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折点来了。。
前两天美联储召开了2023年5月的议息会议,宣布加息25个基点。
同时在会议的决议声明中,删除了进一步加息的表述,这意味着6月份可能会暂停加息。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五月加息可能是本轮加息周期里面,美联储的最后一次加息。
我们看完这次议息会议,总体的感觉是信息量很大,对后续的影响可能也比较大。
这里我们讲讲自己的理解,以及后续可能带来的影响,看看会不会带来点启迪。
01
虽然五月份的议息会议上,美联储还是如期加息25bp,但这是一次鸽派加息。
因为在这次会上,一方面美联储告诉大家,为抑制通胀需要继续提高利率。
另一方面又告诉大家,现在美联储已经做好了停止加息的准备,五月的加息可能是最后一次。
其实和过往加息周期相比,美联储这次暂停加息情况还是蛮尴尬的,因为政策目标并没有达到。
按照美国1977年通过的联邦储备法,美联储需要达到就业充分和物价稳定这两个政策目标。
之前写过篇《美联储开始紧缩了,会引发危机么》,也曾经提到过这两个政策目标的事情。
通常失业率降至4.5%以下,就会被视为充分就业。物价稳定指的是,通胀水平稳定在2%左右。
就业充分就不用说了,现在美国失业率已经是多少年来的新低了,这个目标早就已经达到了。
物价稳定这个事情,如果我们看美国通胀水平的话,那么现在距离2%的政策目标还远。
从上面这张图也可以看出,目前美国通胀里面占比最大的,是服务业以及住房方面的通胀。
能源涨价对通胀带来的影响,目前已经开始变成负值,带动通胀向下了。
我们知道在2020年3月疫情开始以后,美联储为阻止经济陷入衰退,开启了无限量化宽松模式,大规模财政刺激也同步跟上。
但是当疫情走向尾声的时候,因为错判了经济形式的变化,美联储没有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当时认为通胀是暂时的,所以没有即使的采取抑制通胀的措施,导致目前的通胀持续高企。
通常按照类型来分的话,美国的通胀可以分为能源通胀、商品通胀、服务业和租金的通胀。
能源和商品这两类东西,通常需求是非常稳定的。价格大幅上涨引发通胀,多数是因为供应端出了问题。
在2020年3月疫情发生初期,除了我们国家控制良好,其他多数国家疫情都出现了扩散和蔓延。
这些国家的商品和能源生产,也因为疫情的影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停滞。
我们知道全球商品和能源需求虽然每年增长幅度不大,但也是伴随着经济增长稳步增长的。
供应突然少了一块,意味着缺口出现了。短期价格出现大幅上涨,也就非常正常了。
既然是需求处在相对稳定,疫情导致供应存在缺口,引发的商品和能源价格上涨。
那么当疫情走向尾声,商品和能源供应开始逐步恢复的时候,供需再平衡必然会带来价格的逐步回落。
所以现在我们看到商品和能源价格逐步回落,并且把美国CPI从8%下拉到4-5%的区间,也就非常正常了。
02
不过美国通胀回落到目前这个位置以后,如果想要继续再下行,那就没那么容易了。
因为能源和商品这类通胀,通常在供需发生改善之后,会比较快的出现回落。
但是服务业和住房租金这类惰性通胀,通常回落速度很慢。原因是供需改善需要触发的因子,和能源商品这些完全不同。
服务业供应要想短时间大量增多,除非遇到了经济危机蓝领出现大量失业,才会导致供给的短时间增加。
否则在正常的经济环境下面,哪里可能会突然冒出来那么多到处找工作的人,住房租金也是同样的道理。
现在老美那边的服务业和租金之所以黏性这么强下不去,很大程度也是因为目前美国经济还比较强劲,GDP增长已经重回趋势线。
万事万物的价格波动,都离不开供需这个底层逻辑。理解了这个,就能理解很多东西。
其实不管是商品能源消费品,还是服务业通胀,其实都和短期供需不平衡有直接关系。
老美在疫情期间,先是货币宽松导致通胀预期升温,之后又赶上因为疫情财政刺激给老百姓发钱。
老百姓拿到钱之后,这些钱基本都被花掉流入了消费品市场。短时间供需不平衡,带来了物价的短期大幅上涨。
除了商品价格上涨,美国服务业的价格也随之出现了大幅上涨。
因为很多蓝领拿到了政府发的补贴,疫情期间选择在家休息不去上班,从而减少了供给。
大家拿着政府发的补贴进入消费和服务业市场,使得美国服务业市场对蓝领的需求,短期内出现了大幅上升。
服务业的供给却因为蓝领大量休假,出现了大幅减少。供需不平衡出现以后,服务业涨价就成了必然。
为了招到更多的人,服务业老板们只能提高从业人员的薪资水平。
从业人员薪资水平的提高,又进一步拉高了服务业的价格水平,助推了物价水平的提升。
最终工资和物价出现了连环攀升,导致通胀水平居高不下,而且黏性很强。
之前我们曾经写过篇《为啥我们觉得通胀不是暂时的》,也提到过这个事情。
目前能源和商品价格因为供需的再平衡,已经出现了逐级回落的态势。
但是由于美国服务业和租金通胀黏性太强,所以整体通胀水平距离美联储政策目标还远。
也就是因为美国服务业和租金通胀黏性很强,导致美国通胀从现在的4-5%,回归2%的政策目标还需要很长时间。
所以鲍威尔自己也在说:通胀回归政策目标需要时间,并且他不会容忍通胀停留在3%的水平。
那为什么在距离通胀目标还远的时候,美联储就匆匆忙忙宣布停止本轮加息周期了呢?
