慎。相比之下,丁丁更认可这样一种教育方式——公开场合“对事不对人”。当学生犯错了,尽量不要指名道姓地批评,而是指出这类错误行为,然而私底下和学生沟通,沟通重点也不在指责“这个人”,而是针对某个不恰当的“行为”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孩子来说,如何拥有更好的伙伴关系,不在同伴交往这一课题上“栽跟头”?
丁丁认为,首先还得从最底层的心理机制出发——提升一个孩子的自我认同感和价值感,这将是一个人交友最大的底气。为什么一个孩子的自我认同感和价值感低?“我们通常会发现,这首先要追溯到早期的家庭关系上。”成长早期,孩子会通过观察家庭成员之间的言行举止,建立自己的人生价值观,或者对人际关系的看法。如果家庭成员之间经常相互责备,无法接纳一个孩子的失败和犯错,会让孩子产生一种不信任感,进而产生非常消极的人生观。一旦消极人生观形成,必然会在一个孩子的学业上有所反映,比如他会觉得人生没有意义,努力没有价值;遇到困难就想要逃避;甚至自己不值得被爱和被尊重。到了中学阶段,家庭关系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渐渐让位于同伴关系。“这并不代表亲子关系不重要,而是它的相处模式已经固化,孩子开始寻求来自同伴世界的反馈。”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孩子一到青春期,就令家长感到头疼。丁丁提醒,其实,很多孩子叛逆,并不是“青春期”惹的祸,而是亲子相处模式一直以来就存在问题,没有暴露。他们过去因为迫于权威,装出听话的样子;到了青春期,自我意志觉醒,不再伪装自己,过去被隐藏的亲子矛盾,自然被激化。而那些学习状态好、自律性强、又有内驱力的学生,一般不会出现所谓的“青春期问题”。这也得益于其背后的家庭相处和沟通模式,能够平等、尊重、理性地沟通和协商解决问题。当一个孩子,在家庭环境里没有感受到被接纳、被尊重的安全感,他们就会在同伴相处中,极其渴望被接纳,价值观也很容易被同伴所影响,甚至被一些不良小团体带跑偏。家庭关系不和睦、亲子相处模式有问题的孩子,在社交上,还可能出现一个反向极端——那就是逃避人际交往、恐惧亲密关系,形成孤僻的性格。此外,教给孩子一些必备的社交技能,也很重要。比如,解决冲突的能力;如何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如何选择“合适”的朋友;如何为友情设置恰当的边界,以及什么时候该原谅和放手……正如《中学问题》的作者Phyllis Fagell所言,当你教一个孩子如何平行停车时,你可能会给出非常具体的指示:“把方向盘向左转,继续,现在使劲向右。”但是在帮助孩子交友问题上,我们可能只会说,“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别人”或“做一个好人”。这种笼统的指导,显然是不够的。对于中学生来说,关系意味着一切。可针对“同伴交往”这一课,我们还很欠缺。1.《从出生到独立:写给父母的养育心理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https://www.edutopia.org/article/bullying-social-conflict-middle-school
如何让你的孩子感受到爱和支持,从而充满安全感,同时强大而独立?
首先你需要真正的看到孩子,以及正确的自我认知——你要做到知行合一,并且恰当的引导,调和孩子的情感与理智,增进孩子的行动力,让孩子真正自发成长……
这听起来很难,但在童行「不焦虑父母俱乐部」,你可以学习到这些实操性强,切实有用的相关知识,并且,你还会拥有互帮互助的社群同学。
仅需1元,即可体验,欢迎扫码加入!
对于孩子的社交问题,你有什么体会吗?欢迎和我们留言分享!
在公众号文章列表页面,点击右上角🔎处,输入关键词,可搜索过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