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国家,不能再等了!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不断上升的海平面
作者:向思源
校稿:朝乾 / 编辑:板栗
日前,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了关于气候变化的年度报告,概述了过去一年全球气候和天气模式状况。
2022全球气候状况▼
报告中的新纪录数据频出,显示出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
2021年,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平均浓度创了历史新高。
二氧化碳浓度浓度降低暂时是不可能了
但至少能努力减缓其增长的速度▼
2022年,全球平均表面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高了1.15℃,过去8年,地球经历了有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8个年份。
之前经历过的极端高温
也许在未来会更加极端▼
▼
全球海洋上层2000米持续增暖,2022年海洋热含量达历史新高。
▼
2022年2月25日,南极海冰面积缩减至有记录以来最低水平。
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格陵兰冰盖冰量损失约850亿吨。全球平均海平面持续上升,1993-2022年上升速率为3.4±0.3毫米/年,2022年达有卫星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形势看起来并不乐观
(图:National Snow and Ice Data Center)▼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全球海平面整体已上升了超过10厘米。在有卫星记录的第一个十年(1993-2002年,2.27毫米/年)和最近的一个十年(2013-2022年,4.62毫米/年)间,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速率翻了一番。
海平面在加速上升,虽然只是几毫米
但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如此快的海平面上升速率,让各国的科学家都加大了研究力度。2023年4月10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刊登了一项由美国杜兰大学牵头完成的新研究,指出自2010年以来,美国东南部和墨西哥海湾沿岸的海平面每年上升半英寸(1.27厘米),是同期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
2023年4月,我国自然资源部也发布了《2022中国海平面公报》,公报显示:1980-2022年,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3.5毫米/年;1993-2022年,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4.0毫米/年,高于同时段全球平均水平。预计未来3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还将继续上升66~165毫米。
如何应对加速上升的海平面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不断上升的海平面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加剧,海平面上升造成的影响已经逐渐显现。对人类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海平面上升将会淹没低海拔的岛屿和沿海地区。
看起来,每年几毫米的数据并不起眼,但地球的海洋体量庞大,海平面几毫米的上升带来的水体增量都是惊人的。
海平面上升的那几毫米的背后
可能是一座冰川的消失
(佩德森冰川 图:climate.gov)▼
海平面连续几十年的升高,对于我们的生活可能影响不大,但对于一些低海拔的群岛国家来说可是致命的。上升的海面不断侵蚀着这些国家的土地面积,挤压着它们的生存空间。
不断上升的海平面导致临海的低洼城市洪水更加频繁
生活在这的人们从小就体会到了生存的艰难
(图:壹图网)▼
图瓦卢政府早在2001年11月15日就宣布“对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经失败”,面对海平面上升束手无策的图瓦卢居民不得不撤离曾经居住的群岛。图瓦卢也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而放弃家园的国家。
2021年11月,图瓦卢外交部长西蒙·科菲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站在齐膝深的海水中演讲,希望人们关注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上升离我们好像很远
但对于一些岛国来说这已经关乎到国家的生死存亡了
(图:Tuvalu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但在难以逆转的海平面上升趋势下,预计本世纪后期,图瓦卢就将彻底被海水淹没。到那时,人们或许只能通过元宇宙去这里“旅游”了。
这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促使印尼政府决定将首都搬离这个“世界上沉没速度最快”的城市。
除了一些“躺平”的国家,更多的国家正在积极应对海平面上升造成的影响。
位于北太平洋,密克罗尼西亚岛群的瑙鲁面临与图瓦卢类似的困境。据估计到2050年,瑙鲁可能会失去40%的土地。
瑙鲁政府为此想尽办法,除了人工提高岛屿的海拔、建造防波堤抵御海水外,也在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合作建设用于迁移的居民点。
本来就那么大点地方
稍微淹一点就基本无了
(瑙鲁 图:wiki)▼
而以风景优美享誉全球的著名旅游胜地马尔代夫也在艰难自救。马尔代夫有近1200个岛屿,但平均海拔只有1.2米,有研究预计在本世纪末,马尔代夫将因为海平面上升而完全消失。
马尔代夫本就是个漂浮在海上的国家
海平面再上升真就只能是住海上了
(图:shutterstock)▼
在2022年,马尔代夫与一家荷兰房地产开发商合作,将在首都马累附近10分钟船程的位置建造一座海上城市。海上城市与陆地上的传统城市风格不同,将由5000个浮动单元组成,可容纳20000人在此生活。
向左滑动-看起来挺未来的
(图:waterstudio)▼
这些现象绝非个例。不断变暖的地球已经让海平面上升的危机蔓延到了几乎所有拥有海岸线的国家。
2019年发表于《自然·通讯》上的一篇论文曾预测,到本世纪末,将有6500万个小岛屿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胁,其中涉及到的人口数约为6.8亿!