因为虽然美国经济增长还比较强劲,但是衰退的潜在风险也已经变得越来越大,之前的快速加息需要开始降速了。
三月以来几家区域性的银行,在高利率环境下因为资金长短期错配已经开始暴雷。
暴雷以后为应付挤兑,这些区域银行会减少放贷。这会造成信用收缩,冲击实体经济。
我们在这篇《衰退前夜》里面,专门讲过这个事情,当时讲得也比较详细,这里就不赘述了。
事实上如果我们观察几家美国区域银行倒闭以后的情况,会发现美国金融市场现在已经开始从流动性危机,转向了信用紧缩。
因此目前虽然通胀问题依然还在,通胀水平还没有回到政策目标。
但衰退的潜在可能和金融机构暴雷的风险更大,这迫使美联储不得不转向。
然而服务业和住房的黏性持续,意味着短时间内通胀问题几乎是无解的。
所以为抑制通胀,这个高利率水平暂时还要维持,并不会很快降下去。
在这种情况下,后面可能还会更多中小银行在高利率的背景下,因为流动性问题成为牺牲品。
这两个月很典型的例子,就是三月份我们看到的,美国几家区域银行出现了流动性问题。
现在美国地区银行的下跌速度,已经赶上了2008年次贷危机的时候。
之前我们在《衰退前夜》里讲过,流动性问题会迫使这些中小银行收缩信贷,通过保存现金的方式应付挤兑。
流动性问题引发的信贷收缩,会在很大程度上冲击实体经济。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上的资金不光变得成本更高,供应也变得更紧张了。
传导以后进而又可能带来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蔓延,之后引发美国经济的系统性风险。
03
可以说现在的美联储,摆在面前的是一个两难问题,怎么做都是;摆脱不了风险点的。
一方面通胀还没有降至2%的政策利率水平,意味着通胀的风险并没有彻底消失。
另一方面美国的经济在大幅快速加息以后,已经开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恶化,潜在的衰退可能性很大。
面对经济衰退和金融风险的双重压力,尽管通胀还没有回到政策目标,美联储也只能暂停加息。
除非后续物价出现大面积反弹,通胀卷土重来。不然本轮加息周期到这里,大概率是基本结束了。
现在美联储的目光已经从之前的盯住通胀,转移到加息以后可能导致的金融机构连环暴雷和经济衰退上了。
虽然在五月的议息会议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否定了美国经济衰退和降息的预期,同时预计2023年的美国经济会温和增长。
但美联储自己对高利率维持之后,能不能成功实现软着陆,其实也并没有太大的把握。
不过即使目前我们看到美国金融机构开始暴雷,经济也可能转向衰退,但美联储依然不敢贸然改变货币政策的方向。
目前市场的预期是,美联储会在2023年下半年开始转向降息,到年底将降息100BP,目前我们觉得这个是不成立的。
首先短期内(6-12个月)美国直接硬着陆衰退的可能性,从数据层面看依然没有那么高。
原因也很简单,无非就是目前低到发指的失业率,还有制造业持续回流带来的投资增长。
其次通胀导致的物价上涨,依然是目前美国国会和老百姓最不满意的问题。
在物价上涨的背景下民意不变,政策方向就很难改变。如果想要改变民意,就需要出现一些强有力的冲击。
要么经济衰退导致就业市场急剧冷却,要么金融机构暴雷可能引发危机。
金融机构会不会因为连环暴雷引发危机,在事情发生之前,我们谁也不会知道。
通常需要看到类似新世纪金融公司倒闭,或者贝尔斯登时刻事件的出现,大家才能意识到这点。
如果是经济衰退导致就业市场冷却,我们首先需要看到整体需求出现下滑。
现在支撑美国强劲需求的,主要是疫情期间发钱带来的超额储蓄。这部分超额储蓄,预计在2023年二三季度会消失。
在超额储蓄二季度消失以后,我们可能会在下半年某个时间看到,美国整体消费需求开始转弱。
在消费转弱之后,美国就业市场自然也不会像之前一样那么强劲,可能会出现更快速度的下滑。
关于劳动力市场的拐点和加息的关系,国金证券研究所有张图画的非常清晰。
