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猴痘、新冠和艾滋合并感染者出现|环球科学要闻
将环球科学设为星标
周一至周五
第一时间掌握
最新鲜的全球科技资讯
在受精卵发育成完整胚胎的过程中,胚胎干细胞、滋养层干细胞和胚外内胚层干细胞共同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以往人工合成胚胎的诸多尝试难以实现这三种干细胞的“合作”。近日,在发表于《自然》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组合使用了胚胎干细胞、滋养层干细胞和诱导胚外内胚层干细胞,实现了干细胞间的信号传递。
研究结果显示,这三种干细胞产生的ETiX胚状体模型能够自组织形成胚胎,并且持续发育至神经胚形成,相当于自然状态下受精后8.5天的小鼠胚胎。此时的人工合成胚胎中已经可以观察到跳动的心脏结构、肠管、原始生殖细胞。最为特别的是,这枚胚胎中首次出现了完整的大脑结构,能够辨别出前脑与中脑区域。在进一步实验中,研究者敲除了Pax6基因(参与眼部和其他感觉器官的发育),导致的效果和自然Pax6敲除的小鼠胚胎相似。研究者表示,这提供了一个生理学胚胎发育模型,有助于未来对胚胎发育和相关疾病机制的研究。
据一篇近期发表于《感染学杂志》(Journal of Infection)的研究,意大利的研究人员报告该国一名男性感染者同时检出感染了猴痘病毒、新冠病毒BA.5.1变异株和艾滋病病毒(HIV),这是全球首个已知的合并感染病例。这名36岁的男性感染者曾前往西班牙旅行5天(2022年6月16日至20日),在回国约9天后开始出现发烧、喉咙痛、疲劳、头痛和腹股沟发炎等症状。7月2日,他被诊断为新冠阳性,当天下午出现皮疹,之后他皮肤上的小泡开始演变成脐状脓疱。随后,他在医院接受了一系列检查,发现猴痘病毒和HIV检测结果也呈阳性。该患者在住院接受治疗近一周后,其新冠肺炎、猴痘症状缓解,随后出院进行居家隔离。目前,该患者正在接受多替拉韦、阿巴卡韦和拉米夫定等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联合治疗HIV。
“毅力”号首批数据公布
“毅力”号采集第一批岩石样本留下的孔洞。这些岩石样本将被带回地球进行更详细的研究。(图片来源:NASA/JPL-Caltech)
"毅力“号采集火星地下雷达信号图谱的示意图。(图片来源:NASA/JPL/Caltech/FFI)
“毅力”号火星车自登陆火星后,一直在探索可能曾是片湖泊的杰泽罗(Jezero)陨石坑,昨日,四项基于“毅力”号传回数据的研究分别发表于《科学》和《科学·进展》,为火星杰泽罗陨石坑底部的地层结构与岩石构成提供了新的理解。
《科学》上的一篇文章显示,“毅力”号观测到杰泽罗陨石坑底部是由经历过水蚀变的火成岩构成。《科学》上的另一篇文章显示,陨石坑中的火成岩主要由粗粒橄榄石构成,这些橄榄石很可能是在厚岩浆缓慢冷却过程中形成,其成分与某些火星陨石相似。发表于《科学·进展》的一篇文章,公布了”毅力”号采集到的首张火星地下雷达信号图谱。图像揭示了杰泽罗陨石坑的基岩地层结构和深入地下约15米的电磁特性。此外还发现杰泽罗陨石坑底部岩层是倾斜的,可能是地下的岩浆活动使地层倾斜,也可能是埋在底部的三角洲沉积物。《科学·进展》上另一篇文章显示,“毅力”号上的遥感仪经前286天的观测,发现陨石坑底部为火山侵入型地形,其地质成分与密度都有分层。上层岩层富含斜长石,底部岩层富含辉石,而最底层富含橄榄石。水蚀变矿物虽普遍存在,但含量较低,这表明湖泊存在时间可能较短。
图片来源:WANG Qiang
在自然环境下,染色体融合一般数十万年才会发生一次。啮齿动物每百万年约有2.5~3.5个染色体重排,灵长类则只有约1.6个。这种染色体上的变化可能引起性状的剧变,例如在灵长类中,这意味着从黑猩猩到人类的演化。在个体体内,染色体融合或转位(从一条染色体转移到另一条染色体)可能引起儿童白血病和遗传疾病。此前中国科学家曾在酵母细胞中实现过染色体重排,8月25日,在一篇发表于《科学》的研究中,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科学家报道了一种新技术,可在实验室实现哺乳动物的染色体变异。