假如格陵兰岛冰盖完全融化,海平面将上升7米,足以淹没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南端和长江三角洲。再极端一点,假如南极洲和格陵兰岛的冰盖全部融化,海平面将上升61米,整个中国华北、华东、环渤海地区将从此消失。
很难想象冰盖全部融化后人类社会会变成什么样
希望这一天永远不会到来
(格陵兰冰盖融化形成的溪流 图:NOAA)▼
横屏-南极洲和格陵兰岛的冰盖全部融化后的世界地图
(图:cool antarctica)▼
也就是说,由于全球海平面的持续上升,未来全球海岸线将与现在截然不同!
更严重的是由此带来的次生危机:沿海平原粮食产区遭受破坏,导致粮食危机;农、渔、旅游业受到打击,增加社会动荡的风险;陆地面积缩减引发领土与领海争端,将给司法与人权方面造成严重后果……
趁现在还来得及
赶紧行动起来!
(图:壹图网)▼
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形容的那样,海平面上升是“威胁倍增器”,它将放大人类社会本就存在的矛盾,由此带来的人文灾难的危害甚至比海平面上升本身更大!
广东的阳江,世界的闸坡
形势紧急如前,行动是破解之道。一方面,各个国家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减排行动,这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另一方面,正视风险、提高对气候风险的认知,健全早期预警系统是有效减少灾害损失的方法。
良好的预警系统,可靠的数据是关键。对于海平面变化,验潮资料分析是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而海洋潮汐验潮数据是研究海平面变化的最直接资料。
全球海洋潮汐(图:NOAA)▼
建立验潮站不仅对研究海平面变化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为站区的基础建设以及其他相关学科提供了潮汐特征和规律等重要参考信息。
验潮站资料是海平面高度测量的基本数据来源,是海平面变化研究的首要资料,为海平面的确定、高程基准的建立和气候变化的研究提供了支持。
(验潮井 图:自然资源部南海局)▼
目前,全球有超过2000个验潮站,它们采集数据的时间序列长度各有不同,从几十年到几百年不等。而全球海平面观测系统的组成部分就是由290个验潮站组成的全球核心网,这些验潮站都进行了长期的气候变化与海平面监测。
位于广东热门旅游景点海陵岛的闸坡站,是广东省内唯一一个联合国海平面监测站,也是全球海平面监测网的一部分。
向左滑动-海陵岛的闸坡站
(图:自然资源部南海局)▼
闸坡海洋站作为联合国海平面监测站,首要任务是海洋水文气象观测工作,目前主要开展潮汐、海浪、海水温度、盐度、风向、风速、气温、气压、湿度、能见度、降水量、雾及海洋灾害的观测,高精度GPS观测业务。
闸坡海洋站在经过1999年底至2001年的“全国海洋环境监测系统项目建设”后,从观测基础设施、人员观测技术到工作生活条件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
横屏-崭新的闸坡海洋站不仅美观
观测能力得到进一步升级
已成为当地的亮丽风景线
(图:自然资源部南海局)▼
2002年,闸坡站改善了台站的观测设施,增加了监测设备,加强了观测员的监测技术的培训,通过了海洋环境监测计量认证,业务工作有了自己的体系文件,有章可循,进一步规范业务工作的开展,实现台站工作科学化、系统化的转型。
2001年安装了水文气象自动观测系统,2002年安装了分组交换通信专线,2008年进一步改装了DDN通信专线。自此,闸坡站的大部分观测项目由原来的人工观测变成自动观测,通信也由原来的电台、电话转变为专线自动通信,资料的整理、统计也实现了自动处理。观测方式转变了,资料的准确度也提高了。
闸坡站观测场
(图:自然资源部南海局)▼
随着海洋事业发展对海洋观测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闸坡站又陆续增加了多种观测业务。2011年11月,闸坡站增加X波段雷达系统进行海浪观测;2012年3月,增加海况视频系统观测;2013年8月增加海啸宽频地震观测;2016年11月增加新的海况视频系统。
从2011年开始,还新增加了“近岸海域海水”“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海水浴场”水质部分的监测等工作。
自建站以来,闸坡站积累的海洋水文气象资料超过半个世纪,全方位开展海洋观监测工作已超十年。它提供了大量准确、有效的海洋观测数据,为全球海洋防灾减灾海洋调查以及海洋生态保护等,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保证。
横屏-闸坡海洋站
(图:自然资源部南海局)▼
面对日益凸显的海平面上升问题,一方面在于“防”,进一步完善海洋预警监测体系,持续提升海洋预警报和灾害防治能力,不断增强海洋生态灾害应对处置能力;另一方面在于“治”,全球海洋治理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协商合作,达成共识。
覆盖了地球71%的表面积的海洋,不仅是生命之源,也是巨大的气候调节器,对我们的地球家园至关重要。
- 推广 -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壹图网
EN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