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传染性维持3天以上!微塑料能为病毒提供载体,污水处理厂无法完全清除|环球科学要闻

传染性维持3天以上!微塑料能为病毒提供载体,污水处理厂无法完全清除|环球科学要闻

科学

将环球科学设为星标

周一至周五

第一时间掌握

最新鲜的全球科技资讯



· 环境 ·

病毒附着在微塑料表面,传染性可维持三天


图片来源:unsplash

污水处理厂通常可以去除污水中的大部分微塑料,但经处理后排放的污水仍含有微塑料。这些微塑料可以在水体中长期存在,也为病毒提供载体。最近,一项发表于《环境污染》的研究发现,无脂质包膜的病毒附着于微塑料上,可在淡水中保持3天甚至更久的传染性。


废水和地表水中的微塑料,会迅速被微生物的生物膜定植。科学家从自然环境中取得地表水,用以测量聚乙烯微塑料颗粒(2毫米直径)与病毒结合的情况。研究者发现,无脂质包膜的轮状病毒SA11,可以与微塑料表面定植的生物膜稳定结合;而对有包膜的Phi6噬菌体来说,包膜会迅速溶解,导致病毒灭活。科学家从有微生物定植的微塑料表面,提取出了传染性病毒颗粒,并表示实验只进行了3天,而病毒传染性或许能保持更久。该研究团队认为3天足以让微塑料从污水处理厂到达公共海滩,然后被人们接触到,假如微塑料上附着人类病原体,就可能带来重大的健康风险。



· 新冠疫情 ·
第九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公布

6月28日,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公布了《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与第八版防控方案相比,第九版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因时因势对风险人员隔离管理、中高风险区划定标准、疫情监测等方面进行了修订,进一步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其中,在对风险人员隔离管理的期限和方式上,第九版防控方案提出,将密切接触者和入境人员的隔离管控时间从“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密接的密接管控措施从“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此外相关人员表示,在疫情处置过程中,如果个别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对居住地、工作地、活动区域的传播风险较低,密接人员已经及时管控,经研判没有社区传播风险,也可以不划定风险区域。(新华社)


· 地质学 ·

中国科学家揭示深海稀土富集机制


图片来源:Unsplash


稀土资源主要藏于深海,其含量是陆地中的上百倍。海水中的稀土会最终富集于磷灰石中,但尚不清楚深海中稀土富集的机制。近日,在一项发表于《科学·进展》的研究中,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与合作者通过系统分析稀土的三大载体(海水、孔隙水和磷灰石)中稀土元素的特征,率先发现两大孔隙水稀土元素富集事件。结果显示,相比于浅海,深海盆地沉积物中通过孔隙水向海水输入的稀土的量更少,因此大量的稀土元素留存在沉积物中,并最终被磷灰石吸附。这项研究从机理上揭示了稀土元素迁移和富集的全过程,能够为后续稀土元素的勘探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 天文学 ·

与地球截然不同的“宜居行星”


行星是从年轻恒星周围的物质盘里诞生的,其中往往含有大量的氢和氦,因此这两种元素经常成为行星大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太阳系内的岩质行星质量太小,引力难以束缚氢气和氦气,但对于太阳系外,距离宿主恒星有一定距离的大型岩质行星而言,可以保留由氢和氦组成的大气。


《自然·天文学》近日发表的一篇论文研究了此类行星的演化过程。研究团队利用数值模型预测了液态水能在富含氢氦的系外行星表面存在多长时间。作者发现,取决于该行星的质量以及它与恒星的距离,在大气足够厚的情况下(地球大气厚度的100~1000倍),行星能维持温带表面环境的时间最长达80亿年。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行星的宜居条件可能与我们在地球上熟悉的条件很不一样。



· 科学事件 ·
"僵尸论文"多年后仍在被引用


被撤稿的论文,可以说已被出版业判定死亡,但它们仍可能被大量引用,从而继续“存活”在学界,因此撤稿论文也被称为“僵尸论文”。论文被撤回,通常是由于内容出现错误或存在学术不端行为,但即使撤稿,也不一定能降低这些论文的影响力。


苏格兰营养学家艾莉森·阿弗内尔(Alison Avenell)曾与同事花费数年,证实已故日本营养学家佐藤义宏(Yoshihiro Sato)存在伪造骨质疏松临床研究数据的学术欺诈行为,这很可能导致病人接受错误的治疗从而产生不良后果。阿弗内尔于2015年开始陆续申请撤回佐藤参与撰稿的文章,却发现,引用佐藤数据论文的作者和编辑,即使经她团队提醒,多数都不打算修改论文,也没有告知读者引用论文被撤稿。这与1998年一项关于引用论文标示撤稿的调查结果一致,尽管作者和编辑有义务向读者保证论文的有效性,但其实多数人都不会优先考虑“纠错”。幸好,学界已注意到这种情况,开始要求期刊根据撤稿统计数据库,定期检查投稿是否引用撤回论文,并判断已发表论文是否应撤回或修订。相关文章发表在《科学》上。