在研究中,他们选用了单倍体的小鼠胚胎干细胞,发现通过敲除胚胎干细胞中三个印记区域,可以创建一个稳定的、类似精子的基因印记模式,且可以实现特定染色体的头尾融合。随后,他们将对其中最大染色体1号和2号染色体,以及中等大小的4号和5号染色体进行了融合。他们发现,融合小鼠体内中等大小的4号和5号染色体未影响干细胞分裂、小鼠成体为发育较慢的野生型;而融合最大的1号和2号染色体则阻碍了干细胞发展,导致小鼠发育中断,或产生体型大、暴躁且行动迟缓的个体。这一研究首次实现了对哺乳动物的染色体进行编辑,显示了染色体重排对生殖隔离建立、新种群演化的意义。
系外行星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行星的金属富集程度,并进一步探究其原始大气的形成过程。近日,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利用韦布空间望远镜(JWST)首次在太阳系外的行星上明确探测到了二氧化碳,目前研究成果已发布于arXiv预印本网站,正式论文将于下星期发表在《自然》上。
该系外行星是一颗气态巨行星,被称为WASP-39b,环绕着一颗距地球约700光年的恒星。WASP-39b与恒星的距离非常近,仅有水星到太阳距离的约1/8,导致该行星的温度高达900°C,大气也在高温影响下膨胀。根据透射光谱学,当恒星发出的光线透过行星的大气时,根据大气的成分和厚度等特点,光线中的某些颜色会被明显滤除。因此通过分解接收到的光的颜色,科学家就可以判断大气的构成。研究团队利用韦布望远镜的近红外光谱仪,用这一方法明确探测到了WASP-39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为WASP-39b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信息。
由于地球轨道的周期性变化,科学家预计在过去的7000年间,西伯利亚地区夏季吸收的阳光会持续下降,并因此导致夏季温度持续下降。为了验证这一猜测,研究者利用树木的年轮,复原了过去7000年来当地的气温。研究者发现,在大部分时间里,当地气温的确逐年降低,但从19世纪开始,气温急剧上升,并在近几十年达到了最高温度。这项研究再次证明,人类活动不仅会影响气候变化,而且已经成为了主要决定因素。相关论文发表于《自然·通讯》。
· 新冠疫情 ·
截至北京时间8月26日10时,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最新统计,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599 361 985例,死亡病例6 481 747例。
据国家卫健委官方数据,8月25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312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50例(广东18例,福建13例,北京4例,上海4例,内蒙古3例,山东2例,云南2例,辽宁1例,广西1例,四川1例,陕西1例),含4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内蒙古2例,福建1例,广东1例);本土病例262例(海南111例,西藏83例,四川27例,陕西15例,重庆8例,广东4例,辽宁3例,青海3例,山西2例,新疆2例,内蒙古1例,上海1例,江西1例,河南1例),含91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海南39例,西藏24例,陕西11例,四川10例,重庆2例,新疆2例,山西1例,辽宁1例,青海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316例,其中境外输入77例,本土1239例(西藏444例,海南285例,新疆133例,青海103例,河南67例,陕西51例,四川39例,江西20例,湖北13例,广西13例,河北12例,重庆12例,辽宁9例,甘肃8例,山东6例,黑龙江5例,江苏5例,广东4例,福建3例,浙江2例,天津1例,上海1例,湖南1例,云南1例,宁夏1例)。
截至2022年8月23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3 094.9万剂次。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