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11国出现沙门氏菌感染,疑似通过健达巧克力传播,涉事产品已启动召回|环球科学要闻
将环球科学设为星标
周一至周五
第一时间掌握
最新鲜的全球科技资讯
· 食品安全 ·
欧美11国出现沙门氏菌感染,疑似通过健达巧克力传播,涉事产品已启动召回
3月27日,英国向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了单相鼠伤寒沙门氏菌(S. Typhimurium)的聚集性感染病例。调查显示,感染可能与2021年12月和2022年1月费列罗公司(Ferrero Corporate)在比利时生产的健达牌(Kinder)巧克力系列产品有关。据WHO最新公告,截至4月25日,涉事批次产品已被销往至少113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内地和香港特区),可能已造成欧美11个国家共计151例沙门氏菌感染,其中报告感染者最多的为英国(65例),我国尚未报告感染病例。目前尚未报告相关死亡案例。国际食品安全当局网络(INFOSAN)已于4月10日发布全球警报,在全球启动了产品召回。目前,WHO欧洲区域和全球的传播风险被评估为中等(moderate)。
沙门氏菌感染可引起沙门氏菌病,主要症状表现为急性发热、腹痛、恶心、呕吐和腹泻,持续2~7天。在大多数情况下,沙门氏菌病的症状相对较轻,患者无需特殊治疗即可康复。但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儿童和老年患者中,可能会出现严重脱水并危及生命。沙门氏菌是人畜共患病病原菌,广泛分布于家畜和野生动物中。沙门氏菌通常会通过受污染的动物源性食物感染人类,也可通过粪口途径进行人际传播。
· 天文学 ·
太阳系行星排列成因的新模型
太阳系诞生于一团巨大的漩涡气体尘埃云。太阳核聚变点燃后,剩下的气体盘逐渐形成了外太阳系的气体巨星。一般认为,土星、木星等气体巨星最初是在间隔均匀的轨道上形成的,它们形成后因为彼此的引力不稳定,被逐渐拉到现在的轨道上。从均匀轨道到如今轨道之间的过程可以用尼斯模型(Nice model)解释。但阿波罗任务采集到的月岩样本却不符合尼斯模型的预测,因为月岩成分表明太阳系早期气体盘变化速度比模型预言的更快。
近日,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在《自然》杂志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行星轨道变化的模型。该模型认为,在太阳诞生后的几百万年到一千万年的时间内,早期的气体盘可能由内而外消散,这一过程引起了尼斯模型中气体巨星的轨道不稳定。考虑了气体盘消散这一因素后,尼斯模型预言出的轨道变化速度就能符合观测数据。该团队还研究了太阳系第九颗行星存在的可能性。根据该模型,太阳系有9颗行星的模拟可能存在4个不同的情况,而8颗行星的模拟结果则更符合我们对太阳系的观测结果。
· 动物学 ·
狗的行为特征和品种关系不大
图片来源:Sebastian Coman Travel/Pexels
今日,一项发表于《科学》的研究表明,狗的行为特征和品种之间没有紧密关联性。现在,大多数犬种被人类赋予了相应的特质,因此通常认为狗的品种对应着一定的性格和行为特征。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对2000多种纯种和混种狗在全基因组层面,寻找能预测它们行为特征的遗传变异。此外,他们还从Darwin’s Ark(一个开源数据库)获得了18 385份来自狗的主人的调查报告,包括主人对狗的性格和行为特征的描述,涉及78个品种。研究人员通过分析这些报告发现,有11个与行为特征密切相关的基因位点,但它们与狗的品种没有明显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品种只能解释9%的行为特征差异,且没有发现一个品种对应的特质。
· 化学 ·
中国科学家实现二氧化碳到葡萄糖和油脂的合成
昨日,在一项由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同完成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电催化和生物合成相结合的方式,从二氧化碳出发,最终合成出了葡萄糖和脂肪酸。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自然·催化》。
研究人员首先采取“两步走”策略——先通过电催化的方式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一氧化碳,再从一氧化碳到乙酸。其中在第二步,他们采用的是一种新型固态电解质反应装置,并在250mA/cm²的电流密度下,在140多小时内连续制备出了纯度高达97%的乙酸水溶液。随后,他们利用微生物酿酒酵母,以乙酸为原料合成高分子化合物。通过敲除酿酒酵母中代谢葡萄糖的3个关键酶元件(Glk1、Hxk1和Hxk2),2个疑似具备代谢葡萄糖能力的酶元件(YLLR446W、EMI2),同时插入来自泛菌属和大肠杆菌的葡萄糖磷酸酶元件(AGPP、YIHX),他们将葡萄糖的产量提高到了2.2g/L。他们表示,在克级水平合成葡萄糖表明,该策略具有较高的生产水平和发展潜力。他们还证明,这种策略同样能用于合成脂肪酸。