每次加息到利率在高点维持一段时间之后,在意外事件冲击之下,才会出现劳动力市场的拐点。
到了这个时候,美联储就会有足够的理由,开启新一轮降息周期。
考虑事件发生的时间节点的话,可能会是在2024年某个时候。
04
在2023年5月议息会议上加息25个BP,是本轮加息周期的最后一次,应该说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了。
后面就要看利率能在高位维持多久,才会开始转向降息,这才是下一步需要关注的点。
因为发生利率发生转向往往意味着,经济已经开始从过热向衰退过渡。
之前需求强劲带来的通胀和低就业率都要维持不下去,需要通过降息刺激经济了。
如果参考过往加息周期完成以后,转向降息的时间节点的话,会发现这个利率在高位维持的时间不尽相同。
最短在高位维持1个月,就已经开始转向。最长的一次因为经济比较有韧性,高利率维持了14个月才开始转向。
从过往的经验看,衰退真正来临往往也发生在加息结束之后,高利率持续一段时间,转向开始降息的时候。
在降息这个衰退信号出来之前,中间高利率维持那段时间,往往是从经济过热到衰退的转折期。
如果观察历史,在快速加息抑制需求,经济从过热步入衰退能够软着里的概率不大。
在最近三十年时间里,也只有1995年那次加息到高位以后,成功实现了软着陆。
最终衰退到来需求下滑引发公司的经营业绩下滑,带来戴维斯双杀才是最可怕的,这个未来有机会我们再讲。
不过在转向降息之前,如果高利率持续阶段,衰退来得没有那么快,这时候往往会迎来一段比较甜蜜的时光。
因为美联储加息周期走向尾声,往往意味着美元汇率可能会趋于走弱,也意味着美元资本可能会开始外流。
流出来的美元往往会涌入到欧元区、日元区以及其他新兴市场,提升这些市场的资产价格。
之前我们写过篇《美元是怎么称霸和收割全世界的》,就讲到过这个原理。
不过在这段甜蜜期过去以后,后续面临的到底是强衰退还是弱衰退,可能在明年某个时段就要浮出水面了。
根据种种迹象,到目前为止我们依然倾向于衰退一旦发生,有很大概率会是强衰退。
再加上2024年是大选年,这一年我们很可能会看到,美联储大幅度降息刺激经济。
尾声:
大幅降息落地,才是衰退真正来临的信号。很典型的例子,就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
在2007年2月的时候,加息以后高利率导致美国新世纪金融开始发出盈利预警,这不过是次贷危机的序曲。
因为感受到次贷问题可能会引发经济衰退,美联储从2007年9月就开始降息了。
降息刺激经济的同时,美国政府在2007年12月,还推出了总规模150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
降息和经济计划的推出,并没有阻挡住美国经济衰退的脚步。贝尔斯登在2008年3月被收购,是危机开始加速的信号。
后续就是我们在《08年那场墙倒屋塌遍地哀嚎的金融危机到底发生了啥》里面讲得连环爆。
之后雷曼兄弟在2008年9月破产,把这次全球金融危机正式推向了高潮。
后面几个月,我们看到的是全球主要央行合力救市,危机终于在2009年一季度走向了尾声。
这一次如果出现强衰退,我们倾向于会出现类似的故事。2023年三月看到美国中小银行出问题,只不过是序幕的拉开。
后面降息真正开始的时候,才是衰退正式确认的信号。衰退确认以后各种刺激会不断的出,但短时间内还是止不住。
只不过因为之前危机已经给了足够的经验,可能强衰退到来的时候,抢救和插管的速度也会更快。
所以全球经济从ICU转向KTV的时间,可能也不会像2007年那次那么长。
因为美联储这时候很快会宣布无限量化宽松,同时迅速把利率降低。
不过降低利率带来的需求刺激是短暂的,后面可能会是比较长时间的萧条期。
当然这是根据历史条件做的归因,后续会不会沿着这样的节奏走,我们也可以拭目以待。
全文完,感谢阅读!!如果觉得写的不错,那就点个赞或者“在看”吧。
点击关注下方账号,获取最有用财经信息和投资趣闻,每篇文章都有彩蛋或者惊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