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有多少老外在tiktok上学中文?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beebee公园 (ID:wastepark)
老外学中文的爱与痛,一直是MEME表情包界的经典梗,道不尽的辛酸泪。
现在,这股风刮到了短视频。作为日常生活的记录手段,来自各地的中文爱好者们自然不会放过这绝佳素材。
学中文就成了新一轮整活。玩得好学得好,评论热情高涨,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也让学中文的up主自己练着更来劲,路过的鸭子看了都想跟着嘎两句。
老外学中文有多卷?
派对里遇到华裔帅哥,美眉在线求翻译学中文。
语言学习app多邻国成打卡利器,每天刷学时,即便再热的场子也不能忘记卡在0点之前。赶完最后一票,我刷驾考宝典都不带这样。
与此同时,酒醉的姑娘在酒吧厕所蹲坑大练口语。
你好吗,谢谢,我爱你,仅三句万能公式足以应对各种社交场面。
来者皆是客,寒暄了都得爱,一套流程下来中文十级,不只是语言上的量化,重点参悟了中国人热情讲礼的精神。
多邻国上面有40国语言,汉语是最难的其中之一。
小哥展示自己三个阶段的学习成果,从打招呼、夸赞到跟人干仗,场景日益丰富,情绪愈加饱满,表情从木讷到叽歪,体现了他自信的过程。继续再学两个月,小哥可以直接去开放麦秀上一段。
这些只是网友们独自打卡的输出内容。
一旦掌握了一些冷知识发tiktok上与更多人共享,艳惊四座的威力能让更多国际友人被中文圈粉。
啪啪啪原来是这个意思?掌握这个知识点的主妇目光呆滞、若有所思,忍不住立马跟广大同胞扫盲。
显然西方世界几乎没有接通这条信息,评论区大呼学到了!
含蓄是中华美德,直白大胆的西方人显然并不能立即领略其中的奥妙。
有网友用“为爱鼓掌”进一步科普,up主醍醐灌顶,秒赞中文富有诗意博大精深。
可想而知,学习一门语言,得另辟蹊径,解决刚需。
情绪上头时想发泄却吃了哑巴亏怎么行,这类词汇属于刚需,得首先掌握。
网络热词,口癖等常用词成了tiktok中文学习区流量密码,许多up主老师情景教学,在线答疑,大部分播放量都以万计。
反正都是刷视频,不求学多少,一两个词学到就是一辈子,寓教于乐更受欢迎。
法克鱿被别家做了,这家老师就做WTF。
WTF的中文是“什么鬼”。很好的翻译,不求信达雅,而是用流行热词对口翻译,讲究的是个脱口而出。
评论区也不乏较真的nerd。认为“什么鬼”应该等于what ghost而不是fuck。这是没有融会贯通,看事物只看表面的典型,老师也不多做辩解。
顺着这个思维又有人提了意见,认为按意义来说“什么鬼”更接近what the hell。
那么这两个英文短语本就意思接近,都用也不会出错。反正都是口语。
正是凭借浅显易懂的趣味翻译赢得了一众网友好评,这位名叫molly的对外汉语老师在tiktok有2百万学徒。
颜值主播没有用,老外就喜欢这样稳重大方的老师。
每条视频不超过30秒,也不搞情景对话,全是一句话翻译,只上干货。内容过硬,自然广受好评。至于有些黑子认为她的翻译并不精准,那也只是少数意见,不伤大雅。
比如多个近义词一“傻”蔽之,要是深究语法可能有出入,但只要讲出来我们都能听懂,这就是刚需。
评论区踊跃造句,画风十分魔性。
“我的猫这样傻”
“我的弟弟傻傻傻”
“我的父母如此傻傻傻”
除了molly老师这种硬核干货画风,一些情景教学也有相当具有看点。简单的词组不同语音语调传达的意思不同,还得演出来才能明白。
有网友表示“去死啦”读出来是德语中再见的意思。感谢tiktok,又多学了个知识点,跨国界文化交流在此融会贯通。
用“哪里哪里”回应对方的夸奖,一看就是上世纪教材编的老套词汇,很少有人真的这么说。
Up主立即示范怎样地道地回应别人的称赞。首先绝不能用美式思维洋洋自得的感谢,未免有些不太礼貌。
UP主归纳了三种回应方式:表示惊讶,否定对方的赞美,称赞对方。
其中第二点就是“哪里哪里”的实操演绎,掌握其中重复用词的真谛,换做别的否定词汇,其含蓄,谦虚的态度也能瞬间传递。
看了这么多教学内容,其实北留君自己也收获蛮多的。
注:以上图片视频gif素材来源见画面上的ID水印。
- 今日话题 -
你教给外国同学
最多的中文是什么?
—
哪些话是他们学会后说的最多的呢?
快来下方留言区分享吧!
-end-
NADaily
独家福利
暑假带你实现追剧自由
关注「北美留学生」公众号
后台回复“和北留君一起追剧自由”
即可免费获得:
爱奇艺国际版月卡一张
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PS: 记得分享给小伙伴们
一起快乐追剧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