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心脏移植患者体内曾发现动物病毒感染迹象,或导致病情恶化|环球科学要闻
将环球科学设为星标
周一至周五
第一时间掌握
最新鲜的全球科技资讯
· 新冠疫情 ·
2020年和2021年疫情期间超额死亡人数约为1490万
5月5日,WHO发表新闻称,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31日间,与新冠肺炎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死亡人数约为1490万。这被称为超额死亡人数,是指在疫情期间观察到的死亡人数与在没有新冠肺炎的条件下预计的同时期死亡人数之差,预计死亡人数是依据过往历史平均死亡人数获得的。数据表明,约84%的超额死亡发生在东南亚、欧洲和美洲,且有81%的超额死亡发生在中等收入国家。此外,有57%的超额死亡是男性,43%是女性。而且,老年人拥有更高的死亡率。
另据《自然》新闻报道,WHO公布的数据约是各个国家向WHO报告的死亡人数的2.7倍,这可能是由WHO选择的死亡统计标准(超额死亡)造成的差异,如超额死亡包括未被各个国家纳入统计的死亡。不过WHO的数据也与此前的一些研究一致,例如《经济学人》曾估计,在2020年和2021年间的超额死亡人数为1230万至2130万,美国华盛顿西雅图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估计同时期的超额死亡人数为1710万至1960万。他们三方使用了不同的数据集和计算方法而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参与WHO项目的相关人员表示,他们会继续添加新的数据以不断更新结果。
· 健康 ·
中国成年人乳制品摄入量与癌症风险正相关,但这不是减少摄入的理由
食用乳制品与癌症风险的相关性在全球范围内并不一致。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分析了中国成年人乳制品摄入量和癌症风险之间的关系,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BMC医学》杂志上。2004-2008年间,研究团队从全国10个不同地区召集了510146名30~79岁的志愿者,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询问了参与者食用乳制品的频率。20.4%的参与者经常食用乳制品(至少每周一次),68.5%从不或很少食用乳制品。参与者平均乳制品摄入量为每天37.9克,经常食用者平均为80.8克。对每个参与者的随访平均持续10.8年,共记录到29277个癌症病例。
针对一系列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整后,研究人员发现乳制品摄入与癌症发病风险呈显著性正相关:经常食用乳制品者的癌症总体发病风险提高9%、肝癌发病风险提高18%以及女性乳腺癌风险提高22%。每天每多摄入50克乳制品,总体癌症风险、肝癌风险和女性乳腺癌风险就会分别提高7%、12%和17%。研究团队表示该研究属于观察性研究,并不能确定因果性。就算研究表明经常食用乳制品和某些癌症之间可能存在直接关联,但乳制品所含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健康十分重要。仅仅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而限制乳制品的摄入是不明智的。
· 量子通讯 ·
用量子加密网络检测震动,658公里光纤传感定位精度达到1公里
光纤振动传感以光纤作为传感器感知震动,可以在传输信号的同时感知震动,在结构健康监测、地震监测等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当前,光纤振动传感多使用分布式声波传感技术,其传感距离被限制在100公里以内。量子密钥分发(QKD)可以通过光纤进行,2018年提出的TF-QKD协议被认为是实现超远距离光纤QKD的最优方案,但它技术要求十分苛刻。在实际应用中,沿光纤链路的声音、振动等噪声不可避免,因此,TF-QKD实验过程中需要实时探测环境噪声引起的光纤相位变化,并对其进行实时或数据后处理补偿。一般来说,这些相位变化的信息在QKD实验结束后会被丢弃。
但事实上,这些“冗余”信息反映了光纤中透射光的实时相位变化,可能来源于沿光纤链路的振动扰动或者温度漂移。中科大研究团队基于“发”或“不发送”TF-QKD(SNS-TF-QKD)协议,利用时频传输等关键技术精确控制两台独立激光器的频率,利用附加相位参考光来估算光纤的相对相位快速漂移,恢复了加载在光纤信道上的人工可控振源产生的外部扰动,结合高计数率低噪声单光子探测器,最终实现了658公里的光纤双场量子密钥分发和光纤振动传感,对链路上人工振源的扰动位置进行了定位,精度优于1公里。相关成果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并被选为编辑推荐。(中科大新闻网)
· 健康 ·
在适当时间进食有助于延长小鼠寿命
