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过去40年,中国热浪致死风险迅速上升|环球科学要闻

过去40年,中国热浪致死风险迅速上升|环球科学要闻

科学

将环球科学设为星标

周一至周五

第一时间掌握

最新鲜的全球科技资讯


· 古生物学 ·
暴龙属并非有3个物种

博物馆展示的霸王龙模型。图片来源:D. Finnin/ ©AMNH


霸王龙(Tyrannosaurus rex,又称君王暴龙)是暴龙属(Tyrannosaurus)至今唯一被认可的物种。3月22日,一项发表于《演化生物学》的研究基于38份暴龙属样本,通过分析样本的股骨、牙齿等结构,发现存在3个不同的暴龙属物种。但一项最新发表于《演化生物学》的研究则反驳了这种观点,认为之前的研究缺乏足够的证据,并通过分析更多的化石证据,表示霸王龙仍是暴龙属的唯一一种。


研究人员重新审视了前一项研究的数据,并添加了来自112种现存鸟类和4种非鸟类兽脚类恐龙的数据,发现与现存鸟类数据相比,暴龙属化石证据之间的差异并不大,而前一项研究正是根据样本之间的差异来重新分类暴龙的。此外,最新的研究也无法复制前一项研究中关于牙齿存在差异的发现。研究人员认为,前一项研究的样本量较少,统计方法也不够恰当,而当涉及的物种是古老的,且化石证据较少时,就会使界定物种数量变得更加困难。



· 新技术 ·

科学家制造出更小更强的超导磁体,有助于实现核聚变


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首席工程师YUHU ZHAI和高温超导磁体。图片来源: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通讯办公室。图片拼贴:KIRAN SUDARSANAN


受控核聚变能够为发电提供更多安全和清洁的能源,而托卡马克装置是一种利用磁约束来实现受控核聚变的容器。近日在《IEEE应用超导汇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方法,可以制造更小更强的磁体,以改进球形托卡马克的设计。


这种新的高温超导磁体利用了超导线材。与铜线相比,单次使用时间更长,电流密度更高,也制造了更强的磁场。研究人员利用了一种新的技术,使线材不需要传统的环氧树脂和玻璃纤维绝缘,也能够确保电力的流动。同时,这种小型磁体能够直接放进球形托卡马克中心的孔中,为支撑结构提供了更多的空间,有助于设备承受高磁场和提高运转能力。此外,这也可以减小球形托卡马克的大小,降低建造成本,也许可以成为未来核聚变工厂中新的设备。



· 公共卫生 ·
1979年以来,热浪相关死亡人数在中国有所上升

1979年至2020年中国热浪归因死亡人数。a-d,过去四十年热浪归因死亡人数地域分布。e19792020年中国热浪归因死亡人数。实线显示了热浪归因死亡人数的估计值;灰色区域表示95%置信区间;水平虚线显示了四个年代的年均死亡人数。f2010年代与基线期(1980-2009年)相比,热浪归因死亡人数的变化。ADattributable deaths,热浪归因死亡人数)。图片来源:原论文


上世纪80年代至2010年代,不同因素热浪暴露、人口增长、人口老龄化和基线死亡率)对热浪致死人数的贡献分解。上、中、下分别为1980年代到1990年代、1990年代到2000年代、2000年代到2010年代的贡献分解,分别在区域(左)和全国水平(右)。图片来源:原论文


气候变暖加剧的背景下,热浪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不断加剧。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赵亮高工和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教授黄存瑞课题组合作研究了中国过去42年热浪相关死亡人数的时空变化,并探讨了不同因素对死亡人数变化的相对贡献,相关论文发表在《科学通报》上。


研究发现,1979年以来,中国热浪造成的死亡人数迅速增加,从1980年代的3679人/年上升到2010年代的15 500人/年,2017年死亡人数达到峰值,为26 486人。热浪致死人数在全国范围内表现出强烈的空间差异性,其中华东和华中地区的死亡人数较多。过去四十多年间,中国热浪相关死亡人数大幅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热浪发生频率的快速增加,其次是人口增长、人口老龄化和基线死亡率的上升。从 2000 年代到 2010 年代,这四个因素分别占归因死亡变化的 40.6%、22.4%、20.8% 和 16.2%。随时间推移,人口老龄化对死亡人数的贡献还将进一步增大。(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新冠病毒 ·
新冠长期症状可能多达62种

