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引擎故障,NASA新一代登月任务推迟发射;动物短期服用雷帕霉素,能获终生抗衰效果|环球科学要闻
周一至周五
第一时间掌握
最新鲜的全球科技资讯
当地时间8月29日8时50分,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取消当日的“阿尔忒弥斯1号”(Artemis I)发射计划。按照原定计划,携带猎户座宇宙飞船(Orion spacecraft)的太空发射系统(SLS)应于当日8时33分在肯尼迪航天中心39B发射台发射,但在发射前40分钟,由于其中一台RS-25发动机温度出现异常,NASA暂停了发射倒计时。直到当日的发射窗口结束,仍然未能解决该问题。
NASA表示,计划最早于当地时间9月2日下午12时48分(北京时间9月3日凌晨0时48分)再次尝试发射。
雷帕霉素是一种细胞生长抑制剂和免疫抑制剂,常用于癌症治疗和器官移植后,此前的研究证实雷帕霉素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抗衰老药物。在临床使用的剂量下,雷帕霉素可能会产生不良副作用。近日,在一篇发表于《自然·衰老》的研究中,马克斯普朗克衰老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果蝇和老鼠身上证明,雷帕霉素的短期给药对长寿和健康具有与终身给药相同的积极影响。
科学家们测试了在果蝇中短期给药的不同时间窗口,发现对刚成年的果蝇进行为期2周的雷帕霉素给药后,可以使它们免于出现和年龄相关的肠道变化,并能延长寿命。雷帕霉素在它们体内产生的寿命延长效果,与终身饲喂(超两个月)该药物的果蝇相当。研究显示,雷帕霉素会使得肠道上皮细胞的自噬反应和一些酶的含量增加,加速衰老细胞的清理。在给药结束后,这种自噬反应在果蝇肠道中会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给3个月大的小鼠喂食雷帕霉素3个月,也会使它们获得类似的、长期的有益效果。后续,研究人员将进一步探究在生命后期开始给药时,是否也能在小鼠和人类中实现雷帕霉素的抗衰老效果。
格陵兰冰盖融化或致海平面上升至少270毫米
20世纪80年代,因冰面融化径流和冰流量,格陵兰冰盖失去的冰开始多过因降水而凝结的冰,致使格陵兰冰盖出现“冰赤字”。然而,由于现有模型对土地、大气和海洋边界的测量数据不够精确,此前的研究难以准确预测格陵兰岛会如何响应气候变化。近日,发表于《自然·气候变化》的一项研究指出,无论在哪种气候变暖预测情景下,格陵兰冰盖的整体冰损失加上降水量、冰流排放和融水径流的增加都将使海平面至少上升274毫米。
研究者利用2000年至2019年的气候数据,计算了格陵兰冰盖不平衡已经导致的冰盖体积和面积变化。作者指出,融水径流引起的冰面消融是格陵兰冰盖质量预算发生同比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无论在哪一种未来气候情景下,格陵兰冰盖质量损失将导致5900平方千米的海冰减退——相当于3.3%的冰体积损失,将使海平面上升至少274毫米。假设2012融冰高值年在未来变得常见,那么随着气温在21世纪逐步上升,融冰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可能会达到782毫米。
蓝色圆圈为疏散星团M37约30角分的范围,红色圆圈内是双极行星状星云IPHASX J055226.2+323724(图片来源:原论文)
恒星在演化末期抛射的气体壳,经膨胀电离后会形成发射星云。通过望远镜观察时,这类天体呈现为类似行星的圆盘状,因此也被称为行星状星云(planetary nebula,PN或复数PNe)。目前已知约有四千个PNe,年龄多在五千到两万五千年间。近日,香港大学天文学家团队在《天体物理学报通信》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他们在五亿年前形成的银河系疏散星团(open cluster,OC)M37(也称NGC2099)中,发现了最古老的PN,IPHASX J055226.2+323724,其年龄约为七万年。
疏散星团是由数百到数千颗恒星,依靠微弱的吸引力维系聚集的星团,通常只存在于恒星形成的活跃区。这项研究发现的行星状星云极为特殊,是迄今发现的第三个与疏散星团相关联的例子。正是由于它处于星团中,研究团队能通过众多背景参数对该PN进行观察测算。结果显示,古老的PN在这样极端年龄下的直径约为10.4光年,可能是已知PN物理规模的极限。这项研究通过OC-PN的关联,使用独立于白矮星探测的传统方法,确定了恒星的初始-最终质量关系(IFMR),同时揭示了OC中的PN由于不受周围环境干扰,能维持更长的能见度寿命。
