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旅行这么遭罪,到底为了啥?
文|读者:梅子
这个五一假期,有没有和我一样的人,嫌人多,嫌麻烦,嫌费钱,就在家里旅行。从客厅到卧室再到书房,同时在手机里观看景点到处人山人海的视频,内心有点不厚道的窃喜和庆幸。这种感觉,大概就像外面狂风暴雨,自己却在温暖的安乐窝里喝着热咖啡。
《魔女宅急便》剧照
旅游,是物质丰富之后,人们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虽然有人调侃旅游就是从你待腻的地方到别人待腻的地方去,明知道到哪哪堵,买啥啥贵,挤得一塌糊涂,累到筋疲力尽,但一到节假日,还是挡不住一颗蠢蠢欲动想要出去旅游的心。因为旅行是一个人的短暂天堂,是对日常生活的一次越狱和抽离。
一旦决定出门旅行,心就开始激动,晕染得出发前面的几天都跟着开心快乐起来。因为你要到一个陌生遥远的地方去,一切都是未知的,神秘的,新鲜的。所以,旅途中,人特别容易欢呼雀跃,特别容易大惊小怪,感官全方位敞开,看啥都兴致勃勃。
在旅行中,你会更认真地去端详他乡天空的云,而你在故乡可能很少注意过天空的颜色;他乡的空气呼吸起来似乎都那么沁人心脾,而家乡的空气你从没仔细闻过;你会觉得他乡的猫狗都比较可爱,尽管你在故乡可能特别讨厌猫狗的味道;他乡地摊上粗制滥造的手工艺品,似乎都比家乡的颜色鲜艳些,能让你情不自禁地抖出钱包里的银子。
《花与爱丽丝》剧照
旅行是横在无奈现实和梦想生活之间的一道分水岭。悲伤、孤独、挫折、失去,慢慢渗透在生命的每一天;工作、赚钱、结婚、生子,琐事排山倒海般呼啸而来。作为一个勤勤恳恳的上班族,一年至少三百天我们都在重复平静甚至枯燥的时光——一次次从同一条路线走过,一日日在同一张办公桌前掀开电脑,一顿顿吃单位食堂里毫无新意的菜蔬,一天天看着同事同样的面孔,逐渐熟悉到无感、麻木。而旅行,是对日常生活的一次抽离,让我们从千篇一律的生活里探出头来透一口气。
对远方的渴望是写在人类基因里的,这种旅行的冲动有时甚至不需要鲜活的图片,仅仅是一句话就能唤醒,例如高晓松的“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以及2015年郑州女教师辞职信里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两句话在社交网络上铺天盖地,反映了人们一种普遍的情绪:对工作和生活的不满,对远方旅行的向往。
被津津乐道的旅行叙事必定包含三个元素:非日常空间、旅行者、故事。这也构成人们对旅行向往的三个维度:陌生的、能够满足好奇心的地理空间,自由随性的自我,有可能发生的具有不确定性的故事。有什么比旅行更能使人从熟悉厌倦的环境、复杂的人际关系、按部就班的工作中抽离出来呢?
我对旅行的热望是分阶段的。
曾经娃还小还愿意跟我们出门的那段时间,我出门旅游的欲望简直爆棚。沉闷的中年生活循环往复,千篇一律,好不容易攒一个假期,不出去走走看看,总觉得有点浪费。旅游,是中年生活的兴奋剂,这一潭死水样的生活全靠旅游激起一点微澜,否则跟死了有什么区别?
再说,总得让娃出门开开眼界,长长见识吧。毕竟,人们总是把“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相提并论。虽然知道路上一定很堵,景点人一定很多,吃饭住宿一定很贵,但一到假期,还是忍不住心痒难耐想出去转转。但每次出游都像是开盲盒,不是每次旅行留下的都是美好回忆,有些旅行是令人沮丧的崩溃的抓狂的,简直就是现实版《人在囧途》,带娃旅行更是负重前行。
出发时兴致勃勃,打算彻底放飞自我,结果,目之所及,哪哪都是人,气先泄了一半。我泱泱大国,最不缺的就是人气,在景点,不用自己走路,人潮把你挤进去,人潮再把你挤出去。再搭配一个本就不情愿出门拉着脸的猪队友,一个饿了渴了累了时不时哼哼唧唧的娃,不到一天,出游的好心情就消磨殆尽,分分钟想打道回府,原路返回。花钱受罪,这是何苦来,但自己选择的路哭着也要咬牙走完。
《人在囧途》剧照
我相信,有此感觉和经历的不是我一个人。我经常在高速公路的各大服务区看到,从大巴车上吐出一群群的人,舟车劳顿,疲惫憔悴。排队上卫生间,解放完充盈的膀胱,对着镜子整理妆容,问问土特产的价格,嫌贵又放下,然后打起精神继续赶路。
记得有一年国庆节,我们全家去某大型游乐园玩。驱车三个小时之后,到达游乐园,门票不菲。各种游乐设施发出的巨大声浪震耳欲聋,让我头痛欲裂,一刻也不愿多停留。为了让娃多玩一会儿,值回门票钱,中午在游乐场餐厅就餐。也许大人的想法都一致,于是,买饭的游客排成了长龙,摩肩接踵,贴身肉搏,急躁焦虑。那场面,仿佛饥荒年代施粥赈灾情景的再现。
