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说明:因为微信又......“改版”,现在如果没星号的话,基本就很难看到我们的文章推送了,所以拜托大家务必给我们公众号设成“星标”。多谢。
设置的方式就是点击上方的公众号名称,然后再点击右上角的“...”,就可以看到“设为星标”了。
出事的原因,想来很多人都知道:是笑果某次演出中,house的一个梗。关于这个梗,我想说的是:如果是故意拿军人作为讽刺、嘲讽的对象,肯定是错误的,这点毋庸置疑。至于这个梗本身是否会被认定存在这个问题,既然有关部门已经介入,我个人就不做评价了,耐心等待官方审查结果。当然,每个普通观众都可以有自己的态度和观点,痛骂house没问题,认为house无恶意也没问题。但不要把这次事件的重点,放在攻击持不同意见的网友上。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将要为house的这个梗付出代价的,不仅仅是他自己,甚至不仅仅是笑果。现在的网络话题,已经脱离了笑果有没有错,应不应该被处罚的级别,到了一个更高的高度:熟悉的读者应该都知道我很喜欢脱口秀。前些年周末没事的时候,还曾经自己翻译国外的优秀作品,希望给大家带来欢乐。不过,我其实不喜欢“脱口秀”这个错误翻译,更喜欢叫它单口喜剧/Standup comedy。但既然已经约定俗成,就也这么叫吧。说实话,我个人对house几乎没什么特别印象,对笑果短平快的脱口秀综艺风格也相对无感。甚至说难听点,如果笑果真因为这件事情垮了,说不定我还能因此再次看到石墨鹿教齐聚的单立人,甚至童漠男说不定也就老老实实地回北下关多开几次专场了。但是,笑果是让脱口秀破圈,进入大众视野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中国的脱口秀了。它遇到的问题,也不可避免的,变成了中国脱口秀行业的危机。但某些博主和网友在骂的,在恨的,在努力封杀的,已经不是house或笑果,而是努力盼着中国的脱口秀赶快去死。意外吗?原来这些年貌似很红火,貌似有很多人喜欢的脱口秀,居然这么遭人恨?有这么多人盼着这个行业被整体封杀?脱口秀本质上,就是一个小众娱乐。即便是在美国,相比真正的主流娱乐:电视、电影、体育、音乐、真人秀、游戏等等来说,Standup Comedy也是一个小众乐子。而在当今这个时代,一个小众娱乐,如果火出圈了,就快死了。一个娱乐,一种兴趣,之所以是小众,就是因为它并不通俗,不符合大众轻松简单的需求,甚至需要一定的理解门槛。这跟高雅、低俗、费用、成本、天赋等等并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 —— 京剧、意大利歌剧、交响乐是小众,日本动漫二次元、美剧也是小众,高尔夫是小众,国际象棋是小众,胡同口抽陀螺的大爷也是小众。
对于某个个人来说,绝大多数小众艺术,都无法享受,甚至无法理解,就像我不明白抽陀螺和听意大利歌剧的乐趣一样。但如果你找到自己的乐趣,即便再小众,你都会乐此不疲,深入其中,和同好们结成一个小圈子。就像我喜欢射箭和ACG二次元一样,而可能在别人眼里,你就是那个别人看不懂的二百五了。