· 气候 ·
18.1亿人口面临百年一遇的洪水风险


洪水是最普遍的自然灾害,对较低收入国家冲击尤为严重。洪水风险升高在世界多地已成现实,气候模型表明,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洪水频率可能大增,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威胁。虽然目前在地方和国家层面已经有了洪水风险的评估,但还没有全球层面的评估。


昨天在《自然·通讯》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利用地形和水文模型,分析了188个国家和地区的洪水风险。作者发现,全球全球23%的人口(18.1亿人)可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水事件,深度超0.15米。这些人大部分人住在南亚和东亚,1/3位于中国和印度。



· 新冠疫情 · 


截至北京时间6月29日10时,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最新统计,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545 246 400例,死亡病例6 332 293例。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的数据,6月2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4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1例(广东6例,福建4例,江西3例,重庆3例,山东2例,北京1例,上海1例,四川1例),含1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在广东);本土病例3例(江苏2例,广东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05例,其中境外输入69例,本土36例(安徽15例,天津9例,江苏4例,辽宁3例,广东2例,北京1例,四川1例,云南1例)。


截至2022年6月27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0040.1万剂次。


文:王昱、栗子、王怡博、不周、谢汝雨

审校:王昱、栗子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过去40年,中国热浪致死风险迅速上升|环球科学要闻600万年前,大熊猫已爱上了竹子,还专门长了根手指“点赞”|环球科学要闻为什么会觉得恶心想吐?有内脏毒素经过了你的大脑!|环球科学要闻武汉检出霍乱阳性甲鱼,与武大病例无关;韦布测到系外行星大气中的水|环球科学要闻精准灭蚊!科学家发现了控制蚊子生长和繁殖的基因|环球科学要闻发现世界最深的沉船;基因组数据揭示猴痘病毒正在快速进化|环球科学要闻“祝融号”发现火星近期也存在水|环球科学要闻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知网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环球科学要闻迄今最全的人类细胞图谱公布;首次用月壤种出植物|环球科学要闻58%的传染病正在被气候变化“强化”,变得更易传播或更致病|环球科学要闻神秘火箭砸中月球,一次性砸出两个陨石坑|环球科学要闻文革是老百姓革走资派和私字命脱发有救了?发现脱发治疗新方法;2022年菲尔茨奖揭晓|环球科学要闻猪心脏移植患者体内曾发现动物病毒感染迹象,或导致病情恶化|环球科学要闻因为全球变暖,南极洲唯一的特有昆虫正面临灭绝|环球科学要闻首次发现大型紧凑三体星系,或由四星系统合并而来|环球科学要闻时隔近40年,英国再次发现脊髓灰质炎病毒传播痕迹|环球科学要闻第4位被治愈的艾滋病患者出现!66岁高龄,感染HIV时间长达31年|环球科学要闻天舟四号成功发射并与空间站对接;中国团队研制出能“独立思考”的空中机器人|环球科学要闻我学语文教语文的一生(52)​双胞胎母亲并非生育能力更强,只是更“幸运”|环球科学要闻发现世界最大睡莲,直径可达3.2米,属全新物种|环球科学要闻几张少见的老照片广西农民范君感谢中国加纳确认两例马尔堡病毒感染:尚无有效疫苗和疗法,病死率与埃博拉相近|环球科学要闻不明原因儿童肝炎增至650例,世卫组织评估其全球风险为中级|环球科学要闻国家卫健委:我国尚未发现不明原因儿童急性肝炎相关病例|环球科学要闻英国7例猴痘患者研究:一种天花药物或对猴痘有效,可缩短患者有症状和传染性时间 | 环球科学要闻人体熟睡时,癌细胞会加速转移;首次观测到四中子状态|环球科学要闻新增8国出现儿童不明原因急性肝炎,已蔓延至日本和新加坡|环球科学要闻​一种艾滋病药物有望恢复大脑记忆功能;首个庞贝人基因组测序结果出炉|环球科学要闻在湄公河钓到世界最大淡水鱼,重300公斤;韩国成功发射自研火箭|环球科学要闻首次!肝脏体外常温保存三天仍能移植,患者一年未出现健康问题|环球科学要闻奥密克戎新型变异株BA.4和BA.5正在南非迅速传播,传播速度高于BA.2|环球科学要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