我挤出一身臭汗,终于买得一份58元的套餐,一团松散暗淡的劣质米饭,一勺加了太多酱油黑乎乎的菜汤,看不出菜的内容,连一丝肉星都没有。端到娃面前,娃眉头紧皱,悔不当初:早知道在家看动画片了,旅游就是受罪。
《心花路放》剧照
可人是很健忘的,没过多久,我就忘了上一次旅游的糟心。到了国庆假期,我又吵着要出去。娃爸平时工作太忙,放假只想宅家葛优躺,对一切旅行都意兴阑珊。但拗不过我的强烈要求,还是硬着头皮出发了。
到了景区,盘旋了一圈又一圈,耐心即将耗尽,才找到一个停车位。车停得老远,只能徒步前进。从高处俯瞰,景点内已是人满为患,黑压压的全是蜗行的人群。但通往景点的唯一一条小路人群还是潮水一般往里挤,让人倒吸一口凉气。旁边卖凉皮的本地大姐看着奋不顾身一往无前挤出一身臭汗的外地人,像看一群傻冒,不明白一个破人造景点有啥可看的。果然,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娃爸的脸阴得能拧出水来,我看了他一路的脸色——很多时候旅行不是增进感情黏合亲情的最佳契机,反而是破坏感情的催化剂。
吃午饭时,景点旁边的饭店,人头攒动,挨挨挤挤,嘈杂吵闹的像个蜂房。大堂经理声嘶力竭高门大嗓的喊着:这拨人和那拨人赶紧拼桌!能不能吃上饭,全靠运气。早过了饭点,孩子饿得哭丧着脸,有气无力。我们等了一个小时,终于等到半张桌子。我们坐着,吃着贵得令人咋舌的本地小吃,旁边站一圈虎视眈眈饥肠辘辘眼巴巴盼着我们快点吃完走人的人,真是不忍心。那顿饭吃得如坐针毡,刻骨铭心。
《憨豆的黄金周》剧照
村上春树说:旅行如果一切顺利,就不叫做旅行。正是因为各种不顺利,我们才得以碰上种种有趣的东西,奇异的东西,令人哑然失惊的东西。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旅行。这是他的人生哲学。一些穷游者甚至把吃苦当成旅行的一部分,觉得那是一种修行。
人们去旅行应该是为了获得安慰与力量,受到陌生世界的治愈。可是,当你看到人山人海的长城与故宫,当你排队几小时登上黄山泰山雁荡山,当你在曼谷大皇宫的宫殿内着急寻找着厕所,这种旅行并不会改变你。我们应该找到与自己契合的旅游路线,找到能与自己深层次交流的旅行同伴,然后,把自己抛在脑后,用心感受,享受陌生与遥远带来的新奇与魔力。
孩子长大后,我喜欢上了一个人旅行,不必迁就任何人,自在如风。还记得四年前,在四月的北京,旅行的尾声,我一个人在街上随便走走。傍晚,太阳还没有落山,有大片绚丽的色彩泼墨似的洒在天边。微风,新长出的叶子在夕阳里泛着油油的光,似乎每一个叶片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跳动。余晖在眼前一点点落下,由绚丽的绛红变成嫩嫩的浅粉,直至被大片的暗黑吞没,变成一个真正的夜晚。三三两两穿着校服背着大大书包骑单车的中学生,接孩子的慈眉善目的白发爷爷,车篮里放着一小捆新鲜菜蔬的大妈,站在街角备受冷落的橙黄色公用电话厅……细碎庸常的市井生活跑过来抱住我,那些隐秘的快乐只属于我一个人,这是一次旅行中最美好的部分。
《在京都小住》剧照
旅行是生活的浓缩版本,是一个人的短暂天堂。而旅行的尾声,心就有点沉坠,焦虑感袭上心头:哎呀,我又要回去朝九晚五的工作了,又要去过那种精打细算抠抠搜搜的日子了。因为结束的阴影和绝望感如此浓烈,所以,既疲惫地想回家,又希望这一天无限延长。而且,旅行回来后的几天,回到熟悉规律的日常,日子过得有点悬浮、恍惚,不真实,像做了一场梦。
旅行,其实不能改变什么,不要奢望通过一次旅行就能洗涤灵魂,脱胎换骨。你短暂逃到千山万水之外,发现日子还是要照样过,回来还是要面对生活的鸡零狗碎鸡毛蒜皮,不要把美好生活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一次旅行上。可不管怎样,旅行还是好的,从远方归来,深吸一口气,收拾旧山河,重新扎入残酷生活的汪洋大海,重新元气满满地和生活大战三百回合。
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了一些挫折,旅行的确是一种放松身体的好方式。但大多数人把灵魂看得太轻,把旅行看得太重。回到现实后,之前的问题,依旧得不到任何改观。试图通过旅游去洗涤心灵的人们,无疑还要继续回到现实世界中面对生活中的苟且。
其实,你去不去旅行跟你的心灵净化没半毛钱关系,如果你想净化心灵,建议你今晚早点关手机,明天早起半小时去上班。诗从来不在远方,用心过好每一个眼前才更重要。热爱生活的人,即使是宅在家中,也依然活得熠熠生辉。
排版:瓶子/ 审核:小风
大家都在看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下单本期新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