失控(Loss-of-control,LOC)进食在各类暴食症中很普遍,其特征为无法抑制食欲。虽然失控进食的问题普遍存在且产生的后果比较严重,但大部分针对肥胖的疗法无法直接解决这个问题,从而限制了大部分疗法的效果。一项发表于《自然·医学》的新研究发现,饮食冲动相关神经活动模式引导的脑刺激可以改善暴食症和重度肥胖患者的进食自控力,促进减重。
研究人员记录了两名被诊断患有暴食症和难治性重度(III级)肥胖的患者(一名45岁女性和一名56岁女性)大脑伏隔核腹背侧区域在6个月里的电生理活动模式,包括她们在标准饮食和LOC饮食期间与食物预期相关阶段的脑活动数据。他们从中鉴定出与两名患者的饮食冲动和LOC饮食特异性相关的一个低频脑活动特征,随后通过一个能进行反应性或闭环深部脑刺激的装置,根据这一新发现的大脑生物标志物引导对两名患者伏隔核的深部脑刺激。经过6个月的脑刺激,两名患者中LOC进食事件显著减少且伴随体重下降。其中一名患者不再符合暴食症的诊断标准。该研究未报告严重不良副反应。这项试点研究的初步结果凸显出这种新型干预手段的潜在临床可行性,同时支持对更大的暴食症患者群体开展进一步研究。
过去科学家认为,同盟个体间的合作是我们人类独有的,比如国际贸易联盟等。然而近日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的一项研究显示,澳大利亚西海岸鲨鱼湾的雄性宽吻海豚群形成了人类之外最大的多层级同盟网络。
科学家分析了鲨鱼湾121只成年雄性宽吻海豚的交往和配偶数据,发现同盟网络中的一级同盟,通常由2到3只雄性海豚合作对个体雌性求偶;二级同盟则是由4到14只没有亲缘关系的雄性海豚组成,并与其他海豚同盟竞争雌性海豚资源;二级同盟之间的相互配合则形成了三级同盟。这种同盟关系使得雄性海豚可以有更多时间和雌性在一起,从而提高繁殖的成功率。人类群体间的同盟合作,依赖于配偶关系与雄性对后代的抚育这两个特征。然而这项研究表明,即使没有这些特征,海豚这种更像黑猩猩的社会和交配体系也可以形成族群间的同盟。这说明,海豚以及人类之外的灵长类动物社群对于我们理解人类社会及认知进化有着重要价值。
· 新冠疫情 ·
截至北京时间8月30日10时,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最新统计,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601 538 688例,死亡病例6 488 431例。
据国家卫健委官方数据,8月29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382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33例(广东11例,福建5例,山东5例,北京3例,上海2例,江苏2例,新疆2例,天津1例,内蒙古1例,四川1例),含2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均在新疆);本土病例349例(四川167例,西藏49例,海南37例,广东24例,新疆14例,重庆11例,天津8例,黑龙江8例,陕西8例,内蒙古7例,山东3例,湖南3例,河北2例,山西2例,辽宁2例,河南2例,青海2例),含53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海南16例,四川15例,新疆13例,西藏4例,陕西2例,辽宁1例,山东1例,青海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447例,其中境外输入79例,本土1368例(西藏645例,四川109例,青海103例,黑龙江66例,海南55例,辽宁50例,天津43例,新疆40例,甘肃37例,江西35例,河北33例,湖北32例,河南27例,内蒙古19例,陕西16例,山东14例,广西14例,广东12例,重庆12例,江苏3例,山西2例,安徽1例)。
截至2022年8月28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3196.5万剂次。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