脱发和性功能障碍被认为是新冠的长期症状。一项发表在《自然·医学》的调查发现,在患者初次感染新冠病毒的12周后表现出的症状中,有62种症状的发生率远高于从未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群。这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新冠长期症状的了解。


研究者分析了英国在2020年1月份至2021年4月期间匿名电子医疗记录,其中包含48万的感染过新冠的患者,和190万没有感染过新冠的患者。研究者选用了没有住院的患者的记录,将长期症状分为三大类:呼吸系统症状、心理健康以及认知问题和其他症状。其中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嗅觉障碍、呼吸急促、胸痛、发热等;除此之外,还有健忘症、失用症(无法执行一些熟悉的动作或指令)、大便失禁、勃起功能障碍、幻觉、肢体肿胀等等。研究还发现,女性、年轻人和少数族裔群体更容易有新冠的长期症状。此外,社会经济地位偏低、吸烟、肥胖以及有其他健康问题的新冠患者中,汇报出的持续症状也更多。这项研究结果可能帮助临床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更好地测量新冠的长期症状,应对这些症状带来的影响。



· 古生物学 ·
最早的刺胞动物化石

A. attenboroughi的艺术重建图。图片来源:原论文


刺胞动物是一种与其他动物有着显著区别的古老动物门类,珊瑚虫和水母都属于刺胞动物门。古生物学家推测,刺胞动物在前寒武纪时期(Precambrian)和就已经和其他动物门类分道扬镳,并在随后的显生宙留下了丰富的化石记录。此前的研究显示,它的形体构型在寒武纪时期(5.41亿~4.85亿年前)才固定下来,但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了一具埃迪卡拉纪(6.35亿~5.42亿年前)的刺胞动物化石,已经呈现出了刺胞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这项研究发表于《自然·生态与演化》,论文报道了一个早期刺胞动物的化石,它发现于英国查恩伍德森林,形成时间在5.62亿~5.57亿年前,属于埃迪卡拉纪。这具化石已经有了刺胞动物门的基本形体构型,兼具水母和珊瑚虫的特征,被命名为Auroralumina attenboroughi。研究人员认为,该化石可能是现有刺胞动物种群已知最古老的祖先。另外,此化石在命名时致敬了大卫·爱登堡(David Attenborough),以纪念他在提高人们对恩伍德森林埃迪卡拉纪化石方面关注的贡献。


· 细胞生物学 ·
细胞如何在黏液中快速移动

肿瘤周围和囊状纤维化的肺部中往往充满大量黏液,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在其中快速迁移,常常导致肿瘤扩散和瘢痕产生等后果。这两种细胞的细胞膜都带有膜皱褶,但这一结构如何影响细胞的移动尚不明确。近日,一项发表在《自然·物理》的研究发现,膜皱褶能帮助细胞感受周围环境的黏性,黏液越黏,细胞在基质上的附着力越大,移动越快。


科学家将不同黏度的聚合物溶液沉积在不同细胞上,发现在黏液中,癌细胞的移动速度比光滑的非癌细胞更快。他们进一步比较了成纤维细胞、癌细胞和光滑细胞移动时的牵引力和胞内结构蛋白的变化,发现膜皱褶能感受到周围环境的黏性变强,触发胞内肌动蛋白响应,推动褶皱边缘伸展收缩,促使细胞移动。这样一来,有膜皱褶的细胞在黏液中,比在水或血液那样的介质中移动更快。这一发现或能帮助治疗癌症和囊状纤维化等疾病。