但对我来说,最害怕并不是被人看不懂,而是一不小心,自己的喜好被大众发现,破圈出圈了,一下子涌入了大量的新人。这种时候一个处理不好,这个小众兴趣,很可能就离爆雷,离死不远了。在小圈子时代,因为圈子不大,核心爱好者往往都投入较多的时间,新人不多,也愿意深入学习小圈子的习惯,因此往往会形成一些约定俗成的特别规则,也就是一种特殊的为所有人所接受的“圈子运行法则”,接受不了的就会自然退圈离开。但一旦破圈,大批新人涌入,对旧规则不熟悉,甚至还看不惯,想要打破圈子内部规则,变得“大众”。那在原先法则下运行良好,不会被认为是问题的事情,就会变成雷点,最终爆掉。
举个我熟悉的二次元的著名破圈必死案例吧 —— “the异世界轻改”事件。
“the异世界轻改”,是指在2021年B站引进和大力推广的日本动画《无职转生》。之后因为剧情,在中文互联网站,以B站为核心,暴发了激烈的网民互相攻击论战。战火蔓延到豆瓣、贴吧、知乎等等社群上,甚至延伸到对二次元文化的围剿,直到今日依旧余波荡漾。事件最终以B站因“突发技术故障”停播下架《无职转生》为结局。因此《无职转生》也成为B站上公认的无法提及的名字,因为动画是异世界穿越故事的日本轻小说改编,因此史称“the异世界轻改”事件。事件具体是这样的:《无职转生》是日本历史上最成功的轻小说系列之一,销量破千万。改编的动画也在各方面都是近年来少见的精良作品,因此二次元宅宅们都欢呼雀跃。原本这只是二次元小圈子的事情,但B站这时候脑子进了水,大张旗鼓的引进《无职转生》动画,并且在网站上铺天盖地宣传,导致了作品出圈,引来大批路人观众。要知道《无职转生》动画在日本是每周日深夜23点才开始在电视台播出,本身就是理解门槛较高的青年向作品,而B站努力破圈的结果,就是把自己和核心二次元粉给坑死了。《无职转生》的主人公经历很特殊:前世在中学的时候,因为胖等原因经常被扒光霸凌,最终出现严重的心理疾病,拒绝出门跟社会接触,34岁还躲在家里天天打H游戏,脑子里只有色情内容,父母过世也无动于衷。最终被人暴打赶出家门后,因为救人而被车撞死,并转生到了异世界。
因此故事的核心,就是这样一个有严重心理阴影、感情交流问题,性意识过剩,依附在小孩子身体里的变态中年,如何重新在新的世界中成长,恢复正常人格的故事。对于喜欢这部作品的人来说,就是喜欢这种一步步成长、修订所带来的感动。但也是这个背景,让作品中的不少桥段是描述主人公异于普通孩子的“变态”内容,这些都成了罪证。而最引发争议的,是主人公在异世界的父亲出轨家中的女仆,导致女仆怀孕的情节。主人公听说女仆准备生完孩子之后就带孩子离开,担心两人会死在长途跋涉中,于是用话术说服母亲让女仆留下。而动画播出这个情节后,路人观众和营销号就认为这是主人公三观不正,袒护出轨的父亲,pua母亲,还帮父亲纳妾。再加上主人公“变态色情狂”的人设,于是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内,就变成了全网轰动的大雷。但很多熟悉和喜爱作品的二次元粉丝,都知道情节发展没什么“纳妾”一说,也知道主人公的心理问题来自于长期被霸凌,作品正是描述了有这些问题的他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很多人自发全力维护,努力辩白说这是一部很复杂的作品,不能这么简化批判。但破圈之后,原本小众圈子的话语权早就荡然无存,新路人观众也没时间,没兴趣和二次元老宅们一样,愿意深入了解一个作品,或者“等子弹飞一会”再评判好坏,大多数只是看了一两个标题党贴子、短视频,就义愤填膺地冲向B站,过来扫除外来文化糟粕。
于是在豆瓣、贴吧、微博等大批网民的全力攻击下,B站死宅们溃不成军,《无职转生》停播下架,至今依旧是很多人眼中的“二次元都是精神变态”的证据。而B站二次元宅宅们所收获的,则是一次口口相传至今的经验教训:喜欢的作品千万别出圈。平心而论,《无职转生》是一部不错的作品,但不是一部适合所有人的作品,甚至不是一部适合大多数人的作品。它可以是小圈子里的“小众精品”,但一旦破圈,被B站扔到大众审美聚光灯下被放大审核,脱离剧情设定进行解读,就一定会有诸多问题。
