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15周年:那些令人痛哭的故事,如今有了新的结局
每年的5月12日,都是一个绕不开的日子。
灾难会过去,而记忆不会。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8.0级地震,导致近7万人遇难,约1.8万人失踪,37万余人受伤......
那一刻全国人的心都是紧绷着的,无人可以置身事外。
无论在不在现场,悲伤共同承担。
如今15年一晃而过,当年屏幕前的哭声,仿佛还在耳边萦绕。
汶川大地满目疮痍的景象,历历在目。
而当时令我们痛哭的故事,有了新的结局。
地震发生时,孕妇是最特殊的人群,害怕淋雨,经不起折腾。
她们一面遭受死亡威胁,一面又孕育新生。
可当时满是废墟,各乡镇医院、妇幼保健院岌岌可危,哪有遮风避雨的地方。
好在罗汉寺是木制结构,损坏不大,是唯一安全的地方。
但问题是,佛门是清修之地,见不得血,肯接纳孕妇进来吗?
事实证明,所有的担忧都是多余的。
素全法师一听说,立马打开寺门,带领僧人冒雨接待孕妇,搭帐篷、“产床”,烧水做饭,“服务”非常周到。
图 | 源于四川日报
不仅如此,他还立下三个临时寺规:
1、无条件接受所有受灾群众; 2、无条件提供一切能派得上用场的物品; 3、无条件给受灾群众提供吃住。
天大地大,受灾群众最大。
为了让产妇有足够营养,寺里“开了荤”,让僧众挨饿。
素全法师说了句振聋发聩的话:
“见死不救是最大的忌讳,除了这个忌讳,其他的都不是忌讳了。”
在他看来,戒律是出家人守的,灾民则不必。
当时没有地方做手术,僧人马上腾出素斋房当产房,把禅桌当产床,把木棍当输液架。
随后,新生儿陆续出生,组成了108个“罗汉娃”。
什邡妇幼保健院主任郑英同听着婴儿的啼哭,不禁泪眼朦胧:
“她出生在废墟旁,带给了我们生命的希望,也深深感受到任何灾难都打不倒中华民族。”
罗汉寺的德恩法师更是感叹:
“108这个数字,代表着圆满。”
2013年,108个“罗汉娃”一起在罗汉寺过生日。
后来,每一年家长都会在孩子生日时带他们来罗汉寺。
图 | 源于四川日报
因为罗汉寺是孩子们出生的地方,孕育希望的地方,有着特殊的意义。
2021年,取材于“108罗汉娃”的电影《一百零八》上映,其中的扮演者董凡说:
在无情的地震面前,僧众把清规戒律放下,把人的生命放在首位。 这展现了中国人在大灾大难面前的守望相助精神。
而这种精神,如今正不断延续。
地震发生时,废墟里满是哭声。
绝望如空气一般把人包裹得死死的。
而被埋了80个小时的薛枭,随时可能在睡梦中死去。
救援人员心生一计,问他,“你出来后想干嘛?”
目的,是激发他的求生欲。
薛枭一听,脑子仿佛枯木逢春,油然生出被可乐浇灌的快感。
他于是没心没肺地说:
“叔叔,记得我的可乐,要冰冻的。”
绝处逢生,还有什么比可乐让他兴奋的?
这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让人忍俊不禁。
从此,“可乐男孩”成了一个乐观的代名词,稍稍驱散笼罩国人心中的阴霾。
薛枭的左臂被压得太久,必须截肢才能保命。
在他做手术时,病房来了很多人,都是给他送可乐的。
仿佛可乐里携带着巨大的“能量”。
也许是缘分使然,10年后,“可乐男孩”终于“有名有实”,成了一家可乐博物馆的馆长。
薛枭活得很清醒,他由于可乐而“引人注目”,但并不喜欢这份名气。
他想摘掉“可乐男孩”这个标签。
有一次,他在参加节目录制时,主持人对他说:
可乐男孩”不仅仅代表着那个要可乐喝的男孩,还代表着‘可以乐观’、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是一种坚持精神的传递。
那时他才明白,标签什么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要把“可乐精神”,传递给更多人。
15年前,刘佳还在读中学,地震来势汹汹,很快就把她困住了。
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那时,没有食物果腹,只有无尽的冷风。
很幸运,刘佳等来了解放军,等来了那句让她无比安心的话:
没事,别怕!