· 新冠疫情 ·


截至北京时间7月26日10时,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最新统计,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571 126 798例,死亡病例6 386 056例。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的数据,7月25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48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50例(广东19例,福建11例,四川6例,浙江3例,北京2例,上海2例,山东2例,天津1例,辽宁1例,湖北1例,重庆1例,陕西1例),含14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浙江3例,广东3例,四川3例,福建2例,山东2例,天津1例);本土病例98例(甘肃37例,广西32例,四川16例,广东6例,上海4例,重庆2例,山东1例),含32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甘肃17例,广西9例,四川5例,广东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828例,其中境外输入58例,本土770例(广西370例,甘肃306例,山东27例,广东17例,上海15例,四川14例,河南7例,云南7例,天津2例,江西2例,江苏1例,浙江1例,重庆1例)。


截至2022年7月24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1790.0万剂次。



文:王昱、孟凡琼、栗子、王怡博、蒋泽华、马一瑗
编辑:王昱、栗子
封面来源:pixabay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58%的传染病正在被气候变化“强化”,变得更易传播或更致病|环球科学要闻自杀会传染吗?博士龙:最好的医生是自己人体熟睡时,癌细胞会加速转移;首次观测到四中子状态|环球科学要闻发现世界最大睡莲,直径可达3.2米,属全新物种|环球科学要闻日行1万步的人,多种疾病和死亡风险都会降低,快步走更有益|环球科学要闻太阳风暴突袭地球,在加拿大造成未知“史蒂夫”现象|环球科学要闻NASA月球任务“阿尔忒弥斯1号”今晚发射;河南汝州“巨型怪鱼”被捕获|环球科学要闻全球首例猴痘、新冠和艾滋合并感染者出现|环球科学要闻在远游之后首次!肝脏体外常温保存三天仍能移植,患者一年未出现健康问题|环球科学要闻时隔近40年,英国再次发现脊髓灰质炎病毒传播痕迹|环球科学要闻神秘火箭砸中月球,一次性砸出两个陨石坑|环球科学要闻加纳确认两例马尔堡病毒感染:尚无有效疫苗和疗法,病死率与埃博拉相近|环球科学要闻不明原因儿童肝炎增至650例,世卫组织评估其全球风险为中级|环球科学要闻因引擎故障,NASA新一代登月任务推迟发射;动物短期服用雷帕霉素,能获终生抗衰效果|环球科学要闻第4位被治愈的艾滋病患者出现!66岁高龄,感染HIV时间长达31年|环球科学要闻传染性维持3天以上!微塑料能为病毒提供载体,污水处理厂无法完全清除|环球科学要闻因为全球变暖,南极洲唯一的特有昆虫正面临灭绝|环球科学要闻发现非洲最早恐龙;血型会影响年轻人中风风险|环球科学要闻中国科学家发布首个脑再生图谱;阿根廷不明原因肺炎被证实为军团菌感染|环球科学要闻在湄公河钓到世界最大淡水鱼,重300公斤;韩国成功发射自研火箭|环球科学要闻天宫种菜进展顺利;九价HPV疫苗扩龄,9~45岁适龄女性可接种|环球科学要闻我家抓蟹破我家单笼最高记录 这笼有12只够尺寸的把活蟑螂改造成“半机器蟑螂”,可进行远程控制|环球科学要闻发现世界最深的沉船;基因组数据揭示猴痘病毒正在快速进化|环球科学要闻为什么会觉得恶心想吐?有内脏毒素经过了你的大脑!|环球科学要闻中国将在2035年左右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环球科学要闻精准灭蚊!科学家发现了控制蚊子生长和繁殖的基因|环球科学要闻武汉检出霍乱阳性甲鱼,与武大病例无关;韦布测到系外行星大气中的水|环球科学要闻脱发有救了?发现脱发治疗新方法;2022年菲尔茨奖揭晓|环球科学要闻首次发现大型紧凑三体星系,或由四星系统合并而来|环球科学要闻为什么有些人这么自私?可能是因为他们没睡够|环球科学要闻一罐黄山毛峰茶600万年前,大熊猫已爱上了竹子,还专门长了根手指“点赞”|环球科学要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