对许多动物来说,长寿秘诀可能都是“少吃”。过往研究当中,科学家在不少物种身上做的动物实验已经显示,限制卡路里可以让动物生存得更长久、更健康。而现在,一项发表在《科学》杂志的研究表明,这个长寿机制与身体的节律有关——在合适的时间进食,有助于进一步延长低热量饮食的小鼠的寿命。
研究团队在四年之内对数百只小鼠进行研究,发现只靠低热量饮食,就可以将小鼠寿命延长10%。而如果只在夜间、也就是小鼠最活跃的时段喂食,雄性小鼠的寿命则可以延长35%。当低热量饮食与夜间进食结合起来之后,小鼠寿命中位数(原本在两年左右)增加了九个月。如果换做人类,合适的进食时间可能会在白天。这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最近刊登的一项研究成果类似,后者认为仅在白天进食(8点-16点)未必会加速肥胖者减重,但可能对健康状况有正面影响,从而延长寿命。
· 医学 ·
猪心脏移植患者体内发现动物病毒感染迹象
右为接受移植的患者,左为主刀医师(图片来源:University of Maryland Medical Center)
第一位接受猪心脏移植的患者,57岁的大卫·本内特,在术后存活了两个月。直到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发布公告称,患者已于当地时间3月8日下午去世。当时院方并未公布患者死因。最近,为他执行手术的医生巴特利·格里菲斯博士披露,患者身上发现了一种已知会感染猪的病毒的DNA,怀疑这可能是患者在移植完成一个多月之后病情恶化的原因。
据格里菲斯博士介绍,移植后第20天,检测中首次发现患者体内存在猪巨细胞病毒(PCMV)病毒的DNA,只是检测出的含量很低。但在术后大约40天,患者病情突然加重,随后的检测显示病毒DNA水平急剧上升。而在术后第45天,患者健康状况突然恶化。医生使用抗病毒药物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对他进行治疗。不过最终,患者心脏充满液体、大小变为从前的两倍,患者用上了心肺机。但格里菲斯博士也补充说,还没有证据表明患者已感染病毒,或者患者身体已对猪心脏出现排斥。马里兰大学官方则表示,用于心脏移植的猪已接受多次鼻拭子筛查,只是筛查并未覆盖到病毒在猪体内潜伏的情况——后来在猪的脾脏当中发现病毒。
· 化学 ·
月球土壤或能催化合成氧气与燃料
此前,科学家提出过许多在地外生存的策略,但大多数策略还是需要依赖来自地球的能源。如果未来进入“太空时代”,对宇宙进行大规模探索,我们就需要更多地依靠地外资源。昨日,一项发表于《焦耳》的新研究指出,月球土壤中的活性组分或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和燃料。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嫦娥五号”飞船带回的月球土壤发现,样本中富含铁、钛元素的化合物。它们可以作为催化剂,结合太阳辐射,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和氢气、甲烷等燃料。虽然目前该催化剂的效率尚低于地球上常用的催化剂,但研究人员正在尝试不同的方法提高效率,例如将月球土壤熔化为一种纳米结构的高熵材料。研究人员提出,可以设计一个利用月球土壤和太阳辐射的能源系统,以便用于月球基地供能。
· 新冠疫情 ·
截至北京时间5月6日10时,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最新统计,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516 026 519例,死亡病例6 247 076例。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的数据,5月5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374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8例(福建14例,广东2例,黑龙江1例,四川1例);本土病例356例(上海245例,北京55例,河南24例,广东13例,河北4例,黑龙江4例,辽宁2例,吉林2例,江西2例,湖南2例,江苏1例,重庆1例,贵州1例),含189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上海181例,广东6例,辽宁2例)。新增死亡病例12例,均为本土病例,在上海;无新增疑似病例。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4340例,其中境外输入68例,本土4272例(上海4024例,辽宁61例,河南55例,江苏47例,浙江24例,北京17例,江西15例,吉林12例,河北7例,山东5例,云南2例,福建1例,广东1例,贵州1例)。
截至2022年5月4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34858.8万剂次。
封面来源:University of Maryland Medical Center
文:王怡博、王昱、栗子、曾欣欣
编辑:王昱、王怡博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