这句话温暖了她很久很久。
受过恩惠的人,总想着给别人撑伞。
她说,“这份恩情,我铭记在心。我就想以后能做什么事、做什么职业帮助到其他人。”
她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很顺当就成为解放军的一员。
哪里需要,她就往哪冲,为每一名患者拼尽全力。
她终于有机会说出那句藏了很久的话:
“别怕,别怕,这次有我。”
除了刘佳,满怀感恩之心的人还有很多。
96年出生的佘沙很早就立志成为一名护士,在如愿以偿后总想着到抗疫前线出力。
理由特别纯粹,“我觉得我应该去,因为我和其他护士不一样,我是汶川人。”
原来,不知不觉间,汶川人三个字,变成了一个精神符号,代表着责任与担当。
她知道,在自己的身后,有无数的战友,有强大的祖国,只需奋勇向前,没有后顾之忧。
2008年地震袭来时,饶洪银还在读小学,被掉下来的水泥板压住,动弹不得。
解放军的到来,给了他极大的震撼,从此迷上了他们身上的迷彩。
长大后,他内心始终有一股正气,为此做了很多努力。
前往贫困地区支教。
参与抗洪。
从军报国。
在他看来,汶川这份记忆,他永远不会遗忘。
相反,他要用实际行动,纪念曾经的伤痛。
对汶川地震的幸存者来说,任何回忆都是残忍的。
尤其是被废墟掩埋后,身体从此残缺的人,更难以从容生活。
但刻意逃避,只会更加在意别人眼光,形成内心一道过不去的坎。
唯有正视它,从中汲取勇气,才有可能重获新生。
汶川地震发生时,牛钰才11岁,她被废墟掩埋了整整三天。
虽说逃过一劫,却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左腿做了三十多次手术,右腿膝盖以下截肢。
从此,她的生活再也离不开假肢。
但假肢带来的“后遗症”很明显,夏天长痱子,冬天长冻疮。
还会把她割得异常难受。
这对一个女孩来说很致命,她一度非常敏感、自卑,为此失去了社交空间。
她想和别人一样,看起来不那么“特别”。
但这是不可能的。
牛钰治愈自己的方式,是写作。
她取了个很诗意的笔名,“春游”,希望自己能活出自我。
牛钰的转变是在汶川地震10周年那天,参加了一场马拉松。
其实,她跑得并不快,但还是有无数观众为她加油呐喊:
“妹妹加油、中国加油、汶川加油......”
刹那间,她“悟”了,自己害怕别人眼光,是一件很荒唐的事。
她开始“放飞自我”。
又是成立工作室,又是学习纪录片拍摄、支教、串剧组......她的人生不再受限于假肢。
2021年10月,她装着炫酷的小钢腿,觉得自己无比美丽。
她终于敢说,“我们虽然不完美,但我们依然很漂亮。”
当我们在纪念汶川地震时,我们在纪念什么?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把曾经的伤疤再露出来,再痛哭一场,是很容易的。
久而久之,或许我们都会习得一种默契,不愿再提起。
甚至,使之彻底尘封。
但不去想,不代表它不会“出来”伤人。
回忆会以更加汹涌的方式把人淹没。
南风窗曾在汶川地震10周年时写了篇文章,叫《震后的他们,还好么?》,结尾写道:
“这些没有经历过地震的人懂什么。被灾难摧残的人们早已做出了最好的选择。”
是啊,那些令我们痛哭过的故事,早就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作者 | 羽逸尘,来源:国馆(ID:guoguan5000)
主播 | 北辰,金牌主播,心理专家,公众号:北辰在找你。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近微信改版
经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推送星标“十点读书”
及时接收每晚新鲜出炉的推文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