喜欢或者讨厌它的观众都没有错,错在破圈,出圈必死。人都有分享的欲望,或多或少,我们喜欢一个事物,往往都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看到它,喜欢它,往往都会忍不住去做一些破圈的尝试。但尝试的结果,却未必如我们所愿。
我们喜欢的东西,就算自己觉得再好再完美,都不一定会让别人同样喜欢。就像在饭圈的粉丝眼中,明星哥哥简直就是完美,不会有一丝瑕疵。但只要粉丝们尝试破圈,对外宣传,就会引发副作用,引起路人的反感。在粉丝看来,世界上到处都是嫉妒、内心灰暗的小黑子。但实际上,这可能是很多人面对“破圈推广”的自然反应。
因为我们向别人推荐自己真正喜欢,热爱的事物或者人的时候,总会带有非理性的激动情绪。而这种强主观性的推荐往往会带来反效果 —— 因为宣传太好带来的期望值落差,或者仅仅是因为“别人越吹我越反感”的逆反情绪。
比这些更恐怖的是,在这个社会上,的确有一批人秉承着“黑暗森林”法则在生存,致力于毁灭他们不能理解的一切事物。只要把一切不理解的都毁灭了,那他们就是全知全能的了。
就比如我现在担心的一件事情,就是我刚收到卡带,还没有开始刷的《塞尔达传说·王国之泪》,不要再出圈了。
前两天,就连身边好几个从来不玩游戏的人,都跟我说:“啊,听说最近有个塞尔达游戏很火啊。”这话听得我是后背一凉。要知道我为了这款游戏等了好几年,最近还特地换了一个新的同主题限定版switch。
而另一方面,如果其他人问我,我基本都保持,我喜欢,你随意,不做推荐安利的态度。即便是说话最肆无忌惮的大学同学群,也是如此。
而我担心的,就是塞尔达不小心破圈。国内本来就没有太浓郁的主机游戏氛围,但这几年一句“塞尔达是天”,让很多非任天堂玩家听说了这个游戏。
这些年塞尔达爱好者的不断在大众媒体上的宣传,让这个游戏已经出圈很多。也让这个游戏面临很多不可测的风险 —— 或者让不适合这类游戏的玩家跟风入手,导致“被骗”四处打差评;甚至遇到“黑暗森林”的居民们,看塞尔达太火不爽,从游戏里挖掘出来什么文化入侵,找出几个字说隐含什么寓意,那麻烦就大了。
爱护自己的小众兴趣爱好,不要总想四处张扬,避免让它暴露在不可测的风险下。所以我们唯一能预防这样事情发生的方法,就是:
不要破圈
不要破圈
不要破圈
最终,再明确一点:house的问题,我相信有关部门会好好调查给出结论。关于这个人,我以前不怎么关注,现在说实话也不怎么关心。我关心的,只是这个行业的未来。因为在拼命出圈的过程中,就算没有house,也会有horse或者mouse,总会有人让这个行业最终面对无法承受的挫败。作为脱口秀的长期观众,我的建议就是:如果想好好活着,就别再惦记着把脱口秀变成大众娱乐了。脱口秀是小众文化,而在现在这个时代,小众文化,破圈的风险远高于收益。就算小众文化真破了圈,估计也不再是我们原本喜欢的小众文化了,德云社上了春晚还是德云社的相声吗?笑果也上了两年春晚了,那真的是脱口秀吗?当然,如果脱口秀公司真的特别想做大市场,变成“大众娱乐”,那也有一条路,就是放弃我这样所谓的脱口秀小众观众,彻底变成大众“喜闻乐见”的语言类节目。对滴,就干脆彻底的“春晚化” —— 你真以为春晚节目之所以是春晚节目,之是因为编导水平差吗?更根本的原因,是因为这样的内容,才是“大众需求”。
所以,真想做大众化的脱口秀,考虑一下一起包饺子吧。