· 新技术 ·
仿生离子皮肤
“离子皮肤”是一种模拟人类皮肤,具备感知应力、温度等多重功能的电子器件,主要基于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柔性水凝胶制成。与塑料和金属制成的智能皮肤相比,离子皮肤能提供更自然、舒适的肤感。离子皮肤的工作原理是压电效应,即在经受压力或触摸等刺激时会产生电压和电流,但科学家们一直不清楚产生电压的原因。近日,一项发表于《科学》的新研究揭示了其中的奥秘。
研究人员设计了含不同大小的阴阳离子盐的水凝胶传感器。在对传感器施加压力的同时,他们利用磁场精确地追踪其中的离子移动。结果发现,压力会使水凝胶中的离子以不同的速度扩散,通常情况下,体积较小的阳离子比体积较大的阴离子移动得更快,这会导致离子分布不均,从而产生电场。这证实了离子皮肤与人体皮肤有着相似且敏感的压力响应机制。研究人员表示,该离子皮肤有望用于制作可向大脑传递触觉信号的义肢,或用作可穿戴设备来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甚至可作为体内植入物用于治疗。
· 心理学 ·
视频会议降低创造性
新冠疫情期间,大量人员需要视频会议远程办公。谷歌、微软、摩根大通和亚马逊等大型公司都新增了灵活的居家办公政策,疫情结束后,美国人大约20%的工作时间将在家度过。然而,目前尚不清楚远程办公会对工作效率产生什么影响。近日,一项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论文研究了视频会议对人创造力的影响。
研究团队从葡萄牙、以色列、芬兰、匈牙利和印度这5个国家抽选了1490位志愿者参与实验。研究团队将志愿者随机配对,并要求他们提出一个产品创意。每一对志愿者的协作方式则被分成了面对面和视频会议两种。研究发现,与视频会议相比,志愿者在面对面交流时会产生更多有创意的想法。但是在选定创意方案后继续跟进时,面对面交流和视频交流的效率并不存在明显差别。同时,眼部跟踪数据显示,在视频沟通时,人们注视对方的时间会增加,环视房间的时间会减少。研究团队认为,视频会议会让人更专注于屏幕上的对方,认知专注度提高,创意想法反而变少了。
· 新冠疫情 ·
截至北京时间4月29日10时,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最新统计,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512 225 941例,死亡病例6 230 957例。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的数据,4月2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5659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3例(广东3例,北京2例,上海2例,福建2例,黑龙江1例,浙江1例,广西1例,四川1例),含2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浙江1例,福建1例);本土病例5646例(上海5487例,北京47例,吉林42例,浙江31例,山东7例,广东7例,黑龙江4例,江西4例,内蒙古3例,江苏3例,四川3例,河南2例,辽宁1例,福建1例,湖南1例,广西1例,重庆1例,云南1例),含5125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上海5062例,吉林31例,浙江28例,辽宁1例,山东1例,河南1例,云南1例)。新增死亡病例52例,均为本土病例,在上海;无新增疑似病例。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0029例,其中境外输入87例,本土9942例(上海9545例,辽宁91例,江西76例,江苏46例,吉林45例,山东38例,安徽23例,浙江20例,新疆18例,湖北7例,广东7例,黑龙江6例,河南5例,河北4例,云南3例,北京2例,四川2例,湖南1例,广西1例,重庆1例,宁夏1例)。当日解除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15884例,其中境外输入66例,本土15818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5127例(境外输入2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197213例(境外输入601例)。
截至2022年4月27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33855.5万剂次。
文:十米、王昱、王怡博、曾欣欣
编辑:王昱、十米
封面来源:pixabay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