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产排队疯抢网红面包,到底为了啥?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上海人应该是见过不少世面的,但时不时还是会出现为了买面包、咖啡而大排长龙的现象。五一假期的第二天,我跟媳妇从思南公馆一直走到静安嘉里中心,差不多3公里,一路经过复兴路、淮海路、长乐路,在网红景点张园附近,看到一家苏州面馆门口排着长队,还看到有人拿着一个印着&的袋子,媳妇说那是一家网红面包店,在新天地也有一家店,去过两次,想买的面包都卖光了。到了嘉里中心,刚开业时需要排队六七八个小时的蓝瓶咖啡里还有座位。
2023年2月3日,上海,南京西路丰盛里和吴江路附近,众多食客正在一家网红面包店前排队。(图|视觉中国)
愿意为美食排几个小时队的人,是美食爱好者?潮流引领者?学生?也有可能有一些是托儿。英国心理学家安妮·鲁尼说,有时候,排队是商家的营销手段,“你有没有在iPad或iPhone新产品开售的当天路过苹果专卖店?排队的队伍经常会绕整个街区一圈,却没人抱怨。人们半夜排队买最新的《哈利·波特》小说也是如此。而排队买演唱会或音乐节门票的情况则不太一样,因为这些门票的供应有限,你也只有这一次购买机会。但苹果公司还会生产更多的新款iPhone,只是不会在第一天全部上市。
高昂的价格和排队的盛势,给人们制造了排他性的幻觉。人们会排很长时间的队,只为了能比其他人提前几天买一部新款手机。他们甚至会炫耀自己排了多长时间的队,跟队列中的其他人聊得多开心。”所以排队的人终于买到东西之后,最要紧的可能不是马上享用到手的食物,而是拍照,发到社交媒体上去。这样基本上就算大功告成了。
《心想事成》剧照
顾客排队,是因为要买的东西紧俏、供不应求。有的面包确实会发生这种情况,比如发酵时间很长,现场烤制等等。美国历史学家威廉·鲁贝尔在《面包全球史》中说,以前,白如雪的面包主要是那些过着炫耀性消费生活的人才能享用的。因为只有用最好的面粉做成的白面包才能在烤箱中像花朵一样打开。
《将恋爱进行到底》剧照
如今,在正式的餐桌上,面包的作用几乎纯粹是一种社会地位的标识。面包在现代餐桌上的作用并不是供人食用。摆上面包只是出于习俗。桌上没有面包,人们可能会觉得不舒服,但它并不是一顿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你把盘子里的东西都吃光了,只是不碰面包,主人是不会有什么反应的。淀粉是这顿饭的一部分,在盘子里——土豆、米饭、玉米粥。“你在选择面包时越小心,吃得越少,你就越能知道,在你自己的家里,面包的主要功能不是食物。我们越不需要它,它就越像餐具,就像餐具一样,它越能被解析为微妙的社交暗示。”
为了一些特别的、优质的面包排队还是值得的。美国美食作家迈克尔·波伦说:“面包是人类的理性、智慧、巧思和创意的结晶。烘焙师就好比一名指挥家,游刃有余地掌控着一曲复杂精妙、百转千回的交响乐。乐曲中包含从禾草种子、石磨,到微生物发酵、压力烹饪的多个乐章。最终,上好的面包刺激人的口腔分泌唾液,标志着这曲交响乐进入高潮阶段。面包中大约有80%的部分是气孔,但是气孔当中绝非空无一物。面包中的空气包裹着面包所蕴含的大部分香气,正因为如此,面包比麦片粥的香味要浓郁得多。一块烘烤得恰到好处的酸面团中,包含200多种已知的挥发性化合物。
19世纪末,白面包的普及造成了一些健康问题,有好多人呼吁重新使用全谷物面粉。“如今,黑面包成了富豪们趋之若鹜的圣品,而白面包则失去了原本至高无上的地位。民众们已经了解全麦的价值。政府最新的营养学指南建议,一个人日常摄入的卡路里当中,至少有半数应来源于全麦食品。考虑到即使是在今天,也只有5%的小麦会被磨制成全麦粉,上述指南实施起来实在是很不现实。”
《月代头布丁》剧照
面包本来是一种很普通的食物。麦克米伦美语词典里说,面包是“一种常见的用面粉、水和酵母制作的食物。”CNN去年做了一个专题,“世界上最好的50种面包”,除了法国的法棍、加拿大的蒙特利尔贝果,还有我国的烧饼(Shaobing),“专业的烧饼烘焙师会把面团旋转、拍打得特别薄,以致成品会有18层以上。中国北方的烧饼可以加甜的或者美味的馅料,如黑芝麻酱、熏肉或花椒。”
面包能吸引人,有时功夫在制作之外。美国学者保罗·福塞尔在《格调》中说:“中上阶层有一个共同的观念,觉得切片包装的面包是不受欢迎的东西,有些面包名字古朴动人(如‘阿诺德的砖烤炉’”或‘胡椒岭农场’),可能得到宽恕。有时候很多东西只要是舶来品而不是国产货就会备受青睐。”
《在蒂凡尼吃早餐》剧照
《面包和汤和猫咪好天气》剧照
排版:瓶子/ 审核:同同
大家都在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