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Bing升级:Bing Chat将无需排队,支持图像、视频回答;饮水中的微塑料仅需2小时,就能进入小鼠脑中|环球科学要闻
将环球科学设为星标
周一至周五
第一时间掌握
最新鲜的全球科技资讯
图片来源:微软官方博客
与此前相比,这次的更新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首先是,现在新一代的Bing处于开放预览阶段并且不再有候补名单,这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更轻松地试用新的Bing和Edge,只需使用微软账户登录Bing。其次,搜索更加直观,从纯文本搜索和聊天转变为具有丰富图像和视频的答案格式。Bing Image Creator也将支持100多种语言。再次,Bing chat将增加聊天历史记录功能,方便导出和共享对话和想法,提高搜索效率。最后,Bing chat也将支持插件,更多细节将在本月的Microsoft Build(5月23/24日)上透露。
饮用含微塑料的水2小时后,小鼠大脑中就发现了微塑料
图片来源:Pixabay
据英国卫报(The Guardian)消息,维也纳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当小鼠饮用含有微塑料的水仅2个小时后,这些微塑料就会出现在它们的大脑中。该研究已于近期发表于Nanomaterials。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在小鼠的饮用水中添加了聚苯乙烯颗粒。其中,聚苯乙烯常见于各种食品包装中。他们利用计算机模拟模型追踪了纳米塑料颗粒(小于0.001毫米)的扩散,发现其能通过一种未知的生物学转运机制进入到小鼠的脑部。这些颗粒会吸附到小鼠脑膜的一些固醇类分子上,能通过被脂质包裹,穿过血脑屏障。而一旦进入大脑,这些塑料颗粒可能会导致一些短期的影响,例如认知障碍,神经毒性,长期可能增加大脑中产生炎症的风险,导致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近日,武汉大学的研究团队先后在《物理评论应用》(Physical Review Applied)和《先进科学》(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研究,揭示了材料刚度与强度理论上限,并发现迄今最强最韧的物质。杨氏模量与抗拉强度是衡量材料刚度和强度的度量。然而,这些力学度量提出200年以来,它们的理论上限悬而未决,引发了长期争议。
这支研究团队从化学键刚度、取向度、密度的理论极限出发,建立了极致杨氏模量的微观物理模型,理论推导出了极致杨氏模量和比杨氏模量的理论表达式,由此确定杨氏模量与比杨氏模量的理论上限分别为3074 GPa和1036 GPa·g-1·cm3。根据这些结果,研究人员进一步确定了抗拉强度上限(抗拉强度384 GPa与比抗拉强度130 GPa·g-1·cm3)。此外,研究人员还基于硼、碳、氮等轻质元素设计出大量物质结构,从中筛选出了多种化学性质稳定、力学性能突破现有纪录的晶体结构。其中的限域线性碳晶体的杨氏模量高达2973 GPa,接近杨氏模量的理论极限;线性氮化碳晶体的比杨氏模量和比抗拉强度分别高达1032 GPa·g-1·cm3和108 GPa·g-1·cm3,接近对应的理论极限,远超金刚石、石墨烯等已知高模量高强度的材料。相关成果拓展了我们对材料刚度与强度的认知,这些极限性能材料也或具有重要应用前景。(武汉大学)
胃释放的激素,如饥饿素,在刺激食欲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这些激素由肠道神经系统的内分泌细胞产生,可以控制人的饥饿、恶心或饱腹感。近期,在一篇发表于Science Robotics的文章中,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证明,可以利用口服胶囊对这些内分泌细胞进行电刺激来产生饥饿素,用于治疗恶心或食欲不振的疾病,例如恶病质等(症状包括体重减轻、肌肉萎缩和脂肪组织丢失,在晚期肿瘤患者中最为常见)。
研究人员首先使用电探针对动物的胃进行电刺激,并发现在持续刺激20分钟后血液中的饥饿素水平显著升高,同时没有任何明显的炎症或其他不良反应。基于此,他们通过模拟澳洲魔蜥(thorny devil)的皮肤设计了一种胶囊。胶囊的表面是亲水性的凹槽,能将液体从电极上吸走,保证胶囊上的电极能接触到胃组织,并短暂停留产生可靠的电刺激,实现了促进饥饿素释放的效果。测试显示,电刺激产生作用的前提在于控制消化的迷走神经必须完好无损。他们认为,电脉冲能通过迷走神经传递到大脑,随后大脑会产生电信号刺激胃里的内分泌细胞产生饥饿素,这实际涉及肠道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沟通(肠-脑轴)。这是首个利用可摄入的外部装置产生电刺激,来增加内源性激素水平的疗法,未来或将尽快在人类患者身上进行测试。
撰文:王馨仪、王怡博、clefable
编